第4章 尋找亞特蘭蒂斯 (4)
- 心靈雞湯精粹版10
- 東方笑
- 4646字
- 2013-08-03 03:14:35
1989年,威塔格到達珠峰七千三百米的高度,但是由于一場暴風雪,他被迫退回大本營;1995年,他又去珠峰,這次他到了八千三百八十二米,但是他的身體在殘酷的高山反應下垮掉了。
1999年的這次登頂成功則是威塔格第三次沖刺珠峰。攀登珠峰最大的困難在于它的高海拔所導致的缺氧,登山者會得高山病,如腦水腫、肺水腫,這兩種病足以致人于死地。但有趣的事,常常給登山者作向導的當地舍巴人卻幾乎不得高山病。科學家認為當地人攜帶了一種基因使之能有效地利用氧氣。專家們認為,挑戰珠峰最好的訓練方法是持續不斷地攀登高山十到十五年,真正獲得在海拔五千米以上地區的嚴酷環境下生存的經驗。
威塔格第二次登頂失敗后曾對記者說:“登山并沒有想象的那么難,大多數人都認為兩次登珠峰足矣,但有人對我說,三次也不失為明智之舉。所以我決定再試一次,也是最后一次。” 威塔格的歷史性攀登就像是一部驚險的影片,剛到大本營,時速一百六十一公里的風暴就摧毀了2號和3號營地的帳篷和設備。設立此營地是讓登山者休息以適應當地的缺氧環境。后來威塔格又掉隊了,一種感冒狀的病毒使他虛弱得難以前進。幾天后有些恢復之后,他到了4號營地,這里被稱為“死亡之地”。此時他的三個伙伴安哥拉、杰里斯和湯米只登上了珠峰的南峰--比最高峰低三百七十四米。狂風就迫使他們下撤。威塔格此時得了高山肺水腫,不得不從4號營地下撤到2號營地。基地醫生用無線電通知他撤到大本營治療,以保證他的生命安全。經過一番激烈辯論,威塔格決定抓住攀登珠峰的最后機會。1999年5月24日早晨六點,威塔格、朋友杰夫和四個舍巴人出發登頂。三個難熬的日子過后,他和朋友杰夫登上了世界的巔峰。威塔格是怎么想的呢?他只說了一句話:“感謝上帝,我的面前沒有高山了。”
與健全的人相比,身殘志堅的人物往往更令人欽佩與敬仰。因為生理上的缺陷,他們更渴望精神上的強大,而這一點,正是許多常人忽略的成功要素。
愛的藝術
愛情不僅是一種感情,它同樣是一種藝術。
--巴爾扎克
荷蘭足球明星克魯伊夫曾5次被評為荷蘭“足球先生”,3次被評為歐洲“足球先生”。他風度翩翩,言談舉止十分講究。他曾收到許多姑娘的情書,但他沒有理會,因為他要在綠茵場上奔跑。一次,他收到一個用裘皮精裝的日記本。每一頁上都只有一個名字,他自己親筆寫的名字--克魯伊夫。一直翻到最后才有一篇文章,那秀麗流暢的筆跡使克魯伊夫驚詫不已,他一口氣讀完了它:
“……我已經看過你踢的100多場球了,每一場都要求你簽名,而且也得到了,我多么幸福啊!當然,對于擁有無數崇拜者的你來說,我是微不足道的一個‘愛是群星向天使的膜拜’,但我敢說,我是最有心計的一個,我多么希望你對我已經有一點印象呵……”
坦率地說,我愛你,這封信花了我整整一個星期,我曾經在月下彷徨,曾經在玫瑰園惆悵,也曾經在王子公園徘徊,好多次想迎著你。我畢竟才19歲,少女的羞澀仍不時漾上臉龐,心中只有恐懼和向往……現在,愛神驅使我寄出了這個本子。
“……如果你不能接受我奉上的愛情,請把這個本子還給我,那上面‘克魯伊夫’的名字會給我破碎的心一半的慰藉,那另一半就是你,我多么想也得到那另一半呵……”
這封信的字里行間流露出的真摯感情,深深打動了布魯伊夫,他終于留下了本子。一星期后,在王妃公園的馬達卡亞塑像旁,克魯伊夫和丹妮·考斯特爾相會了。21歲的世界足球明星和19歲的美麗姑娘一見鐘情,遂訂金石之盟。
幸福美好的事物不會從天而降,這需要我們精心地準備與積極地爭取。或許你的目標看起來有些遙不可及,這完全值得你用自己的方式去嘗試一下,記住,一定是自己的杰作。
夢想與現實
如果一個人所有的愿望都得到了滿足,對于這個人是不好的。
--赫拉克利特
從前有個男孩子住在山腳下的一幢大房子里。他喜歡動物、跑車與音樂。他爬樹、游泳、踢球、喜歡漂亮的女孩子。他過著幸福的生活,只是經常要讓人搭車。
一天男孩對上帝說:“我想了很久,我知道自己長大后需要什么。”
“你需要什么?”上帝問。
“我要住在一幢前面有門廊的大房子里,門前有兩尊圣伯納德的雕像,并有一個帶后門的花園。我要娶一個高挑而美麗的女子為妻,她的性情溫和,長著一頭黑黑的長發,有一雙藍色的眼睛,會彈吉它,有著清亮的嗓音。
我要有三個強壯的男孩,我們可以一起踢球。他們長大后,一個當科學家,一個做參議員,而最小的一個將是橄欖球隊的四分衛。
我要成為航海、登山的冒險家,并在途中救助他人。我要有一輛紅色的法拉利汽車,而且永遠不需要搭送別人。”
“聽起來真是個美妙的夢想,”上帝說,“希望你的夢想能夠實現。”
后來,有一天踢球時,男孩磕壞了膝蓋。從此,他再也不能登山、爬樹,更不用說去航海了。因此他學了商業經營管理,而后經營醫療設備。
他娶了一位溫柔美麗的女孩,長著黑黑、長長的頭發,但她卻不高,眼睛也不是藍色的,而是褐色的。她不會彈吉它,甚至不會唱歌,卻做得一手好菜,畫得一手好花鳥畫。
因為要照顧生意,他住在市中心的高樓大廈里,從那兒可以看到藍藍的大海和閃爍的燈光。他的屋門前沒有圣伯納德的雕像,但他卻養著一只長毛貓。
他有三個美麗的女兒,坐在輪椅中的小女兒是最可愛的一個。三個女兒都非常愛她們的父親。她們雖不能陪父親踢球,但有時他們會一起去公園玩飛盤,而小女兒就坐在旁邊的樹下彈吉它,唱著動聽而久縈于心的歌曲。
他過著富足、舒適的生活,但他卻沒有紅色法拉利。有時他還要取送貨物--甚至有些貨物并不是他的。
一天早上醒來,他記起了多年前自己的夢想。“我很難過”,他對周圍的人不停地訴說,抱怨他的夢想沒能實現。他越說越難過,簡直認為現在的這一切都是上帝同他開的玩笑。妻子、朋友們的勸說他一句也聽不進去。
最后他終于悲傷地病倒住進了醫院。一天夜里所有人都回了家,病房中只留下護士。他對上帝說:“還記得我是個小男孩時,對你講述過我的夢想嗎?”
“那是個可愛的夢想。”上帝說。
“你為什么不讓我實現我的夢想?”他問。
“你已經實現了。”上帝說,“只是我想讓你驚喜一下,給了一些你沒有想到的東西。”
“我想你該注意到我給你的東西:一位溫柔美麗的妻子,一份好工作,一處舒適的住所,三個可愛的女兒--這是個最佳的組合。”
“是的,”他打斷了上帝的話,“但我以為你會把我真正希望得到的東西給我。”
“我也以為你會把我真正希望得到的東西給我。”上帝說。
“你希望得到什么?”他問。他從沒想到上帝也會希望得到東西。
“我希望你能因為我給你的東西而快樂。”上帝說。
他在黑暗中靜想了一夜。他決定要有一個新的夢想,他所夢想的東西恰恰就是他已擁有的東西。
后來他康復出院了,幸福地住在47層的公寓中,欣賞著孩子們悅耳的聲音、妻子深褐色的眼睛以及精美的花鳥畫。晚上他注視著大海,心滿意足地看著明明滅滅的萬家燈光。
你可以說現實是殘酷的,因為沒有得到夢想中的東西;你也可以說現實是美好的,因為你得到了夢想中意想不到的東西。感到生活美好的人通常都是快樂的。
釋放手中的能量
流水在碰到抵觸時才會釋放活力!
--歌德
有一天,心理學家鮑利斯去拜訪一位很有名望的企業家。當鮑利斯走進他的辦公室時,他正在打電話,邊說邊在一個本子上使勁地亂畫著。他把鉛筆攥得緊緊的,關節都變白了。他掛了電話,鮑利斯指著那些毫無意義的圓圈和線條問他:“你這樣做有什么意義呢?”
“啊呀,我也不知道,”他聳聳肩回答,“精神緊張吧!非得做些什么來減輕這種緊張!”
這位企業家的問題同成千上萬的先生們和女士們一樣,就是只靠用腦子工作。
3年前,一位律師開始感到精力衰竭。他發現他的生活中缺少了某種東西,但他弄不清缺少的是什么。有一天,他心血來潮,決定做一張擺在起居室里的小桌子。他從來沒有親手做過任何東西,可是他訂購了木料和工具。第一天,他從晚上一直干到午夜。
“真是一件奇妙的事,”他告訴鮑利斯,“那張桌子,盡管做工粗糙,不大好看,卻開始在我手中成形了。我第一次感覺到如今我竟然在創造某種東西。當刨一塊做桌面的木板時,我注意到木料上美麗的花紋,就買了一點清漆涂在上面,使花紋更加突出。上了漆的木板呈現出一種濃艷的光澤,使我突然意識到我正在創造一件美麗的藝術品,這種感覺比在法庭上贏得我經辦的第一件大案勝訴更加令人滿足。”
后來,那位律師把他的地下室裝修成一間木工房,而且每星期都在那里干上五六個小時。
“每當我在木工房干活時,”他不久前告訴鮑利斯說,“我忘卻了一切煩惱和負擔,腦子就像暴風雨過后的空氣那樣清新。我知道這聽起來很滑稽,但是每當我完成一件特別精妙的作品時,我的感受就像列奧納多·達·芬奇在注視著他剛畫完《蒙娜麗莎》時的感受一樣。”
每一個創造者,無論是制作一把廚房用椅,還是建造一座哥特式教堂,在他的工作過程中都會感受到同樣的自我表現欲望和自我滿足感。最重要的,在于你要全身心地沉浸在你的工作中,而不在乎世人對結果作何評說。
再說,讓雙手閑置不用,確實是件危險的事。神經病學家在坦普爾大學和其他幾所大學的測驗結果表明:智力隨著動手能力的增長而增長。手工勞作要求清晰的思路,要求人們自己找出解決問題的辦法。許多精神不穩定的患者,可以通過長期鍛煉雙手而得以治愈。
這樣的業余手工嗜好可以是園藝、制陶、木雕或者模型制作、攝影、組裝收音機、機工活兒等等--可以列舉出無數這類業余嗜好。它們能夠幫助減輕或是消除人們生活中的緊張感。無論什么時候開始,都不會太晚。要記住,手工勞作等創造性工作,在今天比過去任何時候都不可缺少。
機器時代,個人的努力似乎是微不足道的,致使我們產生了強烈的自卑感。我們需要自信心和自尊心,而這二者只能來自親眼看到在我們手中逐漸成形的實物。
未告白的紀念
愛情是出自內心的喜愛,幾乎沒有別的東西能比愛情更好地占據整個心靈。
--泰奧弗拉斯圖斯
有那么一個男孩,得了不治之癥。他剛剛17歲,卻時時和死神做伴。在他最后的日子里一直和媽媽生活在一起,由媽媽照顧著。這種日子總是很難熬的,有一天他下決心要出去走一走。他很猶豫地告訴媽媽,媽媽看了看他,同意了。
他慢慢地在街上走著,看著路邊一家又一家的小店。經過一家音像店的時候,不經意間透過櫥窗,看到了一個和自己差不多大的女孩子。或許這就是一見鐘情吧,他不由自主地推開店門,朝著那個女孩走了過去。越來越近,終于走到了女孩站著的柜臺前。女孩看著他,笑著問:“我能為你做點什么嗎?”對于男孩而言,這是他這一生中見到過的最美的笑容,此時他特別希望能夠把女孩抱在懷里。
他結結巴巴地說:“哦……我想買張CD。”什么都沒想,他就拿起了離自己最近的那張CD,然后把錢遞給了女孩。“我幫你把這張CD包上好嗎?”女孩又笑著問他,他看著女孩的笑容,點點頭說好。女孩轉過身去包好了CD,又回過身來遞給他。他拿著CD戀戀不舍地走出了音像店。
這之后,他每天都去女孩的店里買一張CD,而女孩也總是微笑著幫他包好。他每天把這些CD帶回家后總是很細心地把它們碼放好,放在衣櫥里。他太害羞了,總是不敢邀請女孩一起出去,他也做過努力,但到最后還是放棄了。當媽媽知道這些之后,告訴他,無論如何都應該去試試。第二天出門的時候,他給自己打了打氣,又朝著音像店走去。和往常一樣,他又買了一張CD,女孩也一樣轉過身去把CD包好。這時,他飛快地把寫著自己電話號碼的紙條放到柜臺上。等女孩一轉身,他接過那張CD,趕緊沖出了店門。
第二天,電話響了,媽媽接起了電話,是那個女孩打過來找男孩子的,這位媽媽失聲哭了出來:“你不知道嗎?他昨天就已經離開我們了。”電話那端是長長的沉默,女孩沉默地聽著這位母親的哀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