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7章 頭腦風暴 (5)

離子化:負離子越多越好。隨著煙、灰塵、霧、污染物質、化學物質和加熱系統的散發,空氣中正離子增多,因而高度帶電,離子化的空氣增加了血液內復合胺的水平,因而大腦的腦波節律穩定。羅伯特·奧斯坦(Robert Ornstein)報告稱,暴露在負離子化空氣中的老鼠大腦皮層比正常的大9%。

顏色:在顏色和人類反應中,費伯·拜日恩(Faber Barren)列出了人類對不同顏色反應的不同趨勢:

紅色-有利于創造性思考、短期內精力充沛;

綠色-有利于提高效率和長期保持精力;

黃色 桔黃色-有利于體力勞動、身體鍛練、積極的情緒;

藍色-降低心率,降低血壓,幫助學習和集中精力;

淺顏色-盡量減少對情緒和精神行為的中斷和干擾;

使用淺藍色來制定工作表!白紙黑字更有利于緩和眼睛壓力。

嗅覺:對于氣味,女性比男性要敏感得多。大多數氣味破壞睡眠,導致心率升高,大腦波動加快。根據費城莫耐爾化學感覺中心的查爾斯·威索基(Wysocki)的觀點,嗅覺只是直接與腦邊緣系統相關聯的五種感覺中的一種,如果把嗅覺與經歷聯系在一起,一生都不會記憶。據報道,熏衣草花——甘菊的味道能緩解壓力;檸檬、茉莉和柏科屬植物味道會產生積極的態度。亞利桑那州立大學的加里·施瓦茲報道,在一分鐘內,加香料的蘋果味道能減少大腦波動,使大腦放松,平均降低血壓5毫米汞柱(霍華德引用)。

睡眠:奶制品能夠刺激生成促進睡眠的N-乙酰-5-甲氧基色胺,糖和脂肪能降低對大腦的供氧量,使你產生睡意。我們需要的睡覺數量與身體重量直接相關!那些始終堅持小睡的人壽命更長,同時心臟疾病發病率要低30%。可視化技術已被證明能夠幫助減少或降低惡夢。

照明:1988年,倫敦就照明和教室進行了研究,有16萬年輕人參加了這一研究。他發現,在11歲小學畢業離校時,超過50%的學生存在一些與教室照明有關的缺陷。那些在全光譜照明的教室里的學生未體驗過的學校生活僅是在其它教室里學生未體驗過的65%。他說:“普通的熒光燈能夠提高血液中氫化可的松的水平,這種變化可能會抑制免疫系統。”

最后,在身體準備方面,要意識到在學習中,有“啊-哈”時刻和“哈”時刻,也有偶爾的“啊啊啊”時刻,但是沒有足夠的“哈哈”時刻。

在法國諾曼底人庫辛1989年的著作《大腦為先:生物學的希望》中,他展示了在解決問題能力進行測試之前,笑聲如何使能力更好地發揮。笑聲導致免疫細胞增加和繁殖,呼吸順暢,腦內啡增加。他說:“笑聲能夠產生較晚的下視丘行為,釋放大腦皮層壓力。”在學習環境中,一個最有用的身體運動可能是捧腹大笑!哈哈!

八、與音樂親密接觸

“有結論說,通過仔細的選擇音樂及它的表現方式,擁有腦半球側偏優勢的人可以有意阻礙學習或者使學習任務最大化。”

——麥克法蘭和丹尼森

1991年,在北愛爾蘭進行了關于胎兒在出生前后學習的實驗,實驗報告說:“那些在懷孕期間一直沉浸在一個流行電視節目主題曲旋律中的新生兒在出生后2-4天的時間里,在心率、動作數量和行為狀態上出現了變化。這些變化歸因于出生前獨一無二的影響,而不是出生后的影響或基因排列問題,孩子對學習過的曲調有過特殊的感覺。”這些孩子的媽媽都曾經在懷孕期間看過澳大利亞肥皂劇《鄰居們》,這些嬰兒都學過這個曲調。

在子宮里的嬰兒在出生前六個周能夠對母親的聲音頻率進行回應。在科內爾的研究者發現,在1996年一個公開發表的研究中,當莫扎特音樂片斷被分開,打亂順序播放后,4個月大的孩子都表現出焦慮的癥狀。事實上,每一個孩子一出生就具有辨認100個音中大部分音的能力,這些聲音被重新排列組合,能夠明確表達世界大約6,000種語言中的任何一種語言。

從神經學上來看,就像我們為運動連成網絡一樣,我們也為語言和音樂連成網絡。一出生,運動神經的控制模式和對悅耳音調的欣賞以及伴隨的對節奏結構的聽覺意識就已經在大腦中建立起來了。一些給小孩子教音樂的老師就嘗試在教課工作中利用運動:在孩子早期,音樂教育和運動教育是不可分的。

從留聲機中走出來!對于年紀大的學習者,他們的學習更多地拘泥于形式和外部結構,對于是否在他們的學習中使用音樂有很大的爭論。缺乏創見的淺薄的研究以及對錯誤解釋的目標已經預示了在研究這一課題時可能出現的封閉的思維。

音樂和運動有助于學習和回顧。喬治·奧德姆在他的著作《聲音的標記》中指出了在留聲機學習和腦半體之間的聯系。

音樂和說話聯合在一起也能幫助學習和回憶。在講話時,左半腦高度活躍,右半腦很不活躍。當聽到音樂時,右半腦開始活躍起來,而左半腦活躍程度則大為減弱。東英格蘭大學的史蒂文·布朗最近的研究表明,大腦左右半球對于不同類型的音樂有不同的反應,左半球對第七個和第二個音階以及嘈音比較敏感,右半球對八度音階、第四、第五音階以及和諧的音樂比較敏感。有證據表明,科學家和音樂學家們使用不同的兩個大腦半球。

據契申(Chesson,1993)講,學音樂的學生就像理科學生一樣,使用相似的占優勢半球的處理機制來處理解決問題,而“比起理科學生,音樂學家更可能使用綜合的處理方式,理科學生更可能使用左側處理方式”。用其它話來說,科學家更傾向于邏輯的、連續的、有順序的解決問題的途徑(左半腦占優勢),音樂家更可能使用整個大腦解決問題。

根據羅扎諾夫和其它人,尤其是美國的林恩·道瑞特的先驅性的研究,在加速語言學習課堂上,經過仔細選擇的各種學習方式中,音樂在世界各地已經使用多年了。不論是20世紀70年代初期的羅扎諾夫,還是其他人,比如之后的道瑞特,在腦半球和音樂的研究上都沒有我們現在所擁有的復雜的研究成果,但是他們看上去明白了在學習中使用音樂的積極意義。在音樂使用的這些方式中,學習者正在管理或者建立一種正確的學習“狀態”。道瑞特講述了他如何發現了這個問題。

“我開始嘗試著有意彈奏一些古典背景音樂,當然限于僅能聽到的水平,觀察它是怎樣幫助團體合作協調的,當沒有音樂時,尤其是缺少音樂時,它是如何繼續提供這樣一個環境的。”

音樂也在包括所謂的第一(積極音樂課)或第二(消極音樂課)等方式中使用。積極音樂課就是老師在語言課堂上用目標語言讀課文,同時播放生動的、富有濃郁感情的音樂。這一般安排在學生已經對課程有了大體了解,準備仔細學習之前。老師的說話聲音隨音樂激蕩,適當地升降,同時,學生們緊跟課文學習。課文使用目標語言,并且有翻譯。音樂產生情感上的聯系,同時,將大腦左半球和右半球聯系起來。道瑞特所偏愛的片斷包括勃拉姆斯、拉赫曼尼諾夫、貝多芬、柴可夫斯基和海頓的作品。

消極音樂課是一個在課程結束時的“啟發性的”回憶。使用的資料和積極音樂課相同,但是方法和產生的結果卻不同。這里的方法是讓學生聽低調音樂,比如一些巴洛克片斷,進入一個“意識放松”的狀態,這些音樂具有個人色彩少、沒有嚴密結構的特點。學生們不跟著課文學習,而是當老師讀課文時,聽著音樂,“不是被音樂,而是被語義學和課文內容所指導”(林恩·道瑞特)。消極的音樂課是一個結束的、儀式化的行為,目的是把資料通過編碼和升華進入大腦。

在一個單獨的、隨后被成功復制的試驗中(勞舍爾,加里弗尼亞大學,1993年),那些邊聽莫扎特音樂片斷邊學習新資料的學生,當有音樂演奏的時候,他們的測試分數持續顯著地上升,而沒有音樂時,成功率降低。肖(Shaw)和蘭格(Leng)在南加利弗尼亞大學1997年公開發表的神經科學論文中,經過對74個大學生進行研究,結果表明,在空間時間推理測試中,如形態處理、對稱理解、適當推理和精神肖像測試,當學生聽了十分鐘的莫扎特音樂后,學生們的表現大大改善。腦電圖描記器搜索表明,結果確實表現了傳送的信號。經過三年電腦鍵盤培訓工作,在空間時間任務和目標安排中的工作大大改善。在一個進一步嚴密組織的實驗中,在播放12分鐘的莫扎特音樂后,那些被診斷出早期腦斑病癥的病人在執行空間控制任務時,表現很好,超過了平時的300%。

概括來說,我們注意了加州大學灣分校所做的工作,他們在1997年國際聯盟學習會議上發表了題為“釋放大腦的潛能”的報告,報告指出,音樂能在以下三種方式中幫助學習。

音樂能使你精力充沛或者使你精神放松,因此,它是一個課堂管理工具。老師使用它能幫助學生獲得適當的學習接受能力。

音樂能充當郵遞員,能夠把大腦左右半球聯系起來。有韻律節奏或有音樂伴奏的學習內容更容易被回憶。音樂傳達內容。不中止伴奏歌曲的節奏,試著背誦“生日快樂”或者“閃耀閃耀的小星星”,看看會是什么樣的情形。這是建立在消極音樂課上起作用的加速學習的思想原則基礎上的。用每秒60-70節拍的速度聽音樂,例如像一些巴洛克音樂一樣,同時聽口頭概述的學習關鍵點,這樣能使大腦波動模式活躍,使信息與回顧更緊密地結合起來。

音樂帶來內容,同時也幫助學習者保持學習的最佳狀態。

音樂能為學習預先準備好神經網絡。溫伯格關于聽覺的腦皮層研究表明,音樂為學習預先準備好神經網絡(引自IAL會議,1997)。從抽象推理任務的成績上來看,音樂的某些片斷可以通過在神經通路上練習“加熱模式”而刺激大腦。

在英國,許多和我合作過的老師都在課堂上使用音樂,可能它也預示著一個存在的支持性的關系。他們對于音樂的使用是熟練的、明智的。下面給你一些使用音樂提高學習的方法:在第四章第一節里,列舉了一些對上面各個時刻有用的音樂片斷。

開始

任務的時間劃分

狀態鑒定

情緒興奮劑或放松劑

引導想象的音樂

作為討論的幫助

引起一個話題

積極的音樂課

消極音樂課

半球連結的刺激物

作為后記,非常有意思的是,當《紐約時報》挑選報道了肖和蘭格關于莫扎特和數學的工作成果時,他們使用的這些音樂的光盤——莫扎特在D大調的兩首鋼琴曲,一天內在每一個的波士頓音樂商店里的光盤全部賣光。

九、神奇的記憶體系

“你必須得一遍遍地讀相同的資料,不這樣,它就不會進入你的長時記憶。記憶資料需要更積極一點,你需要思考意思、得出結論,以你感覺最相關的方式來組織它。”

——尼克·米爾斯基《不可忘記的記憶書》

有時,我們從一個房間到另一個房間里去取東西,到那個房間后,卻忘記要取什么,回到原來的房間里才想起來,這種情況是怎樣發生的呢?

最近十年,記憶研究取得了相當大的進展。然而,人們總是習慣于相信記憶在大腦的某個特定地方存貯,記憶被看作是進入或再次刺激那個特定的地方。現在,記憶更可能被看作一個富有創造性的和不精確的過程。神經學家把記憶當作學習上的支柱。記憶的過程,實際上是建立新的神經聯結,強化老的神經聯結的過程。

主站蜘蛛池模板: 犍为县| 漳州市| 江陵县| 襄汾县| 高淳县| 罗山县| 绵竹市| 镇雄县| 静海县| 松原市| 正定县| 宜良县| 略阳县| 富川| 梅河口市| 永川市| 永济市| 化德县| 农安县| 深州市| 二连浩特市| 区。| 琼结县| 株洲市| 石台县| 清新县| 马鞍山市| 廊坊市| 馆陶县| 湘阴县| 天长市| 育儿| 贞丰县| 北票市| 潞西市| 樟树市| 宝鸡市| 扶绥县| 苍山县| 互助| 景泰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