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開啟成功的門 (2)
- 哈佛家訓ⅰ:改變一生的智慧
- 哈耶克
- 4436字
- 2013-08-03 02:58:03
古德曼認識到了這一點,據實回答,所以被雇傭了。
墻壁帶來的效益
衡量我們成功與否的重要標準就是看我們讓顧客滿意的程度。讓我們都來支持盛情服務的方式,每天都讓我們的顧客百分之百地滿意而歸。
——山姆·沃爾頓
有一個住宅區,南北長約2至3英里。住宅區的東邊是一條公路,公路與住宅區中間隔著一片沿街商業樓,對面有學校、醫院、市場。人們從住宅區到公路對面,必須繞一個大彎,每天都要多走不少冤枉路。然而,哈倫德卻在住宅區東邊的沿街樓開了一家海鮮酒店。很多人都說肯定得賠本,因為這個地方雖然靠公路,卻并不留人,做買賣的在這個地段幾乎都不掙錢。但對這個哈倫德卻有自己的想法,他不僅在這兒開酒店,還把這個店面買了下來,并開始裝修房子。
令人奇怪的是,他把其中一間房子的墻給砸開了,改成一個住宅區通往公路的過道。住在這里的人上班下班都開始走這條過道,哈倫德很和氣,慢慢地和大家都成了朋友。在他那兒放些東西、留個話兒,有時孩子放學家里沒人,便在那兒等著做作業,哈倫德一概熱情接待,并且規定凡是住宅區里的人來吃飯一律9.5折。
誰也不曾想到這家酒店的生意會那么好,每天一到吃飯的時候,門前的車停不下,就停到別的地方去;有時桌子沒了,就在那兒等。這樣的店,這樣的生意,在這個城市里真的很少見。有人說是菜好吃,有人說是服務好,反正大家都愛到那兒去,有時在別的地方辦完事,大老遠地還跑到這兒來吃飯。
哈倫德掙了一些錢的時候,就把這個店面賣了,去租了一家大型飯店。接手這個店面的約翰依舊開著海鮮酒店。剛開業時,他也進行了裝修,所不同的是,他把先前哈倫德砸開的墻又給砌了起來,酒店便多了一個單間。約翰很精明,凡是有利于生意的事,他都努力去做,但不知怎么的生意卻并不好,漸漸地門前冷落車馬稀,生意一天天衰敗了。眼看酒店就要關門了,約翰不甘心,就去問哈倫德。他說:“我和你是在同一個位置開酒店,我的廚師不比你的廚師差,為什么你掙錢,我卻賠錢?”哈倫德笑了笑,拍了拍他的肩膀說:“你應該牢牢記住,錢是裝在別人口袋里的。”約翰回去想了半夜,終于恍然大悟,第二天便叫人把那面墻給砸開了。
如何找到真金
善于識別與把握時機是極為重要的。在一切大事業上,人在開始做事前要像千眼神那樣察視時機,而在進行時要像千手神那樣抓住時機。
——培根
自從傳言有人在薩文河畔散步時無意間發現金子后,這里便常有來自四面八方的淘金者。他們都想成為富翁,于是尋遍了整個河床,還在河床上挖出很多大坑,希望借助它找到更多的金子。的確,有一些人找到了,但另外一些人因為一無所得而只好掃興歸去。
也有不甘心落空的,便駐扎在這里,繼續尋找。彼得·弗雷特就是其中的一員。他在河床附近買了一塊沒人要的土地,一個人默默地工作。他為了找金子,已把所有的錢都押在這塊土地上。他埋頭苦干了幾個月,直到土地全變成坑坑洼洼,他失望了——他翻遍了整塊土地,但連一丁點金子都沒看見。
6個月以后,他連買面包的錢都快沒有了。于是他準備離開這兒到別處去謀生。
就在他即將離去的前一個晚上,天下起了傾盆大雨,并且一下就是3天3夜。雨終于停了,彼得走出小木屋,發現眼前的土地看上去好像和以前不一樣:坑坑洼洼已被大水沖刷平整,松軟的土地上長出一層綠茸茸的小草。
“這里沒找到金子,”彼得忽有所悟地說,“但這土地很肥沃,我可以用來種花,并且拿到鎮上去賣給那些富人。他們一定會買些花裝扮他們華麗的客廳。如果真這樣的話,那么我一定會賺許多錢,有朝一日我也會成為富人……”
彼得仿佛看到了將來,美美地撇了一下嘴說:“對,不走了,我就種花!”
于是,他留了下來。彼得花了不少精力培育花苗,不久田地里長滿了美麗嬌艷的各色鮮花。
他拿到鎮上去賣,那些富人一個勁地稱贊:“噢,多美的花,我們從沒見過這么美麗鮮艷的花。”他們很樂意付少量的錢來買彼得的花,以便使他們的家庭變得更富麗堂皇。
5年后,彼得終于實現了他的夢想——成了一個富翁。
“我是唯一一個找到真金的人!”他時常不無驕傲地告訴別人,“別人在這兒找到黃金之后便遠遠地離開,而我的‘金子’是在這塊土地里,只有誠實的人才能用勤勞去采集。”
你就是自己的圣人
一個人應養成信賴自己的習慣,即使在最危急的時候,也要相信自己的勇敢與毅力。
——拿破侖
1947年,美孚石油公司董事長貝里奇到南非開普敦巡視工作,在衛生間里,看到一位黑人小伙子正跪在地上擦洗黑污的水漬,并且每擦一下,就虔誠地叩一下頭。貝里奇感到很奇怪,問他為何如此?黑人答道:我在感謝一位圣人。
貝里奇問他為何要感謝那位圣人?
黑人小伙子說:“是他幫助我找到了這份工作,讓我終于有了飯吃。”
貝里奇笑了,說:“我曾經也遇到一位圣人,他使我成了美孚石油公司的董事長,你愿意見他一下嗎?”
小伙子說:“我是個孤兒,從小靠錫克教會養大,我一直都想報答養育過我的人。這位圣人若能使我吃飽之后,還有余錢,我很愿意去拜訪他。”
貝里奇說:“你一定知道,南非有一座有名的山,叫大溫特胡克山。據我所知,那上面住著一位圣人,專為他人指點迷津,凡是遇到過他的人都會前程似錦。20年前,我到南非登上過那座山,正巧遇上他,并得到他的指點。假如你愿意去拜訪他,我可以向你的經理說情,準你一個月的假。”
這位年輕的小伙子是個虔誠的錫克教徒,很相信神的幫助,他謝過貝里奇后就真的上路了。30天的時間里,他一路披荊斬棘、風餐露宿,終于登上了白雪覆蓋的大溫特胡克山。然而,他在山頂徘徊了一天,除了自己,什么都沒有遇到。
黑人小伙子很失望地回來了。他見到貝里奇后失望地問:“董事長先生,一路我處處留意,但直至山頂,我發現,除我之外,根本沒有什么圣人。”
貝里奇說:“你說得對,除你之外,根本就沒有什么圣人,因為,能幫助你的只有你自己,你就是自己的圣人!”
20年后,這位黑人小伙子靠自己的拼搏成為美孚石油開普敦分公司的總經理,他的名字叫賈姆納。在一次世界經濟論壇峰會上,他作為美孚石油公司的代表參加了大會。在面對眾多記者提問關于他傳奇的一生時,他說了這樣一句話:“發現自己的那一天,就是成功人生的開始,因為找到了自己就找到了世界。能創造奇跡的人,只有自己,你就是自己的圣人!”
法拉第的夢想
現實是此岸,理想是彼岸。中間隔著湍急的河流,行動則是架在川上的橋梁。
——克雷洛夫
英國皇家學會要為大名鼎鼎的瓊斯教授選拔科研助手,這個消息讓年輕的裝訂工人法拉第激動不已,趕緊去報了名。但臨近選拔考試的前一天,法拉第卻被意外地告知,他的考試資格被取消了,因為他是一個普通工人。
法拉第愣了,他氣憤地趕到選拔委員會去理論,但委員們傲慢地嘲笑說:“沒有辦法,一個普通的裝訂工人想到皇家學院來,除非你能得到瓊斯教授的同意!”法拉第猶豫了。如果不能見到瓊斯教授,自己就沒有機會參加選拔考試。但一個普通的書籍裝訂工人要想拜見大名鼎鼎的皇家學院教授,他會理睬嗎?
法拉第顧慮重重,但為了自己的人生夢想,他還是鼓足了勇氣站到了瓊斯教授家的大門口。教授家的門緊閉著,法拉第在門前徘徊了很久。
終于,教授家的大門,被一顆膽怯的心叩響了。
院里沒有聲響,當法拉第準備第二次叩門的時候,門卻“吱呀”一聲開了。一位面色紅潤、須發皆白、精神矍鑠的老者正注視著法拉第,“門沒有鎖,請你進來。”老者微笑著對法拉第說。
“教授家的大門整天都不鎖嗎?”法拉第疑惑地問。
“干嗎要鎖上呢?”老者笑著說,“當你把別人關在門外的時候,也就把自己關在了屋里。我才不當這樣的傻瓜呢。”這位老者就是瓊斯教授。他將法拉第帶到屋里坐下,聆聽了這個年輕人的述說后,寫了一張紙條遞給法拉第:“年輕人,你帶著這張紙條去,告訴委員會的那幫人說我已經同意了。”
經過嚴格而激烈的選拔考試,書籍裝訂工法拉第出人意料地成了瓊斯教授的科研助手,走進了英國皇家學院那高貴而華美的大門。
金子總會發光
在戰略上,最漫長的迂回道路,常常又是達到目的地的最短途徑。
——利德爾·哈特
維斯卡亞公司是美國20世紀80年代最為著名的機械制造公司,其產品銷往全世界,并代表了當今重型機械制造業的最高水平。許多專業技術人員到該公司求職都遭到了拒絕,原因很簡單,該公司的高技術人員爆滿,不再需要任何高技術人才。但是令人垂涎的待遇和足以自豪、炫耀的地位仍然向那些有志的求職者閃爍著誘人的光環。
詹姆斯和其他人的命運一樣,在該公司每年一次的用人測試會上被拒絕申請,其實這時的用人測試會已經是徒有虛名了。可詹姆斯并沒有死心,他發誓一定要進入維斯卡亞重型機械制造公司。于是他采取了一個特殊的策略——假裝自己一無所長。
他先找到公司人事部,提出為該公司無償提供勞動力,請求公司分派給他任何性質的工作,他都不計報酬地來完成。公司起初覺得這簡直不可思議,但想到不用任何開支,也用不著操心,于是便分派他去打掃車間里的廢鐵屑。一年來,詹姆斯勤勤懇懇地重復著這種簡單卻勞累的工作。為了糊口,下班后他還要去酒吧打工。雖然這樣得到了老板及工人們的好感,但是仍然沒有一個人提到錄用他的問題。
1990年初,公司的許多訂單紛紛被退回,理由均是產品質量有問題,為此公司將蒙受巨大的損失。公司董事會為了挽救頹勢,緊急召開會議商議解決。當會議進行到一大半卻尚未見眉目時,詹姆斯闖入會議室,提出要直接見總經理。在會上,詹姆斯把對這一問題出現的原因做了令人信服的解釋,并且就工程技術上的問題提出了自己的看法,隨后拿出了自己對產品的改造設計圖。這個設計非常先進,恰到好處地保留了原來機械的優點,同時也克服了已出現的弊病。總經理及董事會的董事們見到這個編外清潔工如此精明在行,便詢問他的背景以及現狀。詹姆斯面對公司的最高決策者們,將自己的意圖全盤托出,經董事會舉手表決,詹姆斯當即被聘為公司負責生產技術問題的副總經理。
原來,詹姆斯在做清掃工時,利用清掃工可以到處走動的有利因素,細心察看了整個公司各部門的生產情況,并一一做了詳細記錄,發現了所存在的技術性問題并想出解決的辦法。為此,他花了近一年的時間搞設計,做了大量的統計數據,為最后一展雄姿奠定了基礎。
麥當勞傳奇
財富是位勤快的仆人,又是位刻薄的主婦。
——培根
有統計資料表明,現在美國有1.35萬家麥當勞店,一年的營業總額突破40億美元大關。擁有這兩個數據的主人是一個叫瓊森的人,英國麥當勞社名譽社長。瓊森開始創立自己的事業就是經營麥當勞。麥當勞是聞名全球的連鎖快餐公司,采用的是特許連鎖經營機制,而要取得特許經營資格是需要具備相當的財力和特殊資格的。
瓊森當時只是一個才出校門幾年、毫無家族資本支持的打工一族,根本就不具備麥當勞總部所要求的75萬美元現款和一家中等規模以上銀行信用支持的苛刻條件。只有不到5萬美元存款的瓊森,看準了美國連鎖快餐文化在英國的巨大發展潛力,決意要不惜一切代價在英國創立麥當勞事業,于是他絞盡腦汁東挪西借起來。但是事與愿違,5個月下來,他只借到4萬美元。面對巨大的資金落差,要是一般人,也許早就心灰意冷、前功盡棄了。然而,瓊森卻有對困難說不的勇氣和銳氣,偏要迎難而上,遂其所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