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漢武帝打獵
- 資治通鑒·菁華(中小學生必讀叢書)
- 司馬光著 文佩譯釋
- 2815字
- 2013-08-02 23:39:57
漢武帝從即位之初,就知道人才的重要性,所以他廣招賢士,選拔出博學多才的人,破格重用。天下士人受此政策的吸引,都紛紛向朝廷上書,各抒己見,大膽議論國家政事的得失,一時間數以千計的人毛遂自薦,標榜自己是那種德才兼備的人。武帝樂于見到這種局面,以便能從中選拔杰出的人才,委以重任。第一個被提拔人是莊助,后來又陸續招致了吳人朱買臣、趙人吾丘壽王、蜀人司馬相如、平原人東方朔、吳人枚皋、濟南人終軍等,這些人都成了武帝的左右親信。武帝經常讓他選拔的那些人與朝廷大臣舌戰。往往皇帝身邊的中朝官與丞相等外朝官形成兩派,他們運用文辭,講求儒家經義的學問、道理來相互駁斥,刁難,外朝大臣們總是被駁得無言以對。但是,武帝并不是對他們不加選擇的胡亂任用。像司馬相如只是以擅長辭賦寫作,東方朔、枚皋喜歡用幽默嘲諷的言辭侃侃而談,說些沒有根據的論點,武帝雖然經常賞賜財物給他們,卻僅把他們當供人娛樂的演藝之人來收養,并不讓他們參與國事朝政的處理。其實,東方朔善于察顏觀色,揣度圣意,他經常能抓準時機,直言勸諫,對朝政還是發揮了一定好的作用的。
這一年,武帝開始喬裝打扮,經常暗中離宮外出。他出行范圍廣泛,北到池陽縣,西到黃山宮,南到長楊宮打獵,東去宜春宮游樂。武帝經常在夜晚時出宮打獵。有一次,他和會騎馬射箭的左右親隨約好,在殿門前會和,他自稱平陽侯,帶著親隨們趁著天黑出宮,天快亮時,來到了終南山腳下,便開始策馬狂奔,射殺鹿、野豬、狐貍、野兔等動物,馬兒踐踏了許多的農田莊稼,招來百姓大聲怒罵。縣令想要將這批人抓捕入獄,他們便出示了天子專用的物品,證明自己身份特殊,縣令這才放了他們。
還有一次,晚上時,武帝一行人來到柏谷。因為天色已晚,便去旅店投宿,并向旅店的主人要酒喝,主人說:“酒沒有,尿倒是有!”而且,旅店的主人看武帝他們人多勢眾,懷疑他們是強盜,便召集了一些強壯的青年后生,想要伺機收拾他們。但是店主的妻子觀察武帝的言行舉止,體態容貌,覺得此人非比尋常,想阻止丈夫,勸他說:“今天的來客不是一般人,而且他們也是有備而來,想要收拾他們恐怕沒那么容易。”丈夫根本聽不進她的勸告,她就勸丈夫喝酒,等他喝的酩酊大醉的時候,就把他捆綁起來。店主的妻子遣散了召集來的青年后生,然后就殺雞做飯款待客人。武帝返回宮中的第二天,召那位婦人覲見,給了她豐厚的賞賜,并任命她的丈夫做羽林郎。后來,武帝為了方便出巡,就設立了秘密更衣休息的地方,從宣曲宮向南以共有十二處,長楊宮、五柞宮等就作為夜間投宿的宮殿。
武帝經常出行,因為道路遙遠覺得身體疲憊,而且還會禍害到百姓,就想出了一個主意。他派太中大夫吾丘壽王統計登記,阿城以南、以東以及宜春以西這一帶的土地面積和價格,想把這一塊和終南山連成一片,把它修建成上林苑。同時,武帝下詔,命中尉、左右內史,把所屬各縣的荒田數量上報,準備把這些荒田分給那些失去土地的百姓,作為補償。吾丘壽王辦理完了武帝交代的事情,回來報告,武帝高興地對他連聲稱贊。
吾丘壽王報告時,東方朔正在武帝身邊,他直言不諱地提出意見說:
終南山是長安的天然屏障。漢朝離開了三河之地建國,將都城建在霸水、產水之西,涇河、渭河之南,因為這就是天下人所說的像大海一般富饒的陸上之地,秦王朝憑借著它豐富的物產打敗西戎,兼并了崤山以東的地區。這一帶山中出產的玉、石、金、銀、銅、鐵、優質木材等,是各種手工業的重要原料,百姓獲得收入的源泉。田地中又盛產稻、梨、栗、桑、麻、竹箭等物品,并且適宜于種植芋頭,再加上水中的許多青蛙和魚類,可以給人們提供食物,使得人人溫飽家家富足,不必擔心會遭受饑寒交迫之苦。所以酆水與鎬水之間的土地,以肥沃聞名,每畝土地可值一斤黃金。現在要將這片土地劃入上林苑,那池沼湖澤就不載能為百姓提供財利來源,肥沃土地被占有人民的生活將失去依靠。
對上而言,百姓的收入減少,也直接導致了國家財政收入的減少;對下而言,農桑生產將遭到破壞,這是其一。森林野地面積增大,從而擴大了狐貍、野兔、虎、狼等野獸的活動范圍,勢必要毀壞百姓的墳墓,拆毀百姓的房屋,騰出地方,這樣一來,幼小的孩童都因為懷戀故土而郁郁寡歡,老人們更是要離開賴以生存的土地,戀戀不舍,悲傷流淚,致使百姓離心,這是其二。開拓土地,營建上林苑,周圍要修建圍墻做為護欄,就一定會挖些深溝大河之類的東西。您在苑中騎著馬來回奔馳,駕著車互相追逐時,也許一個不留神就會傷到自己。為了得到一天射獵的樂趣,卻讓尊貴無比的天子去涉險犯難,也實在不值得,這是其三。當年商紂王硬要修建內有九市的豪華宮殿,結果導致諸侯背叛;楚靈王執意筑起奢侈的章華臺,使得楚國百姓四散逃走,秦始皇固執地興造阿房宮,于是群雄并起,天下大亂。我只是身份卑微又愚鈍的臣仆,在這里冒犯天顏,說些違背陛下的旨意的話,實在是罪該萬死!
武帝將東方朔任命為太中大夫,并授他給事中的官銜,賜他一百斤黃金以示對他敢于直諫的勇氣的獎勵。但是,武帝并沒有改變主意,仍然按照吾丘壽王所奏報的規模,大興土木,營建了上林苑。
武帝還喜歡親自騎馬去捕殺熊和野豬,追擊野獸。
司馬相如寫了一封奏疏勸諫說:
有這樣一種說法,類型相同的東西也會因才能不同而有所差異。所以提到大力士,人們就會想到烏獲,說到行動敏捷便要提起慶忌,論勇猛無敵,就不得不歸于孟賁和夏育。以我淺薄的見識看來,這種人類當中,這種情況的確存在,其實野獸也同此理。現在陛下喜歡尋求刺激,以身犯險,親自射殺猛獸。萬一某天突然遇到一只野蠻兇猛的動物,被陛下圍困,陷入無路可逃的絕境,便會拼命地沖撞陛下的隨從車輛,情況危急之下,陛下的車輛來不及調轉方向,人有好的辦法也來不及施展,那時候,就算有像有像烏獲、逄蒙那樣的超群技藝,也沒有時間使出來,就連枯樹朽木也能擋住車輛,成為禍害了。這種情況,無異于胡人和越人的軍隊突然出現在京城,而羌人和夷人已經逼近陛下的車輛了,是多么危險啊!就算是已經做好了完全的準備,確定沒有禍害,然而也不應該讓這種環境接近陛下啊。
更何況陛下平時出行都要清道戒嚴之后,在寬闊平坦的馬路上,車輛奔馳于道路的正中間出發,就算這樣謹慎,還經常會有像駕著馬匹的鐵勒折斷,或是車輪突然脫出這樣的意外發生,更何況策馬在茂密的荒草間穿梭,從丘陵廢墟上越過,心里只想著前面即將捕獲的獵物,而完全沒有預防意外的意識和準備,野獸對陛下形成的危害是顯而易見的。皇帝您肩負天下,有萬乘之尊的地位,卻這樣看輕自身的安全,只樂于在潛伏著危險的娛樂活動中尋求刺激,以我看來陛下這樣做并不可取。一般情況下,頭腦聰明的人在問題還沒有萌芽時,就能預見到它的存在,睿智的人能發現還沒有完全形成的災禍,提前采取措施避開它。本來,災禍大多就都是隱藏在人們注意不到的細小的地方,而發生在讓人容易馬虎大意的環節上。所以俗語有云:‘如果家中積累著千金的家產,就不要靠著堂屋的邊緣坐。’這句話說的是小事,卻蘊涵著大道理。
武帝對他說的這番話倒是很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