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 晚來得子 身后知音
- 后代說岳:岳飛真?zhèn)?/a>
- Ritaaa
- 1032字
- 2008-10-12 22:27:22
那人只得隨岳員外登堂,脫去破帽,只見髯發(fā)如霜。見是個恁樣老叟,岳員外幫他拍掉身上的雪花,又將他帶到火邊,眾家人都起身讓位,各自散去。岳員外安頓他坐下,又把他的衣服架在火邊烘烤,令四個侄兒陪他取暖。
此時渾家姚氏已點好熱茶,裝在兩只厚盞里,放在一個漆盤中,端上來遞與丈夫。岳員外接過來,雙手遞一盞與老叟吃,自己拿一盞相陪。
老叟躬身問道:“積善雖無人見,存心自有天知。請問員外貴姓大名?”
“晚輩姓岳名和。”
“大雪紛飛,天地一色。老夫尚不知此處是何地方?”
“敝地是河北路相州府湯陰縣永和鄉(xiāng)孝悌里。岳氏一脈祖居在此已有五代。托賴祖蔭,岳家有數(shù)百畝田地,數(shù)千棵桑樹,一合宅院占地五畝,都稱我住的地方為岳家崗,正是寶塔之下方圓數(shù)里的范圍。”
恰待岳員外要問老叟的姓氏住址,又前往何方?那老叟問幾個侄兒道:
“貴表尊名?”
孩子們按長幼之序,一一報來:
“岳耕,表字長勤,乳名大郎。十五歲。”
“岳耘,表字仲儉,乳名二郎。十二歲。”
“岳亨,年幼無表,乳名三郎。八歲。”
“岳通,年幼無表,乳名四郎。五歲。”
“我叫岳四娘”這時四娘走到那老叟的身邊,“杜甫家好窮,我都要流淚了。”
“杜甫本可以不窮。他不是為自己的衣食財富而生的,他不是凡人,有大智大慧,希望自己能為國家所用。可惜,暗主不識明珠。他的絕大部分時間、精力都浪費(fèi)在尋求機(jī)會,報效國家上面,然始終不得機(jī)會。也因主暗臣奸,致有國難---安史之亂。國難之時,除了野心家,誰不窮厄?北方安史之亂時,回不得故鄉(xiāng),為了生存,杜甫去了南方卑濕之地,投奔好友。一家子蝸居在一條小破船上,出夔州,經(jīng)岳陽、長沙、衡州,沿途多日不得食,受盡窮途之苦。好不容易熬到耒陽,投奔不成,只得回身,捱到了長沙湘江碼頭,杜甫叫兒子將船傍岸而泊。碼頭上的人,見一條破船,嫌它礙事,罵個不停。時杜甫重病纏身,腹中饑餒,試著柱杖上岸,卻雙腿無力,站立不穩(wěn)。兒女左右扶他上了碼頭,坐在離碼頭不遠(yuǎn)的街角賣詩。本想盛暑天道,寫扇子柬帖,換些筆資,照理說,求寫的人該絡(luò)繹不絕。可恨人間世風(fēng):只愿景上添花,不肯雪中送炭。哪里有人愿解他窮途之苦?長沙街頭來來往往的路人,見他是個黑瘦老頭,衣衫襤褸,似叫花子一般,誰信他是絕代詩神杜甫?無人問津。杜甫只得回船前行,離開長沙,還未至岳陽,不幸餓死在那條破船上,做了失鄉(xiāng)鬼。一家人饑餒得無力哭泣了。杜甫死后,先不得入土為安,后在孤墳中,還做了四十多年的餓鬼。”那老叟說得幾個孩子雙眼噙淚,自己也流下淚來。
正在痛心時,姚氏正手拿厚襪和木屐從內(nèi)室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