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14章 論法律

社會公約賦予了政治體以生命和生存的權力,現在我們需要讓立法來賦予它行動和意志。因為政治體得以形成與結合的行為,并不能決定政治體為了維持自己的存在還應該做的事情。

事物的本性讓事物變得美好和符合秩序,與人類的約定無關。上帝是一切正義的源頭,但是如果我們果真能在這個高度上接受正義,那么我們就不需要政府和法律了。毫無疑問,有一種普遍的正義是完全出自理性的。但是如果要讓這種正義被公認,它就必須是相互的。然而如果從俗世的角度來考察事物,那就缺少了自然的制裁,人間中正義的法則便是虛幻的了;如果正直的人對別人都遵守正義的法則,而別人卻不對他遵守,那么正義的結果只能是正直人的痛苦和壞人的幸福了。所以,我們就要用約定和法律把權利與義務結合在一起,并讓正義符合它的目的。在自然狀態中,一切都是公共的,如果我沒有對人許過任何承諾,那么我對他就沒有義務;只是那些對我來說沒用的東西,我才認為是屬于別人的。但是在社會狀態中,法律將一切權利都固定下來了,情形就不是這樣的了。

但是,法律究竟是什么呢?如果人們只是用形而上學的觀念來理解它,那么人們就永遠都不會明白;即使人們能說出什么是自然法,他們也不會更好地了解什么是國家法。

我已經說過,公意不是針對某個個別的對象的。事實上,這個對象不是在國家之內就是在國家之外。如果在國家之外,從他與國家的關系來說,這一外在的意志就絕對不可能是公意;如果這一個別對象是在國家之內,那它就是國家的一部分。這時,全體和它的這一部分便是兩個分別的存在,它們之間便形成了一種對比關系,其中的一個就是這一部分,而另一個就是從全體中減掉這一部分之后剩下的。但是如果全體減掉了一部分,那就不能是全體了;于是繼續存在的這種關系只能導致產生兩個不平等的部分。所以,其中一方的意志比起另一方的意志來,也就更不符合公意。

但是如果全體人民對他們自己作出規定,考慮的便只是他們自己了;這時如果存在某種對比關系的話,只能是兩個不同觀點之下整個對象之間的對比,整體并沒有什么分裂。這時的規定就是公共的,就好像意志是公意一樣。我們將這種規定稱為法律。

我之所以說法律的對象永遠是普遍性的,是因為法律考慮的是臣民的共同體和抽象的行為,而不是個別人和個別的行為。所以,法律可以規定各種特權,但是卻不能把這種特權明確賦予任何一個人;法律可以把公民劃分為若干等級,甚至規定各個等級的資格和權利,但是卻不能規定個人是屬于哪個等級的;法律可以確立一種王朝政府和一種世襲的繼承制,但是卻不能選定國王和王室。總之,立法權利中沒有與個別對象有關的職能。

我們馬上可以看出,根據這一觀念,關于誰來制定法律的問題已沒有必要問了,因為法律是公意的代言;我們不用質疑君主是否高于法律,因為君主也是國家的成員。我們也不用質疑法律的公正性,因為大家對自己都會是公正的。我們更不用問為什么人是自由的但是又要服從法律,因為法律只不過是我們自己意志的記錄。

我們還可以看出,既然法律將意志和對象的普遍性都結合了,那么不管是誰,他擅自的發出的號令絕對不是法律;就算主權者對某個個別對象發出的號令,那也不是法律,只是一種命令;這種行為不是主權行為,而是行政行為。

所以,不管國家的行政形式是什么,只要它實行的是法治,那么這就是一個共和國;因為只有這里統治者才代表公共利益,公共事物才是最重要的。一切合法的政府都是共和制的,我一會兒就會闡明政府是什么。 確切說來,法律只不過是社會形成的一個條件。法律所適用的人民就應該是法律的制定者;只能是那些組成社會的人們來規定社會的條件。

但是這些人應該怎樣來規定社會的條件呢?達成一致難道是因為靈機一動嗎?如果說政治體有可以表達自己意志的機構呢?政治體可以預見未來并把這些行為都公布出來,又是誰給政治體這種預見力的呢?或者,在必要時這些行為又是怎樣對外宣稱的呢?群眾往往是盲目的,不知道自己要什么,那么他們并不知道一些對自己好的東西,對立法這樣重大而艱難的事業他們是怎么執行的呢?人民希望自己永遠幸福,但是他們并不知道什么是幸福。公意永遠是正確的,但是指導公意的判斷并不永遠都是明智的。因此就必須讓它能看到對象的真相,有時還要把對象所呈現的假象也看到;必須指出一條它所尋求的美好道路,讓它不受個別意志的誘惑,讓它看清時間與地點,對當前切身利益的誘惑應該用遙遠的隱患來制衡。個人看得到幸福卻又不要它;公眾在期盼著幸福卻又看不見它。他們都同樣需要指導。所以,前者的意志就必須服從自己的理性;后者則必須認識到自己所希望的事物。這時,公共智慧的結果便產生理智與意志在社會體中的結合,也才有了各個部分的密切配合,以及最后全體的最大力量。正是出于這個原因,才必須要有一個立法者。

主站蜘蛛池模板: 弥渡县| 确山县| 贵阳市| 彝良县| 怀远县| 象州县| 通渭县| 大竹县| 商南县| 九龙坡区| 金秀| 宽甸| 通化县| 昆山市| 中西区| 五大连池市| 龙海市| 顺昌县| 铁岭市| 杨浦区| 岢岚县| 千阳县| 陆丰市| 都昌县| 车险| 西城区| 凌云县| 宜兰县| 泰宁县| 晴隆县| 垦利县| 泰安市| 柏乡县| 华阴市| 金寨县| 大渡口区| 微博| 铅山县| 贡觉县| 汤原县| 大姚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