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接上文,卻說眾諸侯內有濟北相鮑信,尋思孫堅為前部,怕他奪了頭功,暗撥其弟鮑忠,先帶領步軍三千,到汜水關下搦戰。
華雄引兵五百,沖下關來,大喝道:“賊將休走!”
鮑忠嚇得要退,被華雄手起刀落,斬于馬下,生擒將校極多。
卻說孫堅引四將直至關前。——第一個,右北平土垠人,姓程,名普,字德謀,使一條鐵脊蛇矛;第二個,姓黃,名蓋,字公覆,零陵人也,使鐵鞭;第三個,姓韓,名當,字義公,遼西令支人也,使一口大刀;第四個,姓祖,名茂,字大榮,吳郡富春人也,使雙刀。
孫堅披爛銀鎧,裹赤幘,橫古錠刀,騎花鬃馬,指關上而罵道:“助惡匹夫,何不早降!”華雄副將胡軫引兵五千出關迎戰。程普飛馬挺矛,直取胡軫。數個回合,程普刺中胡軫咽喉,死于馬下。
孫堅得勝,引兵回至梁東屯住,使人于袁紹處報捷,再于袁術處催糧。
袁術手下謀士對袁術說道:“孫堅乃江東猛虎;若打破洛陽,殺了董卓,正是除狼而得虎也,今不與糧,彼軍必散。”
袁術聽之,不發糧草。孫堅軍缺食,軍中自亂。
有細作報上關來,李肅對華雄道:“今夜我引一軍從小路下關,襲孫堅寨后,將軍擊其前寨,可擒孫堅。”
于是華雄傳令軍士飽餐,乘夜下關。
當夜月白風清,到孫堅寨時,已是半夜,鼓噪直進。這一戰殺至天明,華雄斬了祖茂,引兵上關。
程普、黃蓋、韓當都來尋見孫堅,再收拾軍馬屯扎。孫堅為折了祖茂,傷感不已,星夜遣人報知袁紹。
袁紹大驚道:“不想孫文臺敗于華雄之手!”便聚眾諸侯商議。
眾人都到,只有公孫瓚后至,袁紹請入帳列坐。
袁紹道:“前日鮑將軍之弟不遵調遣,擅自進兵,殺身喪命,折了許多軍士;今者孫文臺又敗于華雄:挫動銳氣,如何是好?”
諸侯皆不答話,袁紹舉目遍視,見公孫瓚背后站著著四人。
袁紹問道:“公孫太守背后何人?”
公孫瓚出來道:“此吾自幼同舍兄弟,平原劉備是也。”
曹操道:“莫非破黃巾劉玄德乎?”
公孫瓚道:“然也。”即令劉備拜見。公孫瓚將劉備功勞,并其出身,細說一遍。
袁紹道:“既是漢室宗派,取坐來。”接著道:“吾非敬汝名爵,吾敬汝是帝室之胄耳。”
劉備道:“此三人皆備之兄弟,備不敢獨坐。”
袁紹聞言,微微皺眉,面露怒色,曹操出列道:“玄德真義氣也,請盟主也為諸位兄弟賜坐!”
袁紹只得賜坐,于是劉備坐于末位,劉晨與關羽張飛坐于后。
忽探子來報:“華雄引鐵騎下關,用長竿挑著孫太守旗幟,來寨前大罵搦戰。”
袁紹道:“誰敢去戰?”
袁術背后轉出驍將俞涉道:“小將愿往。”
袁紹大喜,便讓俞涉出馬。
……
即時報來:“俞涉與華雄戰不三合,被華雄斬了。”
眾人大驚,韓馥道:“吾有上將潘鳳,可斬華雄。”
袁紹急令出戰。潘鳳手提大斧上馬。去不多時,飛馬來報:“潘鳳又被華雄斬了。”眾皆失色大驚。
袁紹道:“可惜吾上將顏良、文丑未至!得一人在此,何懼華雄!”
下面劉晨對劉備道:“此時正是揚名立萬之時,可讓云長出戰!”言未畢,關羽出來大呼道:“小將愿往斬華雄頭,獻于帳下!”
眾人一看,見其人身長九尺,髯長二尺,丹鳳眼,臥蠶眉,面如重棗,聲如巨鐘,立于帳前。
袁紹問是何人。公孫瓚道:“此劉玄德之弟關羽也。”袁紹問現居何職。公孫瓚道:“跟隨劉玄德充馬弓手。”
帳上袁術大喝道:“汝欺吾眾諸侯無大將耶?量一弓手,安敢亂言!與我打出!”
曹操急道:“公路息怒。此人既出大言,必有勇略;試教出馬,如其不勝,責之未遲。”
袁紹道:“使一弓手出戰,必被華雄所笑。”
曹操道:“此人儀表不俗,華雄安知他是弓手?”
關公道:“如不勝,請斬某頭。”
曹操教熱酒一杯,與關公飲了上馬。
關公道:“酒且斟下,某去便來。”
說罷出帳提刀,飛身上馬。眾諸侯聽得關外鼓聲大振,喊聲大舉,如天摧地塌,岳撼山崩,眾皆失驚。正欲探聽,鸞鈴響處,馬到中軍,云長提華雄之頭,擲于地上。其酒尚溫。
《三國演義》有詩贊之道:“威鎮乾坤第一功,轅門畫鼓響冬冬。云長停盞施英勇,酒尚溫時斬華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