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9章 初出長安第一難

  • 西游迷霧
  • 陶少伯
  • 4224字
  • 2016-11-16 18:36:40

——貞觀十三年九月——

唐僧踏上西天取經的路途,出了長安路過鞏州城走到河州衛。

鎮邊總兵安排唐僧在福原寺安歇,第二天剛上路就遭遇一次劫難。

這次劫難是因唐僧著急上路造成的,四更時分唐僧三人就上路了,月色行走山路崎嶇,不想跌入虎穴被寅將軍擒獲。

妖怪們吃掉了兩個隨從,驚悚場面險些將唐僧嚇死,第二天他被太白金星救出來,隨后又遇到一次虎蟲攔路,這才引出劉伯欽勇斗猛虎的故事。

這一回的故事很簡單,雖然流傳的不是很廣,但它是唐僧遭受的第一難,肯定有特殊的含義。

虎穴的寅將軍是什么來歷?

我們不知道。

書中寫熊山君與特士處半夜來串門。

原文:

《正要安排吞食,只聽得外面喧嘩,有人來報:“熊山君與特處士二位來也。”三藏聞言,抬頭觀看,前走的是一條黑漢,又見那后邊來的是一條胖漢。這兩個搖搖擺擺走入里面,慌得那魔王奔出迎接。熊山君道:“寅將軍,一向得意,可賀,可賀!”特處士道:“寅將軍豐姿勝常,真可喜,真可喜!”魔王道:“二公連日如何?”山君道:“惟守素耳。”處士道:“惟隨時耳。”》

不覺得可疑嗎,二人竟然深更半夜來串門。

寅將軍、熊山君、特處士到底是什么人?

雖然不知道這三位是誰,但他們肯定是太白金星派來助局的。

熊山君和特士處深夜拜訪言語之間透露寅將軍升遷之事。

深更半夜升的什么遷?

即便寅將軍升遷升官,那好友用得著深跑來夜祝賀嗎?

寅將軍應該是十二元辰的寅辰。

寅是地支之一,屬相是虎,代表時辰“寅時”。

唐僧出發時間是四更,按時辰算正是丑時。

丑時是后半夜一到三點,寅時是清晨三點到五點。

隨從被吃掉時應該就在清晨三點到五點。

原文說熊山君是熊精,特士處是老牛精。

這位特士處應該也是十二元辰的其中一位,他是十二元辰中的丑辰。

丑也是地支之一,屬相是牛,代表的時辰是“丑時”。

按十二地支屬相的排列為,子鼠、丑牛、寅虎、卯兔、辰龍、巳蛇、午馬、未羊、申猴、酉雞、戌狗、亥豬。

按屬相先后順序,丑牛后應該由寅虎接替,按時辰算丑時之后正是寅時,寅時屬于寅將軍當值。

寅將軍升遷應該是指他在寅時當值。

因為寅將軍的升遷必須由特士處前來交接,所以我們才能看到二位半夜恭賀的場面。

妖魔當著唐僧的面吃掉隨從,場面驚悚萬分,他這才知道妖魔兇殘、西天路難行。

原文:

《只見那從者綁得痛切悲啼,那黑漢道:“此三者何來?”魔王道:“自送上門來者。”處士笑云:“可能待客否?”魔王道:“奉承,奉承!”山君道:“不可盡用,食其二,留其一可也。”魔王領諾,即呼左右,將二從者剖腹剜心,剁碎其尸,將首級與心肝奉獻二客,將四肢自食,其余骨肉,分給各妖。只聽得渝麻之聲,真似虎啖羊羔,霎時食盡。把一個長老,幾乎唬死。這才是初出長安第一場苦難。》

天亮后虎穴的妖怪都不見了,太白金星從天而降將唐僧救出來,隨后留下簡帖飄然而去。

原文:

《吾乃西天太白星,特來搭救汝生靈。前行自有神徒助,莫為艱難報怨經。》

我們說過太白金星是位特殊的存在,他一出現總有玉帝和佛祖的影子。

這張簡帖說他是西天太白星,證明他是親佛派的人物。

既然太白金星是親佛派的,那玉帝為何對他言聽計從呢?

有人有疑問,玉帝咋對太白金星言聽計從了?

大家可以回憶一下孫悟空的兩次招安。

原文:

(1)《”玉帝道:“那路神將下界收伏?”言未已,班中閃出太白長庚星俯伏啟奏道:“上圣三界中,凡有九竅者,皆可修仙。奈此猴乃天地育成之體,日月孕就之身,他也頂天履地,服露餐霞,今既修成仙道,有降龍伏虎之能,與人何以異哉?臣啟陛下,可念生化之慈恩,降一道招安圣旨,把他宣來上界,授他一個大小官職,與他籍名在箓,拘束此間。若受天命,后再升賞;若違天命,就此擒拿。一則不動眾勞師,二則收仙有道也。”玉帝聞言甚喜,道:“依卿所奏。”即著文曲星官修詔,著太白金星招安。》

孫悟空龍宮搶寶、大鬧地府銷死籍,兩家將孫悟空告上天庭,玉帝準備派遣兵將收伏,而太白金星一席招安之言,玉帝聽了甚喜,馬上將收伏改為招安。

(2)《”玉帝聞言,驚訝道:“這妖猴何敢這般狂妄!著眾將即刻誅之。”正說間,班部中又閃出太白金星,奏道:“那妖猴只知出言,不知大小。欲加兵與他爭斗,想一時不能收伏,反又勞師。不若萬歲大舍恩慈,還降招安旨意,就教他做個齊天大圣。只是加他個空銜,有官無祿便了。”玉帝道:“怎么喚做‘有官無祿’?”金星道:“名是齊天大圣,只不與他事管,不與他俸祿,且養在天壤之間,收他的邪心,使不生狂妄,庶乾坤安靖,海宇得清寧也。”玉帝聞言道:“依卿所奏。”即命降了詔書,仍著金星領去。》

孫悟空第一次反下天庭,玉帝派李天王父子征討,最后敗陣回天庭復命,玉帝準備繼續派兵的,這時太白金星又上言詔安,而且還讓玉帝承認齊天大圣的空銜,玉帝聽后馬上準奏了。

兩次招安看出玉帝對太白金星的確是言聽計從。

第一次招安,玉帝聽從太白金星可能是巧合,第二次可是孫悟空戰敗李天王,等于妖猴打過天庭臉后,玉帝依然聽了太白金星的建議。

兩次招安是針對孫悟空的布局,目的是改變他的膽小謹慎,為大鬧天宮做準備。

細看孫悟空第一次上天的情景,他是被太白金星硬拽進南天門的。

雖然兩次招安有玉帝陰謀穿插其中,但并不影響對太白金星的推斷,太白顯然是玉帝的代言人,是玉帝身邊最重要的心腹。

我們繼續之前的疑問,太白金星既然是親佛派的,玉帝為何對他信任有加?

作者是想表達玉帝和佛教關系很密切,玉帝想要拉近自己和佛教的關系。

玉帝,佛祖到底什么關系。

原文:

(1)《四十九日開鼎,他卻又跳出八卦爐,打退天丁,徑入通明殿里,靈霄殿外;被佑圣真君的佐使王靈官擋住苦戰,又調三十六員雷將,把他困在垓心,終不能相近。事在緊急,因此玉帝特請如來救駕。”如來聞詔,即對眾菩薩道:“汝等在此穩坐法堂,休得亂了禪位,待我煉魔救駕去來。》

孫悟空大鬧天宮,如來佛祖聞詔奉旨上天救駕,說明玉帝和佛祖是君臣關系。

(2)《如來佛祖殄滅了妖猴,即喚阿儺、迦葉同轉西方極樂世界。時有天蓬、天佑急出靈霄寶殿道:“請如來少待,我主大駕來也。”佛祖聞言,回首瞻仰。須臾,果見八景鸞輿,九光寶蓋;聲奏玄歌妙樂,詠哦無量神章;散寶花,噴真香,直至佛前謝曰:“多蒙大法收殄妖邪,望如來少停一日,請諸仙做一會筵奉謝。”如來不敢違悖,即合掌謝道:“老僧承大天尊宣命來此,有何法力?還是天尊與眾神洪福。敢勞致謝?》

玉帝請如來少停一日,說請諸仙宴會上奉謝,如來的表現是不敢違悖,而且他說是承大天尊宣命來此。

如來是玉帝宣旨上天的,這也證明玉帝和佛祖是君臣關系。

(3)《我與他打了個賭賽,他出不得我手,卻將他一把抓住,指化五行山,封壓他在那里。玉帝大開金闕瑤宮,請我坐了首席,立安天大會謝我,卻方辭駕而回。”大眾聽言喜悅,極口稱揚。》

玉帝立安天大會答謝如來,而且請如來做了首席,靈山仙佛聽說了是極口稱楊。

從這一點看,如來佛祖在天庭的地位并不高,就連坐個首席都能把佛教大眾樂夠嗆。

我認為,佛祖不過是地界的一方諸侯,地盤也并不算大,只有西牛賀州一塊地盤。

問題來了,三界之主一代天帝為什么要親近地界的臣子?

答案只有一個,就是玉帝遇到難處了,需要佛教的幫助。

一位天帝需要地界諸侯相助,只能說明地位受到威脅了,也說明憑自身能力不足以對抗威脅。

玉帝住在天宮的第一層,太上老君住在三十三層天宮,天庭有這樣一位老祖宗存在,誰還敢威脅玉帝的地位?

我認為天庭有道祖在,沒人能威脅到玉帝,除非是道祖打壓玉帝的權威,只有這樣才能逼迫玉帝和佛教合作。

我們接著說唐僧取經。

出了虎穴唐僧又遇到了劫難。

原文:

《行經半日,更不見個人煙村舍。一則腹中饑了,二則路又不平,正在危急之際,只見前面有兩只猛虎咆哮,后邊有幾條長蛇盤繞。左有毒蟲,右有怪獸,三藏孤身無策,只得放下身心,聽天所命。又無奈那馬腰軟蹄彎,即便跪下,伏倒在地,打又打不起,牽又牽不動。苦得個法師襯身無地,真個有萬分凄楚,已自分必死,莫可奈何。》

前路兩只咆哮的猛虎,后路尾隨幾條盤舞的毒蛇,唐僧嚇的魂飛魄散閉目等死,還好獵戶劉伯欽出現了。

猛人劉伯欽驚走了毒蛇猛獸,可回家時又遇上一只老虎,劉伯欽和猛虎拼斗了一個時辰,好不容易才將老虎殺死。

這一段人虎相斗描寫的是驚心動魄,寫劉伯欽斗虎其實是為后文孫悟空打虎做比較。

唐僧為劉伯欽父親念經超度,期間作者又描寫了陰魂托夢等靈異事件。

唐王入地府以來發生了大量靈異事件,林林總總、許許多多,從十八層地獄對應的各種不義人,再到劉父超脫苦難投生富貴家。

從這些靈異事件可以看出作者特別推崇人在陰間的果報,其實這是作者人生觀的一種體現。

作者極力宣揚善惡因果報應,目的是勸人向善,作惡終有報,不報今生,死后也難逃。

同時我們看小乘佛法也能超度亡魂,并非觀音菩薩所說小乘佛法度不得冤鬼。

既然小乘佛法也能度鬼,那又何必求取大乘佛法呢?

由此可見,唐僧取經,佛經不是目的,取經的過程才是。

過了兩界山就是西牛賀州的地盤。

唐僧取經所經歷的事件幾乎都發生在西牛賀州。

佛教在西牛賀州的統治并不穩固,道教的黑手一直籠罩在西牛賀州上空。

佛祖要求取經人跋山涉水就是想借玉帝鏟除西牛賀州不安定因素。

第一難是想告訴唐僧,凡人的力量是到不了西天的,這也是為孫悟空出世做準備。

唐僧出長安的第一難更像一個局,一個事先設計好的局,它是給唐僧取經上的第一課。

第一難是想告訴唐僧,西天不是那么好去的,西天路的艱險不是凡人想象的,要唐僧調整心態放下虛榮,西天路上不可麻痹大意,需要加倍的謹慎小心。

自此劫難之后,唐僧每遇崇山峻嶺山高林密都加倍謹慎,總是早早提醒徒弟們小心,這樣的情節比比皆是,可見長安第一難對他影響有多大。

熊山君、特處士的名字可能也是這個意思。

兩人名字的隱喻有可能是,遇到雄山峻嶺要特別小心。

每一次劫難前,唐僧幾乎都說一段小心謹慎的話。

原文:

《師徒別了上路,早見一座高山。三藏道:“徒弟,前面有山險峻,恐馬不能前,大家須仔細仔細。”行者道:“師父放心,我等自然理會。》

《師徒們正行賞間,又見一山擋路。唐僧道:“徒弟們仔細,前遇山高,恐有虎狼阻擋。”行者道:“師父,出家人莫說在家話。》

《師徒們行罷多時,前又一山阻路。三藏在那馬上高叫:“徒弟啊,你看那里山勢崔巍,須是要仔細提防,恐又有魔障侵身也。”行者道:“師父休要胡思亂想,只要定性存神,自然無事。”》

唐僧每一回都要說上一遍,事例可以說是數不勝數,足以證明第一難對唐僧的影響之深。

經過出長安的第一難,唐僧收起了虛榮心,開始腳踏實地的走路了。

接下來我們的英雄將要和大家見面了。

經過了五百年的磨難,孫悟空又有那些改變呢?

預知后事如何?

請看下回《悟空出五行》

主站蜘蛛池模板: 周至县| 杭州市| 淮北市| 乐安县| 吉隆县| 沁源县| 三河市| 阿城市| 漠河县| 海门市| 昔阳县| 德令哈市| 太保市| 溆浦县| 临邑县| 清原| 玉林市| 安丘市| 抚远县| 喜德县| 寿宁县| 靖西县| 阿巴嘎旗| 太保市| 长泰县| 札达县| 齐河县| 叙永县| 徐闻县| 永和县| 五常市| 沁源县| 武强县| 柳江县| 伊通| 潍坊市| 崇仁县| 林州市| 红原县| 湄潭县| 莫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