幽默追求的境界是哲學的飄逸和思想的簡樸,幽默是一種藝術性的語言,并非低級趣味,也并非所有有趣可笑的語言都是有名的語言。這也就是說,幽默也要得體。
有人將幽默理解為油腔滑調、取笑逗樂,就失去了真正的幽默意味。這樣的幽默,是不得體的幽默。
幽默的語言尤其要精練,不能用太多的瑣碎的詞語,要刪繁就簡、點到為止,以免影響理解和欣賞效果。因此,真正得體的幽默是詼諧而不失度,滑稽而不粗俗,精練而不繁冗,簡約而又得當。
許多善于使用幽默的人,他們常常能將窘迫的情境恢復原狀,這實在令人羨慕。有個議員發表演講,在大家都側耳傾聽時,突然座中有一個聽眾的椅子腿折斷了,這人順勢就跌落在地面。此時,聽眾的注意力馬上就分散了,議員見狀急中生智,緊接著椅子腿的折斷聲大聲說道:“諸位,現在都相信我所說的理由足以壓倒一切異議聲了吧?”話音一落,底下立即響起了一陣笑聲,接著就是熱烈的掌聲。
同樣,有一次,戈爾巴喬夫為準時趕到會場,要求司機開快車。司機既擔心他的安全,又怕違章,只好婉言謝絕。戈爾巴喬夫急了,命令司機與他調換位置,然后親自驅車,疾馳如飛。很快,車就被交警攔住了,警官命令警士將違章者扣留。警士到車前查詢了一下,然后向警官匯報說:
“警官,坐車的是一位要人,恐怕不好查辦。”
警官很不滿意地問:“那個人是誰?”
“我說不準,警官同志。不過,戈爾巴喬夫總統是他的司機。”警士面露難色地說道。
在人際交往中,我們輕松幽默地開個得體的玩笑,可以松弛神經,活躍氣氛,營造出一個適于交際的輕松愉快的氛圍,因而幽默的人常常受到人們的歡迎與喜愛。但是,玩笑一旦開得不好,幽默過了頭,效果就會適得其反。因此掌握幽默的分寸是非常重要的。要想幽默得體,你需要注意下面幾個問題。
幽默內容要高雅
幽默的內容取決于幽默者的思想情趣與文化修養。幽默內容粗俗或不雅,有時也能博人一笑,但過后就會感到乏味無聊。只有內容健康、格調高雅的幽默,才能給人以啟迪和精神享受,而且也是對自己美好形象的成功塑造。
幽默態度要友善
幽默的過程,是感情互相交流傳遞的過程。如果借幽默來達到對別人冷嘲熱諷、發泄內心厭惡和不滿感情的目的,那么這種玩笑就不能稱為幽默。當然,也許有些人不如你口齒伶俐,表面上你占到上風,但別人一定會認為你不夠尊重他人,以后也不會愿意和你繼續交往。
幽默要分清場合
美國總統里根一次在國會開會前,為了試試麥克風是否好用,張口便道:“先生女士們請注意,五分鐘之后,我們將對蘇聯進行轟炸。”一語既出,眾皆嘩然。顯然,里根在不恰當的場合和時間里,開了一個極為荒唐的玩笑。為此,前蘇聯政府對美國提出了強烈的抗議。
可見,在莊重嚴肅的場合里幽默一定要注意分寸。
幽默也要分清對象
我們身邊的每個人,因為身份、性格和心情的不同,對幽默的承受能力也有差異。同樣一個玩笑,能對甲開,不一定能對乙開;能對乙開,卻不一定也能對甲開。一般來說,晚輩不宜同前輩開玩笑;下級不宜同上級開玩笑;男性不宜同女性開玩笑。在同輩人之間開玩笑,也要注意對方的情緒信息和性格特征。如果對方性格外向,能寬容忍耐,幽默稍微過大也無妨;若對方性格內向,喜歡琢磨言外之意,幽默就要慎重了。對方盡管平時生性開朗,但若恰好碰上不愉快或傷心之事,就不能隨便與之幽默。相反,對方性格內向,但正好喜事臨門,此時與他開個玩笑,幽默的氛圍也會一下子突現出來。
用幽默來化解僵局
在人際交往中,我們會經常遇到一些意想不到的事情,或是自己失言失態,或是對方的反應不如我們事先預料得好,或是周圍的環境出現了我們沒有考慮到的因素,等等。總之,這些猝不及防的情境往往會令我們狼狽不堪。這個時候,最有效的解決方法,就是用幽默來擺脫尷尬。
一位詩人與一位將軍同時出席宴會,女主人一味地向別人炫耀自己:“我這位詩人朋友要馬上為我作一首詩來當場贊美我。”詩人感到很尷尬,但又不好直接拒絕,只好說:“還是請將軍先做一門大炮吧!”
一句幽默,化解了自己的尷尬,高明至極!
一個人在市場上買了六只來自異國的麻雀,準備進獻給本國的國王。按照這個國家的習俗,“七”才是吉利的數字。如果僅送六只,這個人擔心國王會生氣,于是就決定混一只本國的麻雀進去,湊夠七只獻給國王。
國王見到七只麻雀,果然很高興。但當他仔細玩賞一遍后,突然發現其中有一只本國的麻雀混在其中,立即大怒:“這是怎么回事?是不是你故意加入來欺騙我孤陋寡聞的?”那人嚇了一跳,但他馬上解釋道:“陛下的眼睛果然厲害,可是陛下不知道,這只本國的麻雀是其他六只異國麻雀的隨行翻譯啊!”國王一聽,雖然他的話有幾分荒謬,但見他奉承得體,還是嘉獎了他。
在一些情境中,純粹調笑性質的幽默要比隨機應變的能力能給人帶來更多的精神樂趣。這種精神享受是以在場人物的共享為特點的;而在人的安全面臨威脅或處境尷尬的時候,純粹調笑性質的幽默就難以應付了,只有隨機應變才能化解。
有一天,德國詩人歌德在公園散步。在一條只能通過一個人的小路上,歌德遇到了一個曾對他的作品提出過尖銳批評的評論家。這位評論家對歌德高聲喊道:“我從來都不給傻子讓路!”結果歌德急中生智,對了一句:“而我則恰恰相反,先生!”說完,滿面笑容地讓在一旁。歌德的這一應對方式,后來幾乎傳為佳話。他運用幽默來化解僵局,有點中國式的“以柔克剛”的味道。
有一位顧客到一家飯店吃飯,點了一只油汆龍蝦。結果菜上來后,他發現盤中的龍蝦少了一只蝦鰲,于是就詢問侍者。侍者無法解釋,只好找來了老板。
老板抱歉地說:“真對不起先生,龍蝦是一種殘忍的動物。您點的龍蝦可能是在和它的同伴打架時被咬掉了一只鰲。”
顧客巧妙地說:“那么,就請給我調換一只打勝的龍蝦吧。”
老板和顧客雙方都用了幽默的方式,委婉地指出了雙方存在的分歧。這種方式,沒有取笑他人,沒有批評他人,也沒有傷及他人的自尊,既保護了飯店的聲譽,又維護了顧客的利益。
其實,很多時候我們在幫助別人擺脫了難堪時,也是在給自己一個臺階下。這個時候,人們稱贊的往往不是你的語言功夫,而是你的人品。最重要的是,你因此而化解了很多矛盾,也贏得了很多朋友。
鋼琴家波奇一次在美國密執安州的福林特城演奏,結果發現到場的觀眾不到五成。這讓他既失望,又尷尬。但他并未因此就取消演奏,而是以幽默的語言打破了僵局。他微笑著走向舞臺,對前來的觀眾說:“我想福林特這個城市的人一定很有錢,因為我看到你們每個人都買了兩三張票。”話音一落,大廳里充滿了笑聲。
這位鋼琴家的成功之處就在于他對空座位的原因的解釋雖然荒誕,但卻很奇妙,因此讓幽默產生的喜悅壓倒了因觀眾少而產生的沮喪。只有原因是荒誕的,才會產生心理預期的落差。荒誕一些,幽默意味也就會強一些。
事實上,處于尷尬的境地時,無論是名人還是普通人,無論是隨機應變還是荒誕的推理,一些幽默技巧的運用,可以讓自己擺脫尷尬,甚至還會給對方以回敬。這就是幽默的超級效用。
巧用幽默六法
在說話藝術中,幽默是運用意味深長的語言再現現實生活中喜劇性的特征和現象來傳遞某種特殊信息的一種表達技巧。生活中懂得幽默的人,往往三言兩語就能使人忍俊不禁。生活中沒有一個人不喜歡風趣幽默的語言,在中國傳統文藝晚會上,相聲小品之所以成為最受歡迎的節目之一,就在于它的表現形式離不開幽默。幽默按其修辭表現的手段不同,常見的有六種。
借代
鄧小平同志在講到尊重知識、尊重人才、充分發揮知識分子的作用時,這樣說過:
“要充分發揮知識分子的專長,用非所學不好。有人建議:對改了行的,如果有水平,有培養前途,可以沒收一批回來。這意見是好的。‘四人幫’創造了一個名詞叫‘臭老九’,‘老九’并不壞,《智取威虎山》里的‘老九’楊子榮是好人嘛!選錯就錯在那個‘臭’字上。毛澤東同志說,‘老九’不能走。這就對了,知識分子的名譽要恢復。”
在這里,鄧小平將“老九”借代為“知識分子”,并引用毛澤東“老九不能走”這句話,風趣幽默地表達了自己的觀點。
夸張
夸張意即言過其實,也是日常生活中常見的一種修辭手法。
馬克?吐溫有一次坐火車到一所大學講課。因為離講課的時間已經不多,他十分著急,可火車卻開得很慢,于是他想出了一個發泄怨氣的辦法。當列車員過來查票時,馬克?吐溫故意遞給他一張兒童票。列車員一看,說:“您真有趣,看不出您還是個孩子哩。”馬克?吐溫說:“我現在已經不是孩子了,但我買火車票時還是孩子,因為火車開得實在太慢了。”
擬人
南唐時期,賦稅繁重,民不聊生。恰逢京師大旱,烈祖便問群臣道:
“外地都下了雨,為什么京城不下?”
大臣申漸高說:“因為雨怕抽稅,所以不敢入京城。”
烈祖聽后大笑,并決定減輕賦稅。
申漸高在回答中巧借話題,將“雨”擬人化,委婉地道出了“稅收繁重,令人生畏”的意思,機智地諷諫烈祖減稅,并取得了預期的效果。
反射
反射是指現場套用對方的話語來戲謔、反駁對方,是一種語言回歸,目的是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
小約翰放學回來,將成績單交給了爸爸,爸爸一看有兩門功課不及格,就沖著約翰怒氣沖沖地喊道:“你知道嗎?華盛頓像你這個年齡時已經是全校最優秀的學生了。”
約翰不慌不忙地回答:“那么你知道嗎爸爸?像你這個年齡時華盛頓已經是美國總統了!”
諷喻
諷喻是用富有機智和幽默情趣并寄寓深刻哲理的虛構的故事,來闡明某種道理。
某個單位組織退休老干部乘大客車外出旅游,上車時你謙我讓,耽誤了不少時間。開車后,一位老同志朗聲打趣道:
“我給大家講個故事助興:從前有一位婦女,懷孕十年才生下一對雙胞胎。問這對雙胞胎為何遲遲不肯面世,他們說,根據禮節,年長位尊者應該先行,但他們兩個不知誰是兄長,就這樣互相推讓了十年,結果把媽媽生孩子的事給耽擱了。”
這番話引得車上的老干部們面面相覷,繼而哄堂大笑。
仿擬
仿擬即故意模仿套用已有的固定語言形式來敘說的一種表達方式,主要特點是套用現有的詞、句、篇等語言形式來揭示所描述事物的內在矛盾,創造出新的意境。
蘇軾有位姓劉的朋友,因晚年患病,鬢發、眉毛盡皆脫落,鼻梁也快要斷了。一天,蘇軾同許多朋友相聚飲酒,這位姓劉的朋友建議大家各引古人語相戲。蘇軾對這位姓劉的朋友說:“大風起兮眉飛揚,安得壯士兮守鼻梁?”滿座大笑。
蘇軾仿的是漢高祖劉邦《大風歌》“大風起兮云飛揚,威加海內兮歸故鄉。安得猛士兮守四方。”的首尾兩句,兩相對照、趣味盎然。
含蓄:讓你的語言意味深長,韻味無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