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暖的陽光走過寂寞的窗欞,清亮的鴿哨滑過郁悶的花香,我躺在陽光的嘆息中一遍又一遍環視自己,今天該去往何處?無論別人的世界多么誘惑,我只有我自己!
這是六六今天的日記。有時翻著自己隨心的涂鴉她也會在心里嘲笑自己的不合時宜不能長大。三十多歲的女人,倆個孩子的媽媽,有誰會像她這樣可笑?小兒女一樣的幼稚情懷只怕會追隨她到白發蒼蒼了。讓人看見定會笑掉大牙,說不定還會把一頂小資的帽子扣在她頭上。這年頭,還是讓自己的腦袋直接貼近陽光比較好,她不想戴任何類似于帽子或者叫做帽子的東西。她深知現在的帽子是不能御寒的。卻有可能會要了你的小命。六六親眼目睹了不少戴著帽子走向末日的冤或不冤的靈魂。她寧可別人喊她一聲“老娘們”(她最討厭的一種稱呼),也不愿意讓人誤會她與廣大的農村孩他媽們打不成一片,從而被人說成自命清高,繼而給她賺來一頂這樣或者那樣的帽子戴在頭上。不是鬧著玩的。想到嚴重處,她倏然心驚,惶惶然把日記本收藏妥當。
今天下工比往日早了一會。因為有一批城里的學生娃子叫做知識青年的馬上就要進村接受貧下中農再教育了。張占武已經奉命去車站接應。估摸著就該回來了。知青們初來乍到,冷鍋冷灶的,不好讓人家孩子大老遠趕到農村來挨餓。所以大隊領導一致決定在知青們鍋熱灶熱之前,先把他們包干到戶。按人頭均攤。六六家非常榮幸地分到了三個。為了表示對響應偉大領袖毛主席的號召來廣闊天地大煉紅心的革命小將的舉雙手歡迎,特提早半個鐘點收工,各家的老娘們各自回家準備暖心飯。干部們再三強調了一番暖心飯的重大意義后才放各家的老娘們開路。六六早已想好了今晚暖心飯的主要內容:蒜泥涼拌秋黃瓜,黃花菜炒雞蛋,清燉八代魚,韭菜爆鮮蛤,再來一盆蘑菇湯。很久沒有做過如此豐盛的大餐了。六六總覺得城里的孩子來鄉下吃苦受罪不容易,咋也得盡心盡意招待一番,順便也讓自己一家人打打牙祭。特別是孩子們正長身體。成竹在胸就是比盲人瞎馬高明一點點,沒等學生娃走進張家大門,六六的飯菜已經熱氣騰騰上了桌。來端六六家飯碗的是兩男一女。三人商量好了一樣都穿著沒有領章帽徽的綠軍裝,胸前別著一模一樣的毛主席像章。丫頭梳著倆條長辮子,小(音:xie)子留著比板寸長一截的發型。一胖倆瘦,一高倆矮,一白倆黑。胖的不是太胖,勉強可以歸類為豐滿;瘦的不是太瘦,比豐滿細上倆小圈,比麻桿粗上一小點。高的高不過1米9,矮的低不下1米5。黑的不算太黑,白的可是雪白。雪白的那個最矮,最高的那個最胖。最矮的那個是丫頭。因為她膚色雪白,頭發烏黑,眼睛大大,個子矮矮。六六便稱她白雪公主,當然只是心里叫。好像來自同一個城市的同一所學校。同時畢業離開爹娘。六六仿佛看見了女孩子淚眼婆娑依依不舍拜別父母的傷心模樣。初來乍到,白雪公主看起來比較拘謹。高個小子有點自來熟,開口就大大、大媽喊了一通,還不分青紅皂白亂點鴛鴦譜,自作聰明地把張占武和占文媳婦配成了兩口子。六六怕他再鬧出笑話趕忙上前介紹。
“這是大哥。我當家的?!彼钢概d國,本來她是想說二哥的,又怕自來熟順藤摸瓜問起大哥今何在,那樣不定還要多費多少口舌,就臨時起意把二哥改成了大哥。自來熟喊了聲大哥。另外倆位也跟著鸚鵡學舌來一聲大哥?!昂拔伊托小!拔覂鹤訌堄老?,我女兒揚揚。喊哥哥姐姐?!睋P揚嘴甜,讓喊就喊。翔甕聲甕氣,似乎不太情愿,不過還是硬著頭皮含含糊糊亂叫了幾聲。半袋煙不到,自來熟已經熟的一家人一樣了。另外倆個話不多。矮男孩悶頭扒拉著飯碗。菜也只吃自己跟前的。白雪公主一筷子挑不了10粒米,看起來比小貓的飯量大不了多少。六六怕城里娃子嫌乎,特地準備了一雙專門用來夾菜的筷子。這會看誰認生就幫誰夾菜。一邊夾一邊勸他們千萬別外道。占武也讓他們就像在自己家一樣。興國依舊一言不發。招呼到他頭上,他也只是禮貌性地點點頭。揚揚好像很喜歡那個女知青。圍著她跑前跑后兜圈子。白雪公主姓楊,名字叫個楊柳。自來熟姓朱名強,悶葫蘆姓張名同。
晚上,六六揚揚和奶奶一屋。翔和張占武一屋。自來熟和悶葫蘆一屋。最小的那間,也就是翔原來的臥室,留給了白雪公主。分配完畢,六六和占武幫他們把行李提到各自屋里。知青們的行李不老少。大包小包林林總總一拉溜。翔只對他們被褥包的樣子感興趣。知青們把被褥折疊得有棱有角,和電影里八路軍叔叔的背包毫無二致,一樣一樣的。翔仔細觀察著。自來熟見狀就自告奮勇教他疊法。翔看看就會了。自來熟直夸翔聰明。揚揚卻被白雪公主的一把琴迷住了。“喜歡?”白雪公主楊柳試探地問揚揚。看揚揚點頭就許諾說“等以后我教你彈。知道是什么琴嗎?這是小提琴。很好聽的。”楊柳邊說邊把琴取出來抗在肩頭,順手彈出一串音符。果然悠揚。六六也一下子喜歡上了這種抗在肩上彈奏的樂器。
知青們只在社員家里同吃同住了倆大天。知情點的房子就收拾好了。鍋碗瓢盆也各就各位,差不多能夠各司其職,開火做飯了。這就好。餓什么也不能餓肚子。知青點緊靠大隊部。男左女右。一邊一排。六六牽著揚揚,用心幫楊柳歸置。離開時再三交代楊柳有事別見外,去家里找她。楊柳送出知青點,頗有點依依不舍,她心里很是喜歡這位和一般農村女子不一樣的農村女子。
第三天,知青們終于進入長滿了小麥谷子大豆高粱的青紗帳,這就是讓他們煉就一顆紅心的社會主義農村的主戰場,終于要開始接受貧下中農再教育的第一課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