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百家探秘 變法者不得好死(2)
- 心尖上的先秦
- dayeyilang
- 1385字
- 2014-06-26 17:38:36
機會總是偏愛有準備的人的,經過多方了解,公孫鞅終于打聽到了秦孝公最寵信的大臣就是景監。“神仙下凡靠土地(神)”,這個道理,公孫鞅很明了,于是他就下了大血本,用重金設法的收買了景監,用了幾個月的時間,和景監混了個爛熟,兩人成了最要好的哥們,直到哥倆的情份到了除了妻子和兒子不便互換,其他東西幾乎不分你我了,公孫鞅這才道出了,他打算求見秦孝公準備在秦國進行一場大的變革,推動秦國富強,并為自己謀取政治前途的想法,并且央求景監為自己做個引見。兩人都到了這份兒上了,景監自然沒得說,很快的就在秦孝公面前說了很多公孫鞅的好話,將公孫作為一個高級人才引薦給了秦孝公。
機會好不容易的來了,一定要好的把握住,于是,公孫鞅決定以誠待人,給秦孝公講講帝道,也就三皇五帝的治國之道,于是他口吐蓮花繪聲繪色的講起了帝道,把三皇五帝的道法自然、垂裳而治的治國之策,講得既娓娓動人,又入情入理,可他講得高興講得開心,秦孝公卻聽得一頭霧水,極為反感,聽著聽著,秦孝公竟然時不時的呼呼大睡起來,給來他一個極大的尷尬,他也只好起身告辭。
秦孝公因為以前一再的聽景監說公孫鞅的好話,對他寄予了很高希望,聽他一講卻不是那么一回事,就對景監很不滿,把他叫去訓了一頓,話說的很不好聽,景監很生氣就把公孫鞅好好的責備了一通,公孫鞅說,我以為秦孝公是個人物,愛聽三皇五帝的治國之道,就把最高秒的治國之術講給他聽,哪成想秦國畢竟不太開化,孝公文化也不太高,又對中原的文化了解不夠,他對帝道聽不懂,也沒有興趣,我就像一個大廚師,做了一個滿漢全席,可他這個食客胃口不好吃不了,可能他愛吃西餐,下次我就給他做個西餐好了,不過你還得幫我再同他約一次,我要同他再談談另一種治國之道,或許他會感興趣的。殺人殺死,救人救活,景監于是就又再次的費了一番口舌,為公孫鞅約定了和孝公見面晤談的時間,第二次公孫鞅講夏商周三代帝王的治國治國之道,也就是王道,又失敗了。景監又受了一通責罵,不過因為是好哥們,公孫鞅又是請他按摩洗腳,又是帶他吃燒烤K歌,還給他買了許多時尚物品,請他到“天上人間”等娛樂場所消費快活了好幾次,還讓他給孝公的夫人送過去了還幾個購物卡,這才又獲得了一次同孝公晤談的機會,第三次同孝公談起了治國之道,由于有了前兩次的教訓,這次公孫鞅同孝公談的是可以很快見到成效的霸道,是稱霸天下使用的治國之道,也是一種急功近利,不顧及許多層面負面影響的一種應急性質治理國家的方略,想不到這一下子對上了孝公的胃口,兩人一下子談得很投機,孝公覺得這些策略可行性較強,很適合秦國的國情,很有可能讓秦國盡快的強盛起來,不過一時間還吃不準,就同公孫鞅約定,過幾天再深入的探討一下。
變法美不美,全憑商鞅一張嘴,在秦孝公那里獲得了話語權后,如何變法,變法后會產生怎樣的效果,如何通過變法讓秦國盡快的富起來,就成了公孫鞅,也就是后來的商鞅和秦孝公第四次談話時的主要議題,由于這是一個新課題,秦孝公以前也聽過不少膚淺的論述,但類似公孫鞅的敘述他是第一次聽,這無形中給了公孫鞅極大的發揮空間,在他對秦國未來的美好描述里,秦孝公激動不已,不時地點頭稱許,兩人越談越投機,越說越激動,一談就是十天,一連十天時間,秦國的大臣都沒有給秦孝公說話的機會,秦孝公所有的時間幾乎都讓公孫鞅給獨占了。這次談話后,秦孝公決定高薪聘請公孫鞅在秦國舉行變法,讓秦國盡快的富強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