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21章 牛人傳奇 牛人曾參:哥殺的是豬,要的是誠信

  • 心尖上的先秦
  • dayeyilang
  • 1436字
  • 2014-06-26 17:38:36

在鄰居眼里,曾參是個書生氣很重的人,他時常有一些讓人覺得不可理喻的無厘頭行動,而且有些舉動,太出乎常人的意料了,甚至于會讓人覺得他的神經(jīng)是否有點問題,或者做事有些過于呆板。這不,不年不節(jié)的一天,鄰居見到曾參又在殺自家正在長,還不該出欄的豬,而且還和妻子發(fā)生了爭執(zhí),大家不理解他為何要在沒有任何大事的時候殺豬。

要知道在2500年以前的春秋時代,豬被稱之為“豕”、“彘”,是六畜之一,用用于祭祀等重大活動,豬牛羊合稱三牲,又稱太牢,是最高級別的祭祀的用品。在那時豬和現(xiàn)在的豪華轎車地位相當,可是件超級寶貝,極為珍貴,吃豬肉是特權階層或者六十歲以上的老人才能享有的專利,并且老年人可以吃到豬肉,是社會繁榮與進步的象征,更是和諧社會的體現(xiàn)。古籍中明確記載著:

凡養(yǎng)老:有虞氏以燕禮,夏后氏以饗禮,殷人以食禮,周人修而兼用之。五十養(yǎng)于鄉(xiāng),六十養(yǎng)于國,七十養(yǎng)于學,達于諸侯。八十拜君命,一坐再至,瞽亦如之。九十使人受。五十異粻,六十宿肉,七十貳膳,八十常珍;九十,飲食不離寢、膳飲從于游可也。

五十始衰,六十非肉不飽,七十非帛不暖,八十非人不暖;九十,雖得人不暖矣。五十杖于家,六十杖于鄉(xiāng),七十杖于國,八十杖于朝;九十者,天子欲有問焉,則就其室,以珍從。(《禮記王制》)

君無故不殺牛,大夫無故不殺羊,士無故不殺犬、豕。君子遠庖廚,凡有血氣之類,弗身踐也。至于八月不雨,君不舉。年不順成,君衣布搢本,關梁不租,山澤列而不賦,土功不興,大夫不得造車馬。(《禮記玉藻》)

五畝之宅,樹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雞豚狗彘之畜,無失其時,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畝之田,勿奪其時,數(shù)口之家可以無饑矣;謹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義,頒白者不負戴于道路矣。七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饑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孟子見梁惠王》)

豬如此的珍貴,因此對豬的食用與宰殺,當時是有很多的規(guī)范的,正如今天沒有人會隨便的毀掉自己的豪華寶馬車一樣,古代一般情況下也沒有人會隨便的殺豬。可為什么在不年不節(jié),家里有沒有什么大事發(fā)生的時候,曾參要殺豬呢?難道他真的有犯神經(jīng)病了?還是這老哥要耍酷,要玩一把行為藝術?

古代盡管沒有微博,沒有網(wǎng)絡,沒有伊妹喲,可是并不等于古代沒有信息傳遞系統(tǒng),好事不出門怪事傳千里,這不就在曾參和夫人辯論的時分,四鄰八舍的人將他家為了個水泄不通,大家都想來看看,今天這個曾參到底發(fā)了哪門子神經(jīng)病,不年不節(jié),家也沒有什么大事發(fā)生,偏要殺自家的豬?

“哥殺的是豬,要的是誠信”,面對夫人的質(zhì)疑,鄉(xiāng)鄰的疑惑,曾參終于開講了,“父母對于孩子,一定要,言必信,行必果,不然的話,孩子也會成為謊言大王。”

“我今天之所以要殺豬,原因是我家夫人昨天到田間勞作之時,曾經(jīng)對我家三歲的孩子做出過承諾,只要孩子乖乖的在家玩,不哭不鬧,不惹事生非,明天就給孩子賣豬肉吃。今天是該兌現(xiàn)承諾的時候了,可孩子提出來之后,夫人卻以當時是哄騙孩子為理由,不愿意兌現(xiàn)自己的諾言,還要對孩子進行打罵與再次的欺騙,為了給孩子一個交待,為了讓孩子知道承諾的價值與意義,更為了孩子將來做個誠實的人,我決定親自殺豬,把豬肉給孩子吃,以兌現(xiàn)大人給孩子的承諾。我要讓孩子知道,不管是什么人,尤其是國家領導人,家長,都要說話算話,講求信義,不要騙人,都不要言而無信,說話如同放屁。”

“一句話,哥殺的是豬,要的是誠信”,曾參說完,手起刀落,在眾人狐疑的目光中,殺死了自家的豬,用實際行動兌現(xiàn)了對孩子的承諾,豪華寶馬沒了,可誠信的理念卻牢牢地留給了孩子,留給了歷史。

主站蜘蛛池模板: 陵水| 左贡县| 绿春县| 德令哈市| 普洱| 横山县| 上饶市| 慈溪市| 林口县| 富蕴县| 洪雅县| 安徽省| 平安县| 绥芬河市| 昂仁县| 铜山县| 红原县| 乡宁县| 扶沟县| 岚皋县| 怀安县| 灵山县| 永平县| 新疆| 从江县| 宁德市| 竹溪县| 策勒县| 阿城市| 平湖市| 怀化市| 班玛县| 德惠市| 晋城| 长兴县| 福鼎市| 鞍山市| 交城县| 望都县| 马公市| 青岛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