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6章 浮生袞袞空白頭(8)
- 不如歸去
- 潛霞
- 1049字
- 2013-05-03 17:06:59
反對立其為儲君的人有一句頗具殺傷力的攻訐——“智多近妖,慧極難?!?,說白了就是太聰明了,命不久長。的確,一國之君若是個藥罐子,難免人心動蕩、潛流暗涌,于政局穩(wěn)定和皇嗣繁衍都大為不利。更有傳言說他生得陰柔嫵媚,乃天閹之故,府上一眾妻妾和一雙兒女不過是用來掩人耳目的;若由他接手祖宗江山,不僅皇族血脈的純凈與正統(tǒng)無法保證,就連根基也會受到動搖。
不過在鐘撼平看來,鋒芒畢露才是龔尚華的致命傷。但凡在人手底下討生計的,誰不希望攤上個好說話的主,都跟他那么火眼金睛、明察秋毫的,撈不著油水還得賣力干活,還有幾人愿意做官?且較之曲水平匪時的從容,龔尚華其后的表現(xiàn)似乎太過躁進,太想一招制敵。對此,鐘撼平的理解是,所謂有定力,不過因為誘惑還不夠大;面對得之升天、失之入地的王位,睿智如龔尚華者也不免患得患失、行為扭曲。除了頭腦和才干,他幾乎沒有其他可供倚仗的資本,為了保有父皇的垂青,不得不表現(xiàn)得無所不知、無所不能。
圍繞王位進行的酷烈角逐終于隨著明德帝的駕崩塵埃落定,結(jié)果卻令所有人瞠目——笑到最后的既非四皇子也非七皇子,而是一直以來不哼不哈、以龔尚華跟班自居的三皇子。據(jù)說龔尚華參加完新帝登基大典后,剛回到府門前就口吐鮮血。這么多年都是靠一口氣在苦苦支撐,而今他那羸弱的身軀終于徹底倒下了。
鐘撼平一面為之扼腕,一面暗自慶幸當(dāng)初被拒于“立賢派”之外,否則,滅族、抄家之類的命運沒準也會落到他頭上。不過,龔尚華倒了,他一心指望的后臺也沒了,軍中的升遷之路遠比想象中艱辛,他在槍林彈雨里足足拼殺了十四個年頭,才換來監(jiān)軍的位子。
元錫元年的冬天,鐘撼平在風(fēng)雨飄搖中又一次走進慶安城。巍巍帝都,在灰色天幕厚重的云層下顯得陰郁而冷漠,仿佛還沒從先皇駕崩的悲痛中解脫出來。龔尚華的三哥,隱忍了四十多年才登上至高位的三哥,只坐了九年便撒手西去,將寶座傳給了他最小的兒子——龔文奕。鐘撼平自嘲地笑笑,自己也算三朝老臣了吧,一晃二十多年,金鑾殿的主人都換了三個,他卻通共只到過這三回。
頭一回是高中武舉人時,“鴻博殿”里明德帝笑聲朗朗、言猶在耳——
“果然是英雄出少年哪!十七歲的武舉人,這在我南懷國歷史上也是少有的,后生可畏,前途無量啊…”
那時的他在夾道歡呼中跨馬游街,滿以為日后出入身后那座宮殿就跟出入自家庭院一般尋常。第二次則是作為平匪的功臣:剛走完一段長長的下坡路、險些就要栽進死穴的他被云中仙一把撈起,重新帶回權(quán)力的中心、成為萬眾矚目的焦點,那恍如隔世的暈眩感,他至今不曾忘懷??蛇@回呢,不過是個憊懶、平庸、暮氣沉沉的邊將,例行公事回京述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