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章 萬里驚飆朔氣深
- 天書傳奇
- 海東燕英
- 5086字
- 2013-02-19 15:54:19
萬里驚飆朔氣深,江城蕭索晝陰陰。
誰憐不得登山去,可惜寒芳色似金。
話說天寶、阿蠻從都督府回來,發現床上坐著一人,頓時嚇得魂飛魄散。阿蠻戰戰兢兢地問:“是大娘嗎?”
“你們太大意了。屋門關死,后窗卻開著,這不是此地無銀三百兩嗎?”聲音傳來,正是公孫大娘。兩人吁了一口氣。公孫大娘將燈點著,審量著兩人。
“我們去了一趟都督府,可沒有一點李白的消息。”天寶坐下說。
“我知道。我見你們藏在桂花樹上,就回來了。”公孫大娘說。
兩人大吃一驚,不相信地望著公孫大娘。公孫大娘笑笑,說:“你們不知道江湖的險惡,到人家府中偷聽,還忘不了打鬧。”兩人一聽,頓時臉紅。
“那咱們明天怎么辦?”阿蠻問。
“不管他,先到壽山龍泉寺再說。”公孫大娘說。兩人點點頭。公孫大娘讓兩人早點休息,好明早趕路,便回房歇息了。
次日眾人啟程,向壽山而來。到了平林鎮時已是中午。公孫大娘見路邊有一酒肆,店面雖不大,但非常干凈,便讓弟子們吃飯歇息。酒肆的主人是一六十多歲的老漢,雖相貌丑陋,卻甚是熱情。紫風見他一個人忙里忙外,便喊玄風、雖雪等人前去幫忙。平林鎮就在壽山腳下。壽山那高聳的山峰,還有龍泉寺那巍峨的廟宇已映現在眼簾。公孫大娘問明了上山的道路,吃了飯,率弟子們上馬前行。出了平林鎮,是一岔路。按照酒肆老者的指點,右拐來到一山坳。道路兩旁,是密密麻麻的的樹林。公孫大娘突然有種不祥的感覺,忙喊大家停住。
“前面的道路一定是越來越難走。咱們要打起精神、提高警惕。咱們分成三組。紫風、阿蠻、雪萱、云霜、雖雪在前面,阿蠻在前,紫風在后,一切聽紫風的號令;玄風、至雨、深雨、必雪、厚霜在后面,至雨在前,玄風在后,一切聽玄風的號令;其余的人隨我和天寶在中間。相隔距離為一箭之地。”公孫大娘說。眾人應諾著繼續趕路。好在虛驚一場。出了樹林,大家驅馬快行,很快來到壽山腳下。一條羊腸小道直通山上。阿蠻策馬前行,紫風高聲呼喊著要大家小心。
“快看,前面那匹馬怎么了?”席雪萱在馬上高喊。眾人望去,見一匹棗紅的高大馬匹橫躺在地上,把羊腸小路堵了個水泄不通。杜雖雪、公孫云霜快馬加鞭趕了過去。阿蠻小心翼翼地下馬,來到棗紅馬前,仔細查看馬是如何死的?
“十三妹,小心!”柳紫風大聲喊。
阿蠻抬頭望望山崖。山崖陡峭,如同壁立。而小路前端,并無遮擋之物,難以藏身。下面是萬丈深淵,更不能藏人。那這馬是如何被射死的呢?雖雪、必雪走了過來。突然,雖雪大聲喊:“師父,這是孫將軍的馬!”
公孫大娘一聽,忙喊大家停止前進,靜耳細聽,打量著四周的情況。隨即令弟子們張弓搭箭,對準山上。自己從馬背上的褡褳中取出一紅色巾帶。只見她手一揚,巾帶纏繞在懸崖上的一棵小樹上。公孫大娘借力飛出,幾個回合,已攀上小樹。巾帶再次飛出,已纏到崖頂的樹上。天寶、阿蠻一見,明白了大娘的意思。兩人一前一后,幾乎同時從馬上躍起,展開空中淩步,身子傾斜,腳踩崖壁,攀上了崖頂,把武當十二嬌驚得目瞪口呆。崖頂上,荊棘叢叢,樹木茂盛。沒有發現任何可疑情況。三人從前面躍下懸崖,來到馬前。馬被前面飛來的亂箭射死,想必孫孝哲性命難保。公孫大娘讓紫風把箭從馬身上取下,然后飛起一腳,將馬踢下懸崖,許久傳來馬落地的聲音。
公孫大娘讓阿蠻繼續領路前行。一路上雖山路崎嶇,但幸喜平安無事。黃昏時分,一行人來到山頂的龍泉寺。一個小和尚正在打掃院子,見來了這么多人,慌忙向里跑。一個年長些的和尚手持掃帚迎了上來。天寶走上前來答話。
“我和李白有八拜之交,我是他的五弟,名叫天寶,越州人氏。李白四哥約我來壽山相會,有事相商。不知他到了沒有?”天寶說。
“哦,原來是姑爺的兄弟。快請進!快請進!”和尚高興地迎眾人進去。走進寺門,是一大院,里面全是參天松柏。一行人把馬拴在樹上。這時一個六十多歲的和尚、身披紅色袈裟,走了過來。說道:“阿彌陀佛!龍泉寺文思迎接來遲,罪過!罪過!”
“你就是許伯父?我是李白的結拜兄弟天寶,四哥讓我來此相會,不知他在哪里?”天寶說。
“原來是天寶賢侄,阿彌陀佛!”文思說。
“這是我公孫大娘,武當山渾脫派掌門。”天寶介紹說。
“久聞師太大名,今日有幸相見,真乃佛緣!阿彌陀佛!”文思說。
“龍泉派掌門文思禪師江湖上誰人不知、誰人不曉?貧道今日托侄子的福有幸相見,也是天大的幸事!”公孫大娘說。
天寶又把阿蠻、紫風等人介紹給文思禪師,眾人一一見禮。有執事僧過來,安排眾人歇息。天寶、阿蠻、公孫大娘隨文思禪師來到佛堂說話。
“我這個姑爺瀟灑俊逸,行事天馬行空。既讓你們來,為何不提前來信告知,好讓我做個準備。”文思禪師笑著說。
“不對呀,伯父,我四哥是在來壽山的路上給我的信,他應該早到了。你怎么不知道呢?”天寶說。
“怎么?姑爺早到了壽山?”文思禪師吃驚地問。
公孫大娘把接到李白書信的事說了一遍。天寶把書信遞給文思禪師。文思接過,細看了一遍,說:“信確實是姑爺寫的。但他確實沒有來啊!”
“在我們來的路上,有一匹馬被人射死。它的主人就是和四哥在一起的孫孝哲。莫非四哥他們遇到了不測?”天寶有些心慌地說。
“怎么?馬被射死?人呢?”文思更加驚異地問。
“馬橫臥路上,人可能掉下懸崖了。”天寶說。
“掉下懸崖?那么寬的路,哪來的懸崖?”文思眉頭緊皺,問。
公孫大娘一聽這話,頓時警覺起來,說:“來龍泉寺有幾條路?”“一條啊!”“是出平林鎮右拐路過小樹林那條?”“怎么右拐?出平林鎮左拐,那條路又寬又平,盤旋上山就是了。”文思禪師說完這句話,公孫大娘、天寶、阿蠻驚出一身冷汗來。三人心中同時在問:那酒肆老頭為什么騙我們?
這時阿蠻站起身來,說:“伯父,我想小解。”文思禪師和她說了茅廁的方向,阿蠻走了出去。
“進山的路是誰告訴你們的?”文思禪師問。
“是山下酒肆的老頭。”天寶說。
“酒肆的老頭?這又不對了。明明是孟婆領著他的兒子兒媳在開酒肆,哪來的老頭?”文思禪師更是糊涂,說。
“出事了!文思禪師,你我二人下山趟如何?”公孫大娘說。
“下山?驗證一下孟婆的身份嗎?”文思禪師說。
“伯父,那酒肆確實是個六十多歲的老頭,不是老婆婆。我們人多,他忙不過來,我的師姐們還去幫忙。吃飯的時候,他告訴我們上山的路徑的。”天寶說。
“如果酒肆的老頭是假扮的,那李仙人的這封信就是假的。有人故意引我們來壽山,想一舉殲滅我們。若在那條小路上向我們發動突然襲擊,我們必定傷亡慘重。又是什么事讓他沒有下手,放我們一馬呢?”公孫大娘眼盯著文思禪師,說。
文思禪師沉思片刻,突然喊道:“贊公、盛侖!”隨著喊聲,贊公、盛侖走了進來。兩人甚是健壯,一看就是功力深厚。“你們兩個下山去趟,看一下孟婆酒肆的情況。”聽師父吩咐完,轉身要走,公孫大娘喊住。
“敵人既然布置如此周密,必定會有所防范。萬一你們下山,再次中計,如何是好?”公孫大娘說。
贊公笑笑,說:“師太放心,小小毛賊還奈何不了我們兄弟倆。”說罷,兩人轉身而去。公孫大娘看了一眼天寶。天寶會意,見兩人剛邁出門檻,身子一縱,從椅子上躍起。抽劍出劍,一氣呵成;一招“流水行云”,直擊贊公的后腦勺。贊公、盛侖聽到身后疾風來襲,左右閃避,同時飛腿踢出。天寶空中落下,一腳踏在一人腳上。隨兩人的力道,身子再次躍起,輕輕落在兩人面前。兩人握鞘抽劍,可劍沒抽出,天寶的劍尖已到眼前。寒光閃閃,冷風嗖嗖,劍刃顯然鋒利無比。兩人只得后退。天寶一招“云合霧集”;贊公、盛侖雖拉開一些距離,但天寶的劍尖始終不離兩人面龐,直恍的兩人頭暈眼花,漸漸退回到佛堂;天寶不再追擊,直到此刻兩人連抽劍的功夫都沒有。
“好劍法!賢侄不愧是姑爺的兄弟,劍法果然了得。你們退下,讓我跟賢侄比劃比劃。”文思禪師說著,已拔劍在手。
天寶停住,看著公孫大娘。公孫大娘說:“天寶,龍泉派的《靈虛劍法》據說由墨翟墨子所創,也是十分了得。你要珍惜這次機會!”轉頭對文思禪師說:“咱們到院子里去,也好讓弟子們見識一下。”文思禪師說好,于是五人便來到院中。
文思禪師說了句:“賢侄請!”側身而立,右腿在前,右手持劍;持劍的前臂微曲下沉,約與腰齊;劍尖微微上指天寶喉部,左手在后自然微彎曲上舉。正是《靈虛劍法》的起步式:投桃報李。取自《墨子》的:無言而不信,不德而不報,投我以桃,報之以李。天寶此時已還劍入鞘,看了一眼公孫大娘。公孫大娘點點頭。天寶提一口氣,手拍劍鞘,猛見青光閃動,一柄長劍疾刺而出,直擊文思禪師的咽喉。文思禪師大驚,手腕抖動,錚錚有聲,似乎變成無數柄長劍齊出,刺向天寶的咽喉、胸口和小腹。劍招精奇,勢道凌厲,正是《靈虛劍法》的第一式:以身戴行。取自《墨子》的:名不可簡而成也,譽不可巧而立也,君子以身戴行者也。天寶經過歇馬鎮山神廟一戰,對劍法已頗有心得。見文思禪師雖勢道凌厲,卻沒有殺他之意。于是縱身后躍,一招“霧鱗云爪”,長劍圈轉,將文思禪師攻來的無數柄劍籠罩在自己的劍圈之中;文思禪師接連變招,始終脫離不了天寶的劍圈,反而被他帶著忽而直沖,忽而斜進,忽而奔行如飛,忽而騰躍升空,劍法之奇,直是生平從所未見。待他一十八式《靈虛劍法》全部使完,天寶僅變招三四式,劍招之神妙,真是鬼神難測。
“好了天寶,文思禪師有假,可這一十八式《靈虛劍法》假不了。快向你文思伯父感謝指教之恩。”公孫大娘說。
天寶倏爾后退,隨即劍已入鞘。抱手行禮說:“感謝伯父指教!”
文思禪師長嘆一聲,繼而哈哈大笑,說:“酒肆的孟婆換成了老頭,可龍泉寺的許文思有假包換。”
“貧道莽撞了,請禪師海涵。”公孫大娘忙行禮說。
“贊公、盛侖,你們這就下山,把孟婆酒肆的事查個清楚。快去快回。”文思禪師吩咐道。
贊公、盛侖歷經了剛才這一陣,再無驕勝之氣,恭敬地應諾著,騎馬下山去了。
三人重回佛堂。天寶若無其事,文思禪師已滿臉汗津津的。
“我姑爺師承裴旻。裴旻被稱為天下第一劍客。那年來小寺稍住,老衲曾見過他的劍法,確實驚世駭俗。但今日見了天寶賢侄的劍法,又讓老衲大開眼界。天底下竟有如此神奇的劍法,莫非這就是傳說中的《上清劍法》?”文思禪師嘆道。
“正是《上清劍法》。”公孫大娘說。
“我曾和裴旻閑談過劍術。他曾對我說過,當今天下,若論劍法之奇妙,當屬《上清劍法》、《渾脫劍法》和《鬼谷劍法》。這三部劍法全源自上古,經歷代劍客雕琢,已到了鬼神難測之地。但《上清劍法》自莊子之后,再無人使用,想必已經失傳。今日想不到賢侄會用。敢問你的師父是誰?”文思禪師道。
“是謝婆教我的。但謝婆說這套劍法是當年莊子所創。”天寶說。
文思禪師笑笑,說:“我也是道聽途說,做不得準的。謝婆是哪位前輩?怎么從沒聽說過?”
“她是我的母親。”阿蠻說。
“哦,怪不得,怪不得。賢侄,你和姑爺是在哪相識的?”文思禪師問。
“是在越州錢塘江相識的;然后我們去了天臺山;到揚州后我們結的拜。孟浩然為大哥,王昌齡為二哥,王魔詰為三哥,李白為四哥,我為五弟。”天寶笑著說。
“在天臺山可見到司馬承禎真人?”文思禪師問。
“見到了。李白四哥去天臺山就是受他之邀。”天寶說。
“那司馬真人可向姑爺說起過楊素藏寶圖的事?”
“說了。把藏寶圖和楊素的那兩首詩都給四哥了。”
“那司馬真人可說起過狄仁杰狄公書信的事?”
“說了。說狄仁杰派李元芳送來了一封信,龍泉寺掌門楊德裔看完后,大笑三聲而死。”天寶說。
“真有此事嗎?”公孫大娘問。
文思禪師點點頭,說:“確實如此。那司馬真人沒有把狄公的書信給姑爺嗎?”
“沒有啊!當時四哥曾問司馬真人書信中的內容,司馬真人說不知道。隨著狄仁杰、楊德裔、許自然的去世和李元芳的失蹤,這封信就成了不解之謎。”天寶說。
“這就不對了。大哥下山前,把一木匣交給我。說若他回不來,就把這個木匣送到天臺山桐柏宮去,親手交給司馬真人。當時我隨口問了一句:里面盛的是什么東西?大哥笑笑,說:這就是楊素的藏寶圖和狄公的信。事關重大,讓我千萬不可大意。大哥下山后,果然遭遇不測。我來不及安葬大哥,以報喪為由,親自去天臺山桐柏宮,將木匣交給司馬真人。他怎么說不知道呢?”文思禪師疑惑地說。
“我有句話不知當講不當講?”公孫大娘說。
文思禪師還未答話,小和尚進來,說飯已準備好,可不可以吃飯?文思禪師忙說先吃飯,吃完飯再說話。于是四人便去食堂吃飯。吃完飯,四人重回佛堂。小和尚過來重新沏茶。
“師太若有話問老衲,直管講好了,咱們不是外人。”文思禪師說。
“我一直有個疑問:許圉師老相國兩度為相,深受高宗、武后信任,去世后陪侍乾陵,這是何等的榮耀?文思禪師雖皈依佛門,但許家畢竟是王侯之家,貴小姐也是相門千金。而李白雖相貌俊雅、文采橫溢,但畢竟是一介布衣。這門不當、戶不對,你怎么就答應了這門親事呢?”公孫大娘說。
正是:他人方寸間,山海幾千重。
輕言托朋友,對面九疑峰。
要知后事如何,且聽下回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