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 重返羊城
- 與子為鄰
- 諾亞水滴
- 1476字
- 2013-08-08 10:43:17
公司注冊手續辦完后,傅仕桐因為趙東平朋友的一批裝修活兒去了廣州。
傅仕桐還是五年前初來南方時打這兒路過一回。那時他身無分文,饑腸轆轆。第一次感知大都市的熱烈和冷漠。
這次再來廣州,他卻是以一個公司的法人來參與這個大都市的建設。夜晚留連城市街頭看著徹夜的燈紅酒綠,這個山里來的青年,真是感慨良多。
傅仕桐在廣州兩個多月里和大家一起住在工場。
這時是早春三月,天氣不冷也不寒。十幾個人同吃同住,倒也熱鬧。
他們是初次在廣州這個大城市干活,傅仕桐對質量要求比以往任何時候都嚴格,他對弟兄們說,我見到的最棒的施工隊就是廣州的,那種精細,不僅僅是經濟的,實是對這種職業的尊重,真是讓我感動。我想我們一定也要成為一支這樣的隊伍,對質量嚴格要求、精益求精……
所以,傅仕桐雖是經理,但在施工中總是親歷親為。他對鋁合金之類的制作是十分熟練的,但有幾位師傅在現場,他也沒什么不放心的,只是偶爾去制作處看一看,大部分時間都陪著一線工人安裝,生怕有一點兒馬虎。
徐春亮和王川這次也出來了。
徐春亮帶著他的后勤制作組在工場下料制作。王川則在四個施工小隊之間來回奔波。
其實兩個師傅把整個隊伍管得有條不紊,傅仕桐也沒必要非在這里。但因他的在場,讓兩個師傅心中更有底氣兒。這倒是他們的真心話。不知從什么時候開始,這個年輕人已在精神上俘虜了他們。只要他跟他們在一起,兩個師傅就能把他們的智慧和才能發揮到極致。反之,由于幾十年形成的一些痼疾,面對城市里各種新挑戰,偶爾也會讓他們無所適從。
傅仕桐這次在廣州的隊伍已擴展到七十人。分四個施工小隊和兩個后勤制作組。由于這兩筆活兒是趙東平一個朋友的,傅仕桐為了對師兄負責,所以才來現場督戰。
在做這次工程的人員規劃之前,傅仕桐本想安排幾位年長些的師傅留在中城,但他們說,年輕人不容易離家,他們歲數大,有什么可戀家的呢?正好乘此機會到廣州看看。傅仕桐就順應了他們的要求。
事實上,大家自來廣州后,由于工程限期緊迫,大家還沒來得及到各處看一看。
直到兩個月下來,主體工程已告結束,大家才考慮是否可以歇一歇。
收尾工作可能還得一個月,但算將起來,時間已大有富裕。白天,傅仕桐和兩位師傅商量,分兩班倒著休息一個星期,讓大家有時間去各地方看看玩玩。同時晚上停止加班。一個星期后大家再全力突擊收尾工程。
傅仕桐宣布了他的決定,首先讓一幫歲數和他差不多大小的青工雀躍。二十多個人立即消失在城市里各個好玩的場所里了。
晚上,大家陸陸續續回到工場,嘴里大談一天所見所聞。工場熱鬧得不亦樂乎。
和大一起吵鬧夠了,傅仕桐也想輕松一下,就獨自踱上大街。他喜歡一邊踱步一邊思考問題,作為仕宏裝潢有限公司的年輕老板,他必須料事機先,未雨綢繆。現在他開始考慮下一宗活兒了。
趙東平偶爾抽時間來工地看一看傅仕桐,起初,他有點兒不放心,活兒的雙方都是他朋友。
趙東平那天來時,傅仕桐剛從十層樓下來,正在看工程圖紙,一邊與一個青工討論。趙東平在他身后看了會兒,沒有打擾他,內心覺得傅仕桐就是那種舉一反三的思維,他對圖紙理解真快,偶爾有很大膽、很實際的想法令趙東平慨嘆不已。
傅仕桐看到了趙東平,把圖紙交給青工,要引趙東平去他的臨時辦公室。傅仕桐的辦公室,其實就是后面一間水泥瓦搭建的小屋。
趙東平說:“不去了。我順路過來看一看,回不回中城?我下午就走,回的話坐我的車一起走。”
傅仕桐說:“怕是回不了。活兒還得一個月干,雖然是收尾,越是到最后越有點放心不下?!?
趙東平說:“我這次回中城是有一個工程要談,想讓你也跟幾個朋友見上一面,沒準兒,還能弄點活兒干。你把事兒交給師傅吧,他這方面的能力一點也不比你我差呢!”
“那好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