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
- 何須待零落
- 曹元東
- 3136字
- 2011-10-17 15:32:57
不出孫成海所料,這回唐仁亮表現得淡定多了——大有高層領導處變不驚的風范。事實上,為了表明他確實是在專心聽演講,當孫成海講到“呈色反應”的時候,唐仁亮還極為配合地打了一個呵欠——那一刻,唐仁亮感覺自己又回到了高中的生物課堂。故而,他產生了打呵欠這一應激反應,且由此催生出一個連鎖反應——他不由自主地把目光移到了攤開的小說上。由此可見,高中生物課是文學愛好的催化劑;可以想象,如果《中學生物》的課時能夠有所增加,將對祖國文學事業的發展做出更大的貢獻。
“嗯!”聽完孫成海的高論,劉興宇點了點頭——甭管哪個專業的學生,聽見詆毀本專業的話,通常都會很感興趣,并在大多數情況下會表示贊同——只要這話是本專業的人講出來的。劉興宇感同身受地說:“有道理!所以我才背得很郁悶吶!”
“這還不算完呢!最撓人的是背動物科目分類,人家講課的時候,當場就把考研真題拿出來了——都還記得吧!給你50多種動物,讓你編分類檢索表!最繞的是哪個是什么呀?脊索動物門尾索動物亞門——聽聽!光這名字就夠猥瑣的!”孫成海停了一下,理想中,宿舍里應該哄堂大笑了。可實際上,在那一刻,聽眾們人無論男女、位置不分左右,全都變成了矜持、內斂的大家閨秀;大家把笑容深藏在潛意識里,不肯把貞潔的牙齒露出來破壞風氣——難怪春晚要在觀眾席上安排一群領頭鼓掌的,因為某些觀眾實在是太不自覺了——作為一名觀眾,其責任就是要全心全意地為臺上的演員服務,為演員們帶來快樂和滿足;為中國文化市場的繁榮貢獻自己的綿薄之力!可是某些觀眾,自以為花錢買票就了不起,坐在臺下像大爺一樣,不但不積極鼓掌,甚至連個笑臉都沒有——簡直是給觀眾這一偉大的職業丟人!什么素質嘛……
面對觀眾們冷淡的反應,孫成海清了清嗓子,繼續對生物專業發表厥詞:“人家還跟你說了:交大有回考研題就是十年前的舊題,一個字兒不動拿來再考一遍!那什么意思?幾十年考研題你背去吧!就算你拼命背完了,人家又不一定考了!”這段演講的潛臺詞是:考研的時候,千萬不要報交大——否則,就有可能被人當猴兒耍!
劉興宇心想:成海這小子今兒吃錯藥了嗎?怎么抖出這么一大堆來!全沒想到,是因為于明慧來了,孫成海覺得很別扭——他想跟于明慧說幾句話,又不知該說什么好;而且于明慧剛才進來的時候,孫成海就沒跟她打招呼。但是,這會兒要跟她說話,說什么呢?事實上,在經歷了那次嚴肅地談話之后,他們幾乎就沒有說過話了!孫成海突然感覺很緊張——就像要參加一次重要的考試。在這種情況下,一抓到話茬,他就拼命講話;一講,就停不下來了。因為他覺得,只有讓自己不斷地講話,才能緩解籠罩在自已身上的那種令人窒息的尷尬。
孫成海見此舉確有成效,繼續說:“都看過好萊塢電影吧!那里面的瘋子科學家,十有八九都是研究生物的!類似《生化危機》那種片子里的罪魁禍首還不是生物學家?這說明什么呀?是個人都知道學生物的人腦子不正常!你一個正常人,讓他一天到晚去背那么多沒有用又稀奇古怪的東西,他能正常嗎?知道有些瘋子把《新概念英語》四冊全背了吧!跟學生物的相比,那些都是正常人了——咱得把四十冊那種書全背了!而且還得搗鼓幾百個實驗!同樣是考試,人家考完筆試走人;咱筆試完了,進實驗室繼續考!”這段講話說明了三個問題,第一、中國和西洋對于搞生物學的人有一致的看法,由此可見,生物學具有統一東西方認知理念的功效。第二、背《新概念英語》的人把學生物的人視為瘋子,而學生物的人則認為背《新概念英語》人自虐的程度不夠,因此,雙方都有了互相鄙視的理由。第三、生物系制造出的是特殊產品,其它系的產品只要填寫幾張卷子就能合格;而生物系的產品填完卷子還要進實驗室檢測,任何一項不合格,都要返工重修。
劉興宇忙笑著接口道:“哇!經典啊!這些東西你怎么想出來的?”
“嗨!這些不就是咱的現實嗎?”孫成海鼻孔里輕輕嘆了一口氣,繼續說:“說實話,咱這種學校,生物系本科畢業的也就做做銷售吧!你看我們學院網站上那些招聘,絕大部分都是招銷售員的,還美其名曰:銷售工程師!賣個顯微鏡還得要工程師?就那些儀器——高中生看說明書十分鐘就能搞懂的東西,用得著咱擱這兒拼了命的學四年嗎?這還算好的!不做銷售也就只能在辦公室打打雜:端茶、掃地、復印文件什么的。這種工作還只有女生能找到,男生連想都別想!”聰明的聽眾能從這段話里領悟一個道理:本科畢業生做的事高中生也能做!以悲觀的思維考慮:咱們國家本科生的水平跟高中生是一樣的——失敗!但是,我們也可以從樂觀的角度去看待和分析:咱們國家高中生的能力幾乎跟本科生看齊——牛X!
于明慧聽孫成海把生物學糟蹋得實在不像了,忍不住說:“那倒也不至于吧。”
“不至于?”孫成海更來勁了,說:“就別說咱這學校,就算那些所謂的名校,生物系碩士畢業的人,進實驗室只能給人家打下手——因為別人都是博士!知道劉玉嬌為什么來玉大嗎?不是她想來!人家回來就是奔‘玉北制藥’來的!可人家根本就不要她!只招兩個職位,跟她一起應聘的,光博士就30多個!那些千辛萬苦跑到美國去讀博的,更搞笑!知道那些人怎么說嗎?人家說,咱國內本科學的課程,很多國外的教授連聽都沒聽過!等到他們好不容易博士畢業了,才發現自己處境更悲慘了!因為生物博士在北美N年前就泛濫了!在北美,一個生物學博士想混出來,幾率比買彩票中大獎還低呢!”他講著講著,興致更濃,因為他發現講到這一節,剛才一直搖頭的陳曉荷都被他震得不敢動了——由此可見,想攝住自己的同胞,還得借洋人的力量。孫成海繼續說:“有人花了好幾年的時間,博士念出來了!你猜怎么著?最后跑到餐館去當廚子!當廚子掙的錢比他做科研多多了……”
聽到這兒,劉興宇心里想:其實廚子跟生物學家做的事是一樣的,他們的工作材料都是各種動植物樣本,然后用各種化學試劑對其進行處理——從這個意義上講,生物學家跑去當廚子,也算是本業的延續。
孫成海繼續說:“就算這樣還是有人拼命地鉆研呢!吃住都在實驗室里,恨不得一天能有25個小時做實驗!”
劉興宇當下會意,笑著說:“你是說丁俊杰吧。”
“我只是泛指,并沒有指名道姓嘛,”孫成海頓了一下,說:“不過,小丁同學,是難有25個小時啦……”
“怎么了?”陳曉荷問。
“他又要跳繩,又要看《火影忍者》,時間當然不夠了!”劉興宇和唐仁亮聽了這話都忍不住笑了;于明慧和陳曉荷則一臉茫然。
孫成海接著說:“要說咱小丁同學,平時吃住在實驗室不說;周末別人在電腦前面看片兒!他在顯微鏡前面看細胞!哎!不容易啊!可這么辛苦,你說要是以后能找份好工作,混得輕松點兒也行啊。就不說別處,你就看我們這種小破學校,生科院招個教授,一個位置,80多人競爭!光清華、北大的博士就有好多個,還不說那一大把海歸呢?你要是普通學校的簡歷,都不好意思拿出手!唉——所以說啊,我們學生物的這些人,學得好點兒的,十有八九,得跑去美國當苦力!學得一般點兒的,就是給其它專業的人找心理平衡的!人家抱怨自己專業不好的時候,想想還有生物專業呢!人家心里也就舒服了!”一大篇講完,孫成海臉都憋紅了——可見,想數落生物專業,沒有點肺活量還真是不行。
然后,宿舍里沉默了一會兒。于明慧低頭沉思;劉興宇似有所悟;陳曉荷把頭仰朝一邊,與宿舍的墻壁做眼神交流;唐仁亮的表情由一開始的戲謔,逐漸轉為凝重——仿佛在為祖國生物教育事業那黯淡的前景而憂愁。突然,唐仁亮腦中靈光一閃,欣喜地說:“既然學生物這么不好,干脆你們都轉來體育學院吧!”此言一出,大家都笑了。
這時,宿舍門開了,大家循聲望去,一個瘦小的男生站在門口。兩個女生還好;另外那三個男生,他們臉上的笑容就像被澆了水的火盆,只留下一蓬灰煙。孫成海更是臉色慘白,因為他不知道丁俊杰在門外站了多久;自己關于他的言論要是被他聽見的話,那后果可是不堪設想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