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32章 (262)

  • 北緯三十度游記
  • 張弘
  • 5635字
  • 2010-12-07 10:10:48

第九部第十三章

第二節(jié)(262)

登陸中途島往昔鏖戰(zhàn)信天翁

穿越日界線全球時空說有序

橫渡太平洋的艦隊,繼續(xù)沿著東南至西北走向的火山軸線,大約行駛兩千多公里就來到了位于太平洋北部,座落在北緯28度3分、西京177度22分的中途島。因其地處太平洋東、西兩岸的中途,故此得名。陸地面積6.2平方公里,周長15公里,是由沙島、東島和斯皮特島組成的珊瑚礁島。1867年美國占領(lǐng)該島,1903年建成美國海軍基地。

1942年6月3日~6日,美國與日本曾激戰(zhàn)于此。二次大戰(zhàn)之后,其商業(yè)航空站的地位下降,美國決定取消了定期航班。現(xiàn)在島上仍有美國的潛艇基地和空軍基地。還設(shè)有野生動物保護區(qū),對公眾開放游覽。中途島戰(zhàn)役是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中太平洋戰(zhàn)爭期間,在中途島附近一次著名的海上戰(zhàn)役。

1941年12月7日,日軍偷襲珍珠港重創(chuàng)了美國太平洋艦隊,但由于美國太平洋艦隊的航空母艦,當時離開珍珠港去搞軍事演習,而幸免于難。次日,美國總統(tǒng)羅斯福宣布對日宣戰(zhàn),同日,英國和中國政府也宣布對日宣戰(zhàn)。日本海軍大將山本五十六決定進軍中途島,企圖摧毀美國的航空母艦艦隊。為此,中途島戰(zhàn)役打響了。

自1942年6月4日凌晨開戰(zhàn),經(jīng)過一天半的激烈戰(zhàn)斗,至6月5日下午13時中途島之戰(zhàn)宣布結(jié)束。美國損失:一艘航空母艦、一艘驅(qū)逐艦、147架飛機、307人陣亡;日本損失:4艘航空母艦、一艘重巡洋艦、332架飛機(含備用機)、2500人陣亡。日本海軍受到重創(chuàng)而慘敗,美國海軍把勝利稱之為“情報的勝利”。

在這場海戰(zhàn)中,日美雙方展開了殊死的搏斗,決勝千里的情報大戰(zhàn),驚心動魄的海空鏖戰(zhàn),為許多研究戰(zhàn)爭歷史的人津津樂道。中途島海戰(zhàn),作為太平洋戰(zhàn)爭的轉(zhuǎn)折點,將永載史冊。

中途島屬波利尼西亞群島,是美國無建制領(lǐng)地。自1950年取消定期航班、海軍撤離后,僅剩下留守部隊。目前島上現(xiàn)有人口不足五百人,自然風光,如詩如畫。天上依舊是蔚藍的天空,四處是碧綠的大洋,團團包圍著幾個茂盛的珊瑚礁島。

島上棲息著200萬只萊桑信天翁,還有野生動物(鳥類)保護區(qū)。但由于年久疏于管理,早已陷入無政府狀態(tài)。尤其是大量現(xiàn)代生活垃圾堆積如山,儼然成了“人間垃圾場”,人類隨意丟棄垃圾的行為,給居住在這里的信天翁造成了不利的影響;人們無意中制造的“毒氣”正流入附近的海域,侵蝕著海洋中的各種生物。

哈里森教授講起了他的導(dǎo)師在二戰(zhàn)中,曾發(fā)生在中途島上的相關(guān)故事。

當時美國太平洋艦隊的海軍陸戰(zhàn)隊準備在一座荒島上建立情報基地。不料無數(shù)信天翁鋪天蓋地的飛來,將偷偷登上這座荒島的幾個偵察兵緊緊地圍住,并要把他們驅(qū)逐下海。美國海軍為了再次登陸,竟出動了飛機對信天翁轟炸。頓時,信天翁尸橫遍野。這一下真的惹怒了更多的信天翁,包括附近島嶼上的信天翁在內(nèi),猛然間全都聞訊趕了過來,展開了一場驚心動魄的人鳥之戰(zhàn)。

無奈的美國海軍,動用了地球上禁止使用的武器——施放毒氣彈。霎時間信天翁的尸體,不但紛紛墜海,而且被殺害的尸體遮蔽了荒島,使美國軍人們在這個島上幾乎無法插足。美軍實逼無奈,最后只得調(diào)來了推土機開路,為了確保安全,推土機上備有高射機槍作為掩護。后來當美軍在這里建成了飛機場之后,他們的飛機卻難以起飛。因為信天翁落滿了跑道,飛機的螺旋槳經(jīng)常被空中飛來的信天翁撞壞……。

今天,當科考隊員們倘佯在藍天碧海間的沙灘上時,看著頭上依然游弋著數(shù)不盡的、白色的信天翁,它們世世代代、祖祖輩輩生活在這里,能否還記得當年人與信天翁爭奪空間的鏖戰(zhàn)?當人們在堆滿現(xiàn)代垃圾的海岸上散步時,一定會頗感痛心地捫心自問:這一切都是誰造成的?為了保護好鳥類生存的環(huán)境,同樣要開展一場對垃圾的鏖戰(zhàn)。為此,趙曉敏喊道:

“地球是人類的家園,但地球不全屬于人類!讓我們動起手來,為了保護好鳥類的生存環(huán)境,把這里的垃圾清理一下吧!”隊員們無不贊成地配合起來。

艦隊繼續(xù)西行,順利地穿越了國際日期變更線。艦隊的廣播中說著:“我們的船艦正在穿越國際日期變更線,請把您的手表時間,加上一天。”科考隊員們明白,這就是國際日期變更線的作用。

辛哈說:“這樣隨便調(diào)撥,世界的時間不就亂套了嗎?”秦乃正問:“這是什么規(guī)矩?當初是由誰制定的?”大家都知道,他們是明知故問。張翰東正想抓緊時機來普及科學知識。便把大家都匯聚到一起說:“讓我們開始下一輪討論,內(nèi)容就是時間變更的問題。”

布特說:“十五世紀開始,歐洲對外較為發(fā)達,由于外事活動越來越多,當時在時間上出了不少的笑話。如在俄國伊爾庫茨克附近一個小鎮(zhèn)上有個郵政官,于9月1日早上七點給美國芝加哥郵局拍了一份電報,可回電卻說“8月31日9時28分收到來電…..”讓人感到莫名其妙,9月里拍的電報,怎么會在8月里收到呢?其實這種情況幾乎天天發(fā)生。主要是國際社會在日期問題上出現(xiàn)混亂造成的。自從有了這條國際日期變更線,避免了在日期上發(fā)生的混亂。”

萊.讓說:“地球每天自西向東旋轉(zhuǎn),黎明、正午、黃昏和子夜,由東西依次周而復(fù)始地在世界各地循環(huán)出現(xiàn)。地球上新的一天究竟應(yīng)該從哪里開始,到哪里結(jié)束呢?對于這個問題,歷史上有過不少的爭論,也產(chǎn)生了不少的誤會和麻煩。1884年世界天文學家聚集到一起召開國際經(jīng)度會議,規(guī)定了一條國際日期變更線。這條變更線位于太平洋中的180度經(jīng)線上,作為‘今天’和‘昨天’的分界線,因此,稱作‘國際日期變更線’,現(xiàn)在已改稱為‘國際日界線’。現(xiàn)在公認的與東、西京180度經(jīng)線重疊的這條國際日期變更線,是以格林尼治時間為標準的日期變更線,按照規(guī)定,凡越過這條變更線時,日期都要發(fā)生變化:從東向西越過這條界線時,日期要加一天;從西向東越過這條界線時,日期要減去一天。”

艾晶說:“越過這條線時,有的加一天,有的少一天,勢必造成世界日期上的混亂。”

布特回答:“剛才萊.讓教授講了,前提必須是以格林尼治時間為準,就不會亂的。格林尼治時間,是穿過英國倫敦郊區(qū)的格林尼治天文臺的零度經(jīng)線的時間,國際上規(guī)定為‘世界時’,一百八十度經(jīng)線正好處于與它相對的地球的另一面。國際日期變更線所通過的東西十二個時區(qū)就成為特殊的時區(qū)。在這個時區(qū)里時間都一致,而日期卻不同,僅一線之隔,東西竟相差一天,即西邊比東邊早一天。”

白敬文也插話:“能舉個例子說一說嗎?”

張翰東說:“這個事例有很多。國際日期變更線是一日開始和終了的界線,所以,如果居住在變更線西邊楚克茨克半島上的人,是全世界迎接新年最早的人;而居住在這條線東邊的、僅一水之隔的美國阿拉斯加人,卻要等待一晝夜之后才能過新年。只有這樣才能使全球日期從無序變?yōu)橛行颉!?

趙曉敏說:“關(guān)于國際日期變更線的問題,基本上我們明白了,但這條線倘若穿過一個國家和地區(qū)怎么辦?勢必又造成新的混亂嗎?”

萊.讓回答:“為了避免在一個國家同時存在著兩種日期,實際的日界線并不是一條直線,而是折線。它北起北極,通過白令海峽、太平洋、直到南極。這樣,日界線就不再穿過任何國家了。但事情總不能都如人意,如座落在太平洋赤道附近的基里巴斯共和國,是世界上僅有的一個橫跨東西、緊連南北,同時腳踩四個半球的國家。國土由三百多個島嶼組成。由于國際日期變更線通過該國,他又是世界上唯一使用兩本日歷的國家。在位于太平洋中部的斐濟群島上,有個小島立著一塊小石碑,石碑的左邊寫著‘今天’,右邊寫著‘昨天’,石碑的中間劃著日界線通過該島的位置,石碑說明:‘這是新一天開始的地方’。這些都是為了使世界時間不造成混亂。”

張翰東說:“國際日期變更線的原理是:地球是太陽系中一顆行星,它除了繞太陽公轉(zhuǎn)外,每天還自轉(zhuǎn)一周。因此,地球被太陽光照射的半個球面形成白晝,而背著太陽光的另外半個球面便是黑夜,它們之間的過渡帶是清晨和黃昏。地球不停地自西向東轉(zhuǎn)著,地球上的清晨、白晝、黃昏、黑夜也不斷地自西向東移動,循環(huán)往復(fù)地在各地出現(xiàn)。全球各地都以自己所看到的太陽位置作為確定一天的標準,把自己所在地方相應(yīng)的另一面的一條經(jīng)線作為‘日期變更線’,這樣就有許多條‘日期變更線’,使用起來很不方便。為了解決這個問題,應(yīng)該規(guī)定一條全世界共同的、可供對照的‘日期變更線’,這條‘日期變更線’就叫著‘國際日期變更線’。”

艦隊終于抵達了西京180度,跨越了國際日期變更線,開始進入了東京180度。大家按著專家們的指示,無不把日期從原來的十月二十日,增加為二十一日。

船長在廣播中,為大家明確了下一個航行的目標,即世界最深的海溝——馬里亞納海溝。科考隊員們在視屏上,看到艦隊行駛在海底時那些美麗如畫的景色中,多有聳立在海底上的大山,現(xiàn)在卻都淹沒在海水中。據(jù)專家解釋:這些孤立的山峰,從基部隆起達數(shù)千米,稱為“海山”;頂部平坦的,則稱為“平頂海山”。這些平頂海山都是火山,有熾熱的玄武巖熔巖構(gòu)成,而熔巖是從地球地幔深處一個“熱點”,通過巖石圈板塊噴發(fā)出來的。這些火山多半凸出海平面,火山熄滅后,錐狀頂部遭受侵蝕,變成平頂。隨著海洋板塊的伸展、冷卻和收縮,海底降低了,是截了頂?shù)幕鹕剑档胶F矫嬷隆4蠹叶嘁蚝5椎钠娈悾鵀橹@嘆和稱奇,艦隊繼續(xù)向馬里亞納海溝駛?cè)ァ?

北馬里亞納群島位于北太平洋上15座翫山島,是自日本附近延伸的海底山脈,從馬里亞納群島北至關(guān)島,在西太平洋上蜿蜒600多公里,其中關(guān)島屬于美國領(lǐng)土,其余島嶼稱為北馬里亞納群島。其旁邊就是世界著名的馬里亞納海溝,這里是已知世界海洋的最深處,為10914.8米,北南綿延543公里。這個群島上,其中有6個島上有人居住,主要居住在塞班、羅塔和提尼安三大島上。塞班島最大,人口約四萬,是北馬里安納聯(lián)邦的首都。島嶼中依然保持著最原始的氣息。

艦隊雖然已經(jīng)駛?cè)胩窖笪骶墸M入了馬里亞納海溝的洋面上,想不到這一帶驚濤洶涌,狂風怒號。張翰東、伊頓正在同幾位艦長商議如何應(yīng)對之時,大壯在飛碟上發(fā)來了簡短的消息:

“兩天之內(nèi),向南駛離此處洋面,最好到千里開外,再回這里潛水不遲。切記!大壯。”

趙曉敏拿著消息傳給大家看,人們議論起來。是地震、是海嘯、是颶風……。張翰東決定,無論如何我們得聽從大壯的警告,一要加強防范;二要及時預(yù)報。經(jīng)商議大家一致同意向南駛?cè)朊芸肆_尼西亞群島瀏覽一番,待到兩天后再回來。

艦隊南駛穿過塞班島、關(guān)島,繼續(xù)向南大約一天的時間,便來到了密克羅尼西亞群島。這里共有500多個島嶼,像一把珍珠,撒在蔚藍的南太平洋洋面上。其中最大的島嶼名叫波納佩島,面積約500平方公里。日本考古學家藤仁新野教授說:“過去我曾來到這里考古,在波納佩島對面,有一個很小很小的小島,名叫納瑪托島。那里有神秘的遠古石柱群,至今依然耐人尋味。”

1595年葡萄牙海軍上尉佩德羅.費爾南德斯.德.庫伊羅斯乘“圣耶羅尼默”號帆船來到這個小島。他驚訝地發(fā)現(xiàn),島上雖然荒無人煙,但卻有無數(shù)巨型石柱整整齊齊放在那里,堆成了一座10多米高的石頭山。

后來藤仁教授會同國際一些地質(zhì)學家、考古學家一道來到島上進行了研究,發(fā)現(xiàn)這里原來是一處遠古時代的建筑廢墟。這些石柱是經(jīng)加工過的玄武巖柱,由冷卻的火山熔巖凝成,每根重達數(shù)噸。堆砌起來的石山,經(jīng)清點這些石柱,共由4328根組成。島上的建筑沒有浮雕,也沒有裝飾,更沒有南太平洋建筑常見的繁麗花紋,只有數(shù)不完的玄武巖石柱和交錯縱橫的運河水道。

科考隊員們登上納瑪托島,令人不解的是,納瑪托島本身并不產(chǎn)這種玄武巖,石柱是從波納佩島運來的。藤仁說:“遠古時期,這里只用一種獨木舟來運輸,而且一次只能運送一根。如果按一天能運送4根計算,這幾千根石柱,還得296年,才能把40萬根統(tǒng)統(tǒng)運到納瑪托島。”

經(jīng)打聽波納佩土著人把納瑪托遺址叫作“圣鴿神廟”。傳說300年前,一只鴿子駕船穿過水道來到這里。鴿子來到之前,島上的統(tǒng)治者是一條噴火的巨龍,它吹一口氣就挖好了運河,石柱也是它從鄰島運到這里。但傳說畢竟有許多神話色彩,究竟誰建造了納瑪托島上的石柱建筑?太平洋的島民慵懶、散漫而自足,這樣一個巨大的工程,對他們來說,若沒有特殊的動力是難以想像的。更令人難以理解的是島上的建筑顯然并未完工,留下一部分城墻還沒來得及造好,就由于某種原因突然放棄了,散亂的石柱扔得到處都是。

為了弄清這個問題,科考隊員們又乘船返回了波納佩島調(diào)查此事。這個島大致為四方形,水源豐沛,土質(zhì)肥沃,降雨量高,熱帶植物茂盛,原住民絕大多數(shù)為密克羅尼西亞人。波納佩島東側(cè)瀉湖里的南馬多,為92個史前人工平臺島嶼,被人造溝渠所包圍。其上有二千年前的城鎮(zhèn)及儀式中心之遺址,包括曾統(tǒng)治全島的紹得利爾王朝的國王墳?zāi)埂?

到底是誰在這個島上建造了奇特的建筑?它是什么時候建造的又有什么用途?為什么尚未完工又被突然放棄了呢?納瑪托島神奇的石柱,為科學家們又提出一個沒有揭開的謎。這里也不乏有人提出:同樣在茫茫無際的南太平洋水域,世界最孤獨的地方之一,即在智利的復(fù)活節(jié)島上,代表著高度文明的巨石雕像,不是也同樣籠罩著神秘的色彩?難道是同一伙人,干著相同神秘的事嗎?否則,就是遠古太平洋中的姆大陸遺址之一。

傍晚,美國、中國、日本,幾乎是在同一時間發(fā)布了地震預(yù)報:“當?shù)貢r間今晚19時37分在北太平洋的北緯28度7分,東經(jīng)145度22分,發(fā)生了里氏5.7級地震,震中位于日本小笠原群島西側(cè),屬于洋底淺表性地震,所以既沒有造成人員傷亡,又沒有海嘯預(yù)警。”

隊員們僥幸地議論著:“真得多謝大壯,外星人對地震的預(yù)報真是又早又準確”、“多虧大壯的提醒”、“難怪讓我們?nèi)ツ咸窖笏颉薄ⅰ昂迷诘卣鸩皇瞧茐男缘模@要是潛入水下,后果則不堪設(shè)想”等等。大家正在議論紛紛,船長下令:“抓緊時間休息,馬上就要開始連夜返程了,力爭明早八點前趕回到馬里亞納海溝。”

聽到船長下達的啟程命令,大家哪里還能睡得著呢?天一亮,科考隊員們可就要下潛到比珠穆朗瑪峰還要高的一萬多米深的海淵了……。

(第九部第十三章第二節(jié)結(jié)束待續(xù))

主站蜘蛛池模板: 兴隆县| 合山市| 东城区| 山阳县| 汉川市| 霍城县| 阜城县| 宁海县| 虹口区| 会同县| 梁山县| 兴业县| 东方市| 邹城市| 河间市| 泾阳县| 新巴尔虎左旗| 江北区| 微山县| 屏东市| 永登县| 微山县| 涿鹿县| 醴陵市| 克什克腾旗| 武川县| 麟游县| 光泽县| 白银市| 闽侯县| 建平县| 东方市| 新和县| 卓资县| 如东县| 叶城县| 泌阳县| 桓仁| 库伦旗| 聊城市| 治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