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31章 (260)

  • 北緯三十度游記
  • 張弘
  • 7368字
  • 2010-11-20 16:31:56

第八部第十二章

第五節(260)

羅斯維爾再掀全球飛碟熱潮

圣塔斯克探幽怪異魔湖覓古

哈里森繼續講著兄妹遭遇龍卷風的故事,遇難后的貝倫德聽到哭聲,頓時頭皮發麻,毛發直豎。仔細聽聽,好像是他的妹妹,便高興地縱身站了起來,也忘記了害怕,朝著哭聲跑去并喊著:“萊娜,萊娜!”哭聲停止了,只聽萊娜說:“哥哥,我在這兒!”他說:“咱們趕緊離開這個鬼地方。”他拉著妹妹對手,向西四處望著,恍若到處都是水,貝倫德一種從未有過的恐懼與絕望。這一下可完了,他心想是龍卷風把我們刮到海島上了。“嗚——”、“嚎——”虎吼狼嚎聲高不絕,好像越逼越近,哥哥用腳踢到了一個東西滾動著,原來是那個籃球,他眼睛一亮,嘿!終于有辦法了,他拾起籃球扔到水中,“來,我們抱著籃球,帶我們游到對岸去!”

他拉著妹妹“噗通”一聲跳進水中,但沒游兩下,便“咕嘟咕嘟”往下沉。貝倫德將籃球往妹妹懷里一塞,說:“你先過去,別管我!”也不知多久,她終于劃到了岸邊。忽然,她身后亮起了燈光。萊娜回頭一看,哥哥被困那個島上燈火通明,這個島四周不是海,原來是個人工湖,島上是個動物園。這一下全明白了,是龍卷風把他倆卷到這個湖中的動物園島上。公園工作人員用船把貝倫德送到岸上,兄妹歷險才告一段落。

伊頓分隊仍然沿著北緯三十度西行,進入德克薩斯州后,直奔休斯頓市。德克薩斯州是美國僅次于阿拉斯加州的第二大洲,雖然州府設在奧斯汀,但休斯頓是該州最大的城市,座落在北緯三十度附近。素有“世界石油之都”稱呼的休斯頓,又獲得‘太空城’的美譽。規模宏大的美國約翰遜航天中心,位于德克薩斯州休斯頓東南35公里的克利爾湖畔,占地面積656公頃,始建于1962年,以已故總統林登.約翰遜的名字命名。

該中心是由研究中心、指揮中心、宇航培訓中心及大型展覽館四部分組成。有工作人員1.5萬人,其中工程師和科學家占70%。該中心是美國載人航天飛機的研發基地和載人太空飛行基地及操作、控制中樞,也是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下屬最大的太空研究中心,更是美國參與國際空間站計劃的主要航天中心之一。所以,這里是科考隊員們來到休斯頓的真正目的。

休斯頓太空中心,和美國太空總署約翰遜宇航中心應該說是兩個地方,但又不可分割。約翰遜宇航中心是美國最大的航天研究、生產的控制中心,美國的航天火箭、航天飛機都在佛羅里達發射的;但是所有的控制都是在這兒完成的。這里當然是1969年“阿波羅登月”的控制中心。所以說人類在月球上說的第一個詞,就是“休斯頓”。如:“休斯頓,我們遇到麻煩了!”等等。

這個中心內設有模擬訓練館、航天環境模擬實驗館、宇宙飛行軌道運行訓練館、月球樣品館和控制中心館等。此外,中心還有兩套“太空實驗室”訓練設備,負責載人航天飛行、設計宇航飛機和訓練宇航人員等工作,并直接負責指揮佛羅里達州肯尼迪發射場的航天活動。其中約翰遜航天中心為美國的航天事業作出了重要貢獻。如1969年美國阿“波羅——17號”宇宙飛船就是從這里首次飛向天外登上了月球。所有的“太空實驗室”以及“哥倫比亞”號航天飛機等都在這里遙控下遨游太空。

約翰遜航天中心還是一個綜合性展覽機構。航天中心好多地方對公眾開放,被稱為“宇航科普的大教堂”,人們乘坐航天中心的旅游車可抵到太空艙、航天飛機、太空站等實驗室參觀,館內可看到各種太空儀器,如火箭、衛星,仿造的月球車、回收的阿波羅號飛船。館內還陳列的宇航史,如一幅中國在12世紀初燃放點火的火箭示意圖,標志著今天宇宙火箭的原理啟蒙于中國。

1969年7月20~21日“阿波羅11號”飛船首次實現人類登月的理想,此后又相繼6次發射阿波羅飛船,其中5次成功共有12名航天員登上月球。第一個登上月球的人是阿姆斯特朗,1969年7月16日,同奧爾德林與柯林斯乘阿波羅11號宇宙飛船飛向月球。7月20日由阿姆斯特朗操縱“飛鷹”號登月艙在月球表面著陸,當天下午10時他和奧爾德林跨出登月艙,踏上月面,阿姆斯特朗率先踏上月球那荒涼而沉寂的土地,成為第一個登上月球并在月球表面上行走的人。

當時他說出了經常被后人引用的一句名言:“這是個人邁出的一小步,但卻是人類邁出的一大步。”他們在月球上度過了21個小時,于21日從月球起飛,24日返回地球,同年獲總統頒發的自由勛章。

阿波羅載人登月的成功,是美利堅合眾國的驕傲!也是地球人類的一大進步。盡管有人指出阿波羅登月是騙局,如照片純屬偽造、阿波羅登月的錄像帶是在地球上攝制的、月球表面上根本沒有安裝激光反射器等等,以此質疑美國宇航員登月沒有成功著陸。但在陳列大廳中擺放著航天飛機等實物,登月實況錄像及電影,歷次宇航員登月詳細簡介,還有講解員在退役飛船上講解宇航員在失重狀態下的生活,讓參觀的人們多少有些身臨其境的感覺。

在1999年7月20日,美國在華盛頓國家航空航天博物館舉行儀式,紀念人類首次登月30周年。美國副總統戈爾向當年乘“阿波羅11號”在月球著陸的3名宇航員授予了“蘭利金質獎章”,以表彰他們為航天事業所做出的貢獻。這些都表示了美國政府對此的態度,不論事實與否,終究無礙于人類登月這一最偉大的壯舉。

二分隊此時接到張翰東關于時間進度的咨詢電話,由于伊頓將順便參加國際羅斯韋爾飛碟會議,為了確保科考進程,便讓于渙生、萊讓等5人繼續西行,保證北緯三十度以北至舊金山一帶的考察,伊頓等人便沿北緯三十度西行,至新墨西哥州東南部的沙漠地帶的一個小鎮——羅斯韋爾飛碟小鎮。

上世紀50年代,這里既是美國陸軍航空部隊基地,又是空軍第八軍509爆炸小組的駐地。1947年夏,美國舉國上下談論不明飛行物(UFO),最著名的當屬發生在新墨西哥州羅斯維爾的飛碟墜毀事件。當地的一個農場主馬可.布萊索去查看牧場上伺養的家畜,他在巡視時,發現了幾塊似乎是金屬的碎片,泥地里還有一條長長的淺溝。鄰居認出碎片是UFO的殘骸,布萊索向鎮長報告了他的發現。鎮長聯系了509爆炸小組的情報官員杰西.馬瑟爾少校,由他直接把消息上報給指揮官威廉姆.布蘭查得上校,這位上校當即派人封鎖了這片牧場并清理這些殘片。

1947年7月8日,陸軍總部資料處官員宣稱他們得到了墜毀的UFO殘骸。然而在數小時之后他們又收回了這個聲明,改口稱他們誤把氣球當成UFO殘骸了。

“飛碟”這個提法從此產生了,當時一家報紙引用了一位目擊者的原話,他說看到的飛行物體“飛起來就像把碟子從水面上劈了過去”。各報記者竟相報道這一爆炸性新聞,飛碟一詞由此傳開。因其形狀有所不同,故西方人縮寫為UFO,中文意為“不明飛行物”,一直沿用至今。

羅斯韋爾這座小城,雖說是新墨西哥州的第四大城市,但早在十九世紀還是一個以暴徒聞名的牛仔小鎮。在飛碟謎的眼里,這里是外星人最理想的棲息地。海拔3649米,小城處于艾斯卡塔多平原的西部邊緣,酋長石山脈的東部,地處物產豐富,土地肥沃的佩科斯河谷之中。幾十年來人們稱其為UFO之都,隨著時間的推移,這個飛碟小城也隨之名聲大震起來。

世界各地爭打“特色旅游”牌,羅斯韋爾也毫不例外。與其它地方所不具備的優勢,即外星人文化。所以,美國人都知道去新墨西哥州而不看飛碟城,等于沒去新墨西哥州。因此,外星人這張名片,鼓勵人們去這個地方走一遭,感受一下外星文明,一定會讓人不虛此行的。所以,半個多世紀以來,為了迎接來自世界八方的客人,他們陸續豐富地建造這個羅斯韋爾UFO之都。

本來羅斯韋爾的氣候終年宜人,這里充滿了歡樂,人們選擇此地頤養天年,既經濟又劃算。小城還給人提供了豐富的文化休閑消費的機會,這里建有一個交響樂團,一家小劇院,有清河公園和動物園,還規定了富有地方特色的節假日,如佩斯科盆地聚會、辣椒——奶酪節、公園藝術節、六月節、皮納塔節、格斯馬克錦標賽和國際藝術展等文體活動。附近還有無底湖州立公園及苦湖野生生物收容所等等。

圍繞外星人和飛碟這一主題更是大做文章。如建造諸多的博物館,這里既有麥博瑞將軍軍事博物館,又有美國太空探索之父羅伯特.哥達德博士在這里進行了十年之久的火箭實驗。羅斯韋爾博物館和藝術中心展出了仿造羅伯特實驗室的各種場所。尤其是這里的飛碟事件更有著巨大的魔力,直接在這里建造了UFO博物館。

開始是作為非盈利性質的教育機構,到1992年變為商業性質了。該館建成是為了讓大眾了解UFO現象的方方面面,而不僅限于羅斯韋爾事件。其主題范圍還包括其它地方親眼目睹的UFO事件、古代宇航員和外星人的誘拐事件。該館擁有豐富的研究設施,并鼓勵來訪者花費更多的時間或投資,盡量理解UFO的事件和其他現象。

第一個博物館一舉成功了,接著就一發不可收了。目前正在建造的新館,將是第四個UFO博物館了,現已發揮著巨大的催化劑作用,鼓勵該地區新的商業發展——包括旅館、酒店、商店等一系列產業發展。人們詢問博物館領導人,他說并不是為了錢和旅游,而是為了鄭重研究UFO事業。而且還創建了模擬游戲,讓游人親身體驗被外星人‘綁架’的感受。當人們走在羅斯韋爾鎮上,有關不明飛行物和外星人的油畫與復制品,全都裝飾在城區的建筑物上,甚至連麥當勞快餐店和沃爾瑪超市都是清一色的不明飛行物和宇宙空間的主題裝飾。政府官員還要把世界UFO之都的水平再提高一下,即建造一座UFO主題公園,在室內修建云霄飛車,以便在外星人綁架地球人的模擬游戲中,遭遇不幸的游客帶回來。

自1992年開業以來,這里已經吸引了250萬游客來此參觀。此外,小城還有大量的UFO主題精品店,據一些羅斯韋爾空間中心和一家UFO主題T恤衫紀念品商店經紀人反映,他們想要在這里僅5萬人口的羅斯韋爾小城里,看到更多的東西,如主題公園、飛霄云車這類新東西的出現,有百利而無一害。

半個世紀后的今天,《羅斯韋爾飛碟墜毀事件》終得以曝光而公諸于世。據稱由一名參與外星人尸體解剖工作的現年80多歲的美軍攝影師,當年以16毫米柯達黑白膠片拍攝的90分鐘的現場紀錄片,被英國影片發行人雷.桑蒂利以十萬美元買下,并將之翻制成錄像帶,賣給各國各地電視臺向世人公開播放,從而,使這一事實真相終得以大白于天下。

在這次國際飛碟大會上,聯合國科教文組織和宇宙開發署代表,布萊德先生講了話,通過這次以中國為首的環球科學考察的半年來,進一步證實了在地球上的外星人是真實存在的,決定每年的十月十五日,在美國的羅斯韋爾飛碟城召開一次全球性的科學大會,并確定把每年的這個日子為“世界飛碟日”,屆時將舉辦各種紀念活動。中國國家宇航局長庚副局長和環球科學考察團趙睿團長,也不遠萬里到會并講了話。最讓人們興奮的是外星人大壯,也不約而至地到場,仍然在云端上乘坐蓮花座,做了振奮人心的講了話:

“環球科考團代表地球人類在北緯三十度線行進了幾小步,但在宇宙人類發展史上卻邁進了一大步。盡管在今天的地球上生存著不盡相同的外星人,不過他們的中心目的只有一個,即如何把地球人盡快引導到宇宙聯盟的康莊大道上!”大壯言簡意賅的發言,激起了到會人一致的熱烈歡迎。

于渙生一行人沒能參加羅斯韋爾飛碟大會,提前進入了新墨西哥白色沙漠。皚皚的沙丘在陽光下閃耀生輝,恍如清新純凈的雪原。地質學家萊.讓解釋說,沙子的主要成分是石英。而沙粒卻不是石英顆粒,而是石膏晶體顆粒,即硫酸鈣。由于表面水分的蒸發率高,沙粒又反射而非吸收陽光,使得沙丘十分清涼。這里的沙漠面積達七百平方公里,為世界最大的地面石膏礦藏。這個地區之美,在于瞬息萬變而又終古不滅,使之天長日久,萬世永存。

他們跨過洲界,進入到美國第六大洲——亞利桑那州。該州座落在美國西南部,這里最富盛名的地理名勝即科羅拉多大峽谷。再就是谷地、沙漠而聞名。該州著名的旅游景點,也是美國最受歡迎的公園之一,即大峽谷國家公園。科考隊員們在美國亞利桑那州弗拉格斯塔夫市和溫斯洛市之間,考察了世界罕見的大隕石坑。約三至五萬年前,北美洲還沒人居住時期,一塊大隕石掉落在代阿布洛峽谷附近,撞出一個蝶形洼地,直徑達1250米、深達174米的大坑。估計這顆隕石重約七萬噸,直徑約30米,沖擊物以六萬九千公里的時速穿越大氣層,其威力比毀滅日本廣島的原子彈的威力大40倍,才形成現今的坑口邊緣。

于渙生小分隊驅車向西北,直奔死亡之谷。在世界各地一些人跡罕至的地方,隱伏著不少令人不寒而栗的死亡之谷,在加利福尼亞州與內華達州相毗鄰的群山之中也有一條特大的死亡之谷。它的長225公里,寬約6至26公里,峽谷兩岸懸崖峭壁,地勢險惡。傳聞該山盛產黃金,但從來沒有人能活著取出黃金來。一百年前美國一支尋找金礦的勘探隊,因迷失方向涉足其間,最后幾乎全軍覆沒。幾名僥幸脫險者,不久也神秘地死去。此后到這里探險的,也屢屢葬身谷中。

經過無數科學家研究,至今仍沒查處死亡原因;想不到這個地獄般的‘死亡之谷’,竟是飛禽走獸的‘極樂世界’。經調查統計,此地大約繁衍著200多種鳥類,19種蛇類,17種蜥蜴,還有1500頭野驢居然在這里悠然逍遙。除了這些溫和的禽獸外,谷中未見獅、虎之類的傷人猛獸。時至今日,誰也弄不清這條峽谷為何對人類如此兇殘,而對動物卻是如此的仁慈。

在北緯三十度附近,最怪異的地方,還是美國加利福尼亞州圣塔斯克小鎮的郊外,有一個神秘地帶。科考車隊行至距舊金山一百多公里的地方,這里是一片森林,所有的大樹都向同一個方向大幅度傾斜。連到這里的人們也不例外,進入此地無論如何也無法垂直站立,身子竟不由自主地與樹木向同一個方向傾斜而不跌倒,而且還能毫不費力地行走。即使從空中跌落下來的物體,包括鳥類也都往一個方向傾斜。此神秘地帶的種種怪異現象,完全違反了牛頓的萬有引力定律。地球重力場在圣塔克斯這個彈丸之地的突出異樣的存在,帶給科學家不僅僅是困惑。同時也為富有探索精神的人們,提供了一個新的認識窗口。

于渙生率小分隊當即南下,力爭今晚趕到洛杉磯。想不到張翰東分隊昨天就已經抵達了這里,伊頓告訴他科考團趙睿團長也來到羅斯韋爾,10月15日下午他們共同到洛杉磯會師,并親自為我們橫渡太平洋送行。張翰東聞訊,頓時讓兼職向導哈里森教授,安排好他們住的酒店及會師宴會地點。這里畢竟是哈里森教授的家鄉,只一會兒就安排妥當了。趙曉敏風趣地說:“哈里森教授不愧為‘人熟為寶’哇!快說說,來到您的家鄉,領我們去哪里游覽?”幽默的哈里森把手一揮:“請上車吧。”

哈里森的主張,中國城、唐人街在那里住宿、會師宴會足夠看的;世界影城好萊塢,路過就瀏覽了。所以他親自駕車,到太平洋東岸洛杉磯城附近的蘭喬來布拉,洛杉磯市博物館最著名的漢柯克化石公園。只見現已復原的各種古生物形象,栩栩如生地注視著人們。原來這是專供游人參觀和研究的模型。

據講解員介紹著:在一萬五千年前,這里曾是一片瀝青胡,面積僅有0.14平方公里(不及BJ北海公園的三分之一)的魔湖。1769年幾個踏上新大陸的歐洲殖民者,由于受到淘金熱的吸引,來到這里發現了從地下冒出這種融化了的物資。

1875年另一批歐洲殖民者到這里尋找石油,意外地發現化石標本,并對瀝青礦開采的同時,整理出數量驚人、種類繁多的化石清單。其中劍齒虎2100只、恐狼1646條、猛犸象20余頭,以及各種哺乳動物、食肉猛獸及各種鳥類、爬行類等化石。大約50年前,挖掘‘龍骨’的高潮時期,這里曾挖過96個坑洞。后來一個名叫阿倫.漢柯克的土地領主,就將這塊土地捐獻出來,開辟為化石公園,并以其姓名命名漢柯克化石公園。

艾晶指著參展畫面問:“當時會是什么樣子呢?”

講解員形象地說:“史前,每當這里急雨過后,烏亮的湖面上就會聚起一汪清水,湖中烏亮粘稠的液體,就是還沒有凝固的瀝青。在晨風吹拂下,不時傳來清脆悅耳的山雀鳴叫,隨后,成群的野獸、飛鳥被喚醒,于是,它們一天的活動開始了。”

草地上過來幾只野牛和駱駝,在休閑地漫步或津津有味地吃草;恐狼睜開猙獰的眼睛東張西望,貪婪地游蕩于叢林間,正在尋覓‘早餐’;猛犸象慢吞吞地舉步前行,用它特有的長鼻探測開路,并不時地抽動自己厚皮長毛。突然,一陣呼嘯,幾只野獸從它的身邊奔駛而過,嚇得它驚魂未定地回頭凝視,原來在他的身后有劍齒虎、棕熊、山狗在追趕,無不在抓捕獵物以充饑。其它小動物聽到急促的奔跑聲,都迅速地找洞穴躲避,各個抱頭鼠竄,竟相逃命。

在綠草如茵的盆地中央,閃耀著一面明鏡似的瀝青湖,富含石油瀝青之類的物資,沿裂縫上升,遇上低氣溫就凝固成溶膠狀,形成粘性很大的瀝青湖。一陣驚慌竄逃后,食草動物才狼吞虎咽地吃上一頓草料。由于嘴巴干得發膩,便來到瀝青湖旁找水。笨重的猛犸象伸過脖子去吸水解渴,第一口清涼飲料下肚后,頓時神清氣朗。他仰天長嘯之后,企圖到湖中間在痛飲一頓,想不到前腳陷下去了,想借后腳用力一蹬縱身躍起,不料反而更糟,四腳全部跌進粘糊狀的瀝青湖內。幾經咆哮助威,但都無濟于事,精疲力竭之余,只得垂頭喪氣,等待死亡。駱駝、野牛也遭到同樣的下場。

更殘酷的悲劇開幕了。翱翔于天空的鷹鷲,憑它那敏銳的目光首先發現了困在湖中的獵物,它一聲鳴叫,劃破長空,拍動雙翅,俯沖而下,落腳于垂死的猛犸象之類的動物身上,立刻伸出尖銳的喙啄食獵物頸背上的皮肉。一頓飽餐后,猛禽得意地展開雙翅準備啟航,不料雙翅被瀝青粘住,再使勁抖落翅膀,瀝青卻粘得越多,最后只得成為獵物的陪葬。恐狼、劍齒虎、棕熊、和山狗聞聲而至,眼看湖中大批豐盛的美食,垂涎欲滴。張開血盆大口,縱身一躍。敏捷地用匕首般的犬牙直刺獵物,鮮血噴涌而出,成塊的皮肉被撕扯下來。為了爭食你搶我奪,各不相讓。結果,四腳一滑,也掉進瀝青湖中。越是用勁掙扎,無非都是徒勞。求生的希望終于破滅,最后還是半身陷進‘泥潭’中。

無論飛禽走獸,所有落到瀝青湖上的動物,都難逃滅頂之災。這個不大的魔湖,竟成了可怕的天然陷井。今天,古生物學家拍手叫好,這里成了罕見的天然化石倉庫。科考隊員們“嘖、嘖”稱奇,趙曉敏出口成章地吟詠著:

“呵!——多么神奇的魔湖,

不過是一塊小小的瀝青湖;

這里有多少性情暴戾的禽獸,

又有多少專橫跋扈的霸主;

這是弱肉強食的廝殺現場,

不!這是大自然生態平衡的殺戮。

看!這里有無盡迷人的景觀,

啊!多么神奇的北緯三十度。”

(第八部第十二章第五節結束待續)

主站蜘蛛池模板: 福建省| 怀仁县| 象州县| 思茅市| 家居| 栾川县| 安仁县| 改则县| 平泉县| 逊克县| 辽阳县| 巩义市| 高唐县| 柘城县| 佛山市| 奉新县| 望都县| 新源县| 新营市| 察雅县| 六盘水市| 瑞昌市| 迁安市| 延津县| 湟中县| 荥阳市| 鲜城| 济阳县| 涿鹿县| 德江县| 罗田县| 加查县| 如皋市| 礼泉县| 南平市| 兴安县| 桐柏县| 饶平县| 石泉县| 绥芬河市| 措勤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