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章 分兵撤河橋
- 慶之的野望
- 趙隱王
- 2924字
- 2014-07-10 09:43:38
黃河北岸,北中城。這幾天里,陳慶之守在城里面,和眾將士一起忙著修復城墻,準備著守城工作。
“送去洛陽的奏章為何遲遲沒有回復?援兵也沒有任何消息。圣上到底是怎么想的呢?”陳慶之望著遠處的孟縣城外。在那里的,是爾朱榮的大營。
陳慶之不知道元顥已經另外去了封信,讓遠在建康的蕭衍不要發援兵過來。他更不知道,爾朱榮早已派出了賀拔岳、賀拔勝和爾朱兆等人,率數千精兵偷偷繞過北中城,從硤石津渡了過去,奔向洛陽城。他還保留著一份希望,希望能看到建康來的梁軍,希望能看到元顥所派的援軍,哪怕其中一支軍隊能前來相助,都將對北中城的穩固起到一定作用。
但是,十天過去了,沒有任何的好消息送來,而爾朱榮的大軍也一直龜縮在大營里,不見一絲動靜。這到底是怎么回事,爾朱榮怎么了,難道手臂上傷口發作,死了?
正在陳慶之登高遠眺、胡思亂想之際,一個壞消息正慢慢向他走來。
一個陳軍士兵跑上了城門樓,來到陳慶之面前,“撲通”一下跪了下來。陳慶之轉過頭來,看著他問:“為什么不說話?河南那邊有什么消息嗎?”
“大將軍,小的前去偵察,發現盟津渡口一帶,停滿了各種奇形怪狀的木筏。此時,洛陽城外正在激戰,照情形來看,陛下的守城軍兇多吉少。”
“什么?”陳慶之聽得傻了眼,“好一招‘暗渡陳倉’啊!這是誰教爾朱榮的呢?”他一邊嘀咕,一邊隨著士兵跑去南門。
剛剛跑到南門的城墻上,陳慶之就看見洛陽城那邊,有許多城外的士兵涌了進去。他讓眼力好的小兵爬上旗桿,遠望過去。小兵望了許久,朝下面正抬頭看著他的陳慶之喊道:“大將軍,敵軍攻占洛陽城了,城中豎起了‘爾朱’大旗!”
陳慶之一聽,禁不住往后退了兩步,呆呆地站在那里。
“怎么了?發生了什么事?”元慧君因為在城里看見陳慶之慌慌張張地往南門,因而也跟了過來。此時她上來看見陳慶之一副失魂落魄的樣子,急忙緊張地問陳慶之。
陳慶之不知道如何回答,那個報信的士兵回答:“爾朱老賊偷偷調出一軍,避過我軍耳目,渡過了大河,攻取了洛陽城。”
“啊!那我哥哥呢?”元慧君不覺兩眼熱淚盈眶,心急如焚。雖然哥哥不再象過去對她那么好了,但畢竟親情尚存。
士兵嘆息道:“目前沒有任何消息,估計是兇多吉少了。”
元慧君走到陳慶之面前:“你這個大將軍,作何布署?”
陳慶之呆若木雞,茫然無語。
“難道你就眼睜睜看著洛陽城再次落入敵手嗎,看著哥哥死在爾朱榮的手里嗎?”元慧君的眼眶刷地一下流了下來,說話的聲音也有些哽咽了。
陳慶之還是不說話。他不能接受,自己百戰得來的洛陽城,居然在這短短幾天里就丟了。他不敢相信,元顥那雄壯威武的數十萬大軍居然只能撐住這么久,連向他求救的時間都沒有。難道這一次自己又錯了?又要大敗而回?
馬佛念十萬火急地奔上了南門樓,向陳慶之道:“大將軍,爾朱老賊的大營里終于有動靜了!咱們準備迎戰吧!”
所有的人都轉過頭來看著他,眼神里沒有一絲斗志昂揚的意味,有的只是無限的惶恐。
“怎么回事?”馬佛念不解地環顧了一下城樓上的所有人,又看了看正在擦拭眼淚的元慧君,最后將目光落在了陳慶之的身上。
“佛念,洛陽城,丟了。”陳慶之輕聲地說。
“啊,這、這......”馬佛念眼睛瞪得老大。
陳慶之仰天長嘆:“也罷。得之何樂,失之何傷?唯今之際,我軍只有趁爾朱榮的大軍還沒有再次圍城,趕快轉移到河橋南面去,才有可能保存實力,安全地回到大梁去。”
馬佛念道:“好,那佛念馬上去安排,準備撤退。”
“嗯。”陳慶之應道。馬佛念撒腿跑下了臺階。
元慧君滿含怨憤地道:“在此刻,你所能想到的,難道就只有自己怎么快速地逃回大梁去嗎?”
陳慶之知道她話里有話,用勸慰的口吻對她說:“洛陽已經丟了,我軍再留在這里也沒有任何意義了。另外,也只有過了河橋,到了河南那能打聽你哥哥的下落。慶之相信,你哥哥一定沒有事的。”
元慧君低下頭去。
陳慶之道:“等把你哥哥找到,我們退回到大梁邊境線,然后再想辦法,讓建康方面再派大軍,力圖東山再起。如何?”
元慧君這才點了點頭,亮閃閃的藍眼睛注視著陳慶之。
北中城時,大軍集結完畢,準備打開南門,奔上河橋,往河南方向進發。這時,北邊哨探又跑了回來,沖到陳慶之面前報告:“大將軍,不好了,爾朱老賊的大軍朝這邊殺來啦!”
陳慶之嘆息道:“這個老賊,看來是算準了我們打算要跑,才再次來攻打我們的,企圖把我們困死在這城里。”
馬佛念道:“大將軍,我們還是快點撤離吧,邊打邊撤,總好過呆在城中不走。”
陳慶之道:“爾朱榮強狠好戰,作戰經驗豐富,想這樣就從他眼皮底下逃出去,談何容易啊!”
馬佛念緊鎖眉頭:“那該如何是好,難道繼續閉門自守?”
陳慶之正沒主意,姜桃在一邊開了口:“末將愿意帶一軍繼續嚴守這北中城,為大將軍和大軍撤離爭取到時間。”
陳慶之張大了眼睛看著他:“守在這城里,真的是希望渺茫,沒有人知道何時會有援軍來救的。”
姜桃凄然一笑,道:“大將軍還記得嗎?當初從彭城撤離時,末將也是為大將軍殿后,后來末將不也好好地活了下來?即使真的死了,為大將軍而死,也是死得其所,末將死而無恨。”
陳慶之的眼眶濕潤了,他使勁地搖著頭,不同意姜桃的建議。
姜桃不停地勸說陳慶之,讓他留下來:“大將軍,別再猶豫了。再晚就真的來不及走了。”
哨探再次跑來報告:“大將軍,北面的軍隊離城越來越近了,請趕快出發吧!”
陳慶之聳然動容,但還是下不定決心。
馬佛念道:“不如佛念留下來,拖住爾朱老賊,大將軍率大軍先走!”
姜桃道:“不行,你還要照顧大將軍安全撤回大梁去,大將軍需要你。還是我留下吧。”
馬佛念道:“不行,防守城池,我比你內行,你跟著大將軍去比較好。”
姜桃道:“論守城,我怎么不如你了?”
兩個人你一言,我一語,吵得不可開交。
“好了,都別吵了!”元慧君大聲喝止,“你們的大將軍做不了決定,那么就由我來決定吧。我替大魏皇帝來做這一決定,你們愿不愿意服從?”
“末將愿意服從。”馬佛念和姜桃異口同聲地回答。在他們的眼里,元慧君與其說是元顥的妹妹,倒不如說是陳慶之的夫人,大將軍夫人。
“那好,守城的任務就交由姜將軍了。考慮到敵軍異常強大,就留兩千精銳給姜將軍,來防守住北中城。其余將領和兵士,隨大將軍一道跨過河橋去。”元慧君轉過頭來,問陳慶之,“這樣安排可以嗎?”
陳慶之不回答,轉過頭來看了看姜桃和馬佛念。姜桃沒等他作出答復,就跪倒在地上,一抱拳道:“末將領命。”
陳慶之深深嘆息了一聲,走到姜桃面前,將他扶了起來,滿含熱淚地看著他:“將軍,多多保重......一定要好好地活著,等慶之率援軍回來。”
姜桃坦然地一笑,道:“大將軍多保重。只要能將爾朱老賊拖住在這北中城下,讓大將軍率軍安然回到河橋南面,末將算是大功告成了,生死也就不那么在乎了。大將軍快走吧,再不走就真的來不及了。”
陳慶之一咬牙,對馬佛念道:“佛念,余下兩千多人由你帶隊,馬上出發!”
“諾!”馬佛念一轉身,對著大軍喊道:“姜將軍所部和原程兵潤所部的士兵們,統統留下,聽從姜將軍調遣。其余將士隨大將軍一起朝河橋進發!”
姜桃補充道:“愿意跟隨本將死守此城的,可以留下;愿意追隨大將軍南去的,本將絕不挽留!”
兩支隊伍共兩千人,個個都神情堅毅地看著姜桃,沒有一個人提出要跟大軍走的。
陳慶之向姜桃和這兩千壯士深深地一拜,然后和馬佛念、元慧君一起騎上戰馬,依依不舍地從南門出去,離開了北中城,向河橋進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