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最新章節

書友吧

第1章 李嘉誠談做人(1)

未學經商,先學做人。

這是李嘉誠經常說的一句話。

一般人看來,優勝劣汰,弱肉強食,適者生存是天經地義的自然法則。要擊敗對手,就可以不擇手段;要追求個人利益,就沒有資格談道德、談仁慈、談友誼。高明的處世者卻可以魚與熊掌兼而得之。因為,他們知道德是為人處事的基礎,德高才能望眾,望眾才能生財。

如果眼睛僅僅盯在個人利益上,而不懂加強自己的德行修養,可以肯定地說,個人的利益最終也無法實現。

我生平最高興的,就是我答應幫助人家去做的事,自己不僅是完成了,而且比他們要求的做得更好,當完成這些信諾時,那種興奮的感覺,是難以形容的……

成功者都是主動出擊的,被動不會有收獲,這正是所謂錄的“禮尚往來”,你幫助了別人,別人自然會在適當的時候回報你。

也就是你只要尊重別人,為別人著想的人,自然能與人相處融洽。然而,一個成功的人,也許會有許多相識,卻只會有少數朋友。

有人說過:“所謂朋友是了解你和愛你的人。”當你快樂時,他們真正為你快樂;當你遭遇困難時,他始終不離棄你。

我們在生活中不時會受到打擊,這時,惟一使我們能活下去的,便是知道有人關心我們。

友誼不是自動來的,它是我們把自己給予所愛的人的結果。沒有比這種投資報酬率更大的投資。同樣地,你努力追求到的名與利,若沒有人跟你分享,便是毫無價值的,因此建立自尊,要從培養友誼著手。

要令別人對你信任,不只是商人,一個國家亦是無信不立。

對子女的教育上最能看出一個人的為人和心中的想法。

李嘉誠坦言:“以往百分之九十九是教孩子做人的道理,現在有時會談論生意,約三分之一談生意,三分之二教他們做人的道理。因為世情才是大學問。世界上每一個人都精明,要令人家信服并喜歡和你交往,那才是最重要。”

“我經常教導他們,對人要守信用,對朋友要有義氣,今日而言,也許很多人未必相信,但我覺得‘義’字,實在是終身用得著的。”

如果取得別人的信任,你就必須出承諾,一經承諾之后,便要負責到底,即使中途有困難,也要堅守諾言。

科技世界深如海,正如曾國藩所說的,必須有智、有識,當你懂得一門技藝,并引以為榮,便愈知道深如海,而我根本未達到深如海的境界,我只知道別人走快我們幾十年,我們現在才起步追,有很多東西要學習。

一個人必須修身養性,培養自己的浩然之氣、容人之量,保持自己的高遠志向。同時要抑制急躁的脾氣、暴躁的性格,做事要戒急躁。人一急躁則必會心浮,心浮就無法深入到事物的內部中去仔細研究和探討事物發展的規律,無法認清事物的本質。氣躁心浮,辦事不穩,差錯自然會多。

天下成大事業者,無不是專一而行,專心而攻,博大自然不錯,精深才能成事。只有精深,才能在某一個領域中成為專門人才,其前提是必須克服浮躁的毛病。無論辦什么事都不可能毫不費力就取得成功,只能是害了自己。忍浮躁確實不容易,要有頑強的毅力,才能做到這一點,但只要有決心、有信心,胸中有個遠大的目標,小小的浮躁又有什么不能忍的呢!一般而言,我對那些默默無聞,但做一些對人類有實際貢獻的事情的人,都心存景仰,我很喜歡看關于那些人物的書。無論在醫療、政治、教育、福利哪一方面對社會人類有所幫助的人,我都很佩服。

李嘉誠由一個貧窮的少年到成為世界級超級巨富,他的成就的取得可以說是必然的。

這種成功的必然,在于他一直擁有的銳利而長遠的目光,他開朗的性格,豁達豪爽,義字當頭的氣概,待人以誠、執事以信的品德,對問題深思熟慮后,迅速作出果敢決定,并鍥而不舍地去實施一切計劃。

無論是過去還是今天,李嘉誠身邊的人們總是異口同聲地說:“他有先知先覺的判斷力,超人的魄力和干勁,極強的進取心。他今日的成就,全部都是由自己的雙手和頭腦創造出來的。李嘉誠的發跡靠的是‘誠’,李嘉誠最大的資產也是‘誠’。”

知識決定了命運。

曾經有記者問李嘉誠:“今天你擁有如此巨大的王國,靠的是什么?”

“依靠知識。”他毫不猶豫地告訴年輕人。有一位外商曾經問:“李先生,您成功靠什么呢?”李嘉誠還是那句話:“靠學習,不斷地學習!”

“我年輕時沒有錢和時間讀書,幾個月才理一次發,要搶學問,只能買舊書,買老師教學里用過的舊書,長大了也沒有時間去看言情、武俠小說。不過,我是喜歡歷史的,小時候歷史都拿高分的。”

“在知識經濟的時代里如果你有資金,但是缺乏知識,沒有最新的訊息,無論何種行業,你越拼搏,失敗的可能性越大,但是你有知識,沒有資金的話,小小的付出就能夠有回報,并且很可能達到成功”。現在跟數十年前比,知識和資金在通往成功路上所起的作用完全不同,李嘉誠強調知識不僅指課本內容,更包括社會經驗、文明文化、時代精神等整體要素。

只有博大的胸襟,自己才不會那么驕傲,不會認為自己樣樣出眾,承認其他人的長處,得到其他人的幫助,這便是古人所說的“有容乃大”的道理。

大海之所以為大,就在于有容乃大。李嘉誠心胸寬廣,心容天下事,這是一個大商人的成功姿態。李嘉誠在創業之初,為自己的企業取名“長江”,是取其不擇細流,以成其大的特點。隨著時間的推移,李嘉誠不僅使長江實業公司如滾雪球一般迅速發展,其用人之道也充分體現了有容乃大的哲理。

創業階段是艱苦的,如果沒有榮辱與共、風雨同舟的共識,一般人很容易見異思遷。

李嘉誠深諳用人之道,他寧虧自己,也不虧大家,使企業富有凝聚力。長江有起有落,但不管怎樣,鮮有跳槽者,這不能不說是李嘉誠用人的成功。

兢兢業業是一家公司興旺的基礎,而與合作者利益共享,更是李嘉誠一貫的準則。

我并沒有想過用雇用外國人,來表現華人經濟實力和華人社會地位的提高,我只是想,集團的利益和工作確確實實需要他們。

人才的力量是巨大的,他直接決定一個企業的生死。

在今天,香港華人見了洋人自然也不會感到“洋大人”的感覺。華人公司雇傭外國人力,已經很平常,也理所當然。但在20世經80年代初則并不是這樣,由于華人受洋人的長期欺壓,常處于一種心理劣勢。及至華人在經濟上開始崛起之后,在心理上仍存有抹不去的“二等英聯邦臣民”的潛意識。

那時候,要是哪個華人老板能夠雇傭趾高氣揚的洋人做下屬,實在是一件很值得榮耀的事,而且也有點讓華人揚眉吐氣的味道。

但李嘉誠雇傭洋人副手,只是惟才是舉,量才而用,不但沒有炫耀之意,反而十分倚重他們。

衣服和鞋子是什么牌子,我都不怎么講究。一套西裝穿10年8年是很平常的事。我的皮鞋十雙有八雙是舊的。皮鞋壞了,扔掉太可惜,補好了照樣可以穿。我手上戴的手表,也是普通的,已經用了好多年。

提到“艱苦”二字,有些人以為老掉牙,實則不然。真正的財富巨人,都明白自己是如何從艱苦中度過來的。許多人在窮乏的時候,不得不過艱苦樸素的生活,一旦發達,就會揮金如土,紙醉金迷。李嘉誠與此完全相反,一直保持著當年創業時期的艱苦樸素的生活作風。

一位外國記者曾評論說,“李嘉誠看上去不像一位難對付的商人,而像一位和藹可親的中學校長。他經常身穿一套黑色西服、白色襯衣、素色領帶。有一次,他指著手上戴的西鐵城電子表,對來訪的客人說:‘你戴的表要貴重得多,我這個是便宜貨,不到50美元。它是我工作上用的表,并非因為我買不起一只更值錢的表。’”

我不打算擺滿月酒,省下的錢拿去做公益。將來第二個兒子結婚,如果女家方面肯聽我勸,我照樣不鋪張。我認為一些事在內心慶祝就可以啦,我一生都未擺過生日酒。

在香港商界,潮籍人以節儉、勤奮、精明而著稱。也有人說潮州人“孤寒”(吝嗇、小氣)。1995年12月1日,國際潮團聯祖組在港開幕,儀式完畢后,李嘉誠立即被記者包圍住,有記者提到“潮州人孤寒與否”的問題。

李嘉誠說:“潮州人只是刻苦,而非孤寒。”他強調:“我絕對不孤寒,尤其是對公司、社會貢獻方面和‘作為中國人應做的事’上,絕不會吝嗇金錢。”

李嘉誠不但不孤寒,而且是世上少有的大慈善家,一個慳己不慳人的大慈善家,然而這位大慈善家自己過的,卻是一種極為儉樸的生活。這一點真令人感慨萬千,欽佩之至!

作為父母,讓孩子在十五、六歲就遠離家鄉,遠離親人,只身到外面去求學深造,當然是有些于心不忍,但是為了他們的將來,就是再不忍心也要忍心。

李嘉誠說:“在西方先進的國家留學深造,既可以優先吸納國外先進的科學文化知識,又可以使他們充分運用自己的眼光去看待外面的世界,去增長他們的見識,一如俗語所說的‘讀萬卷書不如行萬里路’。我個人認為勤奮求學固然重要,但如果只是閉門讀書,根本不認識外界的新生事物,則只是一個書呆子。”

“不管你擁有多少家財,但對于孩子就應該從小培養他們獨立自強的能力,特別不能讓他們養成嬌生慣養、任意揮霍的生活習慣。”

李澤鉅、李澤楷即使后來在美國留學,李嘉誠在不斷關心他們學業的同時,也更加關注他們品質的培養,常常鼓勵他們勤工儉學。

小時候,我的家境雖不富裕,但生活基本上是安定的。我的先父、伯父、叔叔的教育程度很高,都是受人尊敬的讀書人。抗日戰爭爆發后,我隨先父來到香港,舉目看到的都是世態炎涼、人情冷暖,就感到這個世界原來是這樣的。因此在我的心里產生很多感想,就這樣,童年的五彩繽紛的夢想和天真都完全消失了。

李嘉誠回首往事,這樣描繪他少年時難以忘懷的記憶。商業社會的冷酷無情對一個少年來說是災難,但它催人早熟,對日后的一代巨商來說又未嘗不是福音。商業社會是現實理智的,它迫使少年李嘉誠丟掉幻想,自我奮斗,一步一腳印地走向成功。

人人都會遇到生活的重壓,有些人由于受不了而失敗,有些人則敢于挑戰,贏得成功。

李嘉誠的理想是當一個教育家,而不是商人,如果不是迫于無奈,他是不會去從商的。李嘉誠后來回憶說,就是立業之初,他的理想還依然是“賺一大筆錢,然后再去搞教育。”由此可見,李嘉誠從商實在是身不由己,逼上梁山。這也許就是時勢造英雄。別無選擇使李嘉誠義無反顧,商海搏擊之后,終于成為香港首富、世界華人首富。

我們在這里可以看到人生遭到的反作用力是多么巨大,我們因此可以得到啟迪:我們應該正視并且利用人生的挫折,甚至應該自加壓力,發揮出自身的巨大潛能。

我表面謙虛,其實很驕傲,別人天天保持現狀,而自己就老想著一直爬上去,所以當我做生意時,就提醒自己,如果繼續有驕傲的心,遲早一定碰壁。

李嘉誠十幾歲時便到一家塑膠廠打工,老板十分賞識李嘉誠的杰出才華,因此,李嘉誠18歲就被提拔為業務經理,統管產品銷售。兩年后,又晉升為總經理,全盤負責日常事務。

李嘉誠以勤奮和聰明,很快掌握了生產的各個環節。生產勢頭良好,銷售網絡日臻完善,許多大額生意,他都是通過電話完成的,具體的事,再由手下的推銷員跑腿。

李嘉誠成為塑膠公司的臺柱,成為高收入的打工仔,是同齡人中的杰出者。他才20出頭,就爬到了工族的最高位置,做出令人企羨的業績。李嘉誠應該心滿意足了,然而,在他的人生字典中沒有“滿足”兩字。功成名就、地位顯赫的他再一次跳槽,重新投入社會,以自身聰明才智開始新的人生搏擊。

一個人最要緊的是,要有中國人的勤勞、節儉的美德。懂得節省你自己,對人卻要慷慨,這是我的想法。

李嘉誠接受記者專訪時曾說:“顧信用,夠朋友。這么多年來,差不多到今天為止,任何一個國家的人,任何一個省份的中國人,跟我做伙伴的,合作之后都能成為好朋友,從來沒有一件事鬧過不開心,這一點我是引以為榮的。”

俗話說:“一個籬笆三個樁,一個好漢三個幫。”“在家靠父母,出門靠朋友。”商場上,人緣和朋友顯得尤其重要。

善待他人,利益均沾是生意場上交朋友的前提,誠實和信譽是交朋友的保證。正如在積累財富上創造了奇跡一樣,李嘉誠的人緣之佳在險惡的商場同樣創造了奇跡。

苦難的生活,是我人生的最好鍛煉,尤其是做推銷員,使我學會了不少東西,明白了不少事理。所有這些,是我今天10億100億也買不到的。

李嘉誠回憶塑膠公司的經歷時發出如此感慨。

上架時間:2016-02-22 11:21:14
出版社:企業管理出版社
上海閱文信息技術有限公司已經獲得合法授權,并進行制作發行

QQ閱讀手機版

主站蜘蛛池模板: 宣武区| 上饶县| 古交市| 武隆县| 娄烦县| 永登县| 安岳县| 龙江县| 巴楚县| 宣城市| 凤冈县| 榆树市| 渝中区| 宜阳县| 北流市| 金秀| 金华市| 湘阴县| 汶川县| 靖远县| 都昌县| 喀什市| 文昌市| 大渡口区| 瓮安县| 乐陵市| 临湘市| 宁南县| 精河县| 呼和浩特市| 务川| 金华市| 丹寨县| 富锦市| 洛浦县| 岗巴县| 高邑县| 迭部县| 岑巩县| 枝江市| 浦江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