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4章 李嘉誠談做人(4)

為了讓母親晚年生活過得歡愉,他用巨款給母親購置了一座花園別墅。

每天上班前,他像例行公事那般,總要上門參拜一番高堂,聆聽教誨。

凡有親戚朋友饋贈食品,凡為母親所喜歡的家鄉土特產或為母親所鐘意的美食,他必親奉母親先嘗。

士人第一要有志,第二有要識,第三要有恒,有志則斷不甘為下流。

李嘉誠在汕頭大學校委會成立典禮上,曾這樣說道。

1950年,李嘉誠創辦了生產玩具和家用產品的塑膠廠。

有一次,為了與外商簽訂一份業務合同。李嘉誠去找一位親戚,想請他為自己做擔保,此人是一家公司的董事長。哪知這親戚,只是熱情接待他,生意上的事卻只字不提。李嘉誠見狀,便也不提擔保之事,匆匆告辭了。再見洋商的時候只得如實地說:“先生,我沒法找到您所認為合格的擔保人。”外商認為他為人誠實,于是便問他:“先生,你對辦好工廠有辦法嗎?”“有,有,有辦法”。“那你靠什么辦好這個廠呢?”“靠智慧、學習和奮斗。”外商聽后十分高興,大笑說:“行,我相信您,不用別人擔保了,好好干吧!”

我覺得生意起跌是小事,今日起,明天跌,一家人幸福最緊要。

天時、地利、人和是經商者最重要的秘決,其中最重要的是人和。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對于家庭,李嘉誠更為看重,他多次說道:“我是一個重視家庭氣氛的人”。

家是避風的港灣,家族集團是鐵壁銅墻的保壘,但是它既有可能防御外敵侵犯,也有可能成為不攻自破、無比脆弱的環節。因此,李超人十分重視對自己兒子的教育,堅持家和萬事興,以和為貴。

在逆境的時候,你要自己問自己是否有足夠的條件。當我自己處于逆境的時候,我認為我夠!因為我勤奮、節儉、有毅力,我肯求知及肯建立一個信譽。

李嘉誠于1998年接受香港電臺訪問,談及十多歲時已知道自己將來會有很大機會開創事業。因此,他當時便是抱著這個堅定不移的信念。

他認為通過勤奮、付出,以及良好的社會信譽,他相信自己有足夠的條件戰勝困難挫折,從而實現自己的雄心壯志。

你要別人信服,就必須付出雙倍使別人信服的努力。

人之交,信為本。

一個人在社會要想立足,要想使別人愿與你交往,那最重要也是最根本的一個問題,就是信譽;若一個人有良好的信譽,在其社會活動中,別人才愿意與其交往,他說過的話,許下的諾言別人才會相信。然而,這些東西的建立是需要個人付出努力的,同時,這也是一種長期作用的結果。

李嘉誠無論是在他的平日的行為中,還是他對下屬的告誡中,他始終強調這一點的重要性。成功之后,利用多余資金做我內心想做的善事,心安理得,方寸間自有天地。

當澤鉅、澤楷還很小的時候,李嘉誠曾帶他們出外旅游。常常到加拿大的Lake Louise,欣賞碧綠的湖水。多年后,他重臨舊地,看到湖光山色,頗有感慨。他說,想到一樣的山色,一樣的環境,一百年后,一千年后,山色依舊,人可不同了。如果想起人生只是短短的旅程,便希望趁著有能力做事的時候,盡量在世上播下好的種子,這是非常值得的。

保持低調,才能避免樹大招風,才能避免成為別人進攻的靶子。

不愛出風頭是李嘉誠的原則,這是眾所周知的,超人一貫都保持低調的作風,就算受到謠言的困擾及無理的攻擊,他從不去主動為自己辯解,盡量以靜制動,這樣一來很多謠言都不攻自破,很多敵人都變成了朋友。以上的一句話,他常常掛在嘴邊,并多次以此教導兩個兒子處世。一直到我差不多三十幾、四十歲,我未曾賭過一個仙。

賭博是萬惡之源,許多人因此而家破人亡,妻離子散。

李超人盡管家產萬貫,但是對于賭博,他從來都是敬而遠之,在他的腦海里,只是想著怎樣通過正當手段,正常渠道去賺錢,然而再拿錢去回報社會。

如果你不過分顯示自己,就不會招惹別人的敵意,別人也就無法捕捉你的虛實。

俗話說:槍打出頭鳥;人怕出名,豬怕肥。

可以說愛出風頭,好唱高調對于很多人來說都不是一個好習慣。李嘉誠常常告誡部下和自己的親屬,做人要低調,避免成為眾人進攻的靶子,同時,這一原則,也使得超人在商場上得心應手。

有一天,我到公園走一趟,途中覺得口渴,于是去買雪糕吃,穿短褲、T恤、穿便鞋走。沒有人認識我,我很開心。

作為香港超人,他的每一舉動都會成為人們觀注的焦點,都會成為媒體的重要新聞,這大概就是人出名后的苦惱吧!因此,當記者問及超人還有什么愿望時,他就說上了以上這些言語。

知識不僅是指課本的內容,還包括社會經驗、文明文化、時代精神等整體要素,有知識才有競爭力,知識是新時代的資本,五、六十年代靠勤勞可以成事;今天的香港要搶知識,要以知識取勝。

這是凝聚著李嘉誠寶貴經驗的話。1945年,只有十七歲的李嘉誠,沒有機會受正統的教育,僅是一名打工仔。他當塑膠廠推銷員期間,除了積極勤奮及頭腦靈活外,目光也放得很遠,對自己份內工作,絕對全情投入,從不把它視為用來賺錢糊口、向老板交差了事的工作,而是把它當做是自己的事業。他不時閱讀有關塑膠工業的報刊雜志,在了解塑膠產品的市場動向之余,又會親自去了解本地的消費情況及行情,仔細地寫下來,然后向老板提議該如何調節產品的質量。

就是這樣,李嘉誠只花了一年時間,業績已超越其他六位同事,成為全工廠營業額最高的推銷員。他當時的銷售成績,是第二名的七倍,遠遠拋離對手,佳績傲視同儕。在薪水愈加愈多的同時,只有十八歲的他更受到老板的賞識,被提升為部門經理。兩年后,他當上了工廠的總經理。一個小伙子,努力一兩年便升上行政要位,不可能也變為可能。

只要勤奮,肯去求知,肯去創新,對自己節儉,對別人慷慨,對朋友講義氣,再加上自己的努力,遲早會有所成就,生活無憂。當生意更上一層樓的時候,絕不能貪心,更不能貪得無厭。李嘉誠曾說,假如他是二十歲的年輕人,會計劃求取較高的學位,因將來的世界沒有知識,再多金錢,發展也會失敗。以上這段話是李嘉誠在總結自己人生經驗時說的,其中飽含超人幾十年的奮斗心得,值得每個人深思。

如果沒有個人條件,運氣來了也會跑去。

李嘉誠認為,多數的中國人多會自謙成功是靠幸運,很少有人說是由勤奮及有計劃地工作得來的。然而他強調,成功首先完全靠勤奮工作,不斷奮斗才有成果;雖然也要有少許幸運存在,但這種幸運不會非常多。

凡事都留個余地,因為人是人,人不是神,不免有錯處,可以原諒人的地方,就原諒人。

在漫長的人生道路上,所做的每件事不可能事事都正確,件件都令人滿意。只要他去做事,就有出錯的可能。所以,當別人因為某些原因犯了錯時,不要一味地去埋怨別人,責怪別人,要學會去原諒別人,理解別人,即所謂的“得饒人處且饒人”!

一個人累了應該休息,這是一種享受而絕無恐懼。

盡管李嘉誠富可敵國,然而他并未過于注重財富,在他看來人生的意義不在夭壽貧富。他說,當你想起人生只有短短的旅程,但希望趁著有能力做事的時候,盡量在世上播下好的種子,這才是值得的。

一個人應以忠誠努力為主,應節儉的時候要節儉,應用的時候要用。

李嘉誠認為自己之所能夠成為商場舉足輕重的人物,主要在于能夠把資源用得其所,不可浪費。社會上有些人,貧寒時期,生活艱難,而在暴富后便大肆揮霍,講氣派,講排場。這樣的人是難以有大成的。

我大膽地講句話,在某些場合遇到些很重要、地位很高的人物,我從不會搶著占個位置,跟他們拍照,但有些人有學問值得我去學習,能跟他拍照,我會很高興。

李嘉誠于九八年接受平生第五個榮譽博士學位,并出席中文大學的畢業典禮時說,他高興的并不是得到博士學位,而是自己得到大學生的認同。

我開始創業的時候,原來打算做三年后再從頭念書,但現實環境有所改變,我當然有點傷心。但我后來想通了,就是我一個人做醫生,也不過是一個人,假如我的事業成功,我可能每一年也培養了一二百個醫生,結果會更加好。這目標我達到了!

李嘉誠談道:“我希望多些時間放在醫療及教育上,對自己國家民族也有好處。我在過去二十多年也沒有停過,在未來也會做,甚至比過去做得更多,但是最佳的選擇仍是希望在香港多做一點事情,因我早在一九四零年來到香港,對這里是有感情的。”

年輕人只要向正確方向走,是有一條成功的道路的。

李嘉誠認為,一個人在青年時,目標奮斗的方向是否正確,這是非常重要的,然而在方向目標確定后,個人的努力和是否有恒心、毅力,便成了成敗的關鍵。超人的成功可以說明:一個人只要有正確的方向,加上自己的雙倍付出和在實踐中靈活應用,是一定會有出頭之日的。

我的性格,不會為五斗米折腰,亦不是做生意最叻的人,因怕應酬,怕奉承人,所以同任何中國領導人認識,去取生意,No!

可以說李超人,一生中從未因為個人私事而去走后門,拉關系,這是他所不愿的。東方廣場停工兩、三年,假如他要利用關系,根本就不用停這么久。他說:“在香港我見特首的時間很少,除了彭定康以外,回歸前見其他港督的時間遠多過董建華,而公司的海外機會和發展這么多,亦不需要利用什么關系。”

文明一定要靠知恥,要有良心,不能靠打人家,罵人家,否則午夜夢回也不好受。

李嘉誠認為,對于一些不衡量自己供款能力的炒家,不值得同情。為此,超人還特別例舉了一個例子,有一次去打高爾夫球,一名替他背球袋的婦人忽向李嘉誠求情,說自己無力供樓,希望他能網開一面。李嘉誠問她詳情,原來那位女士已購入四個嘉湖山莊的單位。聽完這個女士的“訴苦”,李嘉誠毫不留情地說:“以你的收入能力,參與四個住宅單位的炒賣是錯的。由這一秒開始,你不要同我說話啦,我要打球!”

要一邊做事,一邊學知識、科技。我們中國有些學者,不少更是被外國大學聘請做教授的,本身都不一定是大學畢業的。

在李超人看來,求學應該是最重要的事,然而,學識不一定是要通過大學的正規教育去獲得。他說:“即使是在職的人,也應該抽時間增進自己的知識。”

主站蜘蛛池模板: 开封市| 彰化市| 白水县| 浦城县| 武夷山市| 石阡县| 巴东县| 项城市| 宜兴市| 蒙阴县| 越西县| 理塘县| 济南市| 鄱阳县| 汶上县| 通化县| 邯郸县| 冕宁县| 安阳县| 调兵山市| 清水河县| 鲜城| 浦北县| 德令哈市| 梓潼县| 玉山县| 嘉义县| 沂水县| 镇坪县| 宣城市| 双桥区| 葫芦岛市| 万山特区| 孝义市| 喀喇沁旗| 凤台县| 筠连县| 高雄县| 龙海市| 双柏县| 黑山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