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章節
書友吧 1評論第1章 述意
蓋謂勤求佛道要須立愿為先。廣度眾生。必以發心為首。心發。則眾生可度。愿立。則佛道堪成。二者兼之。盡善盡美。故從上佛祖。一切圣賢。未有不發誓愿。勤修行業。而能成證者也。后來人根漸薄。道力衰微。將謂天生彌勒。自然釋迦。不肯專修。所以怡山禪師。撰此愿文。以為龜鏡。其間皈投三寶。則至德可憑。披瀝一心。則惑業俱遣。四緣具。望修道之有基。八難離期出塵之無障。發四弘。明自他之兩利。開六度顯福慧之兼行。行同二圣之深因。愿證一生之極果。更冀散形遍界。普度群迷。見相聞名。咸沾利樂。大哉斯文。實為成道利生之本也。然愿文雖簡。其義頗豐。茍非事理深窮焉能發心真切。故余采集諸書。略疏大意。庶幾禮誦之人。作一助顯云爾。
時
康熙癸巳年佛誕生日蘭陵律學苾芻書玉題于昭慶之法乳堂
禮佛發愿文略釋凡例(五則)此文名禮佛發愿者。謂發愿后應禮十方諸佛。及觀音普賢。以顯悲行二愿也。今人樂簡有名無實。若能如實行持。則其功不淺也。禪師愿文行世雖久。而余典流傳者少。故此行跡。未及詳備。若以相似應之則于理不當。今仍存闕略。俟高明者補足。古來注述不一。而行款亦各不同。或本文大字。注述字小。或雙行夾注。或單贅句下。今此書俱寫大字。略釋則低一格。科目又低一格。一者遵其先后。二者作述分明。不致紊亂也。此文脈絡雖然一理貫通。而其間所述之事則異。所以加科揭節次第分開。俾諸覽者。一目了然。毋容擬議也。誦此文。必須三業致敬對佛陳情。句句分明。字字懇切。方能感應道交。功歸二利。若還如誦經咒。風卷殘云望其獲益者。未之有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