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最新章節

書友吧 21評論

第1章 張錫純,中西醫結合的奠基人(1)

一段山藥,擺放在瓷盤中。

皮已經削去,山藥散發著玉一般的光暈。

我笑了笑,問朋友:可知山藥能做什么?

朋友回答:可以吃。

我搖了搖頭:非但可以吃,還可以救命!

朋友抬起頭,疑惑地望著我。

民國年間。

北京,通縣。

高崇勛的家里。

高崇勛的妻子已經臥病在床半年了。

這一日,她的病情突然加重,似喘非喘,氣短不足以息。

她感覺自己恐怕將要不久于人世了,于是開始向家人囑托后事。

她叮囑高崇勛:“我走后,你一定要照顧好女兒們,這是我最放心不下的……”

高崇勛潸然淚下,女兒們更是抱著母親痛哭不止。

但是,在這個悲傷的時刻,二女兒德清卻含著眼淚,讀著一本書。

半晌,德清突然對高崇勛說:“爹爹,您來看看,這書里說山藥可以救命,如此神奇。”

高崇勛睜大了眼睛。然后,他的目光落到了剛買回來的四兩山藥上。

接下來發生的事情,匪夷所思。

他們把這四兩山藥按照書中所說,煎湯給患者服下,過了十來分鐘,患者的氣息居然接續上了,癥狀大為減輕。

人們面面相覷。然后,他們每天堅持用四兩山藥熬湯給患者服用。

結果,四個月后,患者痊愈,而且身體較病前更好。

高崇勛驚了,這是什么書啊?如此實用!他合上書,書名赫然是《醫學衷中參西錄》。此書的作者,正是當時的一位名醫。

高崇勛激動不已,如此高手,我一定要拜他為師!

后來,高崇勛不遠千里尋師,終于得償所愿,拜在此人門下。

朋友聽完,嘆了口氣:“山藥原來真可以救命,但是,我有個疑問。”

我抬起頭:“請講。”

朋友好奇地問:“這位杏林高人到底是誰呢?”

我回答:“張錫純!”

張錫純,民國期間的中醫大師,大家如果想研究那個時期的中醫,一定無法繞過他。張錫純的影響,就像是您眼前巍然屹立的一座大山,讓人沒辦法忽視。

就是前幾天,我在中國中醫研究院聆聽醫史文獻權威專家余瀛鰲老先生的講話,余先生說:20世紀上半葉,中醫界沒有任何一個人的影響能和張錫純相比,從那以后,中醫再也沒出現過有類似影響的人物。

這句話的分量很重啊。

朋友點點頭:“果然是高人,我很好奇,他的一生到底如何呢?”

我放下了手中的茶杯,笑了。別著急,且聽我慢慢道來……

(一)

引子

在最近這些年的電影中,李連杰主演的《黃飛鴻》給我留下的印象很深。看完這部電影以后,我在很長一段時間里,腦海中都會不斷地浮現出這么一幅圖像:在密布的陰云下,黃飛鴻倒背雙手,昂首挺立潮頭,眉頭緊鎖,他面對的,是重重的危機。

為什么會有這樣的圖像呢?因為當時列強環伺,內憂外患,中國人被稱為“東亞病夫”。我們的民族該怎么辦?這是每一個有良心的中國人都在想的問題。

黃飛鴻從他的角度出發,力圖通過練武,來增強國人的體質。

寫到這里的時候,我的腦海中甚至響起了悲壯的電影主題音樂。

其實,當時面臨這種局面的又何止黃飛鴻一個人呢?

我們中醫界也面臨著同樣的問題,西醫進來了,中醫被認為是不科學的,面臨被取締的危險。那么,中醫到底能不能治病呢?我們該如何面對西醫呢?

今天,我們要講述的,就是中醫界里一位黃飛鴻似的人物——張錫純。

對中醫界來說,張錫純是一位不可多得的大師。

曾經有人對現在的中醫名家做過一項調查,讓他們列出十個對他們影響最大的人物和書籍,結果70%的中醫名家,在第一的位置填寫上了張錫純這個名字,或者是他的書《醫學衷中參西錄》。

可見,張錫純在中醫史上有多重要。

那么,張錫純到底是一個什么樣的人物呢?他帶給了我們什么啟示呢?

讓我們從頭說起吧。

沒趕上好日子

張錫純的老家在山東。山東歷代都出高人,清朝的黃元御大家都很熟悉,也是山東的。后來張家遷移到了河北的鹽山,所以后來都叫他鹽山張錫純。

張錫純的祖父張彤元懂醫,估計對張錫純后來從醫有一定的影響。

張錫純的父親張丹亭,會些醫術,不過平時更喜歡詩詞書畫,他的理想是讓張錫純好好學習,將來在詩書上有所成就,這事兒后來在張錫純寫的一段話里能夠看出端倪。

張錫純很喜歡菊花,也喜歡沒事兒寫幾首詩(估計是受他父親的影響),他的詩集就叫《種菊軒詩草》。他在自序里說,小的時候,他爹沒事兒就讓他背唐詩,有一天,老爹把兒子叫過來,說:“來,爹給你命個題,題目是‘天寶宮人’,你順著這個,作首詩吧。”

說實話,這題目出得夠難的,多大點兒的孩子啊,懂什么天寶宮人啊?

可是,張錫純還真不含糊,立刻提筆,寫了首詩,詩里有這樣一句“月送滿宮愁”,張錫純的老爹看到這句的時候,眼睛刷地一下就亮了,跟通了電似的,大加贊賞:這句子,哪是一個孩子能寫出來的啊,我這個兒子,將來可不得了啊!肯定是個大詩人啊(謂孺子異日當以詩顯名)。

當然,事情的結果和張錫純的父親期望的稍有不同,他的兒子詩人沒當成,卻成為一代名醫。

但是,大家別以為張錫純出生以后,生活就是學習,沒事和老爹頗有情致地賦詩,這么想可就錯了。

張錫純出生在公元1860年,這個年份,沒有一個中國人能覺得舒坦,讓我們來看看當時都發生了什么吧。

首先,在南邊,太平天國和清軍正打得激烈。就是在張錫純出生的那年,太平軍正在進攻武昌,同時安慶保衛戰開始了,曾國藩哥兒幾個正在和洪秀全死磕,整個長江中下游就是一個大戰場,根本就沒有了以往魚米之鄉的景象。

北邊也很亂。就在張錫純出生的第二年,咸豐皇帝病死,慈禧太后使了個陰招兒,把八位輔政大臣都給廢了,開始了垂簾聽政,中國從此進入了一個更加黑暗的時期。

往大了說,張錫純的少年和青年時代是中國近代史中最紛亂的年代,什么火燒圓明園、太平天國、不平等條約、賠款割地都是那個時候的事兒,任何一個中國人都會覺得自己的心頭壓了一塊大石頭。甚至我們上學學習歷史課的時候,都不愿意看這段歷史,覺得心頭堵堵的。

這些,沒法兒不對張錫純造成影響,甚至我們可以說,那個時代的人似乎都在按照這樣的模式在思考:該怎么辦?我們到底行不行?我們能證明自己行嗎?

當時的歷史環境在某種程度上影響了張錫純的醫風。看張錫純治病,很少開那種平淡的、小劑量的不溫不火之藥,也不會用很長的時間才給患者治好病。張錫純從來都是雷厲風行,立竿見影,追求實效,通常是在幾劑藥之內解決患者的問題。他似乎在一直力圖證明著:我們不但能行,而且還做得很好。

初生的牛犢

當時,張錫純和別的年輕人一樣,都在準備科舉考試。雖然是晚清了,但在當時人的眼中,科舉依然是正途,就好比今天參加高考一樣,絕大多數高中生玩命地讀書,都是為了那三天的考試。

但是,張錫純還有一個愛好,就是看父親和其他的醫生診病。閑暇的時候,父親經常給張錫純講些醫理,這讓張錫純很感興趣。

話說有一天,張錫純見鄰居家里聚集了很多人,議論紛紛,面露疑惑的表情,張錫純很奇怪:到底是怎么回事兒呢?

原來,隔壁的這家有人患了外感病,當時叫做傷寒,因為調理不當,最后變成了“熱入陽明大便燥結證”,這在中醫叫陽明腑實,就是有燥結的大便在腸中,這是因為外邪入里化熱導致的。一般中醫治療是用張仲景的大小承氣湯類方。

當然,前面治療的醫生和我們想的一樣,開的也是大承氣湯。這個方子出自張仲景的《傷寒論》,由大黃、厚樸、枳實、芒硝組成。瞧瞧,都是瀉藥。這個方子是著名的寒下之方,專門對付熱邪導致的燥結,一般服用后很快就會奔廁所去,一瀉方休。

但是,這位患者卻非常奇怪,已經服用兩劑大承氣湯了,卻一點要瀉的意思都沒有。

這讓大家議論紛紛,怎么回事兒?這位是什么病啊?怎么這些猛烈的瀉藥,他吃了都沒有反應啊,別不是有什么別的毛病吧?

張錫純聽了,也覺得好奇,于是趕快跑過來,想一看究竟。

這個時候,有人提出,不如我們把劉肅亭先生請來吧。

這位劉肅亭是誰呢?

原來,劉肅亭是張錫純家鄉的名醫,十里八鄉的人有病,都請他來看。他的手段高明,很多疑難病癥都能應手而愈。

大家一聽,紛紛贊成,于是就把這位劉肅亭先生給請來了。

劉肅亭先生診了一下患者,然后提筆開了個方子,就一味藥,叫威靈仙,三錢,煎湯服用。

大家全都揉眼睛——我們沒看錯吧?這么一個嚴重的病癥,您就一味藥,而且這個威靈仙還是一個治療風濕疏通經絡的藥,這和大便燥結有什么關系啊?

張錫純也是感覺丈二和尚摸不著頭腦,這位是高手,我們都聽說了,可是憑著我自己有限的醫學知識分析,這也太不靠譜了!

就在大家疑惑不解的時候,剛剛服下藥的患者突然呻吟了一聲,這下大家全都愣住了,紛紛停住議論,看著患者。

此時屋子里靜悄悄的,掉根針的聲音都能聽見,只見患者呻吟片刻,突然起身,直奔廁所!

甭問,大便通了,這個病也就這么好了(病亦遂愈)。

張錫純這個佩服啊,這可真是高手啊,果然是應手而愈啊。可是這是為什么呢?

最后,張錫純實在是忍不住了,就虛心向這位老先生請教。他問劉先生說:“這個威靈仙雖然也有一點通便的作用,但是太小了,它主要是去風濕通經絡的,瀉下的作用和大承氣湯簡直沒法比,可是您用怎么比大承氣湯還管用啊?”

這位劉先生也不保守,見張錫純年輕好學,就將秘密和盤托出。他說:“告訴你吧,這位患者雖然服用了大承氣湯,但是因為臟腑氣化阻滯不通,所以藥力并沒有發揮作用,都郁滯在那里了,所以沒有瀉,此時這兩服大承氣湯還在肚子里面呢。”

張錫純若有所思地點點頭。

劉先生接著說:“我只是用這個威靈仙來通經絡,調氣機,觸發了大承氣湯的藥力,藥力發揮作用了,大便也就通了。這個威靈仙的作用,就好比是放槍放炮時的那個導火索啊。”

張錫純聽了,贊嘆不已。他后來自己說:“愚聞如此妙論,頓覺心地開通,大有會悟。”

這哪里是什么妙論啊,只有功夫深厚,在看病的時候才會出現如此的神來之筆。

多說一句,前幾天,我在中國中醫科學院醫史文獻研究所,聽中醫大師余瀛鰲先生的講座,他說治病有“法治”和“意治”之分,“法治”是按照正常的方法來治療,這是常規,但是還有很多時候需要靈機一動,以意治之,這位劉肅亭先生就是意治啊。

張錫純有了這次經歷,思想上受到的啟發較大。后來不久,就發生了另外一件事情。這事居然給了張錫純一個理論聯系實際的機會。

原來,在張錫純的鄰村,有位叫霍印科的小伙子。他是張錫純的師兄,兩個人天天在一起背誦科舉教材和復習提綱,模擬考試的時候估計也是前后座。

這天霍印科因為點小事兒,生了點氣,“怒動肝火”,然后又患了外感,七八天以后,腹中脹滿,大便燥結,非常難受。請來了醫生一看,常規思路,這是大承氣湯證啊,于是,就開了大承氣湯。

您說怎么就那么巧,這位霍印科,服藥后也是紋絲不動,絲毫沒有要瀉下的意思,反而覺得脅下疼痛難耐。

這下,大家都傻了,這是什么病啊,怎么連大承氣湯都沒有效果呢?個別反對中醫的人也開始說壞話了:看到了吧,中醫沒有效果吧?連你們醫圣張仲景的方子都沒有效果!切,還說什么?偽科學!

這個時候,張錫純突然有所領悟,這不正是上次劉肅亭先生遇到的情況嗎?

您該想了,別不是張錫純也要效仿劉先生,用威靈仙疏通經絡了吧?

如果您那么想,說明您還沒有領悟中醫的真諦。中醫的真諦是辨證施治,有什么證用什么藥,那次是經絡不通,這次可是脅下脹痛啊,而且是生氣后才患的病,情況不同了啊。

張錫純一診脈,又診得個沉弦有力的脈象,于是他就知道這個病是由肝氣郁滯,肝火壅盛導致的。所以,他靈機一動,用了疏通肝氣的柴胡三錢、生麥芽一兩,就兩味藥,熬水給患者喝了。

結果,藥喝下去,半個小時以后,肋下已經不痛了,又過了一個小時,大便通下,肚子也不脹了,“病脫然痊愈矣”。

可見,張錫純年輕的時候,就已經領會了中醫的道理,學會靈活運用了。

這個故事對我們今天的臨床特別有啟發作用。

那年頭還要參加科舉考試

公元1881年,此時的張錫純已經成長為一個21歲的大小伙子了。

就在這一年,清政府和俄國簽訂了著名的《伊犁條約》,賠償俄國九百萬盧布,后來又陸續割讓了七萬平方公里的土地,這些令人心寒的事情我們就不提了,讓我們來看看張錫純的生活吧。

就在這一年,張錫純參加了科舉考試。沒想到卻落第了,這讓張錫純很難過。

這種難受主要是因為父親,父親一心希望他能夠高中,光宗耀祖,估計事先還和鄉里鄉親吹了:我們家錫純,模擬考試那么多次了,一般都是前三名吧,估計重點不成問題,主要的精力就放在挑選清華還是北大上了。

結果下來以后,讓老張同志很是抬不起頭。當然,張錫純的日子就更難過了。

為了減輕家里的壓力,張錫純決定,到天津去學習一段時間,參加個補習班什么的。

品牌:正清文化、坤元天冊
上架時間:2016-03-14 17:30:54
出版社:天津科學技術出版社
本書數字版權由正清文化、坤元天冊提供,并由其授權上海閱文信息技術有限公司制作發行

QQ閱讀手機版

主站蜘蛛池模板: 上虞市| 安化县| 杂多县| 米脂县| 永嘉县| 莒南县| 古浪县| 乌拉特中旗| 安泽县| 秭归县| 内江市| 兴仁县| 华亭县| 蓬安县| 两当县| 定州市| 密云县| 二连浩特市| 图木舒克市| 科尔| 涞水县| 从江县| 肥西县| 乌鲁木齐市| 红河县| 永靖县| 平南县| 澄江县| 云阳县| 米泉市| 甘孜| 玛纳斯县| 景宁| 开封市| 榆社县| 大埔县| 瓦房店市| 星座| 聊城市| 克拉玛依市| 龙井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