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卅街檔案館:有詭
最新章節
書友吧 24評論第1章 楔子
這個世界什么事情都會發生。
如果不是三十多年前的那場熊熊烈火,恐怕我最不相信的,就是這本小說的第一句話。
今天,我最后一次走進卅街檔案館,在撣落這些絕密卷宗上厚厚的積塵之后,我在它們面前站了好一陣子。陽光透過斑駁的窗玻璃照進來,刺鼻的塵土飄蕩在我的周圍,還有一些粘在我稀疏的胡須上。我伸出顫抖不止的手指,挨個兒撫摩這些打了多年交道的卷宗,它們被歷史涂滿了褶皺,就像我那故去的老伙計慘不忍睹的面頰。
我太想念我的老伙計啦!要不是我的老伙計,我這半輩子或許平淡無奇,而這些詭異莫測的神秘事件就不會書寫在這里。你問我都是些什么神秘事件,嗨!簡直太多了,比如:第五號卷宗里的“猛虎連炸營”事件、第十二號卷宗里的“鴨綠江水嘯”事件、第三十號卷宗里的“古剎石佛異變”事件、第五十五號卷宗里的“生寒鏡和胎盤”事件……
現在想起來,我似乎還能看到卷宗里當事人的恐懼、戰栗、驚慌和絕望,它們時常讓我在睡夢中冷汗連連,而當事人在那些激蕩歲月里所表現出的歡喜、堅韌、剛烈和希望,在這個世界里仿佛已經銷聲匿跡——但是,它們將長久地埋藏在我的記憶深處,直到我生命的終結。
好啦好啦,我感慨起來就沒完沒了,那個跟我交接的年輕人正不耐煩地等著我呢,我得把卅街檔案館的鑰匙交給他——他看起來那么朝氣蓬勃,而三十多年前,我就是在他的這個年紀……
1983年,我所在的城市發生了一場震驚全省的火災。作為這場災難的親歷者,至今我還心有余悸。而正是因為這場罕見的火災,才使這些被塵封已久的卷宗得以曝光于世。
大火是由卅街盡頭的西山火葬場引起的,火勢一路蔓延直至街口檔案館。當時是清晨,我們響應政府號召,冒著生命危險沖進濃煙滾滾的卅街,火災現場指揮員請求我們務必把所有的卷宗搶救出來,我還能記起他那時帶著哭腔的喊話:“同志們,這些可都是鮮活的歷史啊!”那個年代,人心還沒有壞掉,大伙兒干起什么來都是實打實,所以這些“鮮活的歷史”得以保存至今,我們的確功不可沒。
搬出的卷宗被要求放在一輛大卡車上,由于火災現場非常混亂,負責運送這批卷宗的司機急忙掉頭就開走了。事后我才發現,有那么一份遺落了,就在我腳邊。
關于這份卷宗,促使我翻看它的最重要的一個原因,是卷宗封面鮮紅的“慎”字陰文印章。那時候我還不知道,卅街檔案館所有帶“慎”字陰文印章的卷宗背后,都隱藏著驚心動魄的……詭異!
這份卷宗是1956年一個叫馮健的解放軍老兵寫的材料,立卷單位為通化專區第X軍工廠。由于那個時代明顯的意識形態充斥在字里行間,所以,我在轉述之時對個別無關緊要的詞句進行了刪減,順便也對整份卷宗進行了適當潤色。此外,為了便于閱讀,我人為地將卷宗分成了若干章節,并配以標題。因此,在請求讀者對我擅自做主予以原諒的同時,我想鄭重地說上一句:
請注意,你看到的僅僅是一本小說。
以下,就是馮健在解放戰爭期間關于“失蹤”問題的供詞——也就是說,我們的敘述正式拉開了帷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