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最新章節

書友吧 1評論

第1章 短命皇帝(1)

一、考察

公元前74年,霍光特別孤獨。孤獨的原因在于,對手走了,不是對手的也走了,連他的朋友也跟著走了。

這年夏天,四月十七日,劉弗陵崩于未央宮,年僅二十歲。

劉弗陵英年早逝,對霍光是一個極大的打擊。此時,估計劉徹老人家在地下聞知此訊,也是痛徹心扉。什么世道,該走的都走光了,不該崩的卻也崩了。

霍光一時真是手足無措。首先,劉弗陵騰出來的空位由誰來坐;其次,屬于他的這個時代,漢朝到底走向何方,他心里沒底。

不要說后面的問題,僅選任新皇帝,就讓他頭大了。劉弗陵走了也沒關系,可問題在于,他連個兒子都沒生。

既然這樣,就只能翻開血統譜,看看哪個最合適。

如果按血統論,那非劉胥莫屬了。劉胥是劉徹兒子群中,最具生命力的一個,目前只有他一個人還在世上瞎混著。

霍光知道世上有一劉胥,但他什么都沒說。很快,他召開了一個部長級會議,跟眾卿磋商物色新皇帝人選。沒想到,在會上果然有人提議立劉胥為皇帝。這時候,霍光想不說話都不行了,他不得不表態。

霍光的意見是,讓劉胥當皇帝,肯定不妥。原因很簡單,劉徹生前,就特別不喜歡劉胥,因為劉胥整天好玩好斗,不學無術。

事實上,這些原因只是擺在桌面上的話。

霍光不選劉胥,真實原因有二:首先,劉胥本不是什么好貨色,德才均無,且已定型,由這樣的人做皇帝,那還得了?其次,劉胥和劉旦是同母兄弟,劉旦被霍光整死,難道劉胥上臺會放過霍光?

如霍光所料,劉胥的確不是什么好貨色。一直以來,劉胥兩只眼睛輪流值班,盯住劉弗陵不放。他之所以盯劉弗陵這么緊,是因為他發現了新情況。這個新情況是,劉弗陵年紀越來越大,卻始終不見女人們替他生出一子。

如果劉弗陵生不出兒子,那他這個當哥哥的,希望可是大大的。于是乎,劉胥天天祈求蒼天閉眼,少管閑事。同時,他還請來女巫,詛咒劉弗陵斷子絕孫。真是功夫不負有心人,劉弗陵斷了子絕了孫,還崩了命。這下子,劉胥樂壞了。是的,天堂仿佛就在眼前,只差一步,就可登堂入室了。

然而,劉胥卻不知道,他有當皇帝的機會,卻沒那個命。霍光猶如攔路虎,讓他半步也不得向前。更可怕的是,霍光已將目光鎖定了一個新人選,要徹底斷了劉胥的野心。

霍光瞄上的人,名叫劉賀。你可以不知道劉賀,但你應該知道昌邑王劉髆,劉賀是劉髆費了不少力氣生出來的。如果還不知道劉髆,那也沒關系,你肯定知道另外一個與他關系密切的人。那個人,就是李廣利。

曾記否,李廣利當年出征匈奴,臨走前強烈建議劉屈氂丞相,力扶劉髆登太子位。沒想到的是,李廣利在前線奮戰猶酣之際,后面卻傳來了壞消息。劉屈氂受巫蠱牽連,同時立太子的陰謀又泄露,被拉出去斬了。因此,李廣利走投無路,最后投了匈奴。

在那場恐怖事件中,劉徹放過了劉髆。盡管如此,太子之位,徹底與劉髆無緣了。后,劉髆卒,其子劉賀接班,當了昌邑王。

然而,劉胥和劉賀兩人,從輩分上說,一個是長輩,一個是晚輩。而我們知道,漢朝繼承皇帝的規矩是嫡長制。沒有嫡,就應該立長。霍光要立劉賀,廢劉胥,廢長立幼,憑什么呀?

的確,這是個頭疼的問題。封建王朝,凡是上位者,必須正名。名不正,則言不順;言不順,則天下不服。霍光如果不能從理論上解釋廢長立幼的合理性,貿然迎立劉賀,接下來就算劉胥不鬧事,也不知道哪個人會跳出來惹出事端。

事實上,要解決這事,也不是很難。所謂理論,全在嘴上,就看你會不會說。當然,這話不必霍光查經閱典,親自張嘴。此時,有一宮廷郎官主動給霍光上了一道書,引例論證了廢長立幼的合理性。

郎官主動上書,那是胡扯。我認為,這不過是一場戲。霍光是導演,郎官不過是臺上蹦的。那郎官引了周事,說了兩例廢長立幼的故事,最后還總結說,古人都能做的,我們當然能做。只要合適當君王的,哪還管他是長是幼呢?

郎官這道奏疏,霍光仔細看了,并做了批閱,然后轉給丞相。田千秋走后,漢朝新換了一位丞相。誰也沒想到,這位新丞相竟然是那個膽小怕事的楊敞。

楊敞看了奏疏,啥話都沒說,又轉眾卿傳閱。最后,大家一致同意廢長立幼,迎立劉賀。很快,上官皇后下詔書,派少府和中郎將等人,迎昌邑王劉賀進京,準備登基。

劉賀,生于公元前92年,他當昌邑王的時候,不過是個四歲的孩子。劉賀這輩子,說不苦也挺苦的。他有娘生,卻沒爹養,打小就是一頑童。長大后,用現在的話說,簡直就是一問題少年。

首先,他不愛讀書,特別愛玩,而且玩得還特別瘋。哪里好玩,就撲哪里去,簡直是玩一行愛一行。除此之外,還特好吃。一個人吃不過癮,召人陪吃還不過癮,甚至還跑到廚房見肉就啃,仿佛他前輩子就沒吃過肉似的。

其次,這廝還特無禮。作為貴族,兩個六藝是必須精研的。第一個六藝,就是《詩》《書》《禮》《樂》《易》《春秋》六部典籍;另一個六藝,就是禮、樂、射、御、書、數六種基本技能。貴族以兩個六藝要求子弟,無非就是要將他們培養成德才兼備的貴族接班人,如果命好,說不定還能混個皇帝候選人。

然而,從小缺乏管教的劉賀,簡直就是一匹沒裝過籠頭的野馬。要才無才,要德無德,簡直就是不像話。不像話也沒關系,只要自己快樂就行。所以,劉賀絲毫沒有愧疚感,該怎么玩還怎么玩,該怎么吃還怎么吃。甚至有時候高興,還要帶一幫人野外賽馬,丟命的事都不怕。

劉賀的所作所為,有些人看在眼里,急在心上。替他著急的有兩個人,一個是王吉,一個是龔遂。王吉是昌邑王國的中尉,龔遂是昌邑王國的郎中令。

王吉曾經給劉賀上書,那書寫得又臭又長,總結起來卻只有一句話:昌邑王您也算成年了,該收心讀書了。您現在應該只想兩件事:一件是讀書,和古之圣賢交流對話;一件是樹立遠大理想,就算不是以天下為己任,至少也得替自己的將來打算吧。

王吉的奏疏,劉賀看了,很不以為然。然而,他還是假裝誠懇地對中尉先生說道:“多謝您老人家的批評和指教!”然后,為了獎勵王吉,賞了他五百斤肉,“肉五石,干肉五包”。

賞賜完畢,他又找人玩樂去了。

事實上,年輕人愛玩,經常把長輩的話當作耳邊風,也不是什么奇怪的事。犯此毛病的,劉賀不是第一個,也不是最后一個。想當年,劉徹十七歲時,年少輕狂,經常偷偷溜出長安,帶著一幫心腹去野外打獵,而且一玩起來就沒完沒了。

那時,劉徹的老媽王太后管他可嚴著呢,再往上還有一個竇太后也盯著他,可他還是照玩不誤。如今,劉賀無人管教,打個獵、遛個馬也是正常之舉。然而,與劉賀不同的是,劉徹打小好讀經書,胸懷天下。劉賀是就知道玩。

不過,劉賀本質也不算壞,他吃的不過是缺乏教育的虧。面對如此貪玩的少年,有人認為,僅講道理是行不通的。軟話聽不得,那就得來點狠的。

得出以上那番教育至理名言的人,是郎中令龔遂。龔遂為管好劉賀,采取以下方法:首先,要求劉賀的老師加強輔導,監督他按時做作業。所謂做作業,就是讀背儒家經典。

其次,就是親自上陣,基本上見一次就批評一次,而且每次總是挑難聽的話,罵劉賀的缺點。于是乎,劉賀一聽到龔遂張嘴,馬上捂起耳朵就跑,比兔子逃得還快。

如果每次都讓劉賀跑掉,那就白費心思了。龔遂也不含糊,劉賀一跑,他就猛追,追上劉賀后,撲通一聲就跪在他面前猛哭。龔遂這一哭,弄得劉賀很不好意思,不禁吃驚地問道:“不就是不聽你的話嗎?有什么好哭的?”

龔遂說道:“我不是哭你不聽話,我是哭你快要完蛋了。”

劉賀迷惑不解地問道:“我不是好好的嗎?怎么說這么喪氣的話?”

龔遂說道:“你天天這樣好玩,終有一天會將自己玩廢的。那時,你哭都來不及了。”

劉賀很無奈地說道:“你的心思我懂,依你的意思我該怎么做?”

龔遂說道:“近朱者赤,近墨者黑,你之所以淪落成今天這模樣,都是被你身邊那幫心腹教壞了。這樣吧,我給你換掉你身邊那幫跟從,用新人重新調教你,如何?”

劉賀無奈地說:“好吧,聽你的。”

很快,龔遂精心挑選了一批人跟隨劉賀。然而不久,劉賀就開始發牢騷了。因為龔遂給他安排的這些人,只會讀書,一開口就是子曰子曰,暈死人了。而且,這些人不會喝酒,也不會逗樂,一切按部就班,形同木偶,簡直悶死人。

劉賀猶如被架到火架上燒烤的鴨子,終于憋不住罵娘趕人了。最后,他又將原先陪他吃喝玩樂的那幫朋友,一個個都找回來陪他了。

這就是真實的劉賀。吃喝玩樂,樂此不疲,活脫脫一個紈绔子弟。難道霍光就不了解他那副德性嗎?可是,既然了解,為什么不選別人,偏要選一個比從石頭縫里蹦出來的孫悟空還要愛玩的人來當皇帝?

事實上,霍光是有苦難言啊。請看看劉徹的家族譜,你就明白霍光有多為難了。劉徹生有六子:戾太子劉據,齊懷王劉閎,燕剌王劉旦,廣陵厲王劉胥,昌邑哀王劉髆,漢朝第八任皇帝劉弗陵。

劉據育有一子,名喚劉進。當年,劉據被逼造反,劉進隨父逃亡湖縣,后被害死。齊懷王劉閎,混得特慘,短命無子,封國被除。劉旦和劉胥就不用說了,狼子野心,地球人都知道這倆兄弟是什么貨色。如果讓他們當皇帝,還不如直接把漢朝這幫高官先殺了。

現在,終于明白霍光的難處了吧。不是他不想挑個好的,是他根本就沒的挑。

盡管說,劉賀這孩子貪玩好吃,文盲一個,不算靠譜。不過相對劉胥來說,可就好多了。怎么說,劉賀也只是好玩罷了,這孩子本質還不算壞。更重要的是,玩物者,必胸無大志。所以,劉賀和劉胥,一個是胸無大志的孩子,一個是野心勃勃的大叔級人物,霍光還是愿意挑選前者。

說了半天,我們總算明白了,劉賀之所以能被選上皇帝,一個字:命。世間之事,當我們不能按常理推演和解釋的時候,只好將它推給命運。劉賀準備當皇帝那年,不過十八歲。他活了十八年,玩過種種好玩的事,不過,打死他也不相信,最好玩的事竟然是有一天被人拉出去當皇帝。

正所謂,好運來了,跌倒都要撿黃金。然而,劉胥呢?盼星星盼月亮,好不容易有了機會,卻被人家說不安好心,極不靠譜。或許是,有些人,天生所具有的,就是有些人天生所追求的。他們劉家倆兄弟奮斗一生,卻不如人家一個貪玩的孩子拿得輕快。這是什么世道?郁悶啊。

做自己的皇帝,讓別人哭去吧。那時,劉賀一聽說中央要召他進長安當皇帝,樂得就差沒飛起來了。

劉賀接到的詔書,是以上官皇后的名義下達的。詔書抵達昌邑王國的時候,正值初夜,整個王宮都點著火燭。當劉賀激動地打開詔書一字一字地念起時,全宮的人都歡呼起來,王宮成了歡樂的海洋。

那一夜,劉賀成為歡樂海洋里最為幸福的一朵浪花。一切來得太突然了,仿佛是假的,又仿佛是做夢。

第二天,劉賀依然激動難抑。中午,他突然宣布,立即啟程進京。

二、新天子

那時,劉賀恨不得長出一雙翅膀,當夜就飛進長安未央宮登基。然而,他只知道猴急,卻不懂做皇帝的規矩,此前竟然也沒人教他。事實上,就算是教他,他也未必能聽得進去。

那么,做皇帝的規矩是什么呢?很簡單,準備辭讓三次。理由也是千篇一律的,說天下能人輩出,自己不夠資格,還是讓別人去做吧。

這不是謙虛,這叫作秀。這個政治秀,自劉邦開國以來,已成傳統。劉邦之后,將此傳統演得最為成功的,恐怕就是劉恒了。

當年,呂雉勢力倒臺,陳平和周勃商議選皇帝,最后敲定了代王劉恒。然而當長安旨意發到代地時,劉恒非但不興奮,反像要被人家推出去踩地雷似的,弄得全家都戰戰兢兢、坐立不安。

于是,他先是辭讓。辭讓沒通過,又開會討論,會議上辯論激烈,沒有形成統一意見。最后,只好派人去長安探虛實,摸清情況,然后才慢吞吞地前行。

到了長安后,劉恒低姿態出場,一秀再秀。最后,終于坐穩屁股,天下在手,任其拿捏。當然,世間沒有無緣無故的成功。劉恒之所以成功,跟他的成長經歷有莫大關系。

劉恒早年經歷過很多苦難,比如呂雉時代的政治風波,其無論是心智還是心理,都過早成熟,這是其一。劉恒自小就被老媽薄太后嚴加管教,修身養性、韜光養晦,終成大器,這是其二。

反觀劉賀,要家教沒家教,要磨煉沒磨煉,簡直就是一有頭無腦的小混混。如此這般,他手無寸鐵就要出去闖蕩江湖,無異于飛蛾撲火,自取滅亡。

以上這些,昌邑王國中尉王吉是知道的。所以,在劉賀動身之前,他還特別寫了一封書,告訴劉賀到長安后,必須注意兩件事:第一,就是謙虛,謙虛再謙虛。第二,聽霍光大將軍的話,做個乖孩子。不乖的話,可能連糖都沒的吃了。

看了王吉的奏疏,劉賀一笑置之,將王吉的奏疏一丟,拍拍手就走人了。

在劉賀看來,以前昌邑王國是他的,他愛怎么整就怎么整。現在,天下就快是他的了,他愛怎么搞就怎么搞。所謂霍大將軍,能管得著他嗎?

品牌:磨鐵數盟
上架時間:2015-10-16 17:09:59
出版社:湖北教育出版社
本書數字版權由磨鐵數盟提供,并由其授權上海閱文信息技術有限公司制作發行

QQ閱讀手機版

主站蜘蛛池模板: 永修县| 九江市| 辽中县| 沭阳县| 东乌珠穆沁旗| 邵阳县| 临澧县| 广灵县| 玉树县| 曲松县| 昌图县| 双柏县| 苍山县| 台东市| 海原县| 云霄县| 新丰县| 静宁县| 东丽区| 泰和县| 克拉玛依市| 武平县| 威远县| 香港 | 南涧| 盐山县| 桐梓县| 辛集市| 泾阳县| 延长县| 潼关县| 邛崃市| 若羌县| 教育| 阜南县| 密云县| 阿瓦提县| 新平| 乌拉特后旗| 宝坻区| 吉安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