義渠安國,是春秋戰國時代義渠部落的后裔。按道理,義渠安國作為劉病已派出的特使,他的任務就是發現情況,然后傳達和反映情況。所以,先零部落提的請求,義渠安國能做的,就是把報告打到中央,由劉病已主持開會討論,最后才能下結論。
如果事情按程序辦,那就簡單多了。問題是,義渠安國不知是吃錯了藥,還是腦袋抽筋了,竟然把程序搞反了。他是這樣做的:先批準先零部落搬回舊地,隨后,他才把報告打到中央。
消息馬上傳到長安,趙充國一聽,大叫不妙。接著,趙充國直接給劉病已上書,彈劾義渠安國奉使不敬,引寇生心。劉病已看了趙充國彈劾書,先是一愣,然而一想,他明白了。
在漢朝熟悉夷民之事的人當中,如果趙充國說他是第二,絕對沒人敢說第一。趙充國曾經蹲點大西北,跟夷民斗智斗勇,那些人屁股一動,他都知道人家要放什么風。所以,趙充國認為,先零部落不好好在移民區待著,竟然有打回湟水的主意,其中肯定有詐。
這下子,劉病已也慌了。于是,他連忙給義渠安國批復,不批準先零部落的請求。同時,緊急把義渠安國召回國。
然而,一切都晚了。
事實證明,趙充國的判斷是正確的。先零部落的請求,得到義渠安國口頭批準后,仿佛奴隸翻身做了主人般激動。于是,他們迅速行動,大批大批地強渡湟水。這時,漢朝郡守聞訊趕來,派兵阻攔。然而他們卻吃驚地發現,西羌部落仿佛是蝗蟲般,鋪天蓋地而來,除非有噴蟲劑,不然就別想擋住他們的路。
更可怕的事還在后頭。先零部落首領楊玉,聯合西羌部落二百余酋長,互派人質,立盟訂誓,解除仇恨。
為什么說這事可怕呢?一直以來,西羌部落之間,幾乎處于小戰國混亂狀態。今天你打我,明天我揍你,后天你又來砍我,再后天我又要抄你。他們之間,打架斗毆,無休無止,誰都自稱老大,從來都沒有誰服過誰。如今,突然立盟訂誓,了卻恩怨,他們到底想干什么?
帶著這個問題,劉病已馬上召來趙充國詢問。趙充國這樣回答道:“羌民聯合,之前僅有一回。三十年前,他們也像今天一樣解除仇恨,向天盟誓。然后十萬羌民聯合匈奴,進攻漢朝。結果,漢朝花了五六年,才將他們擺平。”
趙充國以上的回答,基本說對了。但是,有兩個數據他弄錯了。首先,十萬羌民聯合進攻漢朝,不是三十年前的事,而是五十年前的事了;其次,當時漢朝擺平羌民,不是五六年,而是幾個月。
公元前112年,秋天,十萬羌民聯合匈奴,大舉進攻漢朝。冬天,漢朝動員十萬大軍,派將軍李息攻擊羌民。不消多久,羌民就被擺平,變得規矩多了。
時隔五十年,羌民突然搞出這么大的聯合,難道又要像五十年前一樣大舉進攻漢朝嗎?如果是這樣,是什么氣候驅使羌民準備大打出手?
事實上,要回答這個問題一點兒都不難。驅使羌民聯合,準備舉大事的,不只是羌民內部的小氣候,還有外部國際大氣候。
趙充國繼續給劉病已分析:公元前71年,匈奴跟烏孫國干了一架,吃了敗仗,從此失去控制西域的能力,匈奴心里一直郁悶得很。匈奴要想對抗漢朝,僅靠自身力量,遠遠不夠。所以,他只有引誘西羌落部。
“據可靠情報,匈奴給西羌落部開出的條件是,西羌和匈奴聯盟,拿下張掖郡和酒泉郡,送給西羌居住。張掖郡和酒泉郡,是當年漢武大帝把羌民趕走后設立的郡屬。匈奴開出此條件,西羌肯定流口水。所以我認為,促使羌民聯合的幕后黑手,肯定是匈奴。而接下來,他們必有大動作,我們一定要作好防備。”
趙充國的話,說得劉病已眼皮直跳。劉病已本不好戰,自他上臺以來,從未有過大戰。此次,難道真要讓他大動干戈嗎?
四、名將之道
事實再次證明,姜還是老的辣。趙充國的判斷,又被證實是對的。不久,趙充國獲取一個重要的情報,說羌侯部落酋長狼何,已經派出使節向匈奴借兵。狼何的目標是,同時進攻漢朝的敦煌郡和西域的樓蘭,企圖切斷漢朝和西域的交通。
趙充國馬上給劉病已上書,提出一個對策:“狼何企圖切斷漢朝和西域的聯系,憑他那小樣的,肯定想不出來,這一定是匈奴使節替他想出來的招。如果我沒猜錯的話,他們肯定在秋天動手。因為秋天莊稼收割,戰馬正肥,糧食充足,正是他們作戰的好時機。當務之急,中央必須派出特使,巡視邊塞,加強防御工事。同時,再派人到羌人當中,挑撥離間,破壞他們的內部團結。唯有如此,才是上上之策。”
劉病已看了趙充國的奏章,馬上把丞相魏相和御史大夫丙吉叫來。劉病已把基本情況說了一下,然后叫他們盡快推薦一個好人選,派去邊塞了解羌人動向。
很快,魏相和丙吉就把名單送給了劉病已。劉病已一看,就傻了。他們推薦的人,竟然是義渠安國。
義渠安國上次犯了錯誤,沒有受到懲罰,此次,又要代表中央巡視邊塞。這說明一個問題,這個人后臺很硬,真不是一般的硬。不過,丞相和御史大夫都定好的人選,劉病已也沒什么好說,只好批準義渠安國巡視西羌部落。
魏相和丙吉為什么要推薦義渠安國,而劉病已為什么也同意了?這事我思前想后,摸不著頭腦。然而,當我看到下面即將發生的幾件事,似乎明白了些許。
我想,魏相和丙吉推薦的理由,大約如下:義渠安國也是少數民族,長期跟羌民打交道,熟門熟路,好做思想工作,這是其一。羌民得以重返湟中,是義渠安國批準的。可是,義渠安國當初只允許羌民在湟水以北放牧,羌民卻越過湟水,跑到漢朝領土來了。可能羌民沒聽清楚,義渠安國有義務再跑一趟,把話說明白。所謂,解鈴還須系鈴人,這是其二。
想想也是,對義渠安國來說,這是一趟和平之旅。只要他把羌民思想工作做通了,就可以回國將功贖罪了。
可是,意外的事又來了。義渠安國一到羌地,竟然再接再厲地又一次把工作思路搞反了。
事情過程大致如下:義渠安國帶了兩千人馬,抵達羌中。然后,他召集先零部落等三十余酋長喝酒。接著,就在酒席間,義渠安國突然逮捕幾個牛氣沖天的酋長,砍了。再接著,他又乘先零部落不備,發起攻擊,斬殺一千余人。
天下有這樣做思想工作的人嗎?來硬的,能行嗎?這下子,羌民各落部的意見可大了。他們認為,他們進入湟中是義渠安國批準的,沒有什么違法的。可是義渠安國一來,話都沒解釋清楚,就砍殺無度,實在太不厚道了。于是,不管是先歸降的,還是未歸降的酋長,都被一種莫名的向心力拉到了一起。
很快,先零部落首領楊玉聯合各部落,集體反叛,向義渠安國發起了攻擊。義渠安國大敗,率軍撤退到令居(今甘肅永登縣西北),急報中央發救兵。
劉病已收到急報后,馬上吩咐丙吉,叫他趕快去找趙充國,讓他推薦個能上場面的人擔當大職,率兵西征。
奇怪,趙充國不是挺能打的嗎,為什么劉病已不直接派趙充國出去呀?劉病已當然知道趙充國能打,但是他實在不放心趙充國上戰場啊。因為,趙充國今年已經七十六歲了。那么老,還能打嗎?
能不能打,不是由劉病已說了算,而是趙充國說了才算。當丙吉問趙充國,有什么好人選時,趙充國說了一句:“有一個人,非常合適。”
丙吉一聽,很是驚喜,問道:“你說的是誰?”
趙充國很平靜地說道:“那個人,名字就叫趙充國。”
丙吉眼睛都綠了:你?如果你能打,皇上還派我來問你干嗎?不過,丙吉什么也沒說,回去告訴劉病已,說:“趙充國自薦上戰場,您看怎么辦?”
劉病已一聽,哭笑不得。他對丙吉說道:“麻煩你再跑一趟,問問趙將軍,為什么他最合適?如果讓他出征,該派多少軍隊?”
于是,丙吉又跑了一趟。很快,丙吉又跑到劉病已面前,說道:“趙將軍說了,反正是他最適合了。把事情交給他,絕對讓你放心,至于該派多少軍隊,要根據實際情況而定。”
劉病已聽了,忍不住笑了起來。這次,只聽他豪爽地說道:“好吧。話都說到這份上了,就讓他去吧。”
公元前61年,四月。趙充國被拜為西征軍司令,率大軍出發。寶刀,再次拔向蒼穹!
按計劃,漢軍在金城郡(甘肅省蘭州市)集結。很快,趙充國抵達金城郡,他集結了一萬余騎兵打前鋒,準備西渡黃河。
趙充國打仗有三大優點:一是敢打敢沖,不怕死;二是熟悉兵法,運用自如;三是思路嚴密,牢不可破。此三大優點,李廣只占前兩者。所以,李廣注定是悲劇英雄,而趙充國注定是凱旋英雄。
想當初,天有多大,李廣的膽量就有多大。所以屢戰屢敗,就算不敗,也是跟人打個平手,無功而歸。李廣玩的是什么?是冒進主義。趙充國可不同,他可以跟你玩膽量,但絕不跟你玩冒進。
所以,趙充國整到一萬騎兵后,沒有急忙前奔。他認為,如果草率渡河,對面可能埋有伏兵。于是,趙充國吩咐三個指揮官,先率小分隊騎兵,馬口銜枚,夜里偷渡黃河。然后在對岸筑陣地,等趙充國率大軍隨后跟上。只一夜工夫,趙充國部隊,全部渡過黃河。
然而,天亮的時候,趙充國發現大事不妙——有人偷窺。
偷窺趙充國軍的,是西羌偵察兵。幾十個西羌偵察兵及百余個騎兵,在趙充國駐營附近活動。有人把情況告訴趙充國,請示要不要向他們發起攻擊。但是,趙充國卻說道:“沒有我的命令,誰都不許動。”
趙充國可謂老成持重。在他看來,漢軍才渡河,筋骨疲勞。如果就此貿然進攻,敵人以逸待勞,于己不利。還有,西羌偵察兵之所以這么囂張,跑到漢軍營壘附近活動,他們背后可能埋有伏軍。
事實上,敵方有偵察兵,趙充國也有偵察兵。這時,漢軍偵察兵回來報告,前方的四望峽(青海省樂都縣西)沒有羌軍把守。趙充國一聽到這個消息,一下子就高興得跳起來叫道:“我早知道羌民不懂軍事,果然如此。”
原來,趙充國從金城郡開往湟中,中間必須經過四望峽。而四望峽是一條狹窄地帶,易守難攻。如果羌民在這里設置伏軍,或者把守,趙充國想開往前方尋找羌民部落,門兒都沒有。
趙充國決定夜里行動。他乘夜急趕,穿過四望峽。第二天,漢軍就出現在了落都(青海省樂都縣),接著繼續向西挺進,終于到達了西部都尉府。
西部都尉府,是金城郡屬下的西部民兵司令部所在。漢軍一到這里,趙充國命令管伙食的,天天給士兵煮好吃的。同時,趙充國還命令士兵:“你們盡管吃好喝好,就是不要亂動。”于是,當西羌落部幾次向漢軍發起攻擊,漢軍都堅守不出。
奇怪了,趙充國一大把年紀,大老遠的過來,敵人就在眼前,卻裝作不見。他到底想玩什么把戲?或者是,他還要等漢軍主力趕到,才與西羌決戰?
事實上,趙充國按兵不動,就是想玩一把陰的。這個不是別的,而是離間計。離間計作為孫子兵法的重要組成部分,趙充國可謂體味極深。他認為,西羌部落聯盟貌合神離,最適合使用離間計。運用得好,還能一勞永逸地解決問題。
如果漢軍只講打,打得了今年,打得了明年嗎?打得了明年,又打得了后年嗎?打來打去,國力損傷不說,民族仇恨越積越深,一個匈奴夠讓漢朝折騰的了,再來一個西羌之患,漢邊和平,何年是個頭啊?
綜上所述,趙充國是站在高處,以戰略的眼光來解決問題。這不僅是高手,而是高手中的高手。這種高手,我們稱之為軍事家。
趙充國怎么個玩法,他心里已經有底。在先零部落酋長楊玉造反之前,曾經有人跑來西部都尉府告密。那個人,名喚雕庫,是罕部落酋長靡當兒的弟弟。沒想到的是,雕庫告密后,西部都尉府聽說西羌諸部落聯盟造反,便把雕庫扣下來當人質。
趙充國認為,要拆解羌民部落聯盟,就從冤大頭雕庫入手。于是,趙充國把雕庫釋放,并叫他回去宣傳,說漢朝軍隊只誅殺叛逆,奉勸大家不要自取滅亡。如果戴罪立功,好處多多。
然而這時,趙充國收到一封來自長安的奏疏。趙充國讀完奏疏,心情很郁悶。奏疏是劉病已轉交來的,而奏疏的作者卻是趙充國的一個老熟人——酒泉郡郡長辛武賢。
趙充國一讀完那奏疏,心里暗叫一聲,麻煩事來了。
辛武賢,隴西狄道(今甘肅臨洮)人。西羌叛亂前,趙充國曾經建議劉病已派一個熟悉羌民的特使,深入羌地做安撫和偵察工作。那時,他推薦的人,就是辛武賢。然而魏相和丙吉倆人卻極力推薦義渠安國。劉病已同意派出義渠安國,結果事情越搞越亂,就成了今天這個樣子。
對于平反羌民叛亂,辛武賢也有自己的一套方案,于是他就上書給劉病已。而劉病已之所以把辛武賢的奏疏轉交過來,是想征求趙充國的意見。之所以要征求意見,那是因為辛武賢的平亂方案,與趙充國先前的方案,有極大沖突。
辛武賢的意見是:漢軍后方的六萬大軍已經集結完畢,不能拖得太久。如果等到秋冬才作戰,北方天寒地凍,漢朝戰馬無法承受。所以,不如把作戰時間前挪,放到夏天七月上旬,漢軍攜帶三十日糧草,分別從張掖郡和酒泉郡出發,先對罕部落發起一輪攻擊,然后冬天再來一輪,殺雞給猴看,到時先零部落肯定就害怕了。
辛武賢這套方案,看上去很美。然而,在趙充國看來,問題很大。于是,他緊急給劉病已上書,批駁辛武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