舉報

會員
計算機網絡
最新章節:
附錄C參考文獻與網址
本書自1989年首次出版以來,于1994年、1999年、2003年、2008年分別出了修訂版,2006年8月被納入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國家級規劃教材,現在正在申報普通高等教育“十二五”國家級規劃教材。本次修訂版在內容和結構方面都有很大的修改。全書分為10章,比較全面系統地介紹了計算機網絡的發展和原理體系結構、物理層、數據鏈路層、網絡層、運輸層、應用層、網絡安全、因特網上的音頻/視頻服務、無線網絡和下一代因特網等內容。
- 附錄C參考文獻與網址 更新時間:2018-12-27 20:23:35
- 附錄B 英文縮寫詞
- 附錄A部分習題的答案和提示
- 習題
- 本章的重要概念
- 10.3.4 P2P文件分發的分析
- 10.3.3 使用P2P的比特洪流BT
- 10.3.2 使用P2P技術的電騾eMule
- 10.3.1 P2P工作方式概述
- 10.3 P2P應用
- 10.2.3 MPLS首部的位置與格式
- 10.2.2 MPLS的工作原理
- 10.2.1 MPLS的產生背景
- 10.2 多協議標記交換MPLS
- 10.1.6 ICMPv6
- 10.1.5 從IPv4向IPv6過渡
- 10.1.4 IPv6的地址空間
- 10.1.3 IPv6的擴展首部
- 10.1.2 IPv6 的基本首部
- 10.1.1 解決IP地址耗盡的根本措施
- 10.1 下一代網際協議IPv6 (IPng)
- 第10章 下一代因特網
- 習題
- 本章的重要概念
- 9.5 展望
- 9.4.5 無線網絡對高層協議的影響
- 9.4.4 GSM中的切換
- 9.4.3 蜂窩移動通信網中對移動用戶的路由選擇
- 9.4.2 移動IP
- 9.4.1 蜂窩無線通信技術簡介
- 9.4 蜂窩移動通信網
- 9.3 無線城域網WMAN
- 9.2 無線個人區域網WPAN
- 9.1.4 802.11局域網的MAC幀
- 9.1.3 802.11局域網的MAC層協議
- 9.1.2 802.11局域網的物理層
- 9.1.1 無線局域網的組成
- 9.1 無線局域網WLAN
- 第9章 無線網絡和移動網絡
- 習題
- 本章的重要概念
- 8.4.4 區分服務DiffServ
- 8.4.3 綜合服務IntServ與資源預留協議RSVP
- 8.4.2 調度和管制機制
- 8.4.1 使因特網提供服務質量
- 8.4 改進“盡最大努力交付”的服務
- 8.3.6 會話發起協議SIP
- 8.3.5 H.323
- 8.3.4 實時運輸控制協議RTCP
- 8.3.3 實時運輸協議RTP
- 8.3.2 IP電話所需要的幾種應用協議
- 8.3.1 IP電話概述
- 8.3 交互式音頻/視頻
- 8.2.3 實時流式協議RTSP
- 8.2.2 媒體服務器
- 8.2.1 具有元文件的萬維網服務器
- 8.2 流式存儲音頻/視頻
- 8.1 概述
- 第8章 因特網上的音頻/視頻服務
- 習題
- 本章的重要概念
- 7.7.2 入侵檢測系統
- 7.7.1 防火墻
- 7.7 系統安全:防火墻與入侵檢測
- 7.6.3 應用層的安全協議
- 7.6.2 運輸層安全協議
- 7.6.1 網絡層安全協議
- 7.6 因特網使用的安全協議
- 7.5.2 公鑰的分配
- 7.5.1 對稱密鑰的分配
- 7.5 密鑰分配
- 7.4.2 實體鑒別
- 7.4.1 報文鑒別
- 7.4 鑒別
- 7.3 數字簽名
- 7.2.2 公鑰密碼體制
- 7.2.1 對稱密鑰密碼體制
- 7.2 兩類密碼體制
- 7.1.3 一般的數據加密模型
- 7.1.2 計算機網絡安全的內容
- 7.1.1 計算機網絡面臨的安全性威脅
- 7.1 網絡安全問題概述
- 第7章 網絡安全
- 習題
- 本章的重要概念
- 6.8.2 幾種常用的系統調用
- 6.8.1 系統調用和應用編程接口
- 6.8 應用進程跨越網絡的通信
- 6.7.4 SNMP的協議數據單元和報文
- 6.7.3 管理信息庫MIB
- 6.7.2 管理信息結構SMI
- 6.7.1 網絡管理的基本概念
- 6.7 簡單網絡管理協議SNMP
- 6.6 動態主機配置協議DHCP
- 6.5.6 通用因特網郵件擴充MIME
- 6.5.5 基于萬維網的電子郵件
- 6.5.4 郵件讀取協議POP3和IMAP
- 6.5.3 電子郵件的信息格式
- 6.5.2 簡單郵件傳送協議SMTP
- 6.5.1 電子郵件概述
- 6.5 電子郵件
- 6.4.6 博客、微博和輕博
- 6.4.5 萬維網的信息檢索系統
- 6.4.4 萬維網的文檔
- 6.4.3 超文本傳送協議HTTP
- 6.4.2 統一資源定位符URL
- 6.4.1 萬維網概述
- 6.4 萬維網WWW
- 6.3 遠程終端協議TELNET
- 6.2.3 簡單文件傳送協議TFTP
- 6.2.2 FTP的基本工作原理
- 6.2.1 FTP概述
- 6.2 文件傳送協議
- 6.1.3 域名服務器
- 6.1.2 因特網的域名結構
- 6.1.1 域名系統概述
- 6.1 域名系統DNS
- 第6章 應用層
- 習題
- 本章的重要概念
- 5.9.3 TCP的有限狀態機
- 5.9.2 TCP的連接釋放
- 5.9.1 TCP的連接建立
- 5.9 TCP的運輸連接管理
- 5.8.3 隨機早期檢測RED
- 5.8.2 幾種擁塞控制方法
- 5.8.1 擁塞控制的一般原理
- 5.8 TCP的擁塞控制
- 5.7.2 必須考慮傳輸效率
- 5.7.1 利用滑動窗口實現流量控制
- 5.7 TCP的流量控制
- 5.6.3 選擇確認SACK
- 5.6.2 超時重傳時間的選擇
- 5.6.1 以字節為單位的滑動窗口
- 5.6 TCP可靠傳輸的實現
- 5.5 TCP報文段的首部格式
- 5.4.2 連續ARQ協議
- 5.4.1 停止等待協議
- 5.4 可靠傳輸的工作原理
- 5.3.2 TCP的連接
- 5.3.1 TCP最主要的特點
- 5.3 傳輸控制協議TCP概述
- 5.2.2 UDP的首部格式
- 5.2.1 UDP概述
- 5.2 用戶數據報協議UDP
- 5.1.3 運輸層的端口
- 5.1.2 運輸層的兩個主要協議
- 5.1.1 進程之間的通信
- 5.1 運輸層協議概述
- 第5章 運輸層
- 習題
- 本章的重要概念
- 4.7.2 網絡地址轉換NAT
- 4.7.1 虛擬專用網VPN
- 4.7 虛擬專用網VPN和網絡地址轉換NAT
- 4.6.3 網際組管理協議IGMP和多播路由選擇協議
- 4.6.2 在局域網上進行硬件多播
- 4.6.1 IP多播的基本概念
- 4.6 IP多播
- 4.5.5 路由器的構成
- 4.5.4 外部網關協議BGP
- 4.5.3 內部網關協議OSPF
- 4.5.2 內部網關協議RIP
- 4.5.1 有關路由選擇協議的幾個基本概念
- 4.5 因特網的路由選擇協議
- 4.4.2 ICMP的應用舉例
- 4.4.1 ICMP報文的種類
- 4.4 網際控制報文協議ICMP
- 4.3.3 無分類編址CIDR(構成超網)
- 4.3.2 使用子網時分組的轉發
- 4.3.1 劃分子網
- 4.3 劃分子網和構造超網
- 4.2.6 IP層轉發分組的流程
- 4.2.5 IP數據報的格式
- 4.2.4 地址解析協議ARP
- 4.2.3 IP地址與硬件地址
- 4.2.2 分類的IP地址
- 4.2.1 虛擬互連網絡
- 4.2 網際協議IP
- 4.1 網絡層提供的兩種服務
- 第4章 網絡層
- 習題
- 本章的重要概念
- 3.6.4 使用以太網進行寬帶接入
- 3.6.3 10吉比特和100吉比特以太網
- 3.6.2 吉比特以太網
- 3.6.1 100BASE-T以太網
- 3.6 高速以太網
- 3.5.2 在數據鏈路層擴展以太網
- 3.5.1 在物理層擴展以太網
- 3.5 擴展的以太網
- 3.4.3 以太網的MAC層
- 3.4.2 以太網的信道利用率
- 3.4.1 使用集線器的星形拓撲
- 3.4 使用廣播信道的以太網
- 3.3.2 CSMA/CD協議
- 3.3.1 局域網的數據鏈路層
- 3.3 使用廣播信道的數據鏈路層
- 3.2.3 PPP協議的工作狀態
- 3.2.2 PPP協議的幀格式
- 3.2.1 PPP協議的特點
- 3.2 點對點協議PPP
- 3.1.2 三個基本問題
- 3.1.1 數據鏈路和幀
- 3.1 使用點對點信道的數據鏈路層
- 第3章 數據鏈路層
- 習題
- 本章的重要概念
- 2.6.3 FTTx技術
- 2.6.2 光纖同軸混合網(HFC網)
- 2.6.1 ADSL技術
- 2.6 寬帶接入技術
- 2.5 數字傳輸系統
- 2.4.3 碼分復用
- 2.4.2 波分復用
- 2.4.1 頻分復用、時分復用和統計時分復用
- 2.4 信道復用技術
- 2.3.2 非導引型傳輸媒體
- 2.3.1 導引型傳輸媒體
- 2.3 物理層下面的傳輸媒體
- 2.2.3 信道的極限容量
- 2.2.2 有關信道的幾個基本概念
- 2.2.1 數據通信系統的模型
- 2.2 數據通信的基礎知識
- 2.1 物理層的基本概念
- 第2章 物理層
- 習題
- 本章的重要概念
- 1.7.5 TCP/IP的體系結構
- 1.7.4 實體、協議、服務和服務訪問點
- 1.7.3 具有五層協議的體系結構
- 1.7.2 協議與劃分層次
- 1.7.1 計算機網絡體系結構的形成
- 1.7 計算機網絡體系結構
- 1.6.2 計算機網絡的非性能特征
- 1.6.1 計算機網絡的性能指標
- 1.6 計算機網絡的性能
- 1.5.2 幾種不同類別的網絡
- 1.5.1 計算機網絡的定義
- 1.5 計算機網絡的類別
- 1.4 計算機網絡在我國的發展
- 1.3.2 因特網的核心部分
- 1.3.1 因特網的邊緣部分
- 1.3 因特網的組成
- 1.2.3 因特網的標準化工作
- 1.2.2 因特網發展的三個階段
- 1.2.1 網絡的網絡
- 1.2 因特網概述
- 1.1 計算機網絡在信息時代中的作用
- 第1章 概述
- 第5版 前言
- 前言
- 版權信息
- 封面
- 封面
- 版權信息
- 前言
- 第5版 前言
- 第1章 概述
- 1.1 計算機網絡在信息時代中的作用
- 1.2 因特網概述
- 1.2.1 網絡的網絡
- 1.2.2 因特網發展的三個階段
- 1.2.3 因特網的標準化工作
- 1.3 因特網的組成
- 1.3.1 因特網的邊緣部分
- 1.3.2 因特網的核心部分
- 1.4 計算機網絡在我國的發展
- 1.5 計算機網絡的類別
- 1.5.1 計算機網絡的定義
- 1.5.2 幾種不同類別的網絡
- 1.6 計算機網絡的性能
- 1.6.1 計算機網絡的性能指標
- 1.6.2 計算機網絡的非性能特征
- 1.7 計算機網絡體系結構
- 1.7.1 計算機網絡體系結構的形成
- 1.7.2 協議與劃分層次
- 1.7.3 具有五層協議的體系結構
- 1.7.4 實體、協議、服務和服務訪問點
- 1.7.5 TCP/IP的體系結構
- 本章的重要概念
- 習題
- 第2章 物理層
- 2.1 物理層的基本概念
- 2.2 數據通信的基礎知識
- 2.2.1 數據通信系統的模型
- 2.2.2 有關信道的幾個基本概念
- 2.2.3 信道的極限容量
- 2.3 物理層下面的傳輸媒體
- 2.3.1 導引型傳輸媒體
- 2.3.2 非導引型傳輸媒體
- 2.4 信道復用技術
- 2.4.1 頻分復用、時分復用和統計時分復用
- 2.4.2 波分復用
- 2.4.3 碼分復用
- 2.5 數字傳輸系統
- 2.6 寬帶接入技術
- 2.6.1 ADSL技術
- 2.6.2 光纖同軸混合網(HFC網)
- 2.6.3 FTTx技術
- 本章的重要概念
- 習題
- 第3章 數據鏈路層
- 3.1 使用點對點信道的數據鏈路層
- 3.1.1 數據鏈路和幀
- 3.1.2 三個基本問題
- 3.2 點對點協議PPP
- 3.2.1 PPP協議的特點
- 3.2.2 PPP協議的幀格式
- 3.2.3 PPP協議的工作狀態
- 3.3 使用廣播信道的數據鏈路層
- 3.3.1 局域網的數據鏈路層
- 3.3.2 CSMA/CD協議
- 3.4 使用廣播信道的以太網
- 3.4.1 使用集線器的星形拓撲
- 3.4.2 以太網的信道利用率
- 3.4.3 以太網的MAC層
- 3.5 擴展的以太網
- 3.5.1 在物理層擴展以太網
- 3.5.2 在數據鏈路層擴展以太網
- 3.6 高速以太網
- 3.6.1 100BASE-T以太網
- 3.6.2 吉比特以太網
- 3.6.3 10吉比特和100吉比特以太網
- 3.6.4 使用以太網進行寬帶接入
- 本章的重要概念
- 習題
- 第4章 網絡層
- 4.1 網絡層提供的兩種服務
- 4.2 網際協議IP
- 4.2.1 虛擬互連網絡
- 4.2.2 分類的IP地址
- 4.2.3 IP地址與硬件地址
- 4.2.4 地址解析協議ARP
- 4.2.5 IP數據報的格式
- 4.2.6 IP層轉發分組的流程
- 4.3 劃分子網和構造超網
- 4.3.1 劃分子網
- 4.3.2 使用子網時分組的轉發
- 4.3.3 無分類編址CIDR(構成超網)
- 4.4 網際控制報文協議ICMP
- 4.4.1 ICMP報文的種類
- 4.4.2 ICMP的應用舉例
- 4.5 因特網的路由選擇協議
- 4.5.1 有關路由選擇協議的幾個基本概念
- 4.5.2 內部網關協議RIP
- 4.5.3 內部網關協議OSPF
- 4.5.4 外部網關協議BGP
- 4.5.5 路由器的構成
- 4.6 IP多播
- 4.6.1 IP多播的基本概念
- 4.6.2 在局域網上進行硬件多播
- 4.6.3 網際組管理協議IGMP和多播路由選擇協議
- 4.7 虛擬專用網VPN和網絡地址轉換NAT
- 4.7.1 虛擬專用網VPN
- 4.7.2 網絡地址轉換NAT
- 本章的重要概念
- 習題
- 第5章 運輸層
- 5.1 運輸層協議概述
- 5.1.1 進程之間的通信
- 5.1.2 運輸層的兩個主要協議
- 5.1.3 運輸層的端口
- 5.2 用戶數據報協議UDP
- 5.2.1 UDP概述
- 5.2.2 UDP的首部格式
- 5.3 傳輸控制協議TCP概述
- 5.3.1 TCP最主要的特點
- 5.3.2 TCP的連接
- 5.4 可靠傳輸的工作原理
- 5.4.1 停止等待協議
- 5.4.2 連續ARQ協議
- 5.5 TCP報文段的首部格式
- 5.6 TCP可靠傳輸的實現
- 5.6.1 以字節為單位的滑動窗口
- 5.6.2 超時重傳時間的選擇
- 5.6.3 選擇確認SACK
- 5.7 TCP的流量控制
- 5.7.1 利用滑動窗口實現流量控制
- 5.7.2 必須考慮傳輸效率
- 5.8 TCP的擁塞控制
- 5.8.1 擁塞控制的一般原理
- 5.8.2 幾種擁塞控制方法
- 5.8.3 隨機早期檢測RED
- 5.9 TCP的運輸連接管理
- 5.9.1 TCP的連接建立
- 5.9.2 TCP的連接釋放
- 5.9.3 TCP的有限狀態機
- 本章的重要概念
- 習題
- 第6章 應用層
- 6.1 域名系統DNS
- 6.1.1 域名系統概述
- 6.1.2 因特網的域名結構
- 6.1.3 域名服務器
- 6.2 文件傳送協議
- 6.2.1 FTP概述
- 6.2.2 FTP的基本工作原理
- 6.2.3 簡單文件傳送協議TFTP
- 6.3 遠程終端協議TELNET
- 6.4 萬維網WWW
- 6.4.1 萬維網概述
- 6.4.2 統一資源定位符URL
- 6.4.3 超文本傳送協議HTTP
- 6.4.4 萬維網的文檔
- 6.4.5 萬維網的信息檢索系統
- 6.4.6 博客、微博和輕博
- 6.5 電子郵件
- 6.5.1 電子郵件概述
- 6.5.2 簡單郵件傳送協議SMTP
- 6.5.3 電子郵件的信息格式
- 6.5.4 郵件讀取協議POP3和IMAP
- 6.5.5 基于萬維網的電子郵件
- 6.5.6 通用因特網郵件擴充MIME
- 6.6 動態主機配置協議DHCP
- 6.7 簡單網絡管理協議SNMP
- 6.7.1 網絡管理的基本概念
- 6.7.2 管理信息結構SMI
- 6.7.3 管理信息庫MIB
- 6.7.4 SNMP的協議數據單元和報文
- 6.8 應用進程跨越網絡的通信
- 6.8.1 系統調用和應用編程接口
- 6.8.2 幾種常用的系統調用
- 本章的重要概念
- 習題
- 第7章 網絡安全
- 7.1 網絡安全問題概述
- 7.1.1 計算機網絡面臨的安全性威脅
- 7.1.2 計算機網絡安全的內容
- 7.1.3 一般的數據加密模型
- 7.2 兩類密碼體制
- 7.2.1 對稱密鑰密碼體制
- 7.2.2 公鑰密碼體制
- 7.3 數字簽名
- 7.4 鑒別
- 7.4.1 報文鑒別
- 7.4.2 實體鑒別
- 7.5 密鑰分配
- 7.5.1 對稱密鑰的分配
- 7.5.2 公鑰的分配
- 7.6 因特網使用的安全協議
- 7.6.1 網絡層安全協議
- 7.6.2 運輸層安全協議
- 7.6.3 應用層的安全協議
- 7.7 系統安全:防火墻與入侵檢測
- 7.7.1 防火墻
- 7.7.2 入侵檢測系統
- 本章的重要概念
- 習題
- 第8章 因特網上的音頻/視頻服務
- 8.1 概述
- 8.2 流式存儲音頻/視頻
- 8.2.1 具有元文件的萬維網服務器
- 8.2.2 媒體服務器
- 8.2.3 實時流式協議RTSP
- 8.3 交互式音頻/視頻
- 8.3.1 IP電話概述
- 8.3.2 IP電話所需要的幾種應用協議
- 8.3.3 實時運輸協議RTP
- 8.3.4 實時運輸控制協議RTCP
- 8.3.5 H.323
- 8.3.6 會話發起協議SIP
- 8.4 改進“盡最大努力交付”的服務
- 8.4.1 使因特網提供服務質量
- 8.4.2 調度和管制機制
- 8.4.3 綜合服務IntServ與資源預留協議RSVP
- 8.4.4 區分服務DiffServ
- 本章的重要概念
- 習題
- 第9章 無線網絡和移動網絡
- 9.1 無線局域網WLAN
- 9.1.1 無線局域網的組成
- 9.1.2 802.11局域網的物理層
- 9.1.3 802.11局域網的MAC層協議
- 9.1.4 802.11局域網的MAC幀
- 9.2 無線個人區域網WPAN
- 9.3 無線城域網WMAN
- 9.4 蜂窩移動通信網
- 9.4.1 蜂窩無線通信技術簡介
- 9.4.2 移動IP
- 9.4.3 蜂窩移動通信網中對移動用戶的路由選擇
- 9.4.4 GSM中的切換
- 9.4.5 無線網絡對高層協議的影響
- 9.5 展望
- 本章的重要概念
- 習題
- 第10章 下一代因特網
- 10.1 下一代網際協議IPv6 (IPng)
- 10.1.1 解決IP地址耗盡的根本措施
- 10.1.2 IPv6 的基本首部
- 10.1.3 IPv6的擴展首部
- 10.1.4 IPv6的地址空間
- 10.1.5 從IPv4向IPv6過渡
- 10.1.6 ICMPv6
- 10.2 多協議標記交換MPLS
- 10.2.1 MPLS的產生背景
- 10.2.2 MPLS的工作原理
- 10.2.3 MPLS首部的位置與格式
- 10.3 P2P應用
- 10.3.1 P2P工作方式概述
- 10.3.2 使用P2P技術的電騾eMule
- 10.3.3 使用P2P的比特洪流BT
- 10.3.4 P2P文件分發的分析
- 本章的重要概念
- 習題
- 附錄A部分習題的答案和提示
- 附錄B 英文縮寫詞
- 附錄C參考文獻與網址 更新時間:2018-12-27 20:23: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