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章節
書友吧第1章 序
牛撇捺
《思想的地樁——寧夏雜文新人作品選》行將面世,這是寧夏雜文界的一件喜事。
喜就喜在,“老”雜文家們堅持寫作,并且“庾信文章老更成”時,又涌現出了一大批雜文新秀。“江山代有才人出”,讓人十二分欣喜。
培養治國之才,是國家的大事,民族的大事;培養雜文新人,當然就是我們雜文學會的頭等大事。近幾年,雜文學會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比如開辦網站,開展有獎征文,舉辦講座,出版文集等形式,以期發現人才,培養人才。當然,人才是自然生成的,與“發現”關系不大,與“培養”也沒有本質與必然的聯系。我們的工作,只能是對人才的脫穎而出與健康成長有所裨益而已。
收入本書的“新人”,年齡不同,地望不同,職業不同。有些是全新的,年齡小,從事寫作的時間短,發表的作品少,社會影響不大。有些是某種意義上的“新人”,他們年紀不輕,或寫作的時間也不短,但寫雜文卻剛剛起步。在雜文界,他們是新面孔。還有一些人,雖然從事寫作多年,但進步較慢,成績較小,從培養與激勵的角度,也將他們視為了“新人”。當然,現在是網絡時代,許多人的雜文創作可能依托網絡發表了,他們有相當的寫作功力,也不乏佳作,只是在本地報刊發表不多,參與雜文學會的比賽、活動不多,所以,沒有進入我們的視野。總之,所謂的“新”只是相對的。我們出版此書的目的是希望他們有一種新的視角,新的思路,新的發現,新的創造,以期今后在創作中取得更大的成績。
《思想的地樁——寧夏雜文新人作品選》收錄了四十多位作者的作品,其中不乏佳作,但是也有相當一部分作品還存在諸多不足。比如,創作手法單一,作品思想深度不夠,有的文字功底尚待提高,但是,對于“新人”,我們不可以苛求。正如在一個百鳥爭鳴的林子里,我們何必苛求每個鳥兒的叫聲都必須婉轉呢。也許各種聲音的嘈雜更能證明我們這個時代的自由和多元。小鳥的叫聲嫩一些,那是自然的事。雛鳳勝于老鳳聲,那也是必然的結局。我們希望看到的是,更多的作者關注社會,關注人生,關注心靈,并積極地拿起手中的筆來完成自己的表達。本書書名是《思想的地樁——寧夏雜文新人作品選》,我們用思想證明自己的存在,繼而以自己的方式進行表達。這是這個時代賦予我們的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