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章節
書友吧第1章 青銅神樹的震顫
昆侖山,海拔四千八百米。
風像刀子一樣刮過巖壁,林羿站在遺跡入口前,右手腕上的胎記突然發燙。紅外監測儀顯示溫度已升至六十二度,皮膚表面微微抽搐,像是有齒輪在皮下轉動。
他沒動,只是將改良中山裝的袖口拉下,遮住那圈青銅色紋路。
“林教授,主探測器又歸零了。”助手的聲音從對講機里傳來,帶著高原缺氧的喘息,“系統提示……非兼容能量源介入。”
林羿點頭,從內袋取出一片隕鐵碎片。金屬表面布滿細密裂紋,那是他十年前在百慕大邊緣打撈上來的殘骸,據說是某種遠古兵器的碎片。
他蹲下身,將碎片輕輕插入探測儀接口。
林羿深知這隕鐵碎片是打開遺跡秘密的關鍵,但心中仍有一絲不安,不知道接下來會發生什么。
電路嘶鳴,紅光頻閃。他閉眼,默念《量子神話學》第三章公式——那是他親手寫給女兒的筆記,如今成了穩定量子場的密鑰。
胎記震動。
儀器殘波與血脈頻率共振,屏幕閃出一幀模糊紋路——與他左眼虹膜中的星艦紋路完全一致。
眼角余光捕捉到那一瞬的影像。0.5秒后,系統重啟。
“數據采集恢復。”他對講機里說,聲音冷靜得不像人類。
但只有他自己知道,心跳快了0.8秒。
——那是宿命的延遲。
遺跡深處,通道狹窄如肋骨夾縫。
林羿側身前行,巖壁滲出熒光黏液,一滴落在手背,眼前驟然浮現幻象:戰火焚天,巨艦墜地,青銅神樹在風暴中崩裂。
他甩頭清醒,繼續前進。
考古隊長跟在后面,低聲提醒:“林教授,別碰地面刻痕,剛才兩名隊員誤觸后,整個陣列都活了。”
林羿沒應,目光落在前方巖心凹槽上。
那形狀……像一只手掌。
他停下,右手腕胎記劇烈跳動,耳邊響起戰歌殘音——古老、低沉,用的是早已失傳的東夷語。
“射日者歸位,星艦將醒。”
只有他能聽見。
他咬牙,取出隕鐵碎片,在地面劃出電磁屏蔽圈。藍光陣列停止擴散,但巖壁上的紋路仍在旋轉,構成一幅完整的星艦投影圖。
他伸手,將胎記按進凹槽。
劇痛襲來,仿佛骨頭被碾碎重組。
三秒。
足夠他提取一縷靈能數據流。
巖心凹槽留下青銅色指印,齒輪紋路嚴絲合縫。
考古隊長退后三步,瞳孔緊縮:“林教授……這紋路,和您胎記一模一樣。”
林羿沒回答。他收回手,指尖帶血,卻笑了。
——不是巧合。
是召喚。
同一時刻,省博物館。
十二歲的林昭正趴在三星堆展區的玻璃展柜前,校服口袋里的星門投影儀輕微震動。
她咬著指甲,眼睛亮得驚人。
“老師說這是商代青銅神樹模型,高3.96米,共三層枝杈,每枝立鳥或果實……”她一邊念,一邊在筆記本上畫下結構圖,“但爸爸說,它其實是基因鎖的物理錨點。基因鎖是一種與人類特定血脈相關的神秘存在,被認為與遠古文明的力量綁定,只有特定基因序列的人才能激活其真正功能。”
她脖頸上的女媧符文吊墜突然發燙。
指尖發麻。
低沉的戰歌再次在耳畔響起,和父親昨夜夢中聽到的旋律,分毫不差。
展廳燈光開始頻閃,監控畫面凍結在00:07:23。
展柜內,青銅神樹模型浮現出半透明虛影,枝干向上延伸,穿透天花板,仿佛要刺入蒼穹。
“來了。”她低聲說,從背后取出比自己還高的工具箱。
林昭曾在父親的手寫筆記《量子神話學》中看到過關于利用能量流進行觀測錨定的方法,她決定嘗試一下。她心中默念著筆記里的要點,開始了操作……
箱體打開,內部整齊排列著自制儀器,最深處藏著一本手寫筆記——《量子神話學》,父親親筆。
她取出星門投影儀,反向接入吊墜能量流。
他合上雙眼,在腦海中飛速過了一遍《量子神話學》里的關鍵要點。
“觀測即錨定。”她默念,“觀測即錨定。”
注意力集中于虛影根部,強制建立視覺參照系。
三秒后,虛影消散。
人群恢復走動,無人察覺異常。
但她知道,發生了什么。
投影儀自動保存了一幀能量波形圖。
當晚21:07,她在宿舍回放數據——頻率與昆侖山遺跡胎記共振記錄,完全一致。
她抬頭看向窗外,輕聲問:“爸爸,你也看見了嗎?”
昆侖山營地,凌晨四點。
林羿坐在帳篷里,左眼虹膜隱隱灼痛。
衛星鏈路中斷,本地存儲彈出警告:“數據被標記為高危靈能污染,禁止上傳。”
他冷笑。
從發間取下量子觀測器改造成的發簪,插入終端接口。這發簪其實是一種特殊裝置,以腦波為密鑰,啟動一種能繞過常規數據傳輸限制的量子繞行協議。
發簪微震,藍光流轉。
數據開始上傳。
就在傳輸完成的剎那,他左眼視野炸開——
天穹被一艘巨艦虛影籠罩,長達千米,艦體布滿青銅紋路,艦首刻著“羿”字古篆。
他猛地抬頭。
帳篷外,夜空晴朗,無星無云。
幻象消散。
但他知道,那不是幻覺。
他低頭,發現隨身攜帶的女兒的鉛筆頭,不知何時從內袋滑出,靜靜排列在桌角——
構成一幅星圖。
北斗七,輔以三暗星。
正是三星堆神樹投影與昆侖遺跡紋路的交匯坐標。
他輕輕將鉛筆頭收回,低聲說:“不是樹在動……是它在找你。”
發簪末端,閃過一縷幽藍光紋。
與林昭發梢的共鳴色,完全相同。
林羿,38歲,量子物理學家,考古顧問,羿族末裔。
十年前妻子在百慕大失蹤,他覺醒部分記憶,右手腕浮現青銅齒輪狀胎記。左眼虹膜因基因鎖覺醒,浮現星艦紋路。每日凌晨四點檢查數據,隨身攜帶女兒的鉛筆頭。
他不信神,只信數據。
但此刻,他不得不承認——
有些波動,無法用公式解釋。
比如血脈的共振。
比如父女之間,跨越千山的感應。
比如那艘沉睡在歷史夾層中的戰艦,正在蘇醒。
林昭,12歲,天才少女,基因鎖先天覺醒者。
母親失蹤前曾是海洋考古學家,父親是唯一親人。她繼承了母親的冒險基因與父親的理性思維,遇到謎題會像倉鼠一樣咬指甲。
她背著比自己還高的工具箱,校服口袋裝著可折疊星門投影儀,脖頸掛著刻有女媧符文的吊墜。
她不知道自己為何能看見虛影,但知道——
那棵樹,認得她。
風停了。
昆侖山巔,云層裂開一道縫隙。
月光灑在遺跡之上,巖壁紋路微微發亮,如同呼吸。
林羿站起身,望向東方。
他知道,這只是開始。
胎記持續震顫,像一顆遠古心臟,等待重啟。
而女兒那邊,能量波形圖已存入芯片,靜待破譯。
父女二人尚未通話,卻已在同一張命運之網上,被同一股力量牽引。
科學與神話的邊界,在這一刻,轟然碎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