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 箭矢碎片的真相
- 洪荒基因鎖
- 荒誕的無賴
- 2482字
- 2025-08-12 18:49:10
主控臺屏幕凍結在“日輪樞”三字上,光束尚未消散,林羿已將鉛筆頭從共振平臺拾起。
筆尖的青銅紋路仍泛著微光,他未多看一眼,直接將其插入發簪校準孔。數值流重新浮現,但不再是坐標軌跡,而是斷續跳動的錯誤代碼。
系統拒絕響應深層掃描指令,量子頻率被某種預設協議反向牽引,如同被無形之手扼住咽喉。
他取出箭頭,指尖劃過裂痕。銀液靜止不動,仿佛昨夜所有流動都是幻覺。胎記溫度未升,皮膚下紋路沉寂。
林羿將箭頭貼近腕部,讓胎記與金屬接觸。一瞬間,左眼虹膜中的星艦紋路開始旋轉,主控臺發出低鳴,屏幕閃現一行字:“能量源不匹配”。
發簪震動加劇,內部結構自動切換至逆向校驗模式。干擾來自設備內部——不是外部入侵,而是認證機制本身被鎖死。
他盯著那行提示,指尖用力,將鉛筆頭壓入更深。咬痕與電極完全貼合,生物電信號模擬出“星瞳承啟者”的權限波形。系統短暫松動,彈出新提示:“需血脈共振激活殘留日志”。
他將箭頭按在胎記上,用力壓下。
意識驟然墜入黑暗。
畫面撕裂,浮現出百慕大海域的天空。云層翻滾,一艘科研船在浪尖顛簸。妻子站在甲板邊緣,手中握著一塊懷表。表蓋打開,內部刻紋與胎記旋轉方向一致。
她回頭看向鏡頭,嘴唇微動,尚未出聲,畫面被高維噪聲切割成碎片。林羿試圖靠近,胎記突然灼痛,仿佛有針自皮下刺出。
他強忍痛感,逆向追蹤那股阻力來源,發現痛感與懷表指針的擺動同步——每擺一次,皮膚就灼燒一次。
他用發簪刺破指尖,血滴落在箭頭裂痕處。銀液被激活,順著他手腕蔓延至太陽穴。神經鏈接瞬間穩定,記憶斷層被強行接續。
妻子的聲音清晰傳來:“鑰匙不在箭里,在你沒看見的地方。”話音未落,她抬手合上表蓋,整塊懷表沉入海面,消失前最后反射出的光紋,與時空管理局特工佩戴的懷表完全一致。
意識猛然抽離。
林羿睜眼,實驗室燈光頻閃。地面霜紋環陣中央,藍點正緩緩匯聚成一個輪廓——圓形,邊緣帶齒,中央兩針交錯。是懷表。
表盤刻度隨胎記余震同步偏轉,停留于180度位置。他抬手看腕,胎記旋轉恰好停在此處。
他站起身,未再查看霜紋,直接走向通訊終端。加密頻道接通請求發出后,畫面跳轉為一段普洱茶餅廣告。
茶餅緩慢旋轉,背景音是水流滴落聲。林羿調出音頻分析模塊,剝離背景雜音。在第七頻段,捕捉到一段摩斯碼:“勿信匣中玉。”
他關閉終端,調取姬長庚書房的三維布局圖。傳國玉璽復制品存放于東墻暗格,底座內置微型振動傳感器,是他上次會面時秘密安裝。
林羿輸入特定頻率脈沖,模擬太平洋海底微震波形——共工·滄溟曾提及此類震動可觸發遠古密鑰的共振反應。
十分鐘過去,傳感器無反饋。
又過三分鐘,數據流突然涌入。玉璽內部粘合層因震動產生細微裂痕,傳感器捕捉到結構位移。林羿放大內部影像,裂痕深處,露出半截金屬物體——與他手中的箭頭材質一致,表面刻有編號:“羿-血契·壹”。
他閉眼,回憶昨夜姬長庚語音中的非人類共振頻率。那不是偽裝,是某種協議激活時的副波。
茶湯檢測儀讀數異常,普洱中混入的靈能分子,與銀液同源。而此刻,玉璽內藏的碎片編號為“壹”,意味著還有更多組件散落。
林羿切斷連接,將箭頭收回內袋,此時發簪自動切換至低功耗待機模式,鉛筆頭也從校準孔被拔出,表面的青銅紋路漸漸褪去金屬光澤,恢復為普通木紋的狀態。
他重新連接加密頻道,未再嘗試通話,而是上傳一段由鉛筆頭生物電信號生成的密鑰序列。
序列基于林昭咬痕的神經脈沖頻率,是唯一能繞過“可信背叛”式封鎖的活體密鑰。
三秒后,頻道自動回傳一張圖像:姬長庚坐在書房,手中捧著那塊裂開的玉璽,神情未變,但右手指尖正輕輕摩挲那截露出的箭頭碎片。
林羿切斷連接,將箭頭收回內袋。發簪自動切換至低功耗待機模式,鉛筆頭從校準孔拔出,表面青銅紋路已褪去金屬光澤,恢復為普通木紋。
他未再查看主控臺,而是走向實驗室角落的屏蔽柜。柜中存放著從百慕大帶回的遺物箱,箱體密封十年未啟。
他輸入指紋與虹膜雙重認證,箱蓋彈開。
內部僅有一件物品:一只空置的懷表盒,內襯印著與胎記旋轉軌跡完全一致的螺旋壓痕。盒底刻著一行小字:“血契·貳”。
林羿取出盒子,翻轉查看背面。灰塵覆蓋的底殼上,有兩道劃痕,形狀與“羿-血契·壹”編號中的“壹”字筆順一致。他用指甲輕刮,灰塵脫落,露出下方金屬本體——是同一塊隕鐵材質。
他將盒子與箭頭并置在共振平臺上。兩者未接觸,平臺卻發出低頻鳴響。
銀液自箭頭裂痕滲出,未沿電路板蔓延,而是懸浮空中,形成一條細線,連接盒底劃痕與箭頭編號。
連接完成瞬間,主控臺屏幕自動點亮,顯示新提示:“雙密鑰物理驗證通過。導管身份確認。”
林羿調出基因鎖拓撲模型,將箭頭數據導入核心結構層。
三維投影展開,箭頭形態被重構為一段中空導管,表面布滿螺旋凹槽,內部通道呈現分形分支結構。
系統標注:“星艦核心能量導管原型,編號‘羿-血契’系列,功能為引導高維能量流,非攻擊性武器。”
他放大導管內部結構,發現分支末端存在一處微小缺口,形狀不規則,邊緣有熔融痕跡。對比“羿-血契·壹”碎片,缺口與之完全契合。
但“壹”號碎片本身也有殘缺,意味著至少存在第三塊組件。
主控臺彈出新警告:“檢測到外部量子錨定波干擾,來源:未知。”林羿立即切斷投影,將箭頭與盒子收回屏蔽柜。
發簪震動,提示實驗室外圍出現短暫信號波動,持續0.3秒后消失。
他未追查信號源,而是取出鉛筆頭,重新插入發簪。數值流恢復穩定,但第七諧波段出現微弱偏移。他調出昨夜林昭繪制《女媧補月圖》的掃描件,提取畫中月亮裂痕的幾何參數,與導管內部能量路徑進行疊合分析。兩者在十二個節點完全重合,誤差小于0.001度。
系統自動生成推論:“導管非唯一控制單元,需配合‘星瞳觀測者’實時投影修正能量流向。”
林羿關閉分析界面,走向出口。腳步未停,右手已將鉛筆頭收入內袋,左手按在門禁面板上。認證通過,金屬門滑開。他踏出實驗室,走廊燈光隨步伐逐一亮起。
身后,主控臺屏幕突然閃現一行字:“血契·叁,位于大英博物館。”
林羿未回頭,腳步未頓。
他走入電梯,按下地面層按鈕。金屬門即將閉合時,指尖忽然一顫,鉛筆頭從內袋滑落,墜向地面。
筆尖觸地剎那,鉛筆頭表面的青銅紋路重新煥發光芒,投射出一道奇異的光束,直射電梯內壁。光束未散,而是凝成三個古篆字:匣中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