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最新章節

書友吧

第1章 文佳和惠琪

省師大503宿舍社會學專業女生黃文佳每次在校園里遇到王惠琪牽著年幼的弟弟王惠健的手走在路上的時候,心情都很復雜。

王惠琪是學校食堂點心窗口員工,和黃文佳同齡,王惠健小姐姐十五歲。姐弟倆都照同齡人小一號,惠健胳膊和腿都細細的,短短的頭發根根簇立,雙眼皮褶皺又深又寬,眼窩微微凹陷下去,瞳仁黑亮亮,顯得很機靈。姐弟倆的奶奶吳芝是女生宿舍樓宿管,女生們包括文佳路過宿舍樓值班室時,如果看到惠健也在,如果恰好是買了東西回來,就會順手拿只蘋果,抓把車厘子遞給吳芝,要她送給惠健吃。吳芝每次都欣然笑納,一旁的惠琪要他大聲說謝謝姐姐,他乖乖地依言行事。

惠琪不到一米六,看著就八十多斤,半長不短的頭長扎成低馬尾。長馬尾顯嫵媚,高馬尾顯活潑,而她只是簡單地將頭發攏一下,用黑皮筋扎成低低的一小把,顯得老氣。不如意的生活使她眉宇間總帶著淡淡的哀愁,平時穿的也多為暗色系衣服,全然沒有這個年齡段該有的青春明亮。總之她盡量要抹去自己在人群中的存在,但她牽著弟弟的手走在這校園里,非常不協調,反而很搶眼。

這姐弟倆總讓文佳想起自己和弟弟。弟弟是在她上高三那年出生的。也因此,她總是在惠琪身上看到自己的影子。弟弟小文佳十八歲,惠健小惠琪十五歲。兩個孩子歲數相差這么多,還要聲稱是給大娃生個伴兒,這幫父母到底怎么想的?要生就早點生嘛,讓大女兒“幸福的獨生女”幻象早早破滅,在尚年幼時就接受事實。畢竟空白的腦子容易接受新東西,對認命有好處。不像文佳現在這樣,每天掙扎在認與不認之間。

母親和文佳解釋,眼看她慢慢大了,要離開家去上大學,以后可能也在外地工作,父母難免孤獨。有第二個孩子,可以陪伴他們,文佳也可以全身心地工作,不用牽掛家里。母親說這話的時候,眼神并不躲閃。三胎政策都放開了,生個二胎算什么?

父老鄉親鼎力支持的事,誰反對誰別有用心。母親從前意外懷孕過兩次,都墮掉了。文佳此前以為她是為了讓女兒成為幸福的獨生女,后來有一天突然想,母親也有可能是做了性別鑒定,是女嬰才墮掉的。

母親沒生弟弟之前,對文佳是很好的,不過也嚴厲。從小母親要求文佳坐有坐相,站有站相,不得說臟話,考試不得下年級前十名。文佳從小練鋼琴到八級,一個音符彈錯了,母親的戒尺打下來,能把她的手背打腫。也不知為什么逼她逼得這么緊,明明又不想讓她走藝考路線。也許因為家長們都流行培養女兒一門才藝,不是彈琵琶古箏鋼琴,就是跳民族舞芭蕾舞,大家都在這么干,你照干總不會錯的。女兒練才藝,兒子練奧數,就這么不容置疑地決定了。母親理想中的女兒,美麗優雅,成績優異。正當大家以為這女孩的出色已經到頭了的時候,她微微一笑,坐在鋼琴前,美妙音樂自手下流水般淌出,技驚四座,超有面子。

文佳的琴一直練到初三,因為學業繁重,漸漸放下了。上了高中,功課更緊,文佳再也沒有碰過琴,母親也突然喪失了逼她再練琴的興致。也許是看出文佳既無鋼琴天分,也不感興趣;也許是那個時候母親已經開始追二胎備孕了。假如文佳是獨生女,母親從前的嚴厲便是苦心孤詣地期盼獨苗成才,可她有弟弟了,那嚴厲在心中回憶起來便成了苛刻。可能性質沒變,但文佳阻擋不了自己那樣想。弟弟沒出生之前,她是父母的掌上明珠。弟弟出生之后,她就成了王冠上的一顆明珠。明珠固然重要,但只是點綴,王冠才是重點。兒女雙全,就是一頂綴著明珠的王冠,完美。

因為母親高齡生二胎,文佳的天空一夜之間塌了。她應該更有危機感更努力才是,怎奈她只是難過和泄氣。理論上來講母親有生二胎追兒子的自由,實際上來講這件事每一天都在困擾十八歲的文佳。她高考失利,勉強考上了省師大。這所大學雖說在本省排名很靠前,畢竟是“雙非院校”,與她想要的211大學相去甚遠。父母雖有內疚,但不多。他們收獲更大,支撐著內心,不至于坍塌成空洞。母親臉上有一種索性豁出去的坦蕩,怕女兒責怪反倒先顯出不好惹來。欲戴王冠,必承其重,大家都在這樣干,她也沒顯得特別。“兒女雙全”這么樸素的愿望,追求一下又怎么樣呢?不過分啊。而且文佳考砸了倒像是兩方各退一步的錯,她也讓父母失望了。大家打了個平手,誰也別說誰。

大一寒假文佳回到縣城老家,見自己的房間放著嬰兒車,床上放著雙十一囤的一包包紙尿褲。父母帶著剛會走路的弟弟在小區散步,一家三口的背影很和諧。她不在家,拿她的房間放東西很正常,畢竟家里多了個嬰兒,一切都失序了。第二次當父母,他們的耐心多了不少,一舉一動帶著寬厚,孩子再淘氣也包容,這也說得通。但文佳跟在后面走著時,心里還是想,她沒家了。社交媒體上鋪天蓋地地渲染姐弟組合的耐人尋味,尤其是歲數相差很大的那一類,她怎能不受影響?畢竟也不能斷網。文佳低頭看著自己緩慢移動的雙腳,把垂落到臉頰的發絲掖到耳后,又覺得這個動作有自憐自傷之意。

熄燈后宿舍姐妹臥談會,有人說起二孩政策放開后,大女兒與二胎之間歲數相差太大,容易被人誤解是大女兒的私生子,為了掩人耳目才假托是一母所生的同胞弟弟。嚇得文佳趕緊要來母親懷孕大肚的照片,存在手機里,以防萬一。這個舉動像抱怨,激怒了母親。母親訓斥文佳的顧慮,并再次說起給她生個弟弟的好處,“這樣將來你娘家就有人了”。一副托孤口吻,不像讓她照顧弟弟,倒像是把她托付給弟弟,倒像是如果沒有弟弟,她娘家就空無一人一樣。

但每次在家,弟弟總是喜歡黏著文佳,軟糯糯地叫著姐姐,明亮純真的眼睛里透著溫良和信賴,小小的身子在她懷里溫熱熱,散發著幼兒特有的嶄新清淡的味道,尚未被五谷雜糧和勾心斗角污染的新人類,就是這種味道。那時文佳又很愛他,抱著他親了又親,耐心陪他玩。每個寒暑假其實她都是弟弟的保姆,她半不耐煩半喜愛。有時她也搞不懂自己,也許這就是血緣的魔力吧?

因此,路過值班室時,文佳也會送東西給惠健吃。孩子又有什么錯?看到惠琪耐心地指點著惠健一年級的數學題,將車厘子一顆顆拔了長蒂喂給他,文佳一再發愣,五味雜陳。傳說女性天生就會愛人,她們因為有母性,所以可以包容一切,忍耐一切,像大地一樣。地母神歷來被認為最有權力,這種權力是用繁殖、給予、庇護、恩惠、犧牲的方式出現的。她們是姐姐,是和弟弟歲數相差很大的姐姐,長姐如母,沉默如大地。不管是天生的還是后天被訓誡所致,總之情況就是這么個情況。文佳對她們的寬容或者說愚蠢生出一種無能為力的寵溺,此時她是認命的,對自己的女性屬性認命。

說起來,吳芝、王惠琪、王惠健這祖孫三人,在省師大是一個特別的存在。學校“社會發展與公共政策學院”主任秦思明教授是本省公益組織“向陽花婦女兒童保護中心”的公益專家團成員,數年前在一次全國貧困省份農村扶貧調研中認識了吳芝。這個老太太的命運非常坎坷,她早年喪偶,好不容易把兒子拉扯大,成了家,生了孫女孫子,兒子兒媳卻在外出打工時出了車禍雙雙死去,她不得不單獨撫養十五歲的孫女王惠琪和幾個月大的孫子王惠健。離奇的是,這不但沒讓吳芝得到村里人的同情,反使她被指指點點,說她“顴骨高,殺人不用刀”,先克死了老公,再克死兒子兒媳,是個掃帚星。吳芝生性倔強,性格暴躁,為此和村里人沖突不休,日子難過得很。

“向陽花”幫祖孫三人離開那位于大山中的農村,跨省來到本城,安排惠琪進入一所公立學校的“愛心班”就讀。秦教授做通大學領導的工作,讓吳芝進了學校后勤部,當了保潔。秦教授是本省社會學相關領域的學術大拿,建樹頗豐,課講得極好。幾個名校屢次想挖他走,他不肯走,學校一直很重視他,所以他說話在學校非常管用。有秦教授平時的關照,吳芝在學校的打工生涯適應得很好,日子漸漸上了軌道。

吳芝當保潔時,把惠健用背帶背在身上,其狀誰見了誰同情。她卻說她們村的婦女都是這樣的,背著孩子下地干活。學校領導照顧,安排的全是輕省的活兒,她已經很知足了。吳芝說這話時,整個造型包括表情都是逃難逃到安全地帶后的喜悅,不像是強行挽尊。幾年后學校宿管空出一個名額,吳芝便從保潔崗位轉了過來。惠琪上完初中后考上了一所中專院校的食品專業,畢業了因著秦思明教授這層關系,也來到學校,當了食堂點心窗口的員工。休息時,姐弟倆經常在宿舍樓值班室和奶奶待著,這也是學校特別允許的。

宿舍女生有時聊到這一家子,都會對吳芝又同情又鄙夷。同情她命運悲慘,鄙夷她家里那樣窮,卻讓兒子在孫女十五歲的時候追生了個孫子——至少“沒能阻止兒子追生孫子”這個罪名她是逃不掉的。然后兒子兒媳又突然雙雙撒手而去,就沒有想過這嗷嗷待哺的嬰兒必然成為孫女人生極大的負累嗎?

這代00后女生都受了點女性主義的熏陶,對重男輕女格外不能容忍,同聲控訴著。為什么女性長輩總是顯得比男人更加重男輕女?也許不這樣做,她們身為女性被踐踏的一生就顯得格外的不堪。打不過就加入,加入了之后人多勢眾,男尊女卑就會變成真理。不是真理為什么它贏得了大多數人的心?邏輯圓滿!既然是真理,她們奉行就沒有什么不對,被踐踏好像也就沒那么令人難以忍受,在集體里她們感到安全。

每次女生們這樣起勁地聊著時,文佳都很不自在。有時她只好跟著憤怒,有時則對她們這樣肆無忌憚地同情姐弟組合而反感。在當下的國情里,姐弟組合像姐姐得了眾所周知的隱疾,人們總是要憐憫那個姐姐。憐憫這種態度對被憐憫者而言當然不好受:明明什么也沒干,她就矮了他人一頭。

有次她們聊得熱鬧,文佳插了句:“你們有沒有想過,農村老太太在家庭事務里沒有什么話語權。兒子兒媳生不生,怎么生,她說了根本不算啊。為什么要罵吳芝呢?”

女生們啞然,互視了下,不說話了,空氣一時尷尬。有人悟到了,文佳家里也是姐弟年齡相差極大的組合啊,她們這樣聊,和公然扇她臉有什么區別?文佳滿心郁憤地起身走開,暗暗在心里爭辯,她不會是惠琪那樣的命運,因為上了大學,將來還要考研。她是高學歷的精英女性,豈可和蒙昧無知的底層女孩惠琪相提并論?

本著這樣復雜的情感,遇到惠琪時,文佳總忍不住和她多說話,兩人漸漸混得比旁人更熟。惠琪在值班室陪弟弟時,總在手機上看視頻。有一次文佳問她看什么,惠琪展示屏幕,居然不是什么《閃婚后我成了大佬至愛》《萌寶助攻霸總情迷失婚寶媽》之類的短劇,而是楊瀾在TED大會上帶字幕的英文演講,內容是《年輕的一代將會改變國家》。惠琪見文佳驚訝,有點不好意思,說感覺楊瀾演講內容很好,而且說英語很好聽。上中專的時候英文課老師就說過,想學好英文就多聽一些經典的英文演講,把它們都背下來,可以提高聽說能力。

文佳道:“你想學英文嗎?”

惠琪道:“也不是,就是覺得她說得好聽。”

文佳心里一動,惠琪雖然出身不好,學歷低,心底卻有點不認命的勁頭呢。下一次,她買了本書《小小浮浪人》送給惠琪,這是一個十三歲輟學、后來靠自考考上香港理工大學研究生和博士的河北女孩寫的自傳。秦教授在上課時曾特地提起這本書,把它和國外著名的自傳體小說《你當像鳥飛往你的山》《鄉下悲歌》一起,作為底層自救的最佳范本,來講解社會人類學家項飆那句社會學名言“把自己作為方法”。

惠琪翻著介紹,知道文佳的用意,頭抬了下又低下去,一個笑的雛形轉瞬即逝,如微風掠過樹梢。文佳對惠琪的性格已有所了解,或者說因為和她同病相憐而能讀懂她此時的表情:是感激又覺得情感太外露的尷尬,還有內心隱秘的渴望被理解了的委屈和喜悅。

文佳惠琪漸漸成了好朋友,在食堂點心窗口買點心兩人視線相對時總是會意一笑,感覺對方比旁人更親切。文佳懷了拯救之意,有時故意聊起彼此的弟弟,半玩笑半認真地抱怨寒暑假得帶弟弟,長姐如母。惠琪是傾聽的那一方,聽了也不跟著抱怨,只是嘴唇微微牽動,表示回應。大家很少聽到她說話,頂多就是喉嚨里咕噥一聲。

有一天,文佳給惠琪送一件羽絨服、一個手機和一臺IPAD。這次募集是文佳發起的,她見惠琪的羽絨服很舊了,就想把自己一件七八成新的羽絨服送給她,然后在宿舍隨口問了一句誰有東西可以捐給吳奶奶家。剛好有兩個舍友準備換新的電子設備,就捐出來送給惠琪。文佳送東西給惠琪時很注意,東西一定不能太舊,外觀看著要齊整。這幾件東西看著都還不錯,惠琪的手機看著像是不知哪年出的雜牌機,很舊,屏幕也有幾處劃痕,正好用得著。

其實文佳直接給到值班室的吳芝就行,但她找了個時機,特地上門,就是為了看看惠琪生活的環境。祖孫租住在小巷里的平房,離大學走路不算遠,主要是離小學近。她們在這里已經住了五年,這房只有十五平,陰暗潮濕,一個月五百塊錢。惠琪怕文佳找不著,特地來小巷口接,兩人見面時惠琪表情有點惶恐,拘謹地僵著兩只手。到得家門口,惠琪推開門,一股灰撲撲的霉味襲來,文佳鼻子微皺了下,走進去,環視著這屋,只見底下堆滿了吳芝撿來的紙殼,床頭縫隙塞了大大小小的袋子。吳芝會攢各種袋子,街頭填調查問卷送的布袋子,商場搞活動時贈的環保袋,最多的是學校門口大超市“佳品購”的塑料袋,一股腦全塞進床頭縫隙。惠琪有時埋怨奶奶這個習慣,吳芝卻說破家值萬貫,等你用時就知道多方便了。惠琪此時借文佳的眼光打量這個家,便看到了一個垃圾站,典型的貧民窟。

文佳意識到惠琪正在觀察她的表情,趕緊轉過臉,把手里提著的東西順勢一放,調整出一副比較恰當的表情,拿起床上放著的惠健的悠悠球,把繩索套在自己手指上,一邊玩一邊說沒想到現在小孩子還在玩我們童年時的東西呢?惠琪松了口氣,笑著說是啊,他的玩具可多了,積木、磁力棒、魔方、遙控汽車,都是“向陽花”送的。

文佳看到桌邊放著一個塑料大箱子,里面放著各種玩具,每一樣玩具雖然都是舊的,看著材質和設計卻都很好。吳芝祖孫一直都在受惠于“向陽花”的定向幫扶,不止物資、資源,還有每月五百元捐款,這筆款項一直給到惠琪參加工作有收入了才停止。雖然不多,但對這個貧困到極點的家庭來說卻很重要。文佳心里軟了一下,這可憐的祖孫三人真的有在好好地生活,她為參與了這樣高尚的幫扶而產生了極大的激情。

文佳上大學,遠離家鄉,弟弟的存在對她其實沒有構成直接的困擾,但惠琪不同,真的是在扎實地踐行長姐如母。惠健在姐姐當年上學的學校小學部就讀,離大學不遠,放學后上托管班,連做作業帶晚飯一并解決。吳芝的工作是輪班制,如果排的是白班,吳芝就在六點下班后把惠健接回家;如果排的是晚班,吳芝晚上六點開始值班至第二天早晨八點,惠琪食堂的工作結束后大概八點多,她再趕去托管班把惠健接回家。節假日惠健沒人帶,就在值班室待著,趕上個發燒感冒身體不舒服的時候,也只能在這里待著,這也是學校特許的。惠琪忙完了再來這里照顧他,吳芝有時寸步不能離值班室,有時要到樓里去和學生處一起檢查水電、衛生情況,全看工作需要。總之兩人忙得團團轉,為了謀生,更為了養娃。吳芝的眼里全是孫子,惠琪的眼里全是弟弟,兩雙熱切的眼睛都盯著他,誰又憐惜到惠琪的命運?

有時吳芝的視線會落在正精心照顧弟弟的惠琪臉上,那眼神看在文佳眼里,和某次她正在給弟弟擦鼻涕時一抬頭看見母親觀察他倆的眼神一模一樣:兒女雙全的自得,姐弟情深的欣慰,這盤大棋得逞了。又因配了一點內疚而顯得痛苦,總之耐人捉摸。親情就是這樣復雜,一點愛,一點恨,因為這一點愛而恨不起來,因為這一點恨也永遠回不到當初。文佳為把吳芝看透了而得意,又因吳芝不知道自己被人看透了而鄙夷,就像她對母親的心情一樣。

惠琪有她這樣對長輩精心算計的洞察嗎?誰知道呢?洞察了又如何?就像她自己,難道就可以因此與父母斷絕關系嗎?不過清醒地怨恨著,一邊怨恨一邊順從罷了。

文佳想,惠琪就是低配版的她。可她也不過是幸運而已,假如她不是父母雙全,假如父母不在縣城落戶而是生活在偏遠農村,假如她沒有考上大學,命運又會比惠琪好多少?文佳僥幸得一身冷汗,本著這個心態,知道學校開設了夜校,面向社會招收成人學生時,第一時間要來紙質資料給惠琪,熱切地勸她讀夜校本科。

夜校也可以讀本科?惠琪不懂,文佳說是啊,每年春秋兩季報名,參加考試,過了分數線就可以錄取,專業很多。晚上上課,一門門功課考,考個四五年,就可以拿到咱們學校的本科學歷了。雖然是成人教育,也是國家承認的正規學歷。有了本科學歷,你還可以考研甚至考博呢,《小小浮浪人》里的主人公小小不就是這樣?

文佳和惠琪一起掃紙質資料上面的二維碼,進了夜校的官網,指點著上面的內容給惠琪講著。惠琪在手機上一頁頁看,想著文佳說的“咱們學校”,心里悸動了一下,抬頭看著文佳,笑得像難為情,其實是感動。她的表情里總是哀怨多于其他,所以笑看起來就像哭。

文佳鼻子一酸,想起《小小浮浪人》里的情節,有種偉大感使她熱血沸騰,表情莊重起來:小小在社會上浮浮沉沉,干盡所有底層工作,在貧困中掙扎,找不到方向。后來某個朋友告訴她你應該繼續接受教育,才能有好的前途。小小被點醒了,這才去自考,走上了自救第一步。她和惠琪此刻這一幕,是不是和書里的情節很像?某年某月某日,蒙昧無知的底層女孩惠琪遇到了聰慧成熟的女大學生文佳。文佳點撥了惠琪,在黑暗中點亮了一盞燈,開啟她命運齒輪轉動的第一步。

惠琪,你不要認命啊,努力讀書,努力自救。然后逃開,離你奶奶和弟弟遠遠的。

她們倆,都不要認命。

上架時間:2025-08-12 11:00:06
出版社:上海讀客數字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上海閱文信息技術有限公司已經獲得合法授權,并進行制作發行

QQ閱讀手機版

主站蜘蛛池模板: 乌苏市| 会理县| 吉首市| 泸溪县| 长兴县| 大渡口区| 通榆县| 凌源市| 普宁市| 汽车| 潮安县| 海口市| 谢通门县| 云林县| 大丰市| 婺源县| 厦门市| 萍乡市| 广昌县| 盖州市| 介休市| 无锡市| 乌拉特前旗| 大邑县| 雷山县| 马龙县| 寿宁县| 古交市| 三明市| 阿勒泰市| 晋宁县| 莱州市| 吴忠市| 翁源县| 永修县| 榆中县| 兴山县| 吴桥县| 达孜县| 法库县| 宾阳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