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最新章節

書友吧

第1章 日迫周原 - 1. 周原

周在中國是一個非常大的姓氏,也有現很多以此為姓的名人,比如流行歌手周杰倫,或者著名演員周潤發。這些人有一個共同的祖先,因為周本不是一個姓氏,而是一個國家,且恰恰是無數的中國人引以為榮的國家。比如孔子,他就生活在周國。不過,在我生活的時候,他還沒有出生。在周之前,東亞大陸沒有一個國家叫中國,在周以后,東亞大地把繼承周國中心之地的叫做中國,把邊緣之前叫做朝鮮、越南、日本。如果追溯源頭,他們都是周人的子孫,是從西北的周原遷徙到東亞大陸的。

周人的歷史要追溯到黃帝,黃帝是中華文明始祖,是中華文明的奠基者。黃帝的子孫,在黃河流域建立了最早的華夏國家,叫做“有熊國”。有熊國在黃帝死后,分裂為兩個國家,一個叫做“有虞國”,一個叫做“有夏國”。有虞國在今天的河南,有夏國在今天的山西。后來,有夏國統一了中國的黃河流域,建立了中國第一個王朝,叫做“夏朝”。再后來,一個誕生在黃河和淮河流域的國家,叫商國崛起了,通過聯合周圍的邦國,討伐夏國恢復勝利,最終建立了中國的第二個王朝,“商朝”。再后來,就到了周國的時代。

周國,本來是來自西北的周原。這個地方在現在中國的西北荒漠中,但是在周朝,得益于全球溫暖的氣候,這里變成了一個水草豐美的地方,叫做“周原”。周原的周人,以農業為生,以畜牧為樂,以狩獵為趣。作為一個位于邊緣地區的部落,傳說他們的祖先是天上的玄鳥,或者也可以理解為西方的鳳凰。和商人不同,他們并不以龍為崇拜,甚至沒有自己的文字。然后,當商人在南方的長江流域和蠻族作戰時,周人聯合了其他幾個部落,突襲了商朝的首都,最終滅亡了商朝,建立了屬于自己的王朝。

對于這段歷史,周人一直諱莫如深,或許是因為贏得不光彩,又或許因為擔心同樣得事情重演。然而,這場商人的失敗,又和我的祖先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系。我是秦人,我的祖先造父正是商人戰無不勝的大將軍。然而,在與周人的最后決戰時,他正在率領軍隊東征歸來的路上,錯過了最重要的決戰。或許就像拿破侖的那場決戰一樣,如果他能夠即時趕到,今天的商將已然繁榮延續。而我的先祖,也不用因為戰敗被迫將家族從黃河中下游豐美的土地遷徙到西北的荒漠中。或者說,成為周人在西北的防火墻和屏障。如果有一天,秦人可以再次正面決戰,那么,周人是否能夠再次獲勝?我想到了周人的繁榮與衰亡,但我沒有想到,這一刻來得如此緩慢。大概四百年后,秦人的國家才最終插滿了整個東亞,包括朝鮮和越南,甚至他們一部分東征的船隊還抵達了日本。后來,羅馬人把這個國家叫做Chin,也就是今天的China。不過這也是我在今天無法預料到的。而且秦人此時也只是一個弱小的部落而已。

“咚咚咚”青銅的鼓聲在周原上空回蕩,提醒我這是一場嚴肅的燕禮,并不適合我這種閑人胡思亂想。而之所以叫自己閑人,是因為我也實在不愿意離開家,來到這種莊重的儀式,甚至準備參加討厭的學校。在這個沒有chatgpt的時代,讀書實在是一件非常糟糕的事情,而且還是學那些糟糕的禮儀。是的,他們把禮儀的課程書編成了非常厚的教材,叫做周禮,印在竹簡上。這是周人獨特的發明。他們學習了商人的問題,最終設計了一套針對邦國領主的禮儀,叫做“周禮”。當然,這套禮儀也不是所有人都可以輕松學習的,似乎只有貴族才能學到。或者換而言之,禮儀是用來約束貴族的行為,而不是用來約束平民和野蠻人,或者奴隸的。對于平民犯法,他們有另外一套法律,叫做“刑法”。而對于野蠻人,他們的法律是刀劍和力量。至于奴隸?他們是一種戰利品,只配被買賣。

但是顯然,今天的燕禮朝會討論的并不是那么簡單。越來越多的青銅器被敲響。這是一種編鐘,不同的形制可以發出不同的音調。如果音調越多,說明儀式越鄭重。今天顯然不是那么簡單。朝會上,年邁的周王坐在最中央。站在第一排的是太子和他的弟弟們。他們是周王的繼承人。第二排則是地方公侯伯爵。他們多是王室的同一血脈,被分封到各地。第三排則是一些貴族,他們多是王室的外戚,或者一些功臣。第四排則是一些地位較低的貴族,以及我的父親,親人的首領,秦族男爵秦仲。而我,作為秦人首領的兒子,秦其,則站在最后的最后。

周王說:“現在,姜戎不愿意朝貢,應該怎么辦?”什么,又是姜戎。我心中冷笑。戎或者不戎,無非是王的定義。然而,向上追溯,他們和周人、商人、秦人的祖先相同,甚至還是齊國和申國的遠親。然而卻因為周王的一句“姜狄豺狼,不可厭也”,被驅逐到帝國的最西方中。姜人從此對周人恨之入骨,經常劫掠。周人又將我們秦人作為擋箭牌,讓我們和姜人作戰。現如今,周王貪圖姜人在最西方的土地,想要討伐他們。可是尋找的理由,卻又無比可笑。朝貢?姜人何時朝貢過周人!

“大王,三思”,一個貴族站了出來。“姜戎,乃是周人遠親,不可輕動。”在第一排緩緩站出來一個年長的貴族。我并不認識他是誰,不過既然站在第一排,一定是分封的皇族的同姓公爵。不過這個時候跳出來,可是真的不知輕重。這種在朝堂上公然反對周王的行為,本身就代表一種反對的意見。更何況在燕禮宴席上,只是對諸侯邦國行告知之禮,實際的討論早就在燕禮之前確定。這為王室公爵卻在此時反對,實在是有些不識時務。

一時間,朝堂陷入了沉默。良久,樊國公仲山甫站了出來,“魯國公,您來自帝國東方的封地,可知魯國有多少百姓需要果腹?可知周原有多少民眾待食?前年征伐徐國,去年征討楚國,加之周原已連續三年大旱,若不取西方良田太原之地,何以養民解饑困?”說罷,拂一拂袖子,說,“魯國公有悖于王命,蔑視王命,當斬。”一時間,氣宇軒昂,蕩氣回腸。在周國,如此有直言不諱且有氣魄的貴族,實在不多。果然應該是樊公仲山甫了。原來,剛剛說話的應該是魯公姬敖。只是魯公為什么要犯天下之大不韙,反對周王呢?“齊公,你是姜姓,你以為呢?”周宣王發話了,這次把鍋甩給了齊公。這也正常,齊國和魯國既是鄰居,也同位于帝國的最東邊,是最為富庶的濱海之國。然而,齊國和周王室和魯國的姬姓不同,齊國是姜姓,是周王室的外戚,也與姜戎同屬一族。這個時候要討伐齊公的同族姜戎,自然是要征詢齊公意見。

“我以為,不奉王命者,當討之。但是天子尊貴,不可輕動。”齊公說。好一個老油條,既擺明了態度,又把鍋甩給了周王。真是一出好戲。周宣王說:“眾愛卿所言甚是。罷了,此事容后再議。今天還有更重要的事情需要商討,是諸王公就學之事。”既然有人當眾反對,周王竟然沒有發怒,反而把話題轉移到了諸王公就學之事。其實這件事情本沒有那么緊急,周王似乎有意無意地回避了姜戎之事。

他輕輕敲擊了青銅缶器三聲。飲了一口酒,說到,“眾公子出列,讓孤瞧瞧模樣”,周宣王說。似乎終于輪到和我有關的事情了。好吧,終于輪到我了。所有的公子都站了出來,他們都是周王或者各個貴族的繼承人。所有人躬身俯拜,手里握著一件玉器。或叫做玉圭。所謂玉圭,是用來表達身份高低的禮器。手捧玉圭,然后三叩首,向周王表達敬意。第一排的周王的子孫的所持玉圭當然最為潔白高貴大氣,而我,就配佩戴山間地方黃玉。禮畢,平身看向周王。周王目光掃過,看向第一排,他的兒子姬宮湦和姬余臣,卻在姬余臣身上稍稍停頓了一會兒。然后又掃向了魯公和齊公,以及他們的孩子們。最后才是掃向其他其他的王族大臣。至于我,他或許看都不會看一眼。“刑不上大夫,禮不下庶人,周禮,就是周成之禮,是維系我大周朝三百年的根本治所在。你們的父輩曾經在宗周學習周禮,現如今,他們帶你們來這里繼續學習周禮,就是要讓你們明白,公卿大夫的行為準則。”說到這里,他竟把目光瞟向仲山甫,繼續說道“玉圭,是禮器,是禮儀之所具象。手執圭,識禮儀,將來才能開化王土。你們記住了嗎?”所有我們眾公子和所有公卿大臣叩首,高呼萬歲。周原的秋風吹動衣襟,顯得手捧的玉器泛著陽光,折射出絲絲蒼涼與古意。

周宣王長舒一口氣,緩緩說道:“禮畢,開宴吧。”

版權:創世中文網

QQ閱讀手機版

主站蜘蛛池模板: 兴安县| 永嘉县| 团风县| 衡阳县| 隆尧县| 中山市| 孟村| 望江县| 庆云县| 科尔| 策勒县| 青田县| 舞钢市| 三穗县| 韩城市| 盈江县| 普安县| 平南县| 桃源县| 道孚县| 安塞县| 德江县| 玉溪市| 广元市| 和平县| 尚志市| 承德市| 托里县| 绥阳县| 集贤县| 乌鲁木齐县| 建德市| 庄浪县| 英山县| 泽普县| 丰顺县| 芮城县| 扶绥县| 辽中县| 廉江市| 汝阳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