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末極武仙,從機巧匠開始
最新章節
書友吧 3評論第1章 碼頭工人與幫派
東海,日本島,江戶城,
太陽還未露頭,港口便搶先亮起了一盞盞煤氣燈。
大小船舶交錯進出,碼頭上到處是苦力工人、人力車夫忙碌的身影。
關赫曉兩手扶著護欄,佇立在口岸邊上的人群中,深褐色的眼瞳映照出渾濁的海面。
盛夏的港口又濕又熱,
他身上漿洗到發白的麻布和服早已被汗液浸得濕透,黏黏糊糊。
若說上輩子去東京旅游,搭乘的地鐵是沙丁魚罐頭。
那么江戶下田港的清晨口岸,便只能是腌鯡魚罐頭了。
空氣中發酵的汗味夾雜腳臭、濃厚的魚腥,縈繞不散。
偶爾海風吹過,才短暫的卷走臭味,帶來些許清涼。
煎熬的等待中,
初陽升起,水天分界線閃出一抹鮮紅。
這時間,一艘灰黑大船冒出頭來,撞破火燒的云幕沖入眾人視野。
“三菱船廠的新式漁船!太威武了!”
人群發出驚呼,紛紛伸長了脖子,身子探出護欄,極力張望。
汽笛鳴響,白煙滾滾。
鋼鐵鑄就的船身踏浪而行,沐浴在晨曦中光彩四溢。
高大的桅桿直指天空,蒸汽機的轟鳴聲響徹整個港口。
“渾身都是鐵,這么重的大家伙究竟怎么浮起來的?”
“這船跟火車一樣是燒煤的,請了歐洲人指導新的造船技術。”
“那些黃毛蠻子不知禮儀,談不上文明,造出的各種新奇玩意兒倒是厲害的緊。”
粗布和服的工人們議論紛紛,嘴里是對歐洲蠻子的不屑,但看到甲板上的洋服洋裝的水手,眼神又充滿了艷羨。
關赫曉的左側,鄰居兼工友的小舟太郎也正興致勃勃的張望著,他忽地想起什么,轉過頭問道,
“哎,關赫,坂田工坊不是專門搗鼓那些洋人的玩意兒,你在那當學徒,就沒有學到新技術?”
關赫曉想了想,道:“坊主會一點,但也只會一點。”
“我就說嘛。”
小舟太郎點點頭,嬉笑道,“你們坊主說白了只是工匠,以前或許很厲害,現在已經落后時代啦。
我記得紡織廠招的那叫什么——工程師!聽著就高大上。”
他再次看向趨近港口的新型漁船,清澈的眼神中難掩向往,“能造出這么厲害的大家伙,怪不得月薪能有五百金元。我們得搬多少漁獲才能有自己的船?”
你小子倒是挺敢想。
關赫曉瞥了他一眼,隨之望向那艘裝上大炮就能變身軍艦的“漁船”,眼中只有無奈。
只靠搬漁獲,直到累死的那天,他們也攢不到工程師一個月的薪水,更別提買艘船了。
要知道,一張印有天皇頭像的金元,等于一百枚一錢的銀幣。
長雇的碼頭工人一天干到晚,才賺十五錢。
大部分人拿不到長雇的合同,都是日雇工、臨時工,只在最忙碌的早上有工作,僅有六錢。
就這,還得上交三分之一給下田港的幫派,作為介紹費和治安費。
而他和小舟太郎,因沒滿十六歲,被列為“童工”。活做的一樣多,工錢少一半,上述兩種費用一樣得交。
骨湯帶油花,見不到肉的拉面,一碗二錢。
兩人一早上不帶停地搬,就掙這一頓飯錢。
剛好讓他們餓不死。
這是下田港的幫派,飛鳥組精心調控的結果。
幫派。
江戶的普通百姓,要求生計便避不開,
這個組,那個組,如腫瘤一般遍布每個街町。
關赫曉經由這半年來的親身體會,把這些吸血蟲大致分為兩類,
一種是浪人組。
外地來的浪人團體,最典型的雅庫扎黑幫。
開賭坊,妓院,放貸,人口買賣,收受保護費。
沒有背景,組織松散,一批滅了,很快又生出新的一批。
另一種則是旗本子弟組。
旗本就是早先各個大名的親衛,在江戶周邊擁有少許的封地。
他們的后代大多成了江戶城到處都是的無業游民。
類似于前世某個時代特有的大院子弟。
有背景有實力,行事相對有原則,常年霸占那些富裕的街町。
但該干的壞事一件不少。
下田港的飛鳥組,便屬此類。
哐當!
巨大的蒸鋼怪獸靠岸停穩,岸上的人群提著竹簍往上擁去。
船上出的第一批漁獲,去掉用來拍賣的高品質,便只剩下殘次品。
動作要是慢了,到手魚的品質只會更差。
有些店家會以此為由克扣工資。
穿越以來的半年,
關赫曉從迷茫無措到每天為生活奔波,已經積累出豐富經驗。
他的身體看似瘦小卻十分有勁,在人群之中見縫就鉆,硬是懟在前邊。
相比之下,同町的小舟太郎就不太積極,任由人流推搡,很快落在后頭。
“都排好,不要擠!魚是夠的!不排隊的別想拿到貨!”
船上的負責人大聲呵斥道。
這才讓亂糟糟的人群有了點秩序,排成長列。
關赫曉恰好排在最前。
“你是哪家?”
“屜木家的魚煮屋。”
關赫曉取出一枚木牌遞過去。
負責人接過,點頭確認了記號,揮手叫來個伙計帶他去裝魚。
伙計熟稔地挑揀,很快裝滿了兩大筐竹簍。
稱了一下,一筐魚五十斤,兩筐便是一百斤。
“你這小身板,一個人能抬動嗎?”
那伙計笑道,“我幫你分裝到小一些的竹簍,分幾次搬吧。”
關赫曉不語,自顧自用一根扁擔穿過兩只竹簍,奮力一起,身子穩穩當當,在伙計驚詫的目光中下了船。
他護著竹簍擠出人群,跟排在隊末的小舟太郎打了個招呼,
“我先走了,你慢慢等吧。”
“關赫你小子還真是好運,次次都能排那么前頭!”
小舟太郎不滿地叫嚷。
這時,船上的伙計匆匆追下來,拉住了關赫曉,
“剛才忘了說,你去的筑地市場由新來的黑田組接手了。外來的浪人行事狠辣,不小心沖撞到的話,一定要磕頭道歉。
問你要魚要錢,就都給了。你力氣再大,也扛不住他們的刀。”
伙計是擔心他仗著有點力氣招來禍事,這才好心提醒。
“多謝,我知道了。”
關赫曉微微躬身,擔著魚簍,一步步往町內走去,神色有些木然。
畢竟上輩子讀得機械專業,他的抗壓適應力很強。早已習慣了這種處處小心,事事忍讓的日子。
當初在校勤奮刻苦,相關證書考了個遍,卷瘋了才進的大廠。
以他的能力與經驗,要在這個工業發展初期的國家當個工程師,可謂綽綽有余。
問題在于他的出身。
母親菊子,曾是伊豆國花柳界頗有名氣的藝伎。
一次演出后,得到伊豆大名的青睞,表示要給她贖身,收入府邸。
可菊子不愿服侍這位大名,她早已與另一個男人私定終身。
男人便是關赫曉的父親,并且,他還是伊豆大名的親侄子。
當時菊子已然懷有身孕,要是被伊豆大名知曉,定然不會有好下場。
于是,兩人私奔了。
以菊子的家鄉關赫村的關赫為姓氏,隱姓埋名在江戶城過了十多年,生下三個孩子。
關赫曉便是最早的大兒子。
江戶極其講究出身,看重家世傳承。
想出任高社會地位的職業,一定得接受背景審查。
他的父母戶籍不明,一查必然敗露。
自從伊豆并入了江戶,伊豆大名不再是大名,而是搖身一變,成了太政大臣。
地位僅低于天皇與內閣總理大臣,稱得上權勢滔天。
當初他的侄子攜藝伎私奔一事在全日本鬧得沸沸揚揚,令其顏面盡失。
通緝畫像分發全國,卻始終沒找到人。
很難說,對方是否還在記恨。
如今父親已然離世,而母親菊子臥病在床,弟弟妹妹尚且年幼。
全家人指著他一個人養活。
關赫曉賭不起,只敢在底層摸爬滾打。
為求生計,他一天要打三份工。
早上搬運漁獲,掙兩錢。
下午在坂田工坊當學徒,掙十錢。
晚上居酒屋端盤子,掙兩錢加一頓晚飯。
靠這打工賺來的錢,養活一家四口人倒是沒問題。
但完全攢不下積蓄,展望不了一點未來。
關赫曉可還盼望著有朝一日搬離江戶,帶著一家人移民海的那邊——
大明天國。
是的,大明。
這個世界的歷史與前世有著極大不同,甚至兩年前,江戶幕府還在給大明納貢稱臣。
兩年前大明發生了內亂,日本島才趁機完成了內政改組,宣布獨立。
目前大明局勢混亂,但在關赫曉心中還是更有歸屬感。
條件允許的話他會回去,正好避開身世帶來的隱患,也得以大展拳腳。
不過目前來說,這個念想多少有些不切實際。
他先得擺脫當下,擺脫拼盡全力只能討口飯吃的糟糕處境,先在江戶立足跟腳。
為此,
關赫曉正在嘗試發展一門兼職。
合法的生意是不好做,但暗地里又是另一番情形。
他沒有直接把魚送往筑地市場,轉而來到隔壁的茨木町。
行至一座占地不小的木屋平房前。
這里便是他擔任學徒的坂田工坊。
時辰尚早,坊主都還沒來。
關赫曉繞到后門,從房底的磚石縫隙中掏出一把鑰匙,這是他自己偷偷倒模做的。
打開門鎖,步入一個堆放雜物的房間,找出提前備好的零件,在角落里的一張簡易工作臺上開始拼裝。
他的手很快,也很穩,每一步都精確到位。
不一會兒,
一支僅有半個巴掌大的精巧機弩平躺于臺面。
在江戶,弓弩槍炮一類的武器,無證持有便是重罪。
唯有得到官方許可的作坊,或是軍工廠才有資格生產。
而江戶的浪人幫派各種打生打死,對新式武器有著硬性需求,由此便催生出了私販武器的生意。
警務奉行所巴不得浪人們自相殘殺,事不鬧大,便對這類交易睜一只眼閉一只眼。
關赫曉試著賣過彈射苦無,煙霧彈,袖劍之類的忍者道具。
但因使用門檻,他又接觸不到忍者組織,銷量十分有限。
稱得上穩定客戶的,唯有一個神出鬼沒的獨行女忍者。
但也已經一個多月沒見到人了,不知道是死是活。
開拓市場十分的有必要,袖珍機弩便是新的嘗試。
前世閑暇之余,他也搗鼓過一些類似的小玩具,但用的都是3D打印。
現下一切都是手搓,把控精度全憑經驗以及一門武學。
世道艱辛,
但關赫曉穿越而來,也并非毫無依仗。
隨他一同而來的,還有一個武俠游戲面板。
如前世玩過的一樣,持之以恒的做某件事,便有機率領悟到相關武學。
【已掌握武學:擔山勁(入門),千機手(小成)】
前者是每日搬運漁獲而領悟,效用是單純的增長氣力。
練至大成,身負千斤力,猶如古代武將,力能扛鼎。
后者則是在工坊打雜,修理各種小玩意兒時領悟。
其能極大增加雙手靈活度、穩定性,尤其提高對精度的把控。
現只練到小成,他對零部件的銼削精度便已達到0.001毫米,媲美前世傳說中的八級鉗工。
經他之手的成品,輕松碾壓市面上的同行。
有材料有工具,造槍造炮也是輕而易舉。
只是火藥管控嚴格,且擊發時動靜太大。
浪人們又不造反,便都不樂意用槍。
“機弩則不一樣,應當能賣個好價錢。”
經過前幾次的失敗,關赫曉專研了市場痛點,對此次出品抱有信心。
他取出一個事先打磨好的木盒,裝入袖珍機弩,緊接著又用油紙包裹木盒,再將竹簍里的魚取出部分,放入木盒,最后用魚蓋住。
做完這些,他把雜物間復原,重新擔起魚簍,前往筑地市場出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