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在俄國:我有每日情報系統
最新章節
- 第184章 阿爾卡季的危機(4k)
- 第183章 弗拉基米爾帶來的消息(4k)
- 第182章 年少成名,震驚世界(4k)
- 第181章 上達天聽,拿捏索比亞寧(求月票)
- 第180章 官商勾結,戰投組抵達莫斯科(月底求月票)
- 第179章 氣急敗壞,資源扶持(月底求月票)
第1章 黑工
睡夢中,鄭直突然聽到了一陣叫喊聲和破門的聲音。
緊接著他就被人從宿舍的硬板床上拖了下來,并讓他雙手抱頭趴在地上。
來到莫斯科1個月,這是鄭直第6次被人用槍指著腦袋。
......
2016年10月,莫斯科。
天不亮的時候,柳布利諾大市場再一次被俄羅斯內務局的特警掃蕩了一遍。
超過100名特警穿著全套的黑色制服,沖鋒槍配盾牌,在短短3分鐘內就已經控制了整個柳布利諾大市場。
“干嫩娘的毛子!”
跟鄭直一起被拖下來趴在地上的,還有他的室友兼同事張浩。
“別沖動浩哥,”鄭直的半邊臉緊緊地貼在地上,“他們有槍!”
“他娘滴!”張浩一邊掙扎著,一邊罵罵咧咧,“這幫毛子,欺負人欺負到頭上咧!”
站著巡視的特警看被搜身的張浩還有不服氣的樣子,嘴上還罵罵咧咧的,肯定不是什么好話。
于是他抬起一條腿,照著張浩的后腦勺便狠狠踩了下去。
一聲悶哼之后,張浩便老實了。
而鄭直則是雙手抱頭乖乖地趴在地上,等著特警搜身結束,槍口抬了抬,才慢慢地從地上爬起來,瞅了一眼特警。
“警察先生辛苦了,”被人用槍口指著,鄭直仿佛沒事人一樣,笑著從兜里抽出半盒皺巴巴的利群,“要不要來一根?這是天朝的煙,俄羅斯買不到的。”
幾個特警互相對視了一眼,沒人說話。
給他搜身的特警上前一步,從鄭直手里拿過煙盒,抽出了一根。
“火!”鄭直滿臉笑容,又從兜里摸出了一個打火機,給拉下了戰術面罩的特警點上,“今天這么早?”
特警深深吸了一口,吐出了一個煙圈。
“放心吧,不是來抓你們這些非法勞工的。”
鄭直基本上沒聽懂他在說什么,但是看表情和動作,似乎跟他沒什么關系,一顆心也放到了肚子里。
畢竟像他們這樣在柳布利諾大市場工作的絕大多數天朝勞工,其實都是沒有正規工作簽證的“黑戶”。
這在大市場里面很正常,位于莫斯科東南方的柳布利諾大市場匯聚了天朝人、中亞人、高加索人等各個國家的生意人和灰產,貨物批發、洗錢換匯、走私運輸等等.....,光是批發的攤位加起來就超過了上千個,這里什么樣的人都有。
在俄羅斯想要辦工作簽證,時間久、配額少、花銷還高,很多老板們都會選擇從國內雇傭或者哄騙一些人,拿著旅游簽證或者學生簽證在這里打工。
鄭直就拿的是學生簽證。
“好了,我們要走了,”抽煙的特警好像從耳麥里聽到了什么,將半截煙頭扔在地上來回踩了踩,“你這個煙不錯,挺有勁的。”
說罷,他隨手把剩下的半包煙揣到兜里,重新拉上面罩,離開了這間板房。
“浩哥,”特警離開后,鄭直把張浩從地上拉了起來,“你沒事吧?”
“沒什么事,草他奶奶的毛子,”張浩捂著后腦勺,“就是有點頭暈......”
“來,歇會兒,”鄭直把張浩扶到小床上,“你跟特警隊置什么氣啊唉......”
從被踢翻的熱水壺里倒了一杯熱水,放在張浩的床頭。
來了莫斯科以后鄭直才知道,原來世界上真的有個地方可以從10月份開始一直是冬天,持續到來年5月才會逐漸入春。
上周莫斯科下了今年冬季的第一場雪,集裝箱改造的宿舍根本無法維持基本的保暖。
每天睡覺前鄭直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燒一壺熱水,然后填充滿4個熱水袋,塞到秋衣和毛衣之間。
“但是這才剛10月中旬......”鄭直打開了床頭小燈,捧起了一本《走遍俄羅斯》,一邊背單詞一邊想,“不知道能不能在這邊買一個電暖氣......”
“小鄭,”張浩披著毯子,一邊哼哼著一邊翻過身來看著苦讀的鄭直,“你是真中嘞,白天上著班,晚上還要學毛子的鳥語。”
“不學咋辦啊,總不能在這邊卸貨卸一輩子,”鄭直回頭看著側躺在床上的張浩,“浩哥你也學點俄語唄。”
“哎喲我不中,我不中!”張浩連連擺手,“俺要是那塊料,早就考上大學咧!”
“再說了,李經理不也沒把護照給俺們,”他嘆了口氣,“學了又怎么樣,又出不去。”
來到莫斯科后,鄭直的護照就交由李經理“保管”了,這一個月他吃住都在宿舍這一片區域。
“哎,小鄭——”張浩突然壓低嗓子,“俺一直都沒敢問,你說你一個娃娃,咋跑來俄羅斯干這營生咧?”
“缺錢唄,”鄭直頭也不抬,“不缺錢誰干這個啊。”
要不是家里還欠著巨額債務,追債的都追上門了,他也不至于跑到俄羅斯來上學。
“哎,也是,”張浩捂著腦袋躺了回去,“俺先歇會兒......”
早上六點,風像刀子一樣往臉上削,莫斯科的天依舊漆黑的像墨一般。
到貨了。
鄭直拉開了第一節集裝箱的門,一股冷氣撲面而來。
“蘇卡不列,”鄭直看著眼前的景象,下意識罵了一句,“這他媽不得累死我......”
集裝箱里面全是一捆一捆打包好的棉被,白布捆扎,個頭大,堆得滿滿當當,一點縫隙也沒有。
這些棉被看著軟,實際上濕氣重、壓得緊,一包少說四五十斤。最難的是不好抓,像抱著一團滑不溜手的東西,還得從高處一捆捆扒下來,再一趟趟運出去。
鄭直踩著箱底搭起的梯子往上爬,他把第一捆棉被扛下來時,整個身子一沉,腳下還踩著不穩的邊角。沒地方借力,只能靠腰和膝蓋頂著。
“可以不,小鄭?”調度員看到這一幕,開口問道,“今天一個人來不來得及?下午過還有下一趟車哦。”
只搬了一捆,鄭直的額頭就已經開始出汗。
“能......能來得及。”他微微喘著氣道,“別......不用再找人。”
卸一箱貨的價格是2000盧布,多一個人來干活兒,錢就會被分一半。
在2016年,莫斯科一個普通人的收入大約在5-8萬盧布,兌天朝元的比例差不多是1:10,2000盧布可以換200元左右,如果是黑市的話差不多能多換25%。
調度員點點頭,沒有多說,拿出本子在登記表上記了兩筆,又轉頭去安排下一節車廂的準備工作。
鄭直不停地搬、抬、放下,再搬、再抬、再放下,胳膊和脊背漸漸失去了知覺,足足干了2個多小時,直到天邊已經出現了紅霞的時候,他才剛剛卸了一半。
“呼......”他的身軀發出一陣陣白色的蒸汽,“上午一定完成,王哥。”
“要得,”調度員看到點點頭,朝本子上記了一筆,“你這個月好生辛苦嗦,卸了70多箱。”
“年輕嘛就多干點,而且我之前高中也一直健身的,”鄭直微微喘著粗氣,“這個月我應該能拿到15萬盧布吧?”
“哎呀,”調度員確是有些面露難色,“這個怕是有些難噻。”
“為什么啊?”鄭直不解地說道,“2000盧布一箱,我卸了70多箱啊?”
“但是你還有住宿費、伙食費這些沒算進去,”調度員掰著手指頭一件一件給鄭直數道,“這些算下來也得個7-8萬盧布了,我也莫得辦法,李總規定的。”
鄭直有些難以置信地看著調度員,在他剛來的時候李三江可沒有說過這些,而且每天吃飯都是工地上的大鍋飯、住在鐵皮板房里,怎么就要一個月7-8萬盧布了?
鄭直表情漲紅,剛想說什么,突然一縷陽光照到了他的臉上!
緊接著,一道聲音在他的腦海中響起。
【每日情報系統開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