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最新章節

書友吧

第1章 《導論》:問題的提出

人類社會發展的終極目標是每個人自由自覺地存在,而休閑正是最接近這種自由狀態的存在方式。休閑強調人們在自由無迫的環境下享受生命的美好,充分發掘個體的潛力,發揮個體的創造性,彰顯個性,拓展生命意義,實現自我價值。盡管受特定社會發展水平的限制,休閑往往被不同時代的主導價值所壓制或遮蔽,未能得到充分發展,但自古希臘時期獨立的休閑意識產生以來,休閑就一直是人類向往的生存狀態。馬克思論述的自由王國的社會理想也正是建立在自由自覺的勞動與自由自覺的休閑相融合的基礎之上的。

個體在物質上總是有限的存在,指向無限的是人的精神存在,是對生命價值和意義的追求。馬斯洛需求層次理論顯示,人的需求層次由低到高恰是由物質需求不斷指向精神需求。人類社會的發展在總體上表現為社會生產力的不斷提高,目的就是通過不斷努力,以盡可能少的勞作獲得盡可能多的物質財富,盡量縮短人們為維持生存所需的必要勞動時間,從而為人的精神的、文化的存在,為人的全面發展,創造更多的自由時間。因為只有在自由時間里,在沒有外界壓迫的情況下,人們才可以按自己的意愿自由選擇生活方式,如運動、閱讀、欣賞,去豐富生命的意義;才可能更敏銳地去探索、感悟、自省,從而更豁達、從容和聰慧,以提高自己的幸福程度;才可能有心力主動地去完善自己的品格,維護自己的獨立個性,努力實現自我,發展自我,提升生命價值。從這個意義上說,自由時間拓展生命的空間,使人的存在從多個層面展開,從而不斷生成人的豐富本質。正因為如此,在人類文明演進史中,休閑一直是人們向往和追求的對象。亞里士多德把休閑譽為“一切事物環繞的中心”,并認為“人唯獨在休閑時才有幸福可言”。英國著名思想家羅素曾說,能否聰明地用閑是對文明的最終考驗。當代著名思想家于光遠先生認為:“爭取有閑是生產的根本目的之一。”[1]

在人類文明早期社會生產力極不發達的情況下,人們生活的主要內容便是通過勞作獲得生存所需,談不上專門的休閑。不過,有說服力的考證表明,即便在原始社會,人們也并非完全沒有休閑。根據人類學家斯普頓和考恩斯研究毛利文化的報告,毛利人生活的各個層面都伴有娛樂的成分。“不管他們是捕魚、捉鳥、耕田或是蓋房子、造獨木舟,所有這些場合中,都能找到可以被認為是娛樂性活動的痕跡”[2],當然,這種休閑還只是一種無意識性、近乎本能的休閑。但這也恰恰說明,休閑伴隨著人類的誕生而存在,是人類的本性需要。

隨著生產力的發展,人類進入農耕社會,剩余產品的出現和社會分工的發展使階級統治的社會形式得以建立。勞動的性質和整個社會結構都發生了變化,絕大部分人的辛苦勞作維持了少數特權階級的休閑生活,休閑從勞動中分離出來,有了自身獨立的形式。人們開始有意識地探索和追求休閑,從而形成了不同地域和時代獨特的休閑倫理和燦爛的休閑文化。但在人類社會漫長的歷史長河中,休閑始終是極少數人的特權,普通大眾的絕大部分時間都在為維持生存而勞作,和休閑幾乎無緣。

隨著資本主義和機器大工業的興起,資本展示出的神奇力量帶來了強大的社會生產力。物質生活資料極大豐富,同時社會必要勞動時間不斷縮短。在西方,人們的周工作時間從1700年前后的72小時縮短到20世紀90年代的不到40小時。[3]20世紀80年代,德國金屬工業會成功為成員們爭取到了現在的每周35小時的工作時間。近些年,部分國家甚至開始討論30小時周工作時間的相關事宜。同時,帶薪假期也普遍增加。法國人的帶薪假期是每年5~6周,英國是4~6周等。[4]這一切為普通大眾的休閑提供了可能,20世紀六七十年代,歐美國家的許多社會學家就開始預言,國際社會正在步入大眾休閑時代,休閑將代替工作和勞動成為生活的中心。

然而,現實情況遠沒有預言的那樣樂觀,當代人的休閑反而陷入了困境。

首先,生產效率的提高、管理的優化的直接目的并不在于增加人們的休閑時間,而是增加利潤。這就決定了企業生產在提高效率、優化管理時不可能從人的需要出發。例如,“泰羅制”科學管理在科學實驗的基礎上,設計出最佳的工位布局、最合理的勞動定額、標準化的操作方法、最適合的勞動工具,從而將工人的潛能發揮到無以復加的程度。但這種科學管理的唯一目的在于實現利潤最大化。它強調管理的科學性、嚴密性和紀律性,卻很少考慮人的因素。工人成為機器的一部分,遵從機器運轉的節奏,且隨著機器工業技術不斷改進,工人必須設法不斷加快自己的工作節奏。最終,這種高效率運轉必然導致人的內心緊張和焦慮。同時,隨著自動化技術的發展和科學管理理念的普及,高效合理性原則輻射到社會發展的各個領域,整體社會的生活節奏越來越快。人們被機器和效率“攆”著走,下意識地總是在“趕”。于是,從繁重的體力勞動中解放出來的現代人陷入了巨大的精神壓力的旋渦之中。

其次,現代社會的工作倫理和消費倫理使自由時間的增加成為假象。一方面,最優化的生產自然要求最優秀的員工,隨著資本技術構成不斷優化,在日益增加的競爭壓力下,人們被迫竭盡全力向精英看齊:在工作之余接受各種職業培訓和進修,甚至不惜犧牲自由時間加班加點等——精英式工作責任迫使人們放棄自由時間而為工作出色加倍努力。另一方面,無論是出于政府拉動經濟的需要還是企業與媒體的合作倡導的結果,消費主義在當今社會正呈現蓬勃生機,而高消費必然要求高收入,為了維持一定的消費水平,利用自由時間從事各種兼職是普通大眾無奈的選擇。于是,高增長、高效率帶來的自由時間又被工作時間重新吸收。這就是為什么在科技發達、物質豐富的現代社會,人們看上去并沒有比以往更悠閑,甚至是更忙碌了。

最后,當代人的休閑生活發生了異化。其一,“高效”成為當今時代的普適原則,匆忙感無處不在,人們在休閑時間里也需要奮力追求,難以閑適。其二,休閑逐漸物質化,難以承載人們的精神追求。人們在休閑中更加注重物質享受和感官刺激,忽視了對意義和價值的追求。最終,休閑活動或是在人們相互追隨、顯擺和競爭中淪為消費主義活動,或是陷于低級趣味,甚至變成觸犯道德底線、危害社會的活動。其三,休閑失去了自主性,服務于資本主體的自我增長。當代休閑成為一種工業,由生產和消費環節構成,休閑生產和休閑消費規模的不斷擴大都是以利潤增長為目的的,而不是以人的發展為目的的。

總之,當代休閑沒有成為人們休養生息、陶冶情操、提升自我、構筑和諧人際關系的精神家園,而是陷入工具性的物的操控之中,成為被商家利用的途徑。在這種休閑生活中,人們只管消費物品、參與活動、感受刺激,而無法靜下心來聽、欣賞、思考和尋求心靈感悟。但是,人的存在始終需要價值和意義做支撐,當所有那些填滿我們生活的物的忙碌突然停止時,留給我們的不是心靈的寧靜,而是由內在的貧乏所導致的空虛和焦躁不安。這也是很多人迷惘、焦慮、壓抑與充滿幻滅感的重要原因。

正是對這些現實問題的困惑與思考引發了本書的選題。我們不得不去追問,什么才是真正的休閑?當今時代休閑困境的根源何在?我們應該如何合理地做出休閑選擇?除非我們徹底弄清這些問題,否則我們不會獲得理想的休閑。這就要求我們對整個人類休閑發展史、休閑與社會發展、休閑與人的發展之間的關系進行探索,并試圖探尋一條通往理想休閑之路,從而為當代人的休閑觀念和休閑選擇進行理論奠基。

上架時間:2025-04-07 14:00:09
出版社: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
上海閱文信息技術有限公司已經獲得合法授權,并進行制作發行

QQ閱讀手機版

主站蜘蛛池模板: 定州市| 仁化县| 汉川市| 潍坊市| 健康| 桃江县| 固安县| 云龙县| 调兵山市| 红原县| 卢湾区| 四川省| 津市市| 卢氏县| 平原县| 丹江口市| 达州市| 眉山市| 常熟市| 格尔木市| 锡林浩特市| 永泰县| 桦南县| 桃源县| 金昌市| 辽宁省| 高碑店市| 丹凤县| 淮北市| 海安县| 阜宁县| 罗田县| 亳州市| 保康县| 洛宁县| 南木林县| 兰溪市| 丹寨县| 阳泉市| 汝南县| 阿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