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章節(jié)
書友吧第1章 新街往事之:火把節(jié)
明天又是一年一度的彝族火把節(jié),自治州每年到這個時候照例都要放一天的假期。
說起火把節(jié)……
我的思緒悠悠然飄向了上世紀八九十年代,我那悠悠的少年時光,就像那山間輕舞的風,不知不覺間,已然消逝得無影無蹤。而如今,自治州火把節(jié)的假期就像那遠處傳來的悠悠牧笛,帶著一種寧靜的召喚,讓我心生觸動。我想,無論如何,我都得用文字,為這即將到來的節(jié)日留下些紀念,就像在歲月的長河里投下一顆小石子,泛起幾圈溫暖的漣漪。
一
回想起童年,我的記憶生根在元陽縣新街鎮(zhèn),那是一處宛如世外桃源般的地方,后來竟成為了世界非物質(zhì)文化遺產(chǎn)“紅河哈尼梯田”的核心所在。那片土地,就像一位慈祥的母親,默默孕育著獨特的民族風情,滋養(yǎng)著一代又一代質(zhì)樸的人們。在這充滿魅力的小鎮(zhèn)上,每年農(nóng)歷6月24日的彝族火把節(jié),是一場盛大而又神秘的狂歡,如同古老傳說中神仙們的聚會,在歲月的長河里年復一年地上演。這個節(jié)日為期三天,那三日里,小鎮(zhèn)就像被施了魔法一般,處處洋溢著歡歌笑語,熱鬧非凡,成為了一年中最讓人期待和回味的時光。
火把節(jié)中的摔跤運動會,無疑是這場狂歡盛宴中最耀眼的明珠。在小鎮(zhèn)中心廣場舉行的這場摔跤盛會,就像古時勇士們的角斗場,吸引著無數(shù)雙眼睛。每一個動作、每一次較量,都充滿了力量與激情,使得這個節(jié)日在人們口中又有了“摔跤節(jié)”這樣親切的稱呼。節(jié)日前一天的黃昏,“火把節(jié)暨摔跤運動會”開幕式的大幕緩緩拉開,那場景,宛如一場莊重而神圣的儀式,承載著小鎮(zhèn)人們對傳統(tǒng)的敬畏和對生活的熱愛。當夕陽像一位溫婉的婦人,帶著她那柔和的余暉,緩緩隱沒在山洼之中,位于山頭的廣場便瞬間沸騰了起來。高音喇叭里傳出的激昂運動員進行曲,如同一陣狂風,呼嘯著席卷了整個山頭,點燃了人們心中的熱情之火。
運動員入場儀式,就像一幅色彩斑斕的民俗畫卷,在人們眼前徐徐展開。走在最前面的是小學校那朝氣蓬勃的鼓號隊,孩子們的臉蛋紅撲撲的,恰似那山林間熟透的紅果子。他們邁著整齊的步伐,那模樣就像一群訓練有素的小士兵。嘹亮的號聲和激昂的鼓聲,在山谷間回蕩,像是為這盛大的節(jié)日奏響了歡快的序曲,又像是在向天地宣告著小鎮(zhèn)的活力與熱情。接著是縣文工隊的鑼鼓隊,他們敲打出的節(jié)奏,雄渾有力,就像那大地深沉的心跳,一下一下,撞擊著人們的心房。每一次擊鼓,每一次敲鑼,都像是在講述著小鎮(zhèn)古老的故事,傳遞著先輩們的智慧與勇敢。
再后面是附近山村的民間樂作舞隊,舞者們身著色彩絢麗、繡工精美的傳統(tǒng)服飾,那服飾上的圖案精美絕倫,仿佛每一針每一線都藏著一個古老的傳說。他們手中的彩帶隨風飄舞,就像那山間盛開的野花,五彩斑斕,又似那自由飛翔的鳥兒,輕盈靈動。舞者們的舞姿優(yōu)美動人,他們用身體演繹著民族的故事,每一個舞步都像是在訴說著對這片土地的熱愛,對生活的贊美。最后入場的是來自各個中學和鄉(xiāng)鎮(zhèn)的運動員代表隊,那些摔跤運動員們,一個個身姿矯健,目光堅定,他們就像一群即將奔赴戰(zhàn)場的勇士,渾身散發(fā)著一種無畏的氣勢,懷揣著對榮譽的渴望,成為了這個特殊節(jié)日里最亮麗的風景。
我曾是小學校鼓號隊里的一員,有幸參與了幾次這樣盛大的入場式。至今,那些畫面仍清晰地印在我的腦海里,如同昨日才發(fā)生一般。那時,我的小臉被涂得紅撲撲的,就像那被夕陽余暉映照的云霞。身上穿著干凈的白襯衫、筆挺的藍褲子,腳下是那雙被我用白粉筆灰反復擦拭卻仍有些發(fā)黃的白球鞋。在那位扎著羊角辮的小指揮家的帶領(lǐng)下,我們就像一群歡快的小鳥,鼓足了腮幫子吹號。那號聲,在山谷間穿梭,如同一只只自由的飛鳥,帶著我們的快樂和期待,飛向遠方。
二
不過,火把節(jié)留給我最深的印象,可不止是這些精彩的瞬間,還有那飯店坡頭的牛肉湯鍋。在新街鎮(zhèn),火把節(jié)有殺牛吃肉的傳統(tǒng),這傳統(tǒng)就像一條無形的紐帶,將人們與古老的習俗緊緊相連。在那個物質(zhì)還比較匱乏的八十年代中期,牛肉是一種稀罕之物,就像深山里的珍寶,不是輕易能得到的。只有在火把節(jié)這樣特殊的日子里,人們才有機會品嘗到這難得的美味。那時,我的父親在元陽電廠工作,每到火把節(jié),廠里會從鄉(xiāng)下買兩頭牛,宰殺后分給職工一些牛肉,當作節(jié)日的福利。對于我這個從小就對美食有著特殊喜愛的孩子來說,這簡直就是一年中最幸福的時刻,就像在漫長的黑夜里盼來了黎明的曙光。
那山里吃著青草長大的小黃牛肉,肉質(zhì)鮮嫩得如同剛摘下的水蜜桃,入口即化。把牛肉切成小塊,放入大鐵鍋中燉煮,那過程就像一場奇妙的魔法。火焰在鍋底歡快地跳躍,鍋中的水咕嚕咕嚕地翻滾著,牛肉在鍋里上下翻騰,就像一群歡快的小精靈在嬉戲。隨著時間的推移,牛肉漸漸變得軟爛,空氣中彌漫著濃郁的肉香,那味道,混合著青草的芬芳和煙火的氣息,就像一陣溫暖的春風,輕輕地拂過人們的心間,勾起了人們內(nèi)心深處對美食的渴望。
用新鮮的薄荷、香氣濃郁的花椒、火辣的小米辣調(diào)制而成的蘸水,是這牛肉湯鍋的靈魂所在。當一塊沾滿湯汁的牛肉放入口中,先是薄荷的清涼,像山間的清泉,在舌尖上流淌,瞬間驅(qū)散了所有的燥熱;接著是花椒的麻香,像一陣輕柔的電流,微微刺激著味蕾,帶來一種奇妙的感覺;最后是小米辣的火辣,像一團燃燒的火焰,在口腔里爆發(fā),點燃了全身的熱情。牛肉的松軟滑膩與蘸水完美融合,那鮮嫩的肉質(zhì)毫無草腥之氣,每一次咀嚼,都能感受到那醇厚的牛油香味,即便咽下之后,那余味仍在口中久久不散,就像一首優(yōu)美的曲子,余音繞梁,令人回味無窮。
三
后來,我在元陽文化館工作,每年的火把節(jié),我依舊會參與其中。我就像一只戀家的燕子,對這個節(jié)日有著深深的眷戀。除了參加開幕式的入場式,我還要負責會場的布置工作。我會精心地布置每一個角落,就像一位細心的母親為孩子準備新衣,力求讓整個會場充滿節(jié)日的氛圍。同時,我也會加入鑼鼓隊,和大家一起敲鑼打鼓,為節(jié)日增添熱鬧的氣氛。那鑼鼓聲,就像一首激昂的戰(zhàn)歌,激勵著每一個人,讓大家都沉浸在節(jié)日的歡樂之中。
開幕式結(jié)束后,我總會約上幾個好友,來到路邊的牛肉湯鍋店。我們圍坐在熱氣騰騰的湯鍋旁,點上一碗鮮嫩多汁的牛肉、一碗風味獨特的牛雜、一碗香酥可口的牛排骨,再打上一斤散酒,就像一群在沙漠中找到了綠洲的旅人,滿心歡喜。店內(nèi)彌漫著牛肉的香氣和人們的歡聲笑語,我們一邊品嘗著美食,一邊喝著酒,分享著彼此的生活瑣事。從工作中的趣事到生活里的煩惱,從對未來的憧憬到對過去的懷念,我們的話題就像那流淌不息的河水,源源不斷。酒過三巡,我們帶著微醺的醉意,各自歸家。那種簡單而純粹的快樂,成為了我對上世紀九十年代單身生活最美好的回憶,就像夜空中最亮的星星,在我的記憶深處閃閃發(fā)光。
在那個經(jīng)濟并不寬裕的年代,每月初領(lǐng)了工資,我就會迫不及待地邀約朋友,去路邊的小館子。那些小館子雖然簡陋,卻充滿了人間煙火氣,就像一個個溫暖的小窩,藏著無數(shù)的歡樂。我們會點上一份香噴噴的牛肉,或是熱氣騰騰的狗肉、鮮嫩的羊肉,再配上一碟香脆的花生米和一碗清爽的素青菜。哥幾個坐在那里,享受著美食,就像一家人圍坐在一起吃年夜飯,溫馨而快樂。然而,到了月底,錢花得差不多了,我就會回到父母家蹭飯。父母的家,就像一個永遠為我敞開的港灣,無論我在外面遇到什么風浪,都能在這里找到平靜和安慰。母親做的飯菜,總是那么可口,每一道菜都飽含著她對我的愛。父親則默默地坐在一旁,他的眼神里充滿了關(guān)懷,那種溫暖,是我在任何地方都無法找到的。
我還記得我那間只有14平方的小窩,那是我青春歲月里的一個小天地。在寒冷的冬天,幾個發(fā)小常常會來這里相聚。我們圍坐在電爐旁,烤制著豆腐、咸魚和牛肉干巴,那場景,就像一幅溫馨的冬日畫卷。電爐散發(fā)著溫暖的紅光,映照在我們年輕而充滿朝氣的臉龐上,我們的笑聲在小屋里回蕩,仿佛能驅(qū)散所有的寒冷。豆腐在電爐上慢慢變得金黃,表面鼓起一個個小泡泡,就像一個個可愛的小娃娃,在歡快地笑著。我們用筷子夾起一塊,蘸上醬料放入口中,外皮的酥脆和內(nèi)部的嫩滑交織在一起,那滋味,就像一場舌尖上的舞蹈,美妙極了。咸魚在烤制過程中散發(fā)出獨特的咸香,那是大海的味道,仿佛把我們帶到了遙遠的海邊。牛肉干巴則越烤越香,每一絲纖維都充滿了嚼勁,濃郁的牛肉香味在空氣中彌漫,就像一首醇厚的老歌,讓人陶醉。當然,少不了老白干的陪伴,我們一邊吃著烤物,一邊喝著酒,談天說地,分享著彼此的喜怒哀樂。最后,我們常常會醉倒在小屋里,有的躺在地板上,有的靠在沙發(fā)上,有的擠在小床上,那畫面雖然有些狼狽,卻充滿了濃濃的情誼,成為了我一生中最難忘的回憶。
四
這些看似平凡的往昔時光,就像那藏在歲月深處的寶藏,每一個片段都閃耀著獨特的光芒。節(jié)日里的熱鬧、美食的滋味、與朋友和家人相處的點滴,它們承載著民族文化的傳承,蘊含著親情與友情的珍貴,是歲月留給我們最溫暖的禮物。每一個回憶,都像是一顆璀璨的星星,鑲嵌在我生命的天空中,照亮了我前行的道路,讓我在回首時,心中滿是眷戀和溫情。
火把節(jié)這樣的傳統(tǒng)節(jié)日,是民族文化的瑰寶,它就像一座古老的橋梁,連接著過去和現(xiàn)在,承載著民族的精神和靈魂。它不僅僅是彝族人民的節(jié)日,更是民族團結(jié)的象征,是不同民族文化相互交融的結(jié)晶。在這個節(jié)日里,不同民族的人們匯聚在一起,就像那五彩的絲線交織在一起,編織出一幅美麗的畫卷。摔跤運動會體現(xiàn)了彝族人民對力量和勇氣的崇尚,而其他的慶祝活動則展示了彝族獨特的藝術(shù)魅力和深厚的文化底蘊。這種民族文化的傳承,是通過一代又一代人口口相傳、親身參與而延續(xù)下來的,它就像一條奔騰不息的河流,流淌在民族的血脈中,永不干涸。
傳統(tǒng)美食,是我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就像一位無聲的朋友,陪伴著我們度過每一個平凡的日子。牛肉湯鍋、烤豆腐等特色美食,不僅僅是滿足口腹之欲的佳肴,更是家鄉(xiāng)的味道,是情感的寄托。每一道美食背后,都有著一段難忘的故事,它們像一把把鑰匙,打開了我們記憶的大門,讓我們在品嘗美食的同時,也能回味過去的美好時光。這些味道,已經(jīng)深深地印在我們的味蕾上,成為了我們生命中最深刻的記憶之一。無論我們走到哪里,只要一想起這些熟悉的味道,心中就會涌起一股濃濃的鄉(xiāng)愁,那是對故鄉(xiāng)山水的眷戀,對親人和朋友的思念,對無憂無慮的童年和青春歲月的懷念。
與朋友共度的時光,是人生中最寶貴的財富。無論是在小館子里的聚餐,還是在小窩里的歡聚,那些時刻都充滿了歡笑和溫馨。我們就像一群自由自在的鳥兒,在彼此的陪伴下,享受著生活的樂趣。在那些日子里,我們分享著彼此的喜怒哀樂,互相扶持,共同成長。那些真摯的友誼,就像那夜空中最亮的星星,在我們的人生道路上閃閃發(fā)光,為我們照亮了前行的方向。當我們遇到困難時,朋友的鼓勵就像那冬日里的暖陽,溫暖著我們的心靈;當我們感到孤獨時,朋友的陪伴就像那夏日里的清風,吹散了我們心頭的陰霾。這些回憶,是我們心靈的避風港,是我們在紛繁復雜的世界中保持初心的動力源泉。
在現(xiàn)代社會的喧囂與忙碌中,我們常常會迷失在物質(zhì)的追求和生活的壓力之中。然而,當我們停下腳步,回首那些充滿溫情的舊時光,我們會發(fā)現(xiàn),真正讓我們感到幸福和滿足的,是那些簡單而純粹的瞬間。那些與民族文化緊密相連的節(jié)日、充滿家鄉(xiāng)味道的美食、與朋友和家人共度的歡樂時光,它們就像沙漠中的綠洲,在我們疲憊的心靈中注入了生機與活力,是我們生命中最珍貴的寶藏。我們要把這些美好的回憶當作種子,種在我們的心中,讓它們在歲月的滋養(yǎng)下,生根發(fā)芽,開花結(jié)果。我們要把這些回憶分享給更多的人,讓他們也能感受到那份溫暖和美好,讓這個世界因為這些回憶而變得更加美好,更加充滿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