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章節(jié)
書友吧第1章 穿成紂王,后世陽謀VS洪荒陰謀
朝歌,九間殿。
百官高舉笏板在奏報各自政務(wù),帝辛高坐在潘龍椅上。
沒人知道,他此刻正極力壓制著內(nèi)心的忐忑,表面在裝作若無其事。
他叫林峯(feng同:峰),本是藍星一名大學生,一覺醒來就到了這里。
融合記憶以后,他知道自己成了帝辛。
那個最后要自焚于摘星樓的悲催帝王。
看過封神榜都知道,封神量劫是鴻鈞老祖主持,想打破命運禁錮就等于要跟老祖對著干。
老祖什么人啊,混元無極大羅金仙,天道代言人。
跟老祖對著干等于,十死無生的局面。
“不管怎樣,來都來了,既來之則安之吧!”
作為一名大學生,林峯的適應(yīng)能力不可謂不強,他很快就說服了自己。
“大王…”
有大臣呼喚帝辛。
“何事?”
“邊疆急報:北海袁福通率七十二路諸侯造反!”
朝臣們紛紛低聲議論。
已經(jīng)很多年沒有人造反了。
“袁福通造反了?”
在大臣們看來,袁福通造反算不得大事。
現(xiàn)如今大商國富民強,兵多將廣,區(qū)區(qū)七十二路諸侯,不足為慮。
林峯卻知道,這里是封神世界,袁福通造反就意味著,封神量劫正式拉開帷幕。
百官都在等著帝辛裁決,林峯甕聲甕氣問道:“誰愿前往北海平叛?”
聞仲拱手行禮:“老臣愿往”
太師開口,便沒人再敢跟他搶。
只等帝辛一聲令下!
林峯回想著前世看過的封神榜,記得袁福通造反后,確實是聞仲主動請纓前去平叛。
聞仲這一走就是十五年,等他回來以后,商朝已經(jīng)千瘡百孔。
讓聞仲北征絕對是一大敗筆。
林峯當即決定,這次決不能再犯這樣的錯誤。
“殺雞焉用牛刀,飛廉聽命!”
堂下走出一名武將,拱手行禮:“末將在!”
“本王命你為征北將軍,執(zhí)龍符聯(lián)合北伯侯,調(diào)兵平叛!”
飛廉激動行禮:“是!”
“惡來何在?”
又一名大將出列。
“孤命你為副將,隨飛廉將軍征討袁福通,你可愿意?”
“臣愿效犬馬之勞!”
飛廉惡來這對父子修為比不上太師聞仲,文韜武略比不上兵馬大元帥黃飛虎,貴在配合默契。
對付袁福通綽綽有余了,因此百官反對的聲音很小。
“孤有些乏了!”
事情安排妥當,帝辛也不管朝臣們的議論,帶著太監(jiān)宮娥朝殿后走去。
原劇情里,袁福通造反剛把聞仲支走,首相商容便迫不及待地請帝辛去女媧宮降香。
這兩件事情看似毫無瓜葛,實則一環(huán)扣一環(huán),步步暗藏殺機!
帝辛知道,自己必須冷靜應(yīng)對!
商朝有四大諸侯,每鎮(zhèn)大諸侯領(lǐng)二百路小諸侯,袁福通甚至還不是大諸侯,聞仲北征卻花了十五年,這里面很難說沒有貓膩。
指不定有人暗中出手就為了拖住聞仲不讓他回朝。
帝辛既然知道這事的厲害,自然不會再下這步臭棋。
至于飛廉北征會怎么樣,已經(jīng)不是那么重要了,說不定一兩年就凱旋而歸也是有可能的。
或者和聞太師那樣打個十幾二十年,帝辛也無所謂,反正他讓飛廉拿龍符調(diào)動北伯侯的兵去打袁福通。
這招驅(qū)虎吞狼,既打了袁福通,又能削弱北伯侯的實力,一箭雙雕。
退一萬步,就算飛廉北征失敗,也只是失去北海一地。
接下來發(fā)生的一系列變故,早已經(jīng)不是一城一地的事了,而是大商是否覆滅,人族是否淪落的重要關(guān)頭。
仙人很快就會介入世俗,到那個時候,帝辛舉世皆敵。
自焚摘星樓后,帝辛魂魄被打入封神榜,一代帝王從此淪為天庭打工仔。
世間從此再無人皇,人間帝王淪為天之子,人族氣運被天庭徹底鎮(zhèn)壓,人族仰天庭鼻息,為天庭供養(yǎng)香火。
這些變故跟北海叛亂相比,孰輕孰重,帝辛有了新的判斷。
既然有機會改變,我人皇絕不當狗!
人族永不為奴!
帝辛眼中重新燃起希望:“去傳太師來見,快!”
守在門口的太監(jiān)總管聞言,小跑出了偏殿。
要想不當天庭永世996,就得打破禁錮。
和天道相比,帝辛手里能用的牌太少了。
聞仲就是他手里最重要的那張牌。
“大王,聞太師覲見!”
“宣!”
行完跪拜禮,聞太師被請到一個小長條桌面前。
桌上一早就備好了酒水蔬果。
酒過三巡,君臣簡單地交流了北海袁福通造反的事情,走完過場,帝辛便問起自己最關(guān)心的問題。
“太師來自仙門,可曾聽說過封神量劫?”
帝辛之所以結(jié)局悲催,從盛世君王淪落到天庭永世996,起因正是因為封神量劫。
“家?guī)熃痨`圣母曾說過。”聞仲坦誠相告。
“如何說的?”
“她老人家說:昆侖山玉虛宮掌闡教道法元始師天尊門下十二弟子犯了紅塵之厄,殺罰臨身,故而,昊天上帝命十二仙首稱臣,再由三教并談,共編成三百六十五位成神,為天庭所用。”
聞仲的說法,也是仙界普遍流傳的說法。
封神量劫由鴻鈞道祖主持,三教共同簽押封神榜,三圣見證,這在仙界不算秘密。
聞仲作為截教三代弟子之首,自然也是知曉一二的。
“表面看封神量劫是修仙界自己的事,恐怕最后遭罪的卻是我人族啊!”帝辛說出自己的擔憂。
聞太師是個耿直的人,對陰陽術(shù)并不在乎:“大王不必擔心,修仙界早有規(guī)矩:凡修仙者不得入世擾亂人族氣運,更不能以仙法對付凡人,所以,仙界沒有道理將封神量劫引入人界才是!”
帝辛笑了。
這種話就像后世的航海自由一樣,誰拳頭大誰有理,所謂航海自由在弱國面前不過是個笑話。
千年來,修行中人確實一直很遵守這條規(guī)矩,包括聞仲自己,從來沒有用法力對付過凡人,如若不然,以聞仲的修為法力,對付凡人軍隊就是降維打擊,早就亂套了。
可聞仲不知道的是,就在不久的將來,越來越多的修仙者將會無視這條規(guī)矩,入世對付凡人。
單說那姜子牙,六月飛雪直接凍死十萬凡人士兵,有一個人出來指責他半句嗎?
聞仲還是太天真了,只能玩陽謀。
“聞仲聽令!”
“老臣聽命!”聞仲趕緊下跪接旨。
“對外公開,就說你也要動身前往北海…”
虛虛實實,這個時候把聞仲要去北海的消息放出去,指不定那背后謀劃的人真會趕往北海,這樣就能牽制一部分力量在那邊,減輕朝歌的壓力。
當然,他不會把自己的意圖解釋給聞仲聽。
“?”聞仲一頭霧水。
“實則暗中潛回朝歌,不要讓任何人發(fā)現(xiàn)你的行蹤!”
“然后呢?”
“等!”
“等?”
“沒錯!”
帝辛身上徒然爆發(fā)出空前自信。
他要布下一個天大的局!
就從聞仲開始!
教員曾說過,與天斗其樂無窮。
玩謀略?來自五千年后的華夏子女哪個不是個中高手?!
當即,聞仲與帝辛約定了返回朝歌的時間,便拜別而去。
……
春二月,倒春寒,唯有手中寡淡的清酒,能讓人心生一絲暖意。
時間一晃便來到帝辛七年春三月,冰雪差不多消融完了,地面露出青草的綠芽,大地一片生機盎然的景象。
老百姓們又渡過一年最難熬的凜冬,迎來春耕,臉上也是喜氣洋洋。
聞仲走了,首相商容成了朝堂主事。
這日,商容上書,請大王于女媧誕辰親自前往女媧宮降香,為朝廷百姓祈福。
帝辛高坐潘龍椅,心無波瀾。
“準卿奏章!”
早朝后,旨意傳入坊間:大王將于次日乘輦,隨帶兩班文武,往女媧宮進香。
三月十五日,陛下駕出朝歌南門,三千甲士沿途布防,武成王黃飛虎親率八百羽林軍保駕,滿朝文武隨行。
一行人敲鑼打鼓,浩浩蕩蕩前往女媧宮。
朝歌城張燈結(jié)彩,商鋪家家貼紅紙鋪紅氈,百姓戶戶焚香設(shè)火,與大王同求這一年風調(diào)雨順。
到了女媧宮,下得九龍輦,帝辛放眼望去,天空晴朗,日頭當空照。
空氣微甜。
帝辛拾階而上。
行至大殿,見殿中金爐瑞靄,銀燭輝煌,媧皇宮香火鼎盛。
“大王,請降香!”
商容手執(zhí)三根點燃的檀香,遞到大王面前。
帝辛理了理衣冠,神情肅穆,雙手接過檀香,走到女媧娘娘泥塑金身神龕前。
忽地,一陣狂風卷起神龕幔帳,現(xiàn)出女媧圣像。
眾人紛紛以手遮面,擋住沙石。
無人察覺不妥。
唯有羽林軍中一道金光騰空而起。
盡管早有準備,帝辛還是心神恍惚,不自覺朝圣象望去,口中說道:“孤貴為人皇,富有四海,縱有三宮六院,并無如此艷色,拿筆來!”
商容心中揣揣不安,卻也不敢違背圣意,只得取來筆墨。
不一會,四句洋洋灑灑的詩詞便出現(xiàn)在宮殿白墻上。
“…,…。
…,…。
…,…。
…,取回長樂侍君王。”
寫完,帝辛神魂一震,才從恍惚中醒來,心中也是暗暗吃驚。
他本無意冒犯女媧娘娘,沒想到還是步入這道陷阱。
身旁的商容和黃飛虎俱都已經(jīng)嚇成了木樁子。
這可是大不敬的詩詞。
女媧娘娘貴為人族圣母,你要把她娶回長樂宮?
大逆不道啊!
帝辛抬頭望去,依舊萬里晴空,似乎什么都沒有發(fā)生。
只有他自己知道,這是被人坑得有多慘!
帝辛他再餓,好歹也是一國之主,餓到需要對一座泥塑金身發(fā)情?恰如一陣春風來,桃花朵朵開?
這春風來得也未免太恰巧了,要說這里面沒有貓膩,誰信呢?
【不知道聞仲能不能抓住那妖人】
【不管了,神仙打架的事情管不了,我還是做我該做的事吧!】
帝辛指著墻上的字:“給孤擦了,重寫!”
一旁瑟瑟發(fā)抖的太監(jiān)總管等的就是這句話,趕緊命人取來一桶水潑了上去,卻見那筆墨雖然淡了些,卻又怎么也無法擦掉。
商容呆若木雞:“完了,定是惹惱了女媧娘娘,降下仙罰了!”
擦不掉的筆墨,這樣的怪事已經(jīng)非常理所能解釋,只能歸結(jié)到仙罰。
帝辛想了想,拿起筆在底下又加上一句:“從此子受有爹娘,朝畢堂前盡孝道!”
【我取回長樂宮當娘盡孝,沒有多大毛病吧】
【取雖然是通假字,但也沒說就必須通娶吧?】
【以我拙劣的文筆,只能彌補到這了,女媧娘娘你看著辦吧】
帝辛心里頭想著作最后的彌補,但是怪事又發(fā)生了,只見他最后補上去的那句話,不消一會,便消失了。
帝辛把筆一扔,宣道:“算了,回宮!”
他迫切地想知道,是不是聞仲那邊失利,才導致那妖人還能繼續(xù)作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