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章 燒刀子酒
- 洪荒:從暴打準提開始
- 沒有八百你走不了
- 2205字
- 2024-12-19 15:35:11
帝辛八年,夏五月底。
捷報頻傳!
幾乎每一日都有數次,驛館的快馬都會疾馳穿城而過,鐵蹄噠噠噠踏過外城、內城,來到午門外。
“報!北海傳來捷報,袁福通手下又有八路諸侯歸降于商,北海戰事不日可平!”
“報!滄州匪患已除,鹽道通行!”
“報!人界封神榜持榜人于北海大戰元始圣人,黃帝后裔禺疆出手幫助,持榜人成功脫困!”
各種各樣的捷報,讓朝歌城全城沸騰。
大王將于六月六日大婚,這是大王登基以來首次納妃,因此辦得格外隆重!
八百諸侯前來朝賀,四大諸侯索性免了舟車勞苦,四月朝會過后,直接留在朝歌城,等候盛宴開席。
如今已是五月底!
滿城盡紅妝!
紅燈籠、紅紙紅地毯,搭配著每日好幾次傳過來的捷報,尤其喜慶和應景!
城門樓上。
一方小桌,一壺酒,一把琴。
兩個人。
帝辛獨獨宴請了伯邑考一人。
行過君臣禮。
帝辛親自給伯邑考倒酒。
“邑考,你來朝歌城有多久了?”
人逢喜事精神爽,今日的帝辛格外溫柔,就像這夏日涼風,讓人極為舒坦。
伯邑考在帝辛對面落座。
“回稟亞父,已經十七年了!”
帝辛今年三十八歲,伯邑考三十一歲,兩人也算是青梅竹馬一起長大的小伙伴,雖不在一起玩耍,也算同城一起呆了十幾年。
伯邑考是個質子,所以跟別人一樣,喊人皇為亞父。
商湯為天下共主,八百路諸侯高度自治,只需納貢,但要把長子送往朝歌二十年,二十年后,方允許回到封地,繼承家業。
這二十年,質子們被安排在翰筑書院里一起讀書,被安排到戰場體驗守疆殺敵,也會追隨帝辛巡游四方。
除了不能回封地,幾乎不限制他們的自由。
有的很小時候就送來了,有的年紀比帝辛都大。
這二十年,帝辛是他們唯一的父親。
無關年紀。
“十七年了,還有三年,你將回到西周封地,成王封侯了!”帝辛遙望著遠方,斜靠在荔枝木雕刻的龍椅上,悠悠地感嘆。
伯邑考單膝跪地,一手撐地,一手握拳置于胸前:“亞父請放心,無論伯邑考去到哪里,永遠都是您的兒子!”
“今日喊你來,只是為了請你喝喝酒,說說話!莫要緊張,壞了氣氛!”
“是,亞父!”伯邑考端起陶碗,一股濃烈的酒香撲鼻而來,他瞇著眼睛聞了聞,隨之一口將之飲盡,“啊!”
伯邑考咂咂舌頭,眼神發亮:“這酒,真香!”
“哈哈哈,慢點喝,這里還有!”帝辛掏出真絲手帕,親自為伯邑考擦拭他嘴角流下的浮沫。
“亞父,我來就行…”伯邑考靦腆地伸出手。
“別動!”帝辛慈祥地繼續擦拭著浮沫,一如過去八年一樣,“你覺這酒得如何?”
“亞父,您還別說,我追隨您的腳步,走南闖北,從江南到東夷,從西岐到北川,還從未喝過這么好喝的酒,當真是天下第一香!”
“別說屁話,到底如何?”帝辛佯怒!
“聞著香,入口柔,剛烈燒喉,回味無窮,是我喝過的最美的酒!”伯邑考由衷地夸贊。
帝辛聞言,臉上終于浮現一抹驕傲的神色。
“此酒乃用五谷雜糧,歷時七七四十九天,新法發酵蒸餾而成。”帝辛端起酒壺,又給伯邑考添了滿滿一碗,“這不,剛燒好,孤便迫不及待地想要請你做第一個品酒的人!”
“謝謝亞父!”
伯邑考覺得光彩,紅光滿面,他再次端起陶碗一飲而盡,“好酒,此酒只用天上有,就算那瑤池仙釀,恐怕也不過如此啊!”
帝辛臉上閃過一抹不快,隨后又釋然了,淡淡笑道:“終是比不上那仙家仙桃釀的酒,就不要硬捧了!”
“亞父,那仙釀再好,終究不是我們凡人能喝到的,倒是亞父這酒,若是能夠像粗鹽一般推廣開來,我大商子民都會感謝大王的。”
“會的會的,待此次國喜過后,孤就如你所愿,將這酒推行天下,讓大商子民人人都能喝到此酒!”
“大王英明,犬子替百姓謝過大王!”伯邑考激動跪地行禮。
“起來吧!”
帝辛扶起伯邑考,溫和地說道,“孤八百義子里,頂數你的文學曲藝造詣最高,已臻至極,不若便由你來為這酒,取個名字吧!”
大商以前的酒,分兩種。
一種是最古老的果酒,這是部落時代流傳下來的。
部落采摘的水果,放在陶罐里儲存,久了以后,陶罐里就會留下一些發酸發臭的果汁,有人偷偷品嘗,發現喝起來不但不臭,還酸酸甜甜,帶著果子特有的芳香。
于是這種方法就流傳下來,大家把這種酒叫做果酒。
果酒寡淡,微甜,微酸,微香。
后來有人效仿果酒的辦法,嘗試用小米大麥,用蒸煮的方式發酵,做出來清酒。
清酒同樣寡淡,微辣,微苦,微醺。
在這之前,還沒有人用過蒸餾法,也就做不出來度數這么高的好酒。
能為這樣的好酒取名,伯邑考心中大喜。
這款酒一旦入市,定會名聲大噪。
到時候,他取的名字就會被市井傳用,雖沒有功德,卻也可以跟著名滿天下,福緣深厚。
“亞父,這酒從入口開始,就像一把刀子一般,從喉嚨直達肺腑,又像燒了一把火,直接點燃了五臟,不如就叫燒刀子吧,可以嗎?”
伯邑考熱切地望著帝辛,眼中充滿了期待。
“燒刀子,燒刀子酒。”帝辛喃喃重復著,“像一把點燃了火的燒刀子,好好好,好名字,就叫燒刀子酒!”
帝辛當即命人取來紅紙,讓伯邑考親自揮毫,寫下“燒刀子”三個字。
帝辛吩咐隨行官:“傳孤口諭,此酒名為燒刀子,由上大夫費仲尤渾推行到坊間酒肆,讓天下百姓都能喝上好酒!”
隨行官領命而去。
帝辛心情大好,站在城墻上,俯瞰著內城車水馬龍,人來人往。
他招了招手,喚伯邑考站到身旁來。
伯邑考已經微微有些醉意,心情卻舒暢無比!
“邑考,你說說,現如今這朝歌城,如何?”帝辛頗有些自豪地問道。
伯邑考心中一凝,酒醒了幾分:“大王,犬子以為,如今朝歌城百姓安居樂業,萬邦來朝,造紙、粗鹽、耕畜推行之后,天下人人吃飽穿暖,此為圣朝大興之前兆,非饒舜所能及!”
“說實話!”
“此便是實話!”
“想必你也聽過有人說孤,昏庸無道,西周當立,故而鳳鳴西岐,對此你怎么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