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大地封神榜
- 洪荒:從暴打準提開始
- 沒有八百你走不了
- 3507字
- 2024-11-28 19:35:31
若是在平時,帝辛把這么重要的事交給膠鬲這樣一位下大夫去主導,必然會受到重臣反對阻撓。
但是現在帝辛拿出造紙術這種跨時代的東西,大家只能認為其真的是秉承了仙神意志,仙神意志加上人皇意志,這盛威之下,便沒有幾人愿意在這個時候去觸帝辛的霉頭了。
帝辛自己也很清楚,大臣們不放心膠鬲,剛才指派膠鬲為掌鹽官,所有人都面露不解和疑惑。
那是因為他們不了解膠鬲這個人。
膠鬲出身于微末,身份僅僅比奴籍要好一點點而已,是士農工商里最下九流的商人。
他半生坎坷,靠販賣魚鹽而活。
西伯侯愛才,把他舉薦到朝歌為官,這才得以結束他半生坎坷的命運,也因此留下一個千古名詞“膠鬲之困”,就是說的人到中年依舊一事無成的意思。
原劇情里的膠鬲當官之后,依舊積極改進制鹽方法,推行用鹽,打破了只有大族才能用鹽的慣例,使鹽進入尋常百姓家,因此后世把膠鬲奉作鹽商鼻祖,與海鹽生產的創始人夙沙氏、食鹽專營的創始人管仲并列齊名。
膠鬲本來就對制鹽最為熟悉,這也是他膽敢逆流而上,在所有人都不支持的情況下,接下大王的旨意,他自信可以完成任務。
這個時代的鹽,連粗鹽都算不上,只是在海邊采集天然形成的鹽巴石塊,賣給達官貴人,數量極少。
后世的制鹽法,可以取海水提煉粗鹽和細鹽,大大降低成本,在膠鬲眼里,這份制鹽法,簡直就是神跡。
帝辛也相信他才是最合適的人選。
因此造就君臣雙向奔赴的奇觀。
造紙和制鹽的政策安排好之后,帝辛又命人端上兩個玉盤。
一書“冶鐵造犁”,一書“五禽六畜”。
商朝以銅為主,冶鐵技術很落后,嚴重影響了糧食產量。
大家也不會飼養家禽家畜,要吃上一頓肉食只能依靠打獵。
這種情況下,餓死人是尋常事。
帝辛把冶鐵造犁耙的技術交給杜元銑、方相、殷洪。
又把禽畜飼養的技術交給梅伯、微子衍和尤渾三人去推廣。
至此,被宣召進宮的官員已經跪倒一大片,大多人都領到了任務,反倒是聞仲商容等重臣還沒有被指派。
“商容!”
“老臣在!”商容激動出列,他以為又有像前面那般天大的好事。
帝辛神情肅穆莊嚴:“各部落家族分封而不錫土,列爵而不臨民,食祿而不治事,長久以往,便使得氏族子弟好吃懶做,毫無斗志。”
部落也好,家族也好,偌大遺產只交給一個人,家族子嗣之間要么為了爭搶繼承人的位置打得頭破血流,要么干脆躺平當個紈绔子弟。
這種現象從部落形成之初,禪讓制改為遺傳分封,就已經是這樣了。
如今愈演愈烈,已然成了不小的隱患。
“孤思來想去,氏族乃是朝廷根本,氏族之子不應厚此薄彼,因此,孤欲推行‘推恩令’!”
“皇族以下,庶民以上,但凡氏族子嗣,男丁均分錢糧土地,女亦有十一,朝廷賜予每個男丁次一級封號。”
家族男丁都將承受王朝恩典,得到爵位恩賜,還能獲得每個人一樣的家族封地。
這樣就能大大減少氏族子弟爭家產的分歧。
商容自己本身就是最大的氏族之一,常常為分配家族資源頭疼不已,大王推行推恩令,自己家族的封地一點沒少,還白白得到那么多爵位,這也是天大的好事啊。
商容當即跪地謝恩。
“武成王,孤命你同為推恩使,協助首相大人將推恩令推行天下,務必使每個家族宗堂都能平均分配,勿要再起爭執。”
“臣領命!”
武成王黃飛虎也很高興!
實際上,帝辛才是真的高興!
【他們果然沒看穿,果然,推恩令真不愧是史上最強陽謀】
拋卻封神量劫不說,商朝之所以覆滅,很大一個原因就是諸侯爭霸的結果。
帝辛雖然名義上是八百鎮諸侯之主,實際上,四大諸侯各領二百鎮小諸侯,如果四大諸侯都造反的話,單憑殷地自己的兵力,打一個諸侯勉勉強強,打四個諸侯就不現實了。
比如最后造反的西伯侯,就是因為他自己的封地兵強馬壯,所以才敢挑戰殷商,也想坐坐天下共主的寶座。
可是推恩令出來以后,朝廷雖說恩封諸子,給了爵位,但諸子的封地并不另行賜予,而是從本諸侯國中分割出去,這么一來爵位是多了,諸子的諸侯國卻越分越小了,再也沒有和朝廷對抗的能力。
朝廷等于是用藩國的利益,封賞藩王的兒子,王位每更替一次,王國就會再次變小,爵位也降一級,直至分崩離析,就像后世劉備一樣最后淪落到織席販履而空有一個爵位頭銜。
比如像西伯侯姬昌,他有子九十九,等他一死,西伯侯封地分為九十九份,還怎么造反,西周直接土崩瓦解。
等到宗族諸侯們反應過來,還有黃飛虎這個天下兵馬大元帥鎮壓著,誰敢不執行。
而且,氏族若不接受推恩令,除嫡長子之外的其他兒子也不能同意,像西伯侯那樣,一個兒子不接受推恩令,九十八個兒子堅決擁護推恩令,家庭慘案不會上演?
所以氏族家主想不執行還不行。
只要推行出去,假以時日,權力就會越來越往帝辛手中集中。
“聞太師!梅伯愛卿!”
“臣在!”
“殷商子民常受妖魔精怪侵擾,孤欲設下大地封神榜,剌封三山五岳與五湖四海正神,凡我殷商國土,皆可以剌封城隍廟,爾等需勘查大地,統計各地風俗地貌,孤將于三年后的正月十五,前往龍虎山封禪!”
說完,帝辛身上迸發一股強烈意志。
此股氣息一出,仿若實質般沖向天際,剎那間風云變色。
原本晴朗的天空迅速被五彩祥云所覆蓋,祥云中似有瑞獸奔騰、仙樂飄飄。
眾大臣拜服在地,高呼大王英明,無人敢抬頭。
帝辛站于龍德殿九龍壁之上,目光威嚴而堅定:“朕此舉,乃是為保我殷商萬年基業,望諸神歸位之后,護佑我朝子民。”
隨著氣息不斷擴散,遠在千里之外的山川河流仿佛也感受到了這股帝王之氣。
一些蟄伏多年的精怪瑟瑟發抖,深知人皇封神大地之后,它們再難肆意妄為。
到時候,每座山岳都有一位正神,每個村落都有一座城隍廟,每條溪流都有一個小神,他們這些名不正言不順,又沒有香火供奉的妖魔精怪,要么被正神打死,要么只能退走莽荒。
這時,只見一道金光自天邊飛來,落于帝辛手中化作一卷金軸,正是那大地封神榜。
金軸閃爍著神秘光芒,上面隱隱浮現出諸多空白之處,只待正月十五龍虎山封禪之時,將眾神之名一一銘刻其上。
帝辛輕撫封神榜,嘴角勾起一抹淺笑。
【天道,你有封神榜,我人道也有大地封神榜,就讓我們看看,誰的封神榜更厲害!】
“即日起,各方能人異士、山精鬼怪可前往都城自薦,或推薦賢良,以供封神考量。”
消息傳出,整個殷商轟動。
人皇要剌封九州大地!
以前被視作邪神的妖魔精怪,要么歸順轉正,要么被打成邪神,被正神打壓。
不少修士開始踏上前往都城之路。
帝辛為了這一步,準備良多!
大地封神榜一出,勢必會搶奪天道封神榜的氣運,到時候兩榜相爭,帝辛未必不能爭取更多修士站到殷商這邊,打贏這場封神之戰。
他今天給出六條國策,都是為了提升國運。
各重臣當即商討細節,擬成詔書,這件事情便按帝辛的安排,一一開始實行。
也就在這時,朝歌城的人皇紫氣仿佛擁有了生命一般,以一種無可阻擋之勢向著天際疾馳而去,如同一條咆哮著的巨龍,帶著無盡的威勢和力量,瞬間沖破云霄,直抵蒼穹深處。
剎那間,天地之間風云突變。
原本湛藍如寶石般的晴空,眨眼間就被一片片絢麗多彩的祥云所籠罩。
這還僅僅只是開始。
這些祥云猶如一匹匹華麗無比的綢緞,在空中肆意舒展、流淌。
它們相互交織、纏繞,形成了一幅美輪美奐的畫卷。
陣陣悠揚動聽的仙樂從云端傳來。
那仙樂宛如天籟之音,清脆悅耳,令人陶醉其中,難以自拔。
這么大個場面,如夢如幻,讓人不禁為之傾倒。
昆侖山,玉虛宮。
元始天尊微微睜開雙眸,目光似穿透無盡虛空落在那祥瑞之地。
會元之始,混沌未開、宇宙未形之時,他不僅是天地的精華所化,更是宇宙萬物之始,因此得名“元始”。
元始天尊被驚動,隨即傳音:“老師…”
太虛幻境中傳來一道威嚴而空靈的聲音:“何事驚擾吾?”
元始天尊恭敬地說道:“老師,人間界似有異動,一股神秘力量正在崛起,此力量氣息隱晦卻極為強大,徒兒恐其擾亂三界秩序。”
那聲音沉默片刻后道:“莫要驚慌,你且去察看一番,若是異數,便將其抹去便是。”
元始天尊應諾,化作一道流光飛向殷商。
此時殷商國內,百姓們對著天空中的祥瑞歡呼雀躍,渾然不知一場暗流正在涌動。
元始天尊剛踏入殷商國界,便感受到一股蓬勃生機與濃厚氣運,眉頭不禁微微皺起。
“怪事!”
“人族氣運何以濃郁至此?老師不是說,商湯氣數已盡嗎?”
他掐訣演算,真的讓他發現了異常,人族氣運每一刻都在增長,四面八方的妖魔精怪都在趕往朝歌,而這一切,可能都跟大地封神榜有關。
當他要演算人皇帝辛這個始作俑者的天機時,卻只能看到一片混沌。
以前明明不是這樣!
“是誰在幫他遮蔽天機,女媧娘娘?三皇?還是大地封神榜覺醒了人道?”
他想了想之前準提道人吃過的虧,終究還是放棄了自己親自出手的想法。
或許人皇帝辛已經成為異數,但無憑無據,他也不敢輕舉妄動。
“人皇在搞什么!看來,要趁早派姜子牙下山了!”
“亂了,那就讓水變得更混些吧!”
用人族對付人族,才是上上之選。
隨后,元始天尊化作一道流光,回到了昆侖山,命仙鶴童子和南極仙翁,喊來姜子牙,讓他帶著天道封神榜下山,伺機完成封神任務。
人道封神榜,天道封神榜,即將迎來對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