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章節
書友吧第1章 世有浮仙(已修改)
“世有浮仙,遠在海外仙島,苦苦求索,終生不得見。”
李惟陽合上《血刀老祖修行隨記》,望向懷里的浮仙令,在海岸邊靜靜地等待著。
自從得到了浮仙令之后,他內心便有了一股莫名的感應,指引著他來到了這里。
據傳,得浮仙令者,便得仙緣,能拜入海外仙門,問道長生。
年僅十七的李惟陽,在各門各派的圍剿下,僅憑一人之力,便奪了浮仙令,全身而退。
他不同于那些已經半截如土,為求延壽已經癲狂的各家老祖,他求仙,只是想見見這天地有多寬廣,海的盡頭是什么。
還有,凌駕于世俗武道之上的更強者。
從白天到黑夜,再從黑夜到白天,太陽東升西落,三天過去了,李惟陽依舊只是靜坐在此。
風起于青萍之末,浪卷在海潮之上。
下雨了。
任憑雨水拍打在自己臉上,不知過了多久,一柄素色的紙傘撐起在了李惟陽的頭上。
李惟陽睜眼,抬頭看去,是位氣質極典雅的女子,面容清秀,身著青色道袍,眼神深邃而平靜,就這樣直直的看著他。
“你就是李惟陽?”
還不待他開口,那女道便再次開口說道:“跟我走吧。”
李惟陽不知道為什么,自己就這樣起身跟在后面走了,按往常來說,這人靠近自己十步之內時,血刀就會架在她的脖子上。
短短的一句話,簡單且平靜,卻驚人的有力,讓自己不由自主地去聽從。
想必這就是那海外仙門的修仙者了。
李惟陽撐起那女道遞過來的傘,他發現,雨水好像有了自己的意識一般,會避開她的身體,好是神奇。
猶豫了片刻,李惟陽開口問道:“前輩,在下該如何稱呼您?”
“叫我師姐便是了,我叫宋清,清水的清。”
宋清,人如其名,只是片刻的相處,李惟陽就從這位師姐身上感受到一種清澈純凈之感。
這就是修仙者嗎,果然和那些粗俗武夫不同。
當然,除了李惟陽。
他自認出淤泥而不染,浮濯于紅塵之外。
沿著海岸走了一會兒,見一只小船從不遠處緩緩漂來,宋清走了上去,李惟陽也跟了上去。
宋清站在船頭,手掐法訣,小船便向著遠方駛去,李惟陽望著這青色道袍的背影,和背后無邊無際的大海,心中無限感慨。
只道:一葉扁舟渡海,問天地誰為仙?
約莫一個時辰過后,小船停在了大海之中,宋清轉身示意李惟陽下船,李惟陽還沒反應過來,只見宋清徑直踩入河海水之中。
見李惟陽遲遲沒有動作,宋清才似乎想起來了什么。
“李師弟,海水只是幻境,我們已經到了。”
海水只是幻境?
原來千百年來,世人所苦苦追求的海外仙島,就近在眼前。
有幻境相隔,卻又遠在天邊。
李惟陽跨入海中,只覺如履平地,又走了一會兒,只覺心神晃動,天旋地轉。
等再回過神來,已身處一片山林之間,鳥獸奔走呼號,天空無限蔚藍,只是一個呼吸,便能讓人內心徹底平靜下來。
“前面是浮仙道館,那里都是還未正式拜入山門的入門弟子,正式登記在冊的則是外門弟子,有資格登上浮仙山的外圍。”
“浮仙道館有甲乙丙丁四等弟子,甲等為資質上佳的浮仙宗長老弟子的后代,乙等是越州各地搜羅而來的資質出眾之輩,丙等則是得了浮仙令的外島武修,至于丁等,就是一些繳納了道資但無甚資質之輩。”
“重新認識一下,我是浮仙宗乙木峰內門弟子,宋清,筑基修為,負責本次道館的弟子招收。”
李惟陽內心一震,居然是位內門弟子,隨即拱手回道:“見過宋師姐,我乃玉蒼大陸的武道修士,李惟陽。”
可能現在要改名叫玉蒼島了,李惟陽心想。
原來自己修煉廝殺生活了十七年的的大陸,在仙門看來,只是一個小島。
萬萬人中只有一人脫穎而出,來到仙門,也只不過在入門弟子之中位列丙等。
何其殘酷,就像。
煉蠱。
恐怕就算是入了浮仙道館,也未必能成為外門弟子。
畢竟蠱蟲總是要經過數輪廝殺的。
言語間,又走了段路,浮仙道館,到了。
一位慵懶瞌睡的道士倚靠在門口,似是聽見了來人的腳步聲,打了一個激靈,看到來人,立馬清醒了過來。
“宋師姐好,這位是新來的師弟嗎?”那道士尷尬的摸了摸頭,一臉苦笑之色。
“陳師弟,我同你說過幾回了,莫再讓我看見你如此。”宋清語氣有些惱怒的說道。
那道士不接話,上前來一把攬住了李惟陽,說道:“新師弟你好啊,我是浮仙宗乙木峰外門弟子,陳興,負責本次道館弟子的招收。”
“你就是李惟陽師弟吧,拿好了,這是你的身份牌,弄丟了可是很麻煩的。”
李惟陽接過木牌,上面銘刻著——丙等,李惟陽。
“跟著我進來吧,我給你介紹一下具體的情況。”
于是李惟陽跟著陳興走進了浮仙道館,進門之后,一路石子路,之后便是排排木屋,中間還有一口大湖,再走進去,就來到了平常修煉的道場。
“我們浮仙宗,地處越州東南,附屬有幾十個小島嶼,所擁之地綿延數萬里,而宗門正式弟子又分外門內門,當然了,在此之上還有傳承弟子,那等層次的人物我們就暫且不談了。”
據陳興介紹,浮仙道館三年一開,他是這批里面來的最晚的了,再過三個月,考核就要開始。
若甲等成為外門弟子的機會是十成十,乙等是十成八,那丙等便是十成五,丁等則是可憐的十不存一。
陳興帶著李惟陽轉了一圈之后,便領他去了丙等弟子的住處。
一間夠一人擠下的木屋,一卷草席,極為樸素。
“莫嫌樸素,這間房的位置在丙等算是不錯了。”
“惟陽謝過師兄,我既已是最晚來的了,有地休息便是萬幸,只是日后還望師兄多加關照。”
陳興臨走之前,還囑托了一番,保管好身份牌和浮仙令,尤其是那浮仙令,切忌轉手他人,留以日后有大用。
雖然李惟陽不知道這看似普通的浮仙令有何大用,卻也將這番話牢記在了心中。
進門,見草席之上有兩本小冊子,李惟陽拿了起來,一本是《修行基礎》,一本是《引氣入體》。
翻開《修行基礎》,上面寫道:
凡人引氣入體,爾后吸食天地靈氣,積攢靈氣,是為煉氣境。
吞服天地靈物可入筑基境,開辟人體紫府可入紫府境,修得果位可證金丹境。
化丹成嬰元神出竅踏入元嬰境,煉就純陽無陰之元神為陰神境,肉身成圣走過三災九劫是為陽神境。
繼續往下看,簡單介紹了修行百藝,諸如器陣丹符等等。
翻到“根骨”一章,介紹的是“靈根”和“道體”。
“靈根”乃修士感應靈氣的根源,若無靈根,便感應不到靈氣,只得走體修的路子。
人體有五行陰陽,但根據體內五行之氣的強弱,則又有不同的劃分。
例如金行之氣極為突出,則為上品金靈根,水行之氣極為突出,則是上品水靈根,共分天地上中下五品。
天地兩品可謂是萬萬中無一的天之驕子,修行界有個玩笑說法,天地品靈根的修士,睡睡覺就能筑基,打打坐便成紫府,若是按部就班的修行,便能直指元嬰大道,一窺陰神之風景。
還有些五行演變來的特殊靈根,例如風雷冰等等,此類修士,修行速度較常人而言自是一騎絕塵,在上品靈根之上,天地品靈根之下。
當然了,除此之外,還有五行之氣極其稀薄之輩,稱之為偽靈根,再如何修煉,一輩子也只能止步于煉氣初期,不適合修行。
而細看“道體”一欄,則是寥寥數語,只言天生道體者,皆有望登臨陽神。
一條廣闊的通天仙路就這樣,通過一本小冊子,展現在李惟陽的面前。
不知不覺,天已入夜。
李惟陽翻來覆去卻怎么也睡不著,想起了白天那口大湖,于是起身就去。
冷月接天,星月微明。
只見月夜,大湖,木屋,腰間的刀,還有,眼前的少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