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明:祖父朱棣求我登基稱帝!
最新章節
書友吧第1章 永樂越王
永樂二十二年
永樂大帝舉兵北上,第五次北伐。
十月,京都,東宮,太子府。
太子朱高熾臉色蒼白病態,斜靠在床,看向門口,眼神擔憂。
太子妃張氏坐在病榻前,牢牢的握著朱高熾的手,精致的眉宇間同樣布滿憂色。
朱高熾收回目光,眼神黯淡,調整了一下氣息,對著張氏說道:
“叫老三回來吧,事已至此,也只有老三能當大用。我身體漸衰,快將老三從南京召回。咳咳..咳...”
張氏連忙上前幫朱高熾順氣,一臉擔憂的點點頭道:“我知道,早就派人去知會他了,這會兒老三應該已經在回京途中,你勿要惦念,小心壞了身子。”
朱高熾苦笑著拉住張氏道:“我著身子還有何可壞之處,不用擔心,等老三回來,我自然安心養病。”
就在這時,一道洪亮的聲音在門外響起。
“爹娘!我回來了!”
只見一穿著繡袍的身形修長的青年快步走進門來,面帶急色大步向朱高熾的床前走去。
細一瞧,年輕人色如冠玉,口含朱紅,臉若刀削,棱角分明,一臉英武。
來人不是他人,恰是朱高熾的嫡次子,皇太孫朱瞻基一母胞弟——越王朱瞻墉。
說到朱瞻墉,可以說上到八十老翁下到孩雛稚子,無人不知無人不曉。
這并不是因為他的地位,也不是因為他是今天的越王。
明朝皇親數不勝數,百姓得知者寥寥幾何。
朱瞻墉如此出名,蓋因其做過的幾件轟動全國之大事。
第一件!永樂八年,年十一歲越王朱瞻墉不顧太子太子妃阻攔,夜出東宮,單人匹馬追上北征蒙古的朱棣,跪請跟隨皇上一同北征,馬踏北疆。
朱棣龍顏大悅,留在身邊,自此朱瞻墉一路跟隨大軍北上,就此拉開了永樂朝歷史上赫赫有名的第一次北征大幕。
北伐戰爭中,朱瞻墉雖是剛入雙數之年,卻難擋勇猛。帶領一個營的士兵在韃靼軍中奮勇殺敵,大有萬夫莫開之勇。此后,朱瞻墉儼然成為朱棣麾下的實力大將!
第二件!永樂一十五年端午,錦衣衛指揮使紀綱受封上任,朱瞻墉聽聞后怒不可遏,披甲進殿,當著滿清文武,誅殺紀剛。
此事一出,朱棣當堂震怒,朱瞻墉被當場下獄。
不過幾日后無事歸來,蓋因朝廷查出紀綱謀反罪證,紀綱全族被誅,朱瞻墉過錯免除。
第三件!永樂一十五年,朱棣為朱瞻墉大哥太孫朱瞻基冊封太孫妃和太孫嬪,朱瞻墉單人匹馬當街強搶太孫嬪孫氏!
朱棣聽聞,怒砸皇宮,撤朱瞻墉越王爵位,關入宗人府。
但最后,朱瞻墉還是得到了孫氏,破鏡難圓,覆水難收,事情一出,也只有此辦法能解決。
永樂十六年,朱占勇解除禁閉,恢復貴族,昔日的太孫嬪孫若微也成了越王府的王妃。
第四件!永樂一十八年,朱瞻墉在南京成立大明銀行,明朝經濟核心江南七省全部王族皆參與其中,朱瞻墉有違國體再次被禁,但大明銀行卻得以保留。
半年后,朱瞻墉解禁。
同年,明遷都于BJ,朱棣下旨,朱瞻墉留鎮南京。
第五件!
永樂一十九年,朱瞻墉建立大明商會,皇室九成人員參與其中。
朱棣再次幽禁朱瞻墉,剝奪其大名商會會長一職,成為商會二任會長。
次月,朱占勇解除禁閉,回到南京!
在明人眼里,朱瞻墉就是一個瘋子,每天不是在尋死就是在尋思的路上。
但也不知為何,這越王朱瞻墉就像是有天大的能耐,每次都可以平安脫身安然無恙。
事實上從永樂一十五年開始,朱瞻墉基本上每年都在挑戰朱棣,怒發沖冠已經成為了朱棣常態。
但每次越過底線,朱棣都沒有辦法懲治這個又愛又氣的孫子。
因為朱瞻墉所行之事,雖然過于跳脫,不斷在國法上反復橫跳。但也確實實打實的讓朱棣獲得了一個個巨大的好處。
殺紀綱,為朱棣去除心腹之患。
開銀行,讓集權中心進行徹底了解掌握天下錢財。
建立商會,讓朱棣再也不用擔心北伐時的補給!
樁樁件件,又怎么讓朱棣對自己這個孫子嚴厲斥責!
沒有辦法,最后只能將朱瞻墉往南京一扔,讓朱在南京折騰。眼不見,心不煩。
回到太子寢宮。
剛進臥室,朱瞻墉便被撲鼻的藥氣熏得眉頭一皺,旋即面色緊張道
“爹娘,你倆誰的病?怎么藥味如此濃厚刺鼻?”
張氏見到兒子,心中一喜,眼眶瞬間通紅。
她站起身來,走到朱瞻墉面前。抬頭看著自己這個分別多時的兒子,已經比她高一個頭了,端的是成熟不少。
張氏心里苦澀,但旋即就把心底的溫柔隱藏,嚴厲的說:
“朱瞻墉,還知道回來!你看看你爹都這樣了!你這不孝子還在外面跑!如果我不給你寫信,是不是我倆死了你才回來看看我們!”
看著母親嚴肅的表情,朱瞻墉嚇了一跳,急忙撲到床邊,半跪在地上看著黃臉蠟白的朱高熾,臉色微變,旋即滿是愧疚。
“爸爸,你怎么病得這么厲害?為什么沒人通知我?”
朱高熾看著三兒子,心中高興,氣色也好了不少,緩緩開口溫柔道:
“是我不讓他們知會于你的,你皇爺爺有旨,下令你不得回京,違抗皇命私自回京是大罪,要不是事緊,我也不能違逆你皇爺爺的意思召你回來。“
朱瞻墉看著說話費力的父親一陣悲傷,前世他是一個孤兒。他過著孤獨的生活,沒有感受到家庭的溫暖。
在這一生重生大明成了朱高熾的兒子,他才真正明白親情的感覺和家人的溫暖。
所以朱瞻墉很重視家庭,把朱高熾夫妻二人的命看的比自己的命還重要!
“娘,太醫怎么說?”朱瞻墉轉頭看向張氏問道。
張氏眼睛含著淚水,強忍住不讓其流出。
“大夫說你父親現在本源虧損,已如風中殘燭。如若安心靜養,不問國事,還可延壽保命。如若操勞,就在早晚之間!”
說罷,再也壓抑不住,啜泣起來。
朱瞻墉心一緊,看向朱高熾,卻見他老人家仿若未聞,似乎并不把自己的生死放在心上。
朱高熾不顧一旁哭泣的張氏,看著朱占勇的眼睛焦急道:
“墉兒,我之生死不值一提!今北疆戰事才是大明重事。皇上與你大哥,現已陷入了生死危機,我大明精銳受困北地”
“若....若想不出個法子出來,我大明!危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