舉報

會員
產品經理方法論
最新章節(jié):
11.4 產品的商業(yè)模式管理方法
本書結合案例介紹了產品經理需要用到的各種產品設計方法和思路,幫助讀者將從本書所學到的知識靈活地運用到自己的工作中。本書主要內容包括產品原型設計過程中輸入、反饋、輸出等類型控件的使用方法,產品原型的設計方法,通用的產品功能設計方法,通用的產品邏輯,基礎系統產品的設計思路,通用的產品體系,通用的產品設計方法,通用的產品設計原則,通用的產品管理方法。本書不僅適合產品經理閱讀,還適合運營人員、設計人員閱讀。
- 11.4 產品的商業(yè)模式管理方法 更新時間:2022-12-20 18:13:01
- 11.3 產品設計的管理方法
- 11.2.3 需求生命周期管理方法
- 11.2.2 需求池管理方法
- 11.2.1 需求評估方法
- 11.2 產品需求的管理方法
- 11.1.3 支撐完整的用戶運營體系
- 11.1.2 建立完整的賬戶體系和用戶畫像
- 11.1.1 基于核心需求明確目標用戶
- 11.1 產品用戶的管理方法
- 第11章 通用的產品管理方法
- 10.6 產品設計的高內聚低耦合原則
- 10.5.3 界面設計的復用
- 10.5.2 功能設計的復用
- 10.5.1 設計思路的復用
- 10.5 產品設計的可復用性原則
- 10.4.3 用戶犯錯后的補救機制
- 10.4.2 用戶犯錯中的容錯機制
- 10.4.1 用戶犯錯前的預防機制
- 10.4 產品設計的容錯性原則
- 10.3.4 關于技術的擴展
- 10.3.3 關于信息的擴展
- 10.3.2 關于功能的擴展
- 10.3.1 關于需求的擴展
- 10.3 產品設計的可擴展性原則
- 10.2 產品設計的一致性原則
- 10.1.3 交互邏輯完整
- 10.1.2 信息結構完整
- 10.1.1 功能結構完整
- 10.1 產品設計的完整性原則
- 第10章 通用的產品設計原則
- 9.8 新產品上線后的常見啟動類型
- 9.7 如何輸出產品規(guī)劃
- 9.6.3 組織相關培訓
- 9.6.2 進行產品跟蹤并規(guī)劃迭代版本
- 9.6.1 進行項目復盤
- 9.6 產品上線后需要做哪些工作
- 9.5 產品上線前需要做的準備工作
- 9.4.3 分析結果并選擇最優(yōu)方案
- 9.4.2 制定策略
- 9.4.1 明確目標
- 9.4 如何進行產品的A/B測試
- 9.3 如何進行產品的灰度發(fā)布
- 9.2.3 考慮存量、增量、中間態(tài)數據
- 9.2.2 完整的產品設計
- 9.2.1 完整的需求背景
- 9.2 產品設計過程中的注意事項
- 9.1.6 PC端管理后臺類產品
- 9.1.5 移動端小程序類產品
- 9.1.4 移動端APP類產品
- 9.1.3 移動端HTML5網頁類產品
- 9.1.2 PC端網頁類產品
- 9.1.1 PC端軟件類產品
- 9.1 常見產品形態(tài)設計
- 第9章 通用的產品設計方法
- 8.8.2 社區(qū)管理后臺產品功能設計
- 8.8.1 社區(qū)前端產品功能元素
- 8.8 社區(qū)體系
- 8.7.2 外賣體系的核心產品
- 8.7.1 外賣體系的核心角色
- 8.7 外賣體系
- 8.6.7 如何對接第三方支付機構
- 8.6.6 支付應用場景
- 8.6.5 銀行接口
- 8.6.4 支付標的
- 8.6.3 支付類型
- 8.6.2 支付方式
- 8.6.1 支付渠道
- 8.6 支付體系
- 8.5.2 體系核心產品
- 8.5.1 體系核心角色
- 8.5 電商體系
- 8.4.5 積分賬戶
- 8.4.4 積分統計
- 8.4.3 其他通用規(guī)則
- 8.4.2 積分的權益規(guī)則
- 8.4.1 積分的發(fā)行規(guī)則
- 8.4 積分體系
- 8.3 會員體系
- 8.2 權限體系
- 8.1.7 多個賬號體系的業(yè)務整合方案
- 8.1.6 賬號體系的風控設計
- 8.1.5 找回密碼流程設計
- 8.1.4 注冊/登錄流程設計
- 8.1.3 登錄/注冊要素組合優(yōu)劣勢分析
- 8.1.2 賬號體系基本組成要素
- 8.1.1 賬號體系基礎框架
- 8.1 賬戶體系
- 第8章 通用的產品體系
- 7.9.4 返傭功能模塊設計
- 7.9.3 對賬功能模塊設計
- 7.9.2 支付功能模塊設計
- 7.9.1 進件功能模塊設計
- 7.9 聚合支付系統產品設計思路
- 7.8.2 工單管理模塊設計
- 7.8.1 工單新建模塊設計
- 7.8 工單系統產品設計思路
- 7.7.3 工單系統模塊設計
- 7.7.2 客服中心模塊設計
- 7.7.1 前端渠道模塊設計
- 7.7 客服系統產品設計思路
- 7.6.6 內容風控
- 7.6.5 內容互動
- 7.6.4 內容推薦
- 7.6.3 內容呈現
- 7.6.2 內容過濾
- 7.6.1 內容生成
- 7.6 CMS產品設計思路
- 7.5.2 庫存管理模塊設計
- 7.5.1 采購管理模塊設計
- 7.5 WMS產品設計思路
- 7.4.2 原型設計
- 7.4.1 基礎概念
- 7.4 OMS產品設計思路
- 7.3 PMS產品設計思路
- 7.2.2 OA系統管理后臺設計
- 7.2.1 OA系統用戶終端設計
- 7.2 OA系統產品設計思路
- 7.1 CRM系統產品設計思路
- 第7章 基礎系統產品的設計思路
- 6.9.2 私海邏輯
- 6.9.1 公海邏輯
- 6.9 公私海邏輯
- 6.8.2 白名單邏輯
- 6.8.1 黑名單邏輯
- 6.8 黑名單和白名單邏輯
- 6.7.4 從支付邏輯到支付體系
- 6.7.3 網購的支付邏輯
- 6.7.2 銀聯模式和第三方支付模式
- 6.7.1 從銀行到銀聯
- 6.7 支付邏輯
- 6.6.4 用戶側優(yōu)惠券的管理
- 6.6.3 商家側優(yōu)惠券的管理
- 6.6.2 優(yōu)惠券的領取與核銷
- 6.6.1 優(yōu)惠券的創(chuàng)建與發(fā)放
- 6.6 優(yōu)惠券邏輯
- 6.5.4 拼團活動庫存的產品設計邏輯
- 6.5.3 拼團活動訂單的產品設計邏輯
- 6.5.2 用戶參與拼團活動的產品設計邏輯
- 6.5.1 拼團活動配置和策略的產品設計邏輯
- 6.5 拼團邏輯
- 6.4.4 結算部分
- 6.4.3 退款部分
- 6.4.2 分賬部分
- 6.4.1 基礎部分
- 6.4 分賬邏輯
- 6.3.2 分銷功能設計
- 6.3.1 分銷涉及的基本概念
- 6.3 分銷邏輯
- 6.2.3 支付對賬功能的設計方法
- 6.2.2 支付對賬邏輯的本質
- 6.2.1 支付對賬的基本定義
- 6.2 支付對賬邏輯
- 6.1.6 實現關系
- 6.1.5 泛化關系
- 6.1.4 組合關系
- 6.1.3 聚合關系
- 6.1.2 關聯關系
- 6.1.1 依賴關系
- 6.1 關系邏輯
- 第6章 通用的產品邏輯
- 5.9.5 APP升級流程詳解
- 5.9.4 APP版本升級策略配置
- 5.9.3 APP版本升級策略
- 5.9.2 APP版本發(fā)布流程
- 5.9.1 APP版本號命名規(guī)范
- 5.9 如何設計APP版本管理功能
- 5.8.2 APP內消息中心設計
- 5.8.1 APP外通知欄消息功能設計
- 5.8 如何設計APP消息推送功能
- 5.7.2 群發(fā)短信功能設計
- 5.7.1 短信發(fā)送的基本規(guī)則背景
- 5.7 如何設計短信群發(fā)功能
- 5.6.3 確定圖表布局
- 5.6.2 選擇合適的圖表
- 5.6.1 明確用戶需求
- 5.6 如何設計數據看板功能
- 5.5.2 列表模塊設計
- 5.5.1 查詢模塊設計
- 5.5 如何設計數據列表功能
- 5.4.2 微信分享功能接入
- 5.4.1 微信登錄功能接入
- 5.4 如何設計第三方登錄功能和分享功能
- 5.3.3 非法附件信息的輸入校驗規(guī)則
- 5.3.2 非法圖片信息的輸入校驗規(guī)則
- 5.3.1 非法文本信息的輸入校驗規(guī)則
- 5.3 如何設計非法信息輸入校驗功能
- 5.2.2 引導頁功能設計
- 5.2.1 啟動頁功能設計
- 5.2 如何設計APP啟動頁功能和引導頁功能
- 5.1.2 登錄功能設計
- 5.1.1 注冊功能設計
- 5.1 如何設計注冊/登錄功能
- 第5章 通用的產品功能設計方法
- 4.5.3 建立豐富的原型模板庫
- 4.5.2 熟練掌握控件的使用方法
- 4.5.1 掌握通用的產品設計方法
- 4.5 如何讓原型設計變得又好又快
- 4.4.2 常用的UI框架
- 4.4.1 使用UI框架的好處
- 4.4 使用UI框架
- 4.3.2 設計卡片式布局
- 4.3.1 設計導航菜單欄
- 4.3 設計導航菜單欄和卡片式布局
- 4.2.3 使用圖標元素
- 4.2.2 使用圖片元素
- 4.2.1 使用文字元素
- 4.2 使用原型設計中的基礎元素
- 4.1.2 按鈕設計
- 4.1.1 色彩選擇
- 4.1 色彩選擇與按鈕設計
- 第4章 產品原型設計方法
- 3.7.2 異常頁
- 3.7.1 結果頁
- 3.7 結果頁與異常頁
- 3.6.2 詳情頁
- 3.6.1 列表頁
- 3.6 列表頁與詳情頁
- 3.5.2 查詢器
- 3.5.1 面包屑
- 3.5 面包屑與查詢器
- 3.4.2 徽標
- 3.4.1 標簽
- 3.4 標簽和徽標
- 3.3.2 步驟條
- 3.3.1 時間軸
- 3.3 時間軸與步驟條
- 3.2 折疊面板
- 3.1.2 文字輪播樣式
- 3.1.1 圖片輪播樣式
- 3.1 走馬燈
- 第3章 信息輸出控件
- 2.5.2 加載狀態(tài)
- 2.5.1 進度條
- 2.5 進度條和加載狀態(tài)
- 2.4.2 彈出層
- 2.4.1 動作面板
- 2.4 動作面板和彈出層
- 2.3 氣泡卡片
- 2.2 對話框
- 2.1 吐司提示
- 第2章 信息反饋控件
- 1.8 表單頁
- 1.7 搜索欄
- 1.6.2 上傳控件
- 1.6.1 評分控件
- 1.6 評分控件和上傳控件
- 1.5.2 穿梭框
- 1.5.1 樹形控件
- 1.5 樹形控件與穿梭框
- 1.4.2 計步器
- 1.4.1 選擇器
- 1.4 選擇器與計步器
- 1.3.2 分頁器
- 1.3.1 滑動開關
- 1.3 滑動開關與分頁器
- 1.2 單選按鈕和復選框
- 1.1.8 格式化標記
- 1.1.7 跟蹤圖標
- 1.1.6 輸入文本
- 1.1.5 初始默認值
- 1.1.4 幫助文本
- 1.1.3 輸入框
- 1.1.2 占位符文本
- 1.1.1 文本框標簽
- 1.1 文本框
- 第1章 信息輸入控件
- 關于異步社區(qū)和異步圖書
- 與我們聯系
- 提交勘誤信息
- 服務與支持
- 致謝
- 產品經理的專業(yè)知識與職業(yè)焦慮
- 前言
- 推薦序二
- 推薦序一
- 內容提要
- 版權
- 版權信息
- 封面
- 封面
- 版權信息
- 版權
- 內容提要
- 推薦序一
- 推薦序二
- 前言
- 產品經理的專業(yè)知識與職業(yè)焦慮
- 致謝
- 服務與支持
- 提交勘誤信息
- 與我們聯系
- 關于異步社區(qū)和異步圖書
- 第1章 信息輸入控件
- 1.1 文本框
- 1.1.1 文本框標簽
- 1.1.2 占位符文本
- 1.1.3 輸入框
- 1.1.4 幫助文本
- 1.1.5 初始默認值
- 1.1.6 輸入文本
- 1.1.7 跟蹤圖標
- 1.1.8 格式化標記
- 1.2 單選按鈕和復選框
- 1.3 滑動開關與分頁器
- 1.3.1 滑動開關
- 1.3.2 分頁器
- 1.4 選擇器與計步器
- 1.4.1 選擇器
- 1.4.2 計步器
- 1.5 樹形控件與穿梭框
- 1.5.1 樹形控件
- 1.5.2 穿梭框
- 1.6 評分控件和上傳控件
- 1.6.1 評分控件
- 1.6.2 上傳控件
- 1.7 搜索欄
- 1.8 表單頁
- 第2章 信息反饋控件
- 2.1 吐司提示
- 2.2 對話框
- 2.3 氣泡卡片
- 2.4 動作面板和彈出層
- 2.4.1 動作面板
- 2.4.2 彈出層
- 2.5 進度條和加載狀態(tài)
- 2.5.1 進度條
- 2.5.2 加載狀態(tài)
- 第3章 信息輸出控件
- 3.1 走馬燈
- 3.1.1 圖片輪播樣式
- 3.1.2 文字輪播樣式
- 3.2 折疊面板
- 3.3 時間軸與步驟條
- 3.3.1 時間軸
- 3.3.2 步驟條
- 3.4 標簽和徽標
- 3.4.1 標簽
- 3.4.2 徽標
- 3.5 面包屑與查詢器
- 3.5.1 面包屑
- 3.5.2 查詢器
- 3.6 列表頁與詳情頁
- 3.6.1 列表頁
- 3.6.2 詳情頁
- 3.7 結果頁與異常頁
- 3.7.1 結果頁
- 3.7.2 異常頁
- 第4章 產品原型設計方法
- 4.1 色彩選擇與按鈕設計
- 4.1.1 色彩選擇
- 4.1.2 按鈕設計
- 4.2 使用原型設計中的基礎元素
- 4.2.1 使用文字元素
- 4.2.2 使用圖片元素
- 4.2.3 使用圖標元素
- 4.3 設計導航菜單欄和卡片式布局
- 4.3.1 設計導航菜單欄
- 4.3.2 設計卡片式布局
- 4.4 使用UI框架
- 4.4.1 使用UI框架的好處
- 4.4.2 常用的UI框架
- 4.5 如何讓原型設計變得又好又快
- 4.5.1 掌握通用的產品設計方法
- 4.5.2 熟練掌握控件的使用方法
- 4.5.3 建立豐富的原型模板庫
- 第5章 通用的產品功能設計方法
- 5.1 如何設計注冊/登錄功能
- 5.1.1 注冊功能設計
- 5.1.2 登錄功能設計
- 5.2 如何設計APP啟動頁功能和引導頁功能
- 5.2.1 啟動頁功能設計
- 5.2.2 引導頁功能設計
- 5.3 如何設計非法信息輸入校驗功能
- 5.3.1 非法文本信息的輸入校驗規(guī)則
- 5.3.2 非法圖片信息的輸入校驗規(guī)則
- 5.3.3 非法附件信息的輸入校驗規(guī)則
- 5.4 如何設計第三方登錄功能和分享功能
- 5.4.1 微信登錄功能接入
- 5.4.2 微信分享功能接入
- 5.5 如何設計數據列表功能
- 5.5.1 查詢模塊設計
- 5.5.2 列表模塊設計
- 5.6 如何設計數據看板功能
- 5.6.1 明確用戶需求
- 5.6.2 選擇合適的圖表
- 5.6.3 確定圖表布局
- 5.7 如何設計短信群發(fā)功能
- 5.7.1 短信發(fā)送的基本規(guī)則背景
- 5.7.2 群發(fā)短信功能設計
- 5.8 如何設計APP消息推送功能
- 5.8.1 APP外通知欄消息功能設計
- 5.8.2 APP內消息中心設計
- 5.9 如何設計APP版本管理功能
- 5.9.1 APP版本號命名規(guī)范
- 5.9.2 APP版本發(fā)布流程
- 5.9.3 APP版本升級策略
- 5.9.4 APP版本升級策略配置
- 5.9.5 APP升級流程詳解
- 第6章 通用的產品邏輯
- 6.1 關系邏輯
- 6.1.1 依賴關系
- 6.1.2 關聯關系
- 6.1.3 聚合關系
- 6.1.4 組合關系
- 6.1.5 泛化關系
- 6.1.6 實現關系
- 6.2 支付對賬邏輯
- 6.2.1 支付對賬的基本定義
- 6.2.2 支付對賬邏輯的本質
- 6.2.3 支付對賬功能的設計方法
- 6.3 分銷邏輯
- 6.3.1 分銷涉及的基本概念
- 6.3.2 分銷功能設計
- 6.4 分賬邏輯
- 6.4.1 基礎部分
- 6.4.2 分賬部分
- 6.4.3 退款部分
- 6.4.4 結算部分
- 6.5 拼團邏輯
- 6.5.1 拼團活動配置和策略的產品設計邏輯
- 6.5.2 用戶參與拼團活動的產品設計邏輯
- 6.5.3 拼團活動訂單的產品設計邏輯
- 6.5.4 拼團活動庫存的產品設計邏輯
- 6.6 優(yōu)惠券邏輯
- 6.6.1 優(yōu)惠券的創(chuàng)建與發(fā)放
- 6.6.2 優(yōu)惠券的領取與核銷
- 6.6.3 商家側優(yōu)惠券的管理
- 6.6.4 用戶側優(yōu)惠券的管理
- 6.7 支付邏輯
- 6.7.1 從銀行到銀聯
- 6.7.2 銀聯模式和第三方支付模式
- 6.7.3 網購的支付邏輯
- 6.7.4 從支付邏輯到支付體系
- 6.8 黑名單和白名單邏輯
- 6.8.1 黑名單邏輯
- 6.8.2 白名單邏輯
- 6.9 公私海邏輯
- 6.9.1 公海邏輯
- 6.9.2 私海邏輯
- 第7章 基礎系統產品的設計思路
- 7.1 CRM系統產品設計思路
- 7.2 OA系統產品設計思路
- 7.2.1 OA系統用戶終端設計
- 7.2.2 OA系統管理后臺設計
- 7.3 PMS產品設計思路
- 7.4 OMS產品設計思路
- 7.4.1 基礎概念
- 7.4.2 原型設計
- 7.5 WMS產品設計思路
- 7.5.1 采購管理模塊設計
- 7.5.2 庫存管理模塊設計
- 7.6 CMS產品設計思路
- 7.6.1 內容生成
- 7.6.2 內容過濾
- 7.6.3 內容呈現
- 7.6.4 內容推薦
- 7.6.5 內容互動
- 7.6.6 內容風控
- 7.7 客服系統產品設計思路
- 7.7.1 前端渠道模塊設計
- 7.7.2 客服中心模塊設計
- 7.7.3 工單系統模塊設計
- 7.8 工單系統產品設計思路
- 7.8.1 工單新建模塊設計
- 7.8.2 工單管理模塊設計
- 7.9 聚合支付系統產品設計思路
- 7.9.1 進件功能模塊設計
- 7.9.2 支付功能模塊設計
- 7.9.3 對賬功能模塊設計
- 7.9.4 返傭功能模塊設計
- 第8章 通用的產品體系
- 8.1 賬戶體系
- 8.1.1 賬號體系基礎框架
- 8.1.2 賬號體系基本組成要素
- 8.1.3 登錄/注冊要素組合優(yōu)劣勢分析
- 8.1.4 注冊/登錄流程設計
- 8.1.5 找回密碼流程設計
- 8.1.6 賬號體系的風控設計
- 8.1.7 多個賬號體系的業(yè)務整合方案
- 8.2 權限體系
- 8.3 會員體系
- 8.4 積分體系
- 8.4.1 積分的發(fā)行規(guī)則
- 8.4.2 積分的權益規(guī)則
- 8.4.3 其他通用規(guī)則
- 8.4.4 積分統計
- 8.4.5 積分賬戶
- 8.5 電商體系
- 8.5.1 體系核心角色
- 8.5.2 體系核心產品
- 8.6 支付體系
- 8.6.1 支付渠道
- 8.6.2 支付方式
- 8.6.3 支付類型
- 8.6.4 支付標的
- 8.6.5 銀行接口
- 8.6.6 支付應用場景
- 8.6.7 如何對接第三方支付機構
- 8.7 外賣體系
- 8.7.1 外賣體系的核心角色
- 8.7.2 外賣體系的核心產品
- 8.8 社區(qū)體系
- 8.8.1 社區(qū)前端產品功能元素
- 8.8.2 社區(qū)管理后臺產品功能設計
- 第9章 通用的產品設計方法
- 9.1 常見產品形態(tài)設計
- 9.1.1 PC端軟件類產品
- 9.1.2 PC端網頁類產品
- 9.1.3 移動端HTML5網頁類產品
- 9.1.4 移動端APP類產品
- 9.1.5 移動端小程序類產品
- 9.1.6 PC端管理后臺類產品
- 9.2 產品設計過程中的注意事項
- 9.2.1 完整的需求背景
- 9.2.2 完整的產品設計
- 9.2.3 考慮存量、增量、中間態(tài)數據
- 9.3 如何進行產品的灰度發(fā)布
- 9.4 如何進行產品的A/B測試
- 9.4.1 明確目標
- 9.4.2 制定策略
- 9.4.3 分析結果并選擇最優(yōu)方案
- 9.5 產品上線前需要做的準備工作
- 9.6 產品上線后需要做哪些工作
- 9.6.1 進行項目復盤
- 9.6.2 進行產品跟蹤并規(guī)劃迭代版本
- 9.6.3 組織相關培訓
- 9.7 如何輸出產品規(guī)劃
- 9.8 新產品上線后的常見啟動類型
- 第10章 通用的產品設計原則
- 10.1 產品設計的完整性原則
- 10.1.1 功能結構完整
- 10.1.2 信息結構完整
- 10.1.3 交互邏輯完整
- 10.2 產品設計的一致性原則
- 10.3 產品設計的可擴展性原則
- 10.3.1 關于需求的擴展
- 10.3.2 關于功能的擴展
- 10.3.3 關于信息的擴展
- 10.3.4 關于技術的擴展
- 10.4 產品設計的容錯性原則
- 10.4.1 用戶犯錯前的預防機制
- 10.4.2 用戶犯錯中的容錯機制
- 10.4.3 用戶犯錯后的補救機制
- 10.5 產品設計的可復用性原則
- 10.5.1 設計思路的復用
- 10.5.2 功能設計的復用
- 10.5.3 界面設計的復用
- 10.6 產品設計的高內聚低耦合原則
- 第11章 通用的產品管理方法
- 11.1 產品用戶的管理方法
- 11.1.1 基于核心需求明確目標用戶
- 11.1.2 建立完整的賬戶體系和用戶畫像
- 11.1.3 支撐完整的用戶運營體系
- 11.2 產品需求的管理方法
- 11.2.1 需求評估方法
- 11.2.2 需求池管理方法
- 11.2.3 需求生命周期管理方法
- 11.3 產品設計的管理方法
- 11.4 產品的商業(yè)模式管理方法 更新時間:2022-12-20 18:13: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