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最新章節

書友吧 4評論

第1章 增訂版序言

如果不算譯作,《儒家與康德》是筆者于1986年從德國返臺任教后的第一部著作。此書出版于1990年,迄今已逾二十七個年頭了。此后,“儒家與康德”這個主題依然是筆者的研究重點,并為此陸續發表了不少著作。其中,以專書形式發表的有《康德倫理學與孟子道德思考之重建》(臺北:中研院中國文哲研究所,1994年)與《四端與七情——關于道德情感的比較哲學探討》(臺北:臺灣大學出版中心,2005年)[1]二書,均可視為《儒家與康德》一書的續篇。此外,在筆者的下列著作中亦可見到與此相關的篇章:

《當代儒學之自我轉化》,臺北:中研院中國文哲研究所,1994年[2]。

《儒家視野下的政治思想》,臺北:臺灣大學出版中心,2005年[3]。

《儒學與現代意識》,臺北:臺灣大學出版中心,2016年增訂版。

Konfuzianischer Humanismus.Transkulturelle Kontexte.Bielefeld:transcript,2013.

Confucianism:Its Roots and Global Significance.Edited by David Jones,Honolulu:University of Hawai'i Press,2017.

因此,如果說:“儒家與康德”這個主題貫穿著筆者多年來的哲學研究,亦不算夸張。

在這段時間內,筆者除了在臺灣的大學授課之外,近年來經常應邀到中國大陸的大學(如廣州中山大學、武漢大學、山東大學、上海華東師范大學)講學,難免會涉及“儒家與康德”的主題。不少學生都希望參閱此書。因此,幾年前聯經出版公司就希望筆者修訂并擴充此書的內容。但因筆者的研究工作繁重,加上健康出了問題,此事便耽擱下來。

直到2016年6月,美國衛斯理大學(Wesleyan University)哲學系教授安靖如(Stephen C.Angle)來信告訴我:他在他的“比較哲學”的課程中讓一位華裔學生余景聰(Maxwell S.Fong)評論我這本書,并寫成一篇評論文章。安靖如教授將這篇文章收入他所編的電子書Comparative Philosophy:Reviewing the State of the Art。我看了余景聰的評論之后,覺得很難簡單回應。因為《儒家與康德》出版之后,在中文學術界引起了一些討論與批評。針對這些討論與批評,筆者在其后發表的著作中陸續有所回應與補充。但余景聰的評論并未考慮這些著作。這凸顯西方漢學研究中存在的一個很奇特的現象:除了少數的例外,上一代的西方漢學家幾乎不參考中文的二手資料,只是在西方文獻(特別是英文文獻)里打轉。這種心態實在很奇怪。因為筆者研究德國哲學時,不會不參考德文的二手資料,為什么研究中國哲學的西方學者就可以不參考中文的二手資料呢?安靖如教授讓他的學生評論《儒家與康德》,表示他已意識到這個問題,而開始改變態度,并愿意與中文世界對話。這是值得肯定的。

2016年11月筆者應武漢大學國學院之邀,2017年10月應華東師范大學思勉人文高等研究院之邀,擔任講座教授。為了讓研習中國哲學與西方哲學的學生都能受益,筆者在兩校都以“儒家與康德”作為講座的主題。由于這些機緣,筆者深深感受到增訂此書的迫切需要。最近筆者特別騰出時間,對此書作了全面的修訂。此書的主體部分原先包含五篇論文,增訂版增加兩篇尚未收入筆者其他著作的論文,即《從康德的實踐哲學論王陽明的“知行合一”說》[4]與《從康德的“道德宗教”論儒家的宗教性》[5]。筆者的修訂主要著重于體例的統一、小標題的擬訂、措辭的修飾與引用資料的更新,在內容方面基本上保持不變。筆者在修訂本書的過程中得到王又仕先生的協助,在此謹致謝忱。

正如上文所述,要完整了解筆者關于“儒家與康德”這個主題的觀點,還得參閱筆者上述的其他著作。此書已有金基柱與李基熏的韓文譯本(首爾:Yemoonseowon,2012年),希望增訂版之出版可進一步促進中外哲學界的交流與對話。

李明輝

2018年2月于臺北

上架時間:2021-02-25 15:16:02
出版社:廣西師范大學出版社
上海閱文信息技術有限公司已經獲得合法授權,并進行制作發行

QQ閱讀手機版

主站蜘蛛池模板: 兰考县| 满城县| 四子王旗| 清原| 丰都县| 彰化市| 曲阳县| 北宁市| 蒙阴县| 瑞金市| 柳河县| 樟树市| 广德县| 绥芬河市| 四川省| 望江县| 婺源县| 卓尼县| 汕头市| 安泽县| 清水县| 江门市| 平定县| 资源县| 滁州市| 麟游县| 拜泉县| 澄城县| 上虞市| 马公市| 威海市| 岢岚县| 舒城县| 柳州市| 瑞丽市| 德化县| 台山市| 宁明县| 合肥市| 莆田市| 宜良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