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章節
- 第10章 后記
- 第9章 營造良好的成長氛圍,和身邊的人攜手共進
- 第8章 增強自控力,提升執行力
- 第7章 壞習慣加重拖延,好習慣戒除拖延
- 第6章 增強時間觀念,提升時間管理能力
- 第5章 自理自立自強,沒有人可以代替你成長
第1章 前言
面對孩子的磨蹭和拖延,父母難免會感到頭疼,尤其是當父母心急如焚時,孩子卻表現得事不關己,絲毫也不著急的時候,父母更是會抓狂。面對這種情況,父母該如何做呢?
眾所周知,青少年正面臨艱巨的學習任務,如果放任青少年養成拖延的壞習慣,那么必然會對其學習產生很大的不良影響。而要想有效地改善青少年的拖延行為,只靠父母一味地催促和批評,并不能收到預期的效果,還有可能因為傷害了青少年的自尊心而導致他們更加叛逆,最終事與愿違。這就要求父母要充滿智慧地對待青少年,挖掘青少年拖延行為背后潛藏的心理原因,并和青少年并肩作戰,一起戰勝拖延的壞習慣。
事實上,造成青少年拖延的原因有很多:有些是因為天生慢性子,有些是因為畏難,有些是為了偷懶,有些是因為做事情沒有好習慣,有些是因為遭遇了學習的瓶頸不知道如何突破,有些是因為受到朋友或者同學的不良影響,也有的是因為叛逆……由此,對于青少年形形色色的拖延原因,父母只能調動自身的智慧,和青少年斗智斗勇。在此過程中,父母一旦控制不好情緒,就有可能歇斯底里,因此,父母幫孩子戰勝拖延的前提就是必須控制好自己的情緒。有些父母本身也有拖延的習慣,因此還要戒掉自己的拖延癥,給孩子做好榜樣,才能以身示范,帶動孩子,讓孩子用勤奮戰勝拖延,用自覺戰勝懶惰,用高效戰勝低效或者無效。
在孩子成長的過程中,父母是孩子最親密的人,也親眼見證了孩子的成長和進步。在面對拖延問題時,父母切勿與孩子對立起來,而是要堅定不移地與孩子統一戰線,這樣才能幫助孩子戰勝拖延。孩子的心理節奏原本就比成人的心理節奏慢,因此父母不要以對成人的要求去要求孩子,而是要尊重孩子的節奏,讓孩子拖延“有理”。有的時候,催促并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反之,父母如果給予了孩子足夠的尊重,也給予了孩子足夠多的時間,那么就要相信孩子能夠管理好自己,并增強自控力。
人人都會拖延,不僅青少年如此,作為成人的父母也是如此。面對青少年的拖延,父母無須如臨大敵,而是要懷著平常心,心平氣和地陪伴孩子一起戰勝拖延。這里還需要注意的是,拖延并不是容易戰勝的敵人,有的時候,我們明明已經戰勝了拖延,拖延卻在我們疏忽大意的時候卷土重來,這是因為人的本能就是趨利避害,而拖延恰恰可以讓我們暫時逃避艱巨的任務,慵懶懈怠地度過當下這一刻。所以,父母和青少年還可以相互監督、相互提醒,讓拖延無處遁形,一去不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