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3章 有的放矢進行選擇,全神貫注提升專注力

很多孩子之所以拖延,是因為他們面對復雜的現狀,有無從下手、搞不清輕重的感覺,因而就會在不知不覺間分散注意力,在猶豫不決間任由時間悄然流逝,從而造成該做的事情還沒有做,該完成的任務遲遲沒有完成。因此,要想幫助孩子戒掉拖延,就要有意識地提升孩子的專注力,讓孩子面對諸多選擇,可以當機立斷做出決斷,這樣才能既節省時間和精力,也提升行動力。

明確設定目標和計劃,才能不忘初心

升入初中二年級,作業明顯變多,每天晚上,舟舟都要寫作業到十一二點。早晨,舟舟6點鐘就要起床,因而常常哈欠連天,媽媽看了非常心疼。媽媽常常疑惑:“學校里的作業怎么這么多呢?不知道其他孩子是否也要天天寫作業到深夜,孩子太累了,也太困了。”媽媽咨詢了班級里十幾個孩子的家長,得知其他孩子基本上10點半就能完成作業,因而留心觀察舟舟,發現舟舟放學回家狼吞虎咽地吃完飯之后雖然馬上就坐到書桌前,但是會發呆很久,寫作業的速度也比較慢,還常常東看看、西看看,時間不知不覺就過去了。

有一天晚上,舟舟又對著攤開在書桌上的一大堆作業發呆,媽媽忍不住提醒舟舟:“舟舟,你到底想先寫哪樣作業啊?”舟舟迷茫地看著媽媽:“我也不知道,語文作業最簡單,但是需要寫很多字,特別累。數學作業雖然寫字少,但是很難。英語呢,單詞認識我,我不認識單詞。還有很多其他的作業,生物地理,還有它們倆的親戚物理……”看到舟舟抓耳撓腮,媽媽說:“孩子,每項作業不管是簡單還是難,都需要完成,所以我們不能為了暫時討巧,就隨意安排寫作業的順序。我覺得,你可以按照先苦后甜或者先甜后苦的原則給作業排序,例如從簡單到難,就是先甜后苦,好處是你一開始寫作業心情會很好。你還可以從難到簡單,好處是一開始雖然有些難,但是越寫越輕松,能夠帶著愉悅的心情睡覺。你覺得呢?”

在媽媽的啟迪下,舟舟陷入沉思,片刻之后一拍腦門,說:“我想先甜后苦,說不定前面做簡單的題目,還能幫助我后面做難題進行熱身準備呢!”媽媽點點頭:“當然可以,不管是先甜還是先苦,都沒關系,重點在于,你要確定順序,然后當即開始寫作業。晚上的時間很寶貴,早點完成作業,你就可以早點休息,不至于精神那么困倦,第二天上課聽講效果也會更好。”舟舟開心地把作業分門別類地排好順序,又在媽媽的建議下,把暫時先不用完成的作業收拾整齊,放在書桌的一角。看著眼前僅剩的語文作業,舟舟很快拿起筆開始專注地寫起來。

面對堆積如山的作業,別說是孩子了,就算是成人,也會覺得內心沉重,壓力山大。曾經有一位作家寫作了幾百萬字的書稿,有人問他是如何做到的,他說:“如果在動筆之前我就知道自己要寫幾百萬字,我肯定不敢開始。幸運的是,我從來沒有想過自己到底需要完成多少字,就因為愿意寫,所以拿起筆開始寫。就這樣,我寫啊寫啊,絲毫不覺得累,最終居然完成了幾百萬字。”寫作業何嘗不是如此呢?每天晚上,孩子面對堆積如山的作業,也一定會覺得很發愁,再加上不知道應該先做什么作業,就更會有茫無頭緒的感覺,因而難免會拖延。

針對孩子因為不分輕重主次且毫無計劃而導致的混亂學習狀態,父母切勿一味地催促孩子,而是要耐心地引導孩子,讓孩子注意區分作業的難易程度,也要明確給作業排序的原則是由易到難先甜后苦,還是從難到易先苦后甜,這樣孩子在給作業排序時會更有目標。當然,必要的時候,還可以根據作業上交的時間長短,按照緩急的程度來給作業排序。這樣一來,孩子才能從繁多的作業中厘清頭緒,制訂計劃,按部就班地完成每一項作業。

從心理學的角度來說,孩子之所以面對眾多作業而茫無頭緒,是因為他們有無助感。作為成年人,也常常會有感到渾身疲憊,似乎連腦子都轉不動了的時候。然而,每次這樣放縱自己陷入懶惰的旋渦,不管是成人還是孩子,都會感到很焦慮,畢竟還有那么多工作和作業等著我們去完成呢,而惴惴不安地忙里偷閑,并不能讓自己真正得到放松,也不能真正感到心安。這就是無助感給人帶來的負面影響。父母要幫助孩子盡快地從慵懶無助的狀態中擺脫出來,例如,協助孩子一起羅列待辦事項清單,引導孩子進行排序;如果孩子對于該做的事情真的提不起興致,那么父母要允許孩子利用短暫的時間做喜歡的事情,先調動起孩子的興趣,這樣一來,孩子興致高昂,精神狀態會更好,也能夠更專注地投入到該做的事情中去;制訂明確的計劃表,可以分為長期計劃表、中期計劃表和短期計劃表,尤其是短期計劃表,對于幫助孩子完成當下的學習任務很重要。需要注意的是,在協助孩子制訂計劃表時,父母切勿全權代勞,而是要以孩子的意見為主,父母提出建議供孩子參考,這樣孩子才會更愿意按照自己制訂的計劃表展開行動。

總而言之,孩子的本心并不愿意拖延,他們也想把每一件事情做得又快又好,迅速完成所有的任務。但是,孩子的自我管理能力正處于發展之中,作為父母,理應為孩子提供有效的幫助和孩子樂于接受的引導,這樣孩子才能盡快地戒掉拖延,高效率地完成很多事情,獲得成就感,樹立自信心,從而進入良性循環的狀態。

分清輕重緩急,避免做無用功帶來挫敗感

自從找到舟舟總是拖延完成作業的癥結后,媽媽在和舟舟商議之后,規定舟舟每天晚上10點鐘要完成學校的作業,然后利用半個小時完成媽媽布置的背誦任務或者課外作業。有一天晚上,舟舟學校的作業比較多,還增加了大量的閱讀作業。但是,舟舟好不容易完成作業,還沒開始寫閱讀作業呢,就已經10點了,舟舟只好先開始做媽媽布置的課外作業。到了10點半,舟舟洗漱,11點上床休息,舟舟原本想占用一個小時的睡覺時間完成閱讀作業,結果因為太困就睡著了。次日舟舟因為沒有完成閱讀作業,被老師狠狠地批評了一通。老師還把這件事情告訴了媽媽,回到家里,媽媽問清楚了舟舟原因,說:“你真是個傻孩子,媽媽雖然規定你每天10點到10點半完成課外作業,但是也可以有例外啊,例如昨天你有額外的閱讀作業需要占用很多時間,你可以告訴媽媽把課外作業留到其他時間補做。”舟舟看著媽媽說:“這樣也可以嗎?是您告訴我必須嚴格按照時間完成各種作業的!”

媽媽知道,是她過于絕對化的話讓舟舟誤解了,因而媽媽語重心長地對舟舟說:“舟舟,很多事情都是可以變通的,例如寫作業的順序。平日里沒有特殊情況,我們就按照確定的順序完成作業。如果遇到有額外的作業,需要次日就交給老師,那么作業的輕重緩急就有了不同。例如,媽媽布置的課外作業第二天不需要交,但是老師的作業要交,那么你肯定優先完成老師的作業。再舉例來說,下節課就是語文課,老師要為你們講解語文習題,下午是數學課,老師要給你們講解數學習題,而你的語文作業和數學作業都還沒完成,那么,你現在要先完成哪一項作業呢?”舟舟想了想,不好意思地撓撓頭,說:“語文作業。”媽媽豎起大拇指,對舟舟說:“是的,因為語文作業馬上就要講,數學作業可以等到中午吃完午飯再做,都趕得及。以后,除了要按照難易和時間安排完成作業,還要靈活地區分事情的輕重緩解,避免再被批評,明白了嗎?”舟舟重重地點點頭。

舟舟為了按時完成媽媽布置的課外作業,耽誤了閱讀作業,導致次日被老師批評,他一定很沮喪,還會產生挫敗感。這是因為舟舟嚴格執行媽媽的安排,而忽略了事情有不同的緊急情況。相信得到這次教訓之后,舟舟對于靈活安排作業會更有感悟。

那么,孩子為何會本末倒置地完成作業,導致做了無用功,或者導致自己被批評呢?

首先,是因為孩子沒有深入地了解要做的事情,因而對于事情的重要程度、緊急程度都沒有印象,所以只會教條地按照事先的約定做各種事情,而忽略了事情現實和具體的情況。為了幫助孩子提升做事情的效率,父母要引導孩子學會區分事情的輕重緩急,從而幫助孩子學著為自己做出明智的選擇和合理的安排。

其次,有些情況下,孩子會低估事情的難度,高估自身的能力,誤以為自己可以很順利地做好一些事情,結果卻遭遇挫折,導致無法順利完成應該做的事情。父母要幫助孩子客觀地認知自己,合理估量自身的能力,并且幫助孩子認清楚事情的狀況。

再次,給孩子機會去親身實踐,讓孩子預估做事情需要的時間,以及能夠達到的結果。這樣一來,就可以預留出充足的時間完成該完成的任務,而無須事到臨頭,手忙腳亂。

最后,針對孩子的正事、閑事,父母要和孩子好好溝通,達成共識。很多父母以為的閑事,在孩子心里卻是正事;很多父母以為的正事,在孩子心里卻是閑事。其實,一件事情并沒有絕對的正事與閑事之分,因為一件事情對于每個人的意義是不同的,或者對于同一個人在不同時期的意義也不同。因此父母既要尊重孩子對于一件事情的看法和觀點,也要認可孩子看重的正事,這樣才能與孩子更好地溝通,從而幫助孩子準確定位一件事情,也戒掉拖延,抓緊時間完成該做的事情。

摒棄那些看似絕對完美的計劃

在媽媽的引導下,舟舟的時間意識越來越強,他很珍惜時間,也漸漸地戒掉了拖延的壞習慣。然而,他卻從一個極端走向了另一個極端,那就是對時間看得特別重要,分分秒秒都不愿意浪費。這不,馬上要到國慶節假期了,整整有七天的時間呢,舟舟決定用四天來學習,用三天來休息。學校的作業很多,再加上課外班的作業,舟舟感覺肩上的擔子沉甸甸的。

放假的前一天晚上,舟舟就開始著手制訂學習計劃。他把用于學習的四天時間安排得很緊湊,每天早晨和上學一樣準時6點鐘起床,然后就是一項接一項的作業,中午只有一個小時吃飯時間,每做一個小時作業,只有五分鐘休息時間。看到舟舟的計劃表,媽媽有些擔心,問舟舟:“如果按照這個計劃表去做,你可是比上學更累呢,你能吃得消嗎?”舟舟點點頭,說:“為了后面三天能夠玩得痛快,我愿意充實地度過這三天。”看著舟舟信心滿滿的樣子,媽媽沒有繼續說下去,而是等著看舟舟的表現。

果然,第一天,舟舟起床就很困難。雖然在上學的日子里,舟舟都能按時起床,但是這可是長假的第一天,舟舟心理上放松了,媽媽喊了好幾遍,都沒有成功起床。因為時間安排太緊湊,舟舟當天的第一項任務就因為起床晚了,無法在規定時間內完成。而后續的時間安排中,每個特定的時間段都有滿滿當當的任務需要完成,所以根本無法擠出時間來彌補第一項任務。整個上午,舟舟的心情都不好,他責怪自己為何不能按時起床,想要彌補第一項任務,又沒有多余的時間。當天結束,還有一項任務因為時間緊張也沒有完成。媽媽建議舟舟:“舟舟,我覺得你可以把時間安排得更加寬松一些,例如早晨可以適當地多睡一個小時。中午的時候,可以留出一個半小時,而且每隔一個小時的休息時間,也可以從五分鐘調整到十分鐘。畢竟能否在規定時間內完成作業受到很多因素的影響,這些富余出來的時間,可以作為機動時間使用。如果你總是能按時完成作業,那么你的心情會很好,但是如果你總是不能按時完成作業,心情就會很緊張、很焦慮,你就會悶悶不樂。你覺得呢?”

舟舟思考片刻,認為媽媽說得很有道理,說:“的確,我今天因為起晚了,心情一點兒都不好,而且,后來也有其他作業沒能按時完成。看來,是我把時間安排太緊張了。”媽媽笑起來,說:“你的計劃非常完美,但是在實際操作的時候,可行性不足。你看,因為沒有完成計劃,你心情沮喪,后面完成作業的速度和質量都受到了影響。未來還有三天呢,媽媽認為你還是有必要調整下計劃的,哪怕減少一些課外作業的量,我也希望你能快樂學習、高效學習,好嗎?”舟舟點點頭,很快就調整了學習計劃,次日,他的學習計劃進行得很順利,心情也非常好。

對于一個非常完美的計劃來說,要想全面貫徹和執行,就必須保證人像機器一樣精確到分秒,決不能有任何差錯,更不允許有延誤。這可能嗎?別說孩子不可能做到,就算是成人,也根本不可能做到。所以當孩子制訂計劃時,父母要向孩子強調制訂計劃的初衷,不是為了擁有一個完美的計劃,而是為了擁有一個切實可行的計劃,這樣才能給我們帶來實實在在的收獲。

從某種意義上來說,很多計劃之所以只能停留在紙面上而不能落實到現實之中,就是因為它們太過于完美。面對完美的計劃,就像是在面對一個超高的甚至不可能實現的目標,孩子怎么可能不信心全無呢?越是在執行計劃的過程中遭遇困難,孩子們越是會沮喪失落,不由自主地進入拖延的狀態,也以拖延來逃避失敗。

父母要幫助孩子克服“完美主義光環”。俗話說,金無足赤,人無完人。完美型人格者總是陷入拖延的惡性循環之中,就是因為他們總是不切實際地追求絕對完美。每個人在制訂計劃時,都要考慮到計劃的可行性,哪怕自己看似有充足的時間,也要留出機動的時間用來應付突然發生的意外情況。當然,即使一切進展順利,甚至提前完成了任務,那么也可以把多出來的時間作為給自己的獎勵,這不是很好嗎?

珍惜時間固然重要,合理計劃和安排時間更加重要。對于孩子來說,并非每時每刻都爭分奪秒就能夠成為時間的主人,發揮出時間的最大效用,而是要學會掌控時間。在這個世界上,從來沒有絕對完美的計劃能夠得以絕對完美地執行,只有切實可行的計劃才能為我們帶來更多的收獲。嚴格要求自己的目的是為了戒掉拖延,而不是為了讓自己在緊張焦慮的狀態下加重拖延。

勇敢選擇,肩負起自己的責任

周末,樂樂要去上書法課,還想去看一場電影。可是,作業應該什么時候寫呢?媽媽對樂樂提出疑問。樂樂想來想去,說:“要不,我等下周再看電影吧!”看到樂樂猶豫的樣子,媽媽輕輕地搖搖頭,說:“你說的辦法不好,因為到了下周,有可能你想看的電影已經下架了,也有可能你會有其他事情。你想想,怎么安排才會更好呢?”樂樂思來想去,也沒有想出好辦法,媽媽提醒樂樂:“電影院就在咱家樓下,我認為,看電影晚上也可以。”樂樂不假思索地表示反對:“但是,晚上,我還要玩游戲呢!”媽媽看著樂樂的眼睛,一字一句地說:“的確,你還想玩游戲。周五和周六晚上,都是你的游戲時間。我覺得,你既然想看電影,總要有所犧牲,而且要做出努力。媽媽知道,你很喜歡看電影,難道你就這樣輕易地放棄看電影了嗎?”樂樂陷入了沉思。

很久,樂樂都沒有做出選擇。他不開心地寫著作業,效率很低,原計劃要完成的作業,有了延誤。媽媽看到樂樂的狀態很糟糕,說:“還有另一個解決方案,那就是你可以占用完成課外作業的時間去看電影,前提是你必須在明天也就是周一,在不影響休息的情況下補上課外作業。”樂樂思考著:“那么,我周一中午吃完飯就不能玩了,也不能和同學聊天,我周一晚上還要加速完成學校里的作業。”媽媽點點頭:“生活中,總有些情況是突發的,很意外地就發生了,讓我們措手不及。處理這些事情需要時間,但是我們又不能打亂原有的計劃,所以需要利用機動的時間,甚至是擠出時間來處理。毫無疑問,這會讓我們在這段時間內的任務加重,但是這是我們應該肩負的責任。”樂樂恍然大悟地點點頭:“明白了,看電影是臨時決定的,我就要想辦法把作業均攤,不能因此而影響其他的事情,也不能因為害怕承擔責任就放棄做喜歡的事情。”媽媽欣慰地為樂樂豎起大拇指,樂樂打定了主意,如釋重負。

人生中,每個人都面臨著各種各樣的選擇,既然是選擇,就總有得到,也總有失去。孩子在進行選擇的時候,難免會因為得失而遲疑不定,畢竟人人都想順心如意,都想實現自己的所有心愿,都想讓自己收獲滿滿。遺憾的是,理想總是豐滿的,現實總是骨感的。面對殘酷的現實,孩子們要牢記有付出才有收獲、有舍棄才有得到的道理。

在小時候,孩子們在父母的關愛和照顧下健康快樂地成長,他們從來不會為任何事情發愁,哪怕闖禍了,也有父母為他們負責。但是,隨著不斷地成長,孩子們漸漸地脫離父母無微不至的保護,走上獨屬于自己的人生之路。面對想要的一切,他們無法再靠著哭鬧乞求得到,他們必須學會為自己的決定負責。

當孩子懼怕選擇,或者面對選擇遲疑不決的時候,父母切勿覺得這是性格使然,而是要意識到孩子是在害怕責任。也有些孩子,從小就習慣了接受父母的安排,所以很畏懼選擇。也有些孩子,是因為害怕承擔責任,所以畏懼選擇。不管出于什么原因,孩子們畏懼選擇的表現之一都是拖延。

通常情況下,如果有兩件事情必須要做,而被拖延的那件事情,一定是當事人覺得難度更大、責任更重的那一件。人們常說,兩害相權取其輕,兩利相權取其重,這正符合人趨利避害的本能。孩子也會在本能的驅使下刻意逃避那些難度很大的事情,又因為內心忐忑,而無法當即做出決斷。父母要告訴孩子,拖延從來不能解決問題,有的時候,隨著逃避的時間延長,還會錯失解決問題的最佳時機。這樣一來,因為拖延既沒有真正地逃避掉問題,又沒有讓一切變得更好,那么何不當機立斷肩負起屬于自己的責任,勇敢地面對和解決問題呢?人是會自我欺騙的,孩子也不例外,常常會在不自覺的情況下根據避難選易的原則進行自我欺騙。最好的解決辦法正如上文所說,要首先完成最重要且最緊急的事情,其次完成最緊急但不重要的事情,再次完成最重要但不緊急的事情,最后在有時間的情況下,完成不重要也不緊急的事情。由此一來,始終都在做剩下的所有事情里最緊急的事情,孩子也就無可逃避,只能肩負起自己的責任,勇往直前,努力做到最好。

明確那些必須面對的現實

周末,媽媽讓小怪做一張中考的數學模擬試卷。小怪一直在拖延,到了周日晚上,還沒有做。眼看著就要9點鐘了,小怪問媽媽:“媽媽,我困了,可以睡覺了嗎?”媽媽用難以置信的眼神看著小怪:“你的作業都完成了嗎?”小怪答非所問:“學校的作業,都完成了。”媽媽問:“那么我布置的課外作業呢?”小怪說:“就剩下一張試卷……那個試卷,太難了。”媽媽以不容置疑的語氣說:“難,也要做,不難,做著還有什么意義呢?”小怪極其不情愿地看著媽媽,媽媽直視著小怪的眼睛,說:“不行,必須做完才能睡覺。”小怪說:“那我先去上個廁所,然后洗澡,然后再寫。”

媽媽看穿了小怪的小心思,所以即使小怪在馬桶上蹲了20分鐘,洗澡又用了半個小時,直到10點才坐在書桌前,媽媽也沒有催促小怪。看到小怪無奈地開始完成試卷,媽媽說:“你有一個半小時完成試卷,如果提前寫完了,就要檢查;如果時間不夠用,就不要做了。就像對待正式考試那樣完成這張試卷,我會給你批改,告訴你成績的。”小怪皺起眉頭,噘著嘴巴:“但是,現在已經10點了。”媽媽說:“我知道啊,誰讓你之前磨磨蹭蹭,拖延時間呢!那么你就要犧牲睡覺的時間完成必須完成的試卷,而且明天早晨還要照常早起,按時背誦英語!”小怪啞巴吃黃連,有苦說不出,只好打著哈欠完成了試卷,又在媽媽批改之后進行了訂正,直到12點才上床睡覺。原本,他祈禱媽媽次日起得晚一些,沒想到媽媽卻起得比平時更早,就是為了盯著他起床背誦英語呢!整整一天,小怪哈欠連天,后悔不已:早知道試卷拖不過去,我就早點兒寫完了,真是自作自受啊!

事例中的小怪很狡黠,為了逃避寫試卷,故意拖延到10點鐘才開始寫。只可惜他打錯了如意算盤,原本以為媽媽會因為心疼他而赦免他,讓他早點兒睡覺,卻沒想到媽媽堅持讓他完成試卷。這是因為媽媽比小怪更加狡猾,更加詭計多端,知道如何才能治得小怪服服帖帖嗎?當然不是。歸根結底,問題的關鍵在于,小怪并不清楚這張試卷是他必須做的,所以低估了這張試卷的重要性,采取了錯誤的拖延策略。

現實之中,有些事情也許是可以逃避的,有些事情卻是不能逃避的,哪怕采取拖延的策略,拖延到最后,也必須去做,還要認真地做好。對于那些可以逃避的事情,也許無關緊要,也許不被重視,所以適度地拖延無可厚非。但是對于必須做的或者重要或者緊急的事情,卻片刻都不能耽誤,必須馬上去做。因為拖延會失去做事情的最好時機,如果能夠選擇在最好的契機解決問題,我們為何不去做呢?在浪費了好時機之后,反而要被動地解決問題,這無疑會是一種不好的體驗。

孩子們的天性就是愛玩,即使孩子是學霸,也不會愿意把每一分每一秒都用于學習。尤其是現在的孩子,學校里的學習任務很重,課業壓力很大,父母還會不吝金錢為他們報名參加各種培訓班、補習班等,讓他們即使到了周末,也難得片刻清閑。孩子們要想休息,就只能忙里偷閑,見縫插針,就只能合理安排好該做的事情,知道哪些事情可以拖延,哪些事情是不可逃避更不可拖延的,這樣才能珍惜時間,把該做的事情都做好,從而有時間做自己想做的事情。

俗話說,好記性不如爛筆頭。在明確哪些事情是必須完成的之后,接下來,孩子們就要用“爛筆頭”,把這些事情按照一定的順序記錄下來,逐項完成。根據時間跨度進行分類,可以把所有的事情分為兩類,一類是在短時間內就能處理好而且也沒有后顧之憂的事情,另一類是時間跨度很長而且一旦處理不好就會有后顧之憂的事情。例如,對于當天需要完成的作業,是短時間內就可以完成的既定任務。再如,對于老師要求的閱讀作業,讀《西游記》,則是需要認真仔細地讀,并且每天忙里偷閑、見縫插針去堅持的。還有些孩子會發展興趣愛好,諸如跳舞、繪畫、跆拳道等,這些都是需要長期堅持學習才會有效果的。十年磨一劍,對于孩子而言,成長何嘗不是如此呢?成長是漫長的過程,十年磨一劍都可能不會實現,甚至還需要20年!很多人都知道郎朗,看著郎朗的指尖在琴鍵上快速地躍動,不由得心生敬佩,卻不知道郎朗從小就被父母逼著練琴,練了很多年才有這樣的成就。學習鋼琴,對于孩子而言是很枯燥的,小小年紀的孩子要想主動堅持很難,父母在這個時候必須給予孩子強大的助力,才能推動孩子繼續努力,絕不放棄。隨著不斷地成長,孩子意識到堅持是自己必須做到的,他們就會漸漸地改變心態,從消極被動、抵觸抗拒,到積極主動、心甘情愿,有了這個轉化,孩子會更加積極地成長,更加努力地堅持,自然也就不會再拖延和逃避了。

不要打著關心的旗號打擾孩子

冬天到了,小區開始供暖,尤其是到了晚上,家里會變得更暖和,沒幾天,舟舟就流鼻血了。媽媽看到之后很緊張,一連聲地說:“都是暖氣燒得,太干燥了。”媽媽火速買來加濕器,又盯著舟舟多喝水,多吃水果,似乎這樣就能馬上滋潤舟舟干燥的鼻子似的。

這天晚上,舟舟正在寫作業,媽媽先是送了一盤蘋果給舟舟:“吃吧,這可是新疆阿克蘇蘋果啊,非常甜。”舟舟頭也沒抬,對媽媽說:“先放在桌子上吧,我現在沒空。”媽媽站在旁邊不愿意走開,喋喋不休道:“你忘記你鼻子流血啦!天氣這么干燥,別以為我不知道,你們小孩子在學校的時候都不愛喝水,所以一燒暖氣才會上火。趕緊吃,趕緊吃,吃幾塊蘋果耽誤不了你幾分鐘的時間。”舟舟無奈,只好放下作業拿起蘋果開始吃。看到舟舟表現很乖,媽媽滿意地離開了。

十幾分鐘之后,媽媽拿了銀耳湯給舟舟喝。舟舟連聲拒絕道:“不喝不喝,才剛剛吃完飯,飽著呢!”媽媽說:“銀耳雪梨羹,我還放了百合,最清熱去火,你必須喝。”媽媽一直等著舟舟呢,舟舟無奈地又放下作業,端起銀耳湯喝了半碗。看著媽媽離開,舟舟趕緊關上門,說:“我滴親媽呀,今晚可別再來了,我的一道數學題都半個小時了,都沒有想出來!”媽媽撇了撇嘴:“你呀,就是身在福中不知福,我照顧你還有錯啦!”

這一次,媽媽堅持了一個小時,就在舟舟的作業所剩不多的時候,又響起了敲門聲。媽媽又來了,端了一杯牛奶給舟舟:“舟舟,快把這杯牛奶喝了,牛奶有助于睡眠,你不是一直睡眠不好么,溫熱的牛奶啊,涼了就不好了!”舟舟生氣地放下筆:“好吧,我看我也別寫了,你還有什么要給我的,都一次性拿過來,省得總來打擾我,我作業都完不成啦!”媽媽委屈得眼眶紅了,舟舟只好耐心地和媽媽解釋:“媽媽,寫作業是需要集中精神的,你總是這樣一會兒就來,一會兒就來,還逼著我吃這個喝那個,我好不容易進入狀態,寫得又快又好,因為被你打擾,馬上又從狀態中出來,這樣一來,我再次進入狀態又需要很長時間。看起來,您給我送東西吃吃喝喝只需要幾分鐘,其實我效率一低,浪費的時間可不少呢!我會喝牛奶的,您能不能把它放在餐桌上呢,我寫完作業去喝,我很快就能寫完了。”看到舟舟說得頭頭是道,有理有據,媽媽只好端著牛奶走出去。后來,媽媽很少在舟舟寫作業的時候去關心舟舟,因為舟舟會提前拿一杯水放在書桌上,她也就不擔心舟舟會口渴了。

在孩子寫作業的時候,很多父母都會借機關心孩子,一會兒給孩子送喝的,一會兒給孩子送吃的,生怕孩子渴了餓了。其實,成人都有這樣的體驗,即在專注地做一件事情時,哪怕餓了渴了,感覺也會遲鈍,更何況孩子是吃完晚飯開始寫作業的呢?所以父母無須擔心孩子,青春期的孩子,他們已經能夠滿足自己的需求,如果有需要,他們會主動離開書桌,盡量滿足自己的。事例中,舟舟說得很有道理,當孩子進入寫作業的狀態,就會思維活躍,寫得又快又好。反之,如果孩子根本不在寫作業的狀態,就會三心二意,浪費時間,而且完成作業的質量也會受到影響。

父母要想培養孩子的專注力,就要從避免打擾孩子開始做起。如果真的擔心孩子的營養攝入和身體健康,就要注意選擇合適的時機表示對孩子的關心。例如,可以準備好水果、牛奶等,等孩子走出房間休息的時候,讓孩子一邊休息一邊補充能量。除了不要給孩子送水果和牛奶之外,也不要把水果和牛奶放在書桌上,讓孩子一邊寫作業一邊吃,這同樣會使孩子無法集中注意力高質量地完成作業。

專注力,對于孩子的成長很重要,不但會影響孩子現在的學習狀態,也會影響孩子未來的投入狀態。除了不要打著關心孩子的旗號打擾孩子之外,當孩子專注做學習之外的事情時,父母也要避免催促孩子,或者強行中斷孩子。只有意識到避免打擾孩子的重要性,也真正做到不因為任何事情而打擾孩子,孩子才能漸漸形成專注力,提升做事情的效率,從而水到渠成地戒掉拖延。

主站蜘蛛池模板: 乐东| 北安市| 威海市| 西畴县| 济源市| 辽中县| 县级市| 淮北市| 邛崃市| 陵水| 伊通| 苍南县| 宁乡县| 水城县| 夹江县| 大冶市| 高密市| 淮南市| 浦江县| 乌兰察布市| 武城县| 柳河县| 阳高县| 聂荣县| 宁远县| 衡山县| 英超| 汝城县| 石楼县| 康马县| 铁力市| 德州市| 淳化县| 榆树市| 怀宁县| 巫山县| 宜川县| 平乡县| 长乐市| 沅陵县| 桦甸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