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最新章節

書友吧 15評論

第1章 二十幾歲必須思考的事

我們不能擁有的,往往都是我們沒想過要得到的。

我們雖然不一定能成為改變別人命運、掌握別人生活的人,但卻可以去改變自己的命運和掌控自己的生活。

30歲時想得到什么

每個人的生命中都有一個特殊的時刻,他就是為此而生。這個特殊的機遇,如果他能夠把握,將使他得以完成自己的使命——一個只有他才有能力完成的使命。此時,他將感受榮耀與偉大,這是屬于他的輝煌瞬間。

——溫斯頓?丘吉爾

詹姆士年輕的時候除了打拳之外,沒有別的生存技能,但是拳打得又不好。每一次在拳擊臺上,不被別的拳手直接打倒就算好運了,所以靠打拳為生的他也不能賺到更多的錢。

經濟危機來臨,整個美國處于大蕭條狀態。沒有多少積蓄的詹姆士一家五口,掙扎在生活的死亡線上。如果詹姆士想讓妻子和孩子活命,他就必須要賺到錢。

對于沒有其他技能的詹姆士來說,唯一能夠賺錢的本事就是打拳。所以最后,這個從前屢戰屢敗、許多年沒有鍛煉的人,為了能夠讓家人活下去,決定重新回到拳臺。

這一次,走上拳臺的詹姆士,仿佛變成了另外一個人,曾經戰敗過他的很多對手,這一次卻紛紛倒在了他的面前,詹姆士拿到了豐厚的獎金,并奪得了拳王的稱號!

在記者招待會上,有人問詹姆士,為什么這一次會如此神勇,與年輕時候的他判若兩人?詹姆士輕聲說:“因為,我的心里清楚地知道,自己要什么!”

當記者追問他想要什么的時候,他簡單地說出了幾個字:“牛奶和面包!”

年輕的詹姆士,因為不知道自己要什么,所以屢戰屢敗;而當過了拳手黃金年齡的他,為了得到牛奶和面包時,卻戰無不勝。看來,知道自己要什么,是決定我們一生的重要因素。

二十幾歲,知道自己想要什么,就知道自己應該去做什么;如果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就可能連自己要去做什么都不知道。

我們不能擁有的,往往都是我們沒想過要得到的。

二十幾歲,我們可以不知道30歲時能得到什么,但我們一定應該知道要得到什么,這一點很重要!

30歲之前,特別是剛從大學校園走出來的學生,目標極其簡單而實際,就是要找到一份工作。找什么樣的工作,不知道;工作幾年之后會是什么樣,也不知道;更不會去想30歲的自己會有什么樣的身份,有什么樣的社會地位,擁有多少財富。

當各種成功勵志書籍和各種財富媒體把關注的焦點集中在一夜暴富一夜成名的幾個人身上時,浮躁的人們似乎都成為追求金錢的奴隸,夢想著不付出甚至少付出就能得到自己渴望的財富和地位。

在不違法的前提下,通過捷徑能達到自己理想的目標,成為世人矚目的焦點,擁有不計其數的財富,是我們夢寐以求的事情,無可厚非,絕對不是錯。

從某種程度上講,名和利是好東西,富有也不是錯,貧窮才是罪過,最起碼對自己的家人是一種罪過。

作為男人,人生一世,誰不想在30歲的時候,就是有名車有豪宅有地位有名氣有巨款有美女的“六有”人才?

每個人都有成功的可能,但并不是每一個人都能成功。我們有想法,不一定有辦法;我們有能力,不一定有平臺;我們很努力,不一定有機會。

30歲之前,不論我們周遭的環境如何,靠我們的一己之力都無法改變。我們既然來到這個世界,就有義務讓自己生活得更好一點,讓自己的家人生活得更好一點,而不是去重復生活在社會最底層的父輩、祖輩的命運。我們不想,更不甘心。

我們雖然不一定能成為改變別人命運、掌控別人生活的人,但卻可以去改變自己的命運和掌控自己的生活。

我們不能富可敵國,但是我們不能一輩子碌碌無為。二十幾歲,對我們一生很重要。我們在這期間,選擇了什么,做了什么,進入什么圈子,這一點自己必須要明確,要考慮到。這將決定我們今生從事什么工作,有什么樣的社會地位,擁有多少財富。

二十幾歲,我們都有過瘋狂找工作的經歷,一次又一次地遭到別人的拒絕和否定,許多人曾經被老板無緣無故地拖欠工資,甚至是莫名其妙地被解雇。在老板與自己之間,我們永遠都是弱勢群體中的一員,永遠都屬于被選擇的那撥人。

我們可以允許自己在一段時間內蟄伏,但不能允許殘酷的現實閹割我們的想法。思路決定出路,目標決定我們選擇現在去做什么,準備什么。任何機會都屬于有準備的人,沒有準備,沒有想法的人,連機會都不認識,更何談抓住。

我們為什么一定要有想法?

原因很簡單,那就是我們也有著對幸福生活的渴望,我們不能讓自己以及后代,永遠生活在社會的最底層!

30歲,是我們人生的一個分界嶺,是一個我們開始賭不起的年齡。30歲,我們可以一無所有,但是我們不能沒有屬于自己的一條路,不能再被動地四處找錢,不能再擔心自己的失業。

30歲之前,男人一定要知道:

1.自己要在哪個圈子里發展。

2.自己要為進入那個圈子準備什么。

3.自己進入那個圈子第一步怎么走。

4.30歲時,自己在那個圈子里要做到什么程度。

5.30歲時,自己在那個圈子要獲得什么。

該走什么樣的路

進去容易出來難,請留心選擇車轍。

——立在一條泥濘路邊的牌子

墓穴與車轍的唯一區別,在于長度。固守熟悉的環境,重復過去的行為,會使生活枯燥乏味。記住,每天嘗試一點新東西,可以是一道新菜肴,或一個新活動,甚至是換一條上班的路。如果無法更換車轍,至少也要調整它的方向。

很多時候,決定我們的不是路,而是路上的腳和腳上的心靈。

每一個人都要走自己的路,從起點看向終點,我們可能什么也看不清楚,不知道自己選擇哪一條道路才對,也不知道自己上路之后走的哪一步才正確。

在很多時候,我們往往是在走父母,或者親戚朋友給安排好的路,我們為此得意過,自豪過,炫耀過,就是沒想過,這條路是不是真正適合自己去走。

在我們剛上路時,僅僅知道自己需要路,卻不去考慮自己究竟需要什么樣的路。大多數人抱著有奶就是娘的想法混日子,要不就想:管他是什么路呢,先走兩年再說吧,不合適再換,就是不去想自己應該走什么樣的路。

在開始選擇自己的路時,我們關注和考慮的往往是自己所具備的條件,而不去對自己現在的路與未來的目標進行整體設計和規劃。

為了馬上能有路可走,往往盲目地選擇一條就走,走不通再說,考慮的大多是現在的狀況而不是未來的方向。為了急著上路,扼殺自己未來的目標,一路狂奔下去,結果與當初的期待南轅北轍。

只要我們還沒有被生活逼到絕路,那么一定要對自己的路進行詳細的規劃,分清能達到自己目標的步驟,每一步應該怎樣走,用多少時間走到什么程度,每一個環節都應該盡量明晰。

一個美國小伙子中學畢業之后,就立志成為一名優秀的企業家,并對自己的未來進行詳細的規劃和設計。

中學畢業后,他考進麻省理工學院,但是卻沒有選擇和自己目標有直接關系的貿易專業,而是選擇了和經商幾乎沒有任何關系的機械制造專業,并努力讓自己的每一科都獲得優秀。

拿到機械制造專業的學士學位后,他也沒有直接進入某家公司工作,而是脫離自己的專業,考入芝加哥大學,開始攻讀為期3年的經濟學碩士學位。通過3年的學習,他掌握了經商和管理公司的知識。

拿到經濟學碩士學位之后,他又出人意料地考上國家公務員,進入政府機關工作,并連續工作了5年,取得了讓人刮目相看的成績。朋友們都認為他已經放棄了當初的目標,改為在仕途發展。

誰知在這個時候,他卻辭了職去經商。在商場上小試身手兩年,賺到一定數目的錢后,他利用這些資金,注冊了拉福商貿公司。

20年后,拉福商貿公司從最初的20萬美元資產,發展成擁有2億美元資產的大企業。

這個人就是美國知名企業家比爾?拉福。

有人問比爾?拉福,您當初在中學的時候就夢想成為一名出色的企業家,現在您已經實現了您的夢想,但是中間您似乎走了許多彎路,是不是沒必要呢?還是您嘗試了很多,最后才覺得自己還是應該去經商?

比爾?拉福笑著回答道:不,我一直沒有放棄自己的夢想——做一名出色的企業家,但是我更知道自己應該走什么樣的路,做什么樣的準備才能成為出色的企業家。大學時候我選擇機械專業,那是因為我認為做商貿必須具備一定的專業知識;我攻讀經濟學碩士學位,是為了使自己具有商人的素質;我在政府當公務員,那是因為深知經商必須具有很強的交往能力,官場險惡、仕途多變也容易培養自己機敏、老練和臨危不懼的品格。

他繼續說:盡管表面看來,在真正從事商業活動之前,我所做的一切都與當初的夢想無關,但事實上我一直在為實現自己的夢想做準備。

二十幾歲,如果我們選擇的路不對,不適合自己的發展,而我們又在所走的路上錯了幾步,那么我們就不可能實現自己的夢想,達不到自己定下的目標。

當我們從自己的腳下回首看看自己走過的路,就能知道自己哪一步是對,哪一步是錯,但在當時卻很難發現。

因為人生如棋,某一步對當時的情況來說是對的,但對整個棋局卻是一大敗筆;某一步盡管當時看來是吃虧的,但是它卻對整個棋局和最后的勝利起著決定性作用。所以,該犧牲時,我們就不能在乎一時的得失,我們就必須得毫不猶豫地做出犧牲!

要想獲得勝利,肯定是需要付出需要犧牲的;不敢于犧牲的人,是不可能取得最后的勝利的。

遺憾的是,誰也不知道哪一步決定著整個人生棋局的成敗。如果知道,誰也不會出昏招,寫敗筆。但事實上,很多人還是陷入到自己給自己挖的陷阱之中了。

所以,我們的人生除了夢想之外,還要有實現自己夢想的具體規劃。這個規劃分長遠規劃和短期規劃,所有的規劃都要服務于自己的夢想。長期規劃就是實現自己的夢想要分幾大部分,短期規劃是一年、半年、三個月、一個月、半個月,甚至是一天我們要做些什么,所做的每一件事情都應該是符合實現夢想的要求。

真正服從的是什么

偉人之所以偉大,是因為他與別人共處逆境時,別人失去了信心,他卻下決心實現自己的目標。

任何的限制,都是從自己的內心開始的。

我們遇到自己不滿意的主管,就應該理智地看待自己的主管,自己對他的不滿意,是不是帶有濃重的個人感情色彩?那個主管真的一無是處嗎?

任何人都有優點,主管之所以能當上主管,肯定有他的優勢。放下自己的個人偏見,仔細去觀察,努力發現主管身上有無值得學習的地方。公司是老板辛辛苦苦創辦起來的企業,在公司任何部門他都不可能安排一個百無一用的人。

即使主管真的一無是處,身上沒有任何一點值得我們學習和借鑒的地方。我們也可以借此明白,什么樣的人才是我們真正的領導,我們真心服從的是什么?

我們真正服從的只有一個,那就是我們的職業和我們熱愛的行業!對于領導,我們是無法選擇的,只能是領導選擇我們,除非我們自己當老板。就算我們自己當老板,在一個行業里也得和各式各樣的人打交道。

要記住,天下不是我們某一個人的天下,任何人也不會因為我們的喜歡或憎惡而去改變。

如果我們對主管領導有看法,不滿意,對他持抵觸情緒,就會在很多地方不去支持他、不配合他,有意無意地給他的工作制造麻煩,一門心思讓他出錯,看他出丑,讓他的工作無法順利地進行。

假如真要這樣做,就請問一下自己:我們能收獲什么呢?我們還快樂嗎?

這樣做的結果就是,我們自己時刻滿腹怨氣,時不時地郁悶,看什么都不順眼,根本沒有心思去工作和學習。就算在工作,也是應付差事,根本沒有認真過,更沒有全力投入過。那么,我們自身是不是也在這個過程中貶值?

很多時候,標準不絕對。許多事情不能用簡單的對錯來劃分,也劃分不了。但是作為一個人,應該善于從自己身上找問題,而不是把產生矛盾的原因歸咎于對方!如果把過錯都放在對方身上,我們自己永遠不會進步,也學不會寬容和包容!

在每一個行業里,在每一個單位里,都會有這樣那樣的人。這些人不論你喜不喜歡,他們都會客觀存在著。沒有落后就不可能體現先進,沒有錯誤就不可能體現正確。我們在一家公司里,能做的就是敬業,那是對公司負責,更是對自己負責。在一個行業里,只有敬業的人才會受到同行的尊重和關注。

我們記住,我們不是在為今天為公司工作,而是為以后為自己在整個行業的聲譽工作,為自己的未來工作。

一個人的身價,在他離開這個單位的時候,才能真正地體現出來。

二十幾歲,我們可以不理解這句話,但我們不能拒絕去理解這句話,不能忽略這句話。很多人在30歲以后才徹底明白這句話的意思,但也到了他沒機會沒資格明白這句話的時候,或者明白了也沒有什么用的時候。也有的人一輩子都不明白,就像真正的窮人永遠不明白真正的富人為什么比自己富那樣。我們不希望自己將來有這樣的感嘆:活到30才明白!

很多人在二十幾歲的時候,都會為年輕付出代價,因為年輕的時候,我們不懂得珍惜,不知道理解和接受。但是我們絕對可以從別的人身上,找到我們應該借鑒的東西,因而讓自己少走彎路,甚至是錯誤的路。

我們真正服從的,是自己的目的和需要。向自己不喜歡的人甚至是自己的對手學習,本身就是我們二十幾歲時需要做到的。

我們不能僥幸地認為,我們和別人不一樣,所以我們不必去學習和借鑒。為了一個自己不喜歡的人,自己為自己制造很多問題和麻煩,導致我們一錯再錯。

工資以外,還想獲得什么

當作家當然必須賺錢才能生活寫作,但絕不是為了賺錢才去生活寫作。

——馬克思

打工者,其實就是為老板做事情、依靠自己的能力為老板解決問題的人。很多時候,我們給別人打工,拿到的工資只能和自己的付出成一定比例,有時甚至不成比例,往往是不成正比的居多。在這種情況下,工資和待遇就成了許多人跳槽的重要理由。

有一對農村姐妹來城里打工,由于兩個人都沒有學歷沒有技能,甚至連自己想做什么都不知道,她們需要的就是一份能賺錢的工作。經過一段時間的奔波,她們才被一家禮品公司招聘為底薪還不夠吃飯的業務員。

她們是這個行業里的新人,在城市里也沒有任何關系,別的員工坐在公司里打打電話就能獲得大量訂單,拿到很高的提成,而她們卻不得不提著各種各樣的禮品,走街串巷上門推銷。

兩個月過去了,她們每天早出晚歸,見人便想盡一切辦法推銷自己的產品,可是回報她們的不是大聲的呵斥,就是冷漠的眼神,連看門的小保安也像轟狗一轟她們……她們每天都遭到無數次拒絕,身心飽受傷害,卻連一件小禮品都沒推銷出去。

她們每天早上帶著希望出去,晚上帶著失望回來。對這個工作已經討厭至極的妹妹絕望了,她認為這是世界上最糟糕最沒有前途的工作,連飯店里的刷碗工都不如,于是她向姐姐提出另找工作。

姐姐說,這個工作我們已經干了兩個多月,遭受到很多失敗,同時也總結出許多不能成交的經驗,也有了很多推銷的技巧。現在我們放棄,這兩個月就等于徹底白干了,我們的損失不僅僅是兩個月沒有收入,還有在這兩個月里認識的客戶。

妹妹卻認為再這么耗下去,下個月會連吃飯錢都沒有了,于是她不顧姐姐的勸告,毅然決然地離開了那家禮品公司。

第二天,姐妹倆一起出門。妹妹拿著招聘報紙去找新的工作,姐姐提著樣品又去拜訪曾經拒絕她的那些人。

那天晚上,離家時同樣心情的姐妹,回來時卻有了不同的收獲:妹妹去了三家公司,均遭拒絕,姐姐卻拿回了經過兩個月努力獲得的第一張訂單。一家姐姐拜訪了十次的公司要召開一個大型會議,這次向她訂購300套精美的工藝品作為與會代表的紀念品,總價值20多萬元,姐姐因此拿到2萬多元的提成。這是連她自己做夢都不敢想象的。從此她走上了禮品推銷之路。

又過了半年,姐姐就用不著每天提著樣品滿城推銷了,坐在辦公室里打打電話,便能獲得很多訂單,平均每個月都能賺到1萬多元。

5年過去了,姐姐在這個城市里已經擁有了屬于自己的汽車、住房和禮品公司。妹妹也有了一定的發展,工資從當初的幾百元到了兩三千元,但是她依然走馬燈似地換著工作。好公司幾個月內辭掉她,她在一兩月內炒掉破公司的老板,一年下來也攢不下幾個錢。

妹妹向姐姐請教成功真諦。姐姐說:“我成功的全部秘訣就在于,剛進入這個城市的時候,我就知道自己除了工資以外,我還要獲得什么。而你工作5年了,現在還只有一個工資的概念。”

為了高工資和較好的待遇,有的人從這家公司跳到那家公司,從這個行業跳到那個行業。每一次跳槽都是新的開始,每一次跳槽都是對自己已經擁有的無形資本的放棄。所以,這樣的人,無論怎么跳,都是在一條橫線上平行地移動,很難有大的向前跨越。

在自己不喜歡的行業工作,沒有明確的人生規劃和目標,很難做到百分之百地投入,只能是混時間混工資,騙別人騙自己。在這樣的情況下,我們的能力不會有太大的長進,反而會增加自己的惰性。每一天都是隨波逐流,打發時間或者被時間打發。

人的能力不進則退,在自己不愿意投入的行業工作,只能是為了一點收入而去應付或者對付,根本不能培養自己的能力,更不會積蓄自己的無形資本。

一個人,特別是平民子弟,家里需要錢,自己需要錢,自然會把錢看得非常重,無形中讓錢的多少主宰了自己的選擇。找工作,月薪和待遇自然成了大家的重要參考,往往會導致我們只能想今年甚至是這個月自己能賺多少,連明年自己做什么都不去打算,忽略了自己在一個行業的無形價值和前途。

這也是一個打工者工資漲到一定程度之后,很難再有突破的原因。也是他們失業之后,很難找到工作的原因。

面對辛苦的工作,不以位卑而消沉,不以責小而松懈,不以薪少而放任,而是多想想在工作中除了工資以外還能獲得什么,而不是簡單地轉身走人。

和老板是什么關系

如果你認為學校里的老師過于嚴厲,那么等你有了老板再回頭想一想。

我們在一家公司工作,得知通過自己的工作,老板賺了多少錢,主管拿到多少錢,這些錢與自己的收入差距很大,心理難免失衡,感到非常不公平。于是心灰意冷,工作時不像以前那么投入,說話時牢騷滿腹。

我們這樣做,其實就是沒有找到自己的位置,沒有弄清楚自己和老板的關系。盡管我們工作在一線,做具體的事情,仿佛一切價值都是我們創造的,跟老板和主管沒有太大的關系,事實上則不然。沒有老板和主管,就沒有我們的工作平臺,甚至連我們付出的機會都沒有。

用一個形象的比喻:我們的工作結果是一幢大樓,老板則是這幢大樓的設計師和工程師,而我們只是泥瓦匠。

大樓蓋成了,我們總認為這幢樓是自己動手蓋的,而自己只拿到很少的工錢,感覺很委屈。但是我們要明白,沒有設計師,是不可能有大樓的;沒有圖紙,水平再高技術再好的泥瓦匠也建不出樓來。一幢大樓外觀的美與丑,質量的好與壞,和設計師、泥瓦匠都有關系,但是設計師決定著泥瓦匠的命運。

我們還要知道,任何一個行業首先需要的是設計師而不是泥瓦匠。老板給了我們工作的機會,也就是給了我們從泥瓦匠成為設計師的機會。

有了老板,才會有我們的工作,才有我們和老板進行交換的機會。老板利用我們賺錢,我們利用老板提供的平臺鍛煉能力,使自己這支剛上市的股票不斷增值。

明白了這一點,我們才能踏實地坐在自己的位子上,學習再學習,努力再努力,在實踐中不斷地領會和感悟,培養自己的工作能力,積累自己的工作經驗,建立自己在行業里的人脈。不要看老板賺了多少錢,我們賺了多少錢,而是要把注意力放在自己的發展前途上,關注自己與老板的距離,自己現在的位置與這個行業理想位置的距離。

找到了距離,就找到了努力的方向。找到了距離,就知道自己缺什么,要學習和掌握什么,從而更加珍惜現在擁有的機會,也就獲得了比工資還有價值的東西,這些東西都將決定我們的身價。

老板是我們最好的榜樣——好的榜樣和壞的榜樣。就憑這一點,也值得我們對老板感恩。他不僅僅是雇傭我們賺錢,也給我們一個很好的學習與實踐的機會。我們要實現自己的理想,只能珍惜這個機會,把握這個機會,利用這個機會。

在老板那里,在很多事情上,我們的努力和付出,不會很快就能有回報。但事實上,如果從更長遠的眼光來看,只要我們投入了,付出了,努力了,總是會有回報的。而且有時回報來得越晚,回報的結果就越大;或許我們追求的只是一個元寶,回報我們的卻是一塊金子。

二十幾歲,我們除了一廂情愿、一腔熱血、一個出人頭地的愿望以外,幾乎什么都沒有。但是不要怕,一窮二白、一無所有就是我們最大的資本。

因為一窮二白,一無所有,我們就不怕失去。不怕失去的我們還有什么擔心的?只要我們能健康地活著,就沒賠什么,這就是我們的優勢所在。

二十幾歲,能夠從老板那里得到一份喜歡的工作,就是我們最大的幸福。做自己喜歡的事,只要我們自己要求進步,我們就能進步。二十幾歲,從老板那里得到的是一份不感興趣的工作,只要我們為自己負責,為工作負責,善于學習,善于總結,善于觀察和體驗,不急不躁,勝不驕敗不餒,寵辱不驚,養精蓄銳,每一天都不斷地充實自己的實力,我們的人生就是在前進,向我們理想的方向前進。

失去老板怎么辦

走出學校后的生活不像在學校一樣有學期之分,也沒有寒暑假之說。沒有幾位老板樂于幫你發現自我,你必須依靠自己去完成。

我們靠打工生活,自然會要依靠老板,任何一個給我們工作的人,都是我們的衣食父母。沒有自己創業意識和想法的人,對老板都有著很強的依賴性,離開老板,自己什么也干不了。換句話說,就是把自己的前途全都拴在老板的腰帶上,沒有了老板,就沒有了自己的一切。

有個比喻可能不恰當,這樣的人就是老板的賺錢機器,如果有一天老板不想用這些機器了,這些人可能就是一堆爛鐵!當然,他們永遠不會成為爛鐵,因為老板總是存在的。

我們作為員工,在公司效益還不錯的時候,很少會考慮失去了老板自己會怎么樣。認為只要我們表現好,老板就不會丟下我們,會一直領著我們干下去,直到我們不想干為止。

習慣打工的人會說:我沒必要想那么多吧?想那么多不是很累嗎?我沒有想過自己當老板,還有我無論如何也不可能當上老板,能找個好老板踏實地賺點錢我就心滿意足了!做員工的要忠誠嘛,我在這個位子上如果想別的,那還談什么忠誠啊?

忠誠分兩種:第一種是對自己負責對公司負責的忠誠,這是真正的忠誠;第二種是對自己不負責對老板死心塌地的忠誠,那只能是愚忠,不會有什么好下場。我們可能一直認為老板對自己不錯,很賞識我們。即使真的是這樣,我們還得問自己幾個問題:

1.老板讓我們對外聯系嗎,即使對外聯系,那些人都是一些什么人?

2.老板會把他的競爭對手介紹給我們嗎?

3.公司開發出來的產品,有自己的署名嗎?

4.老板讓我們熟悉公司的其他環節嗎?

5.老板做不做以上的事情,他為什么要這么做?

6.假如明天老板不做了,或者出現別的問題了,我們能在第二天就找到工作嗎?

二十幾歲的我們,在走向社會的時候,對自己的人生應該有一個規劃,最起碼也應該規劃到30歲之前,比如說:到30歲的時候,我在一個行業里應該屬于什么樣的位置。

這個規劃一定要符合我們的實際情況,要腳踏實地,積極進取,膽大心細,步步為營。不能急于求成,盲目冒進,也不能否認自己,甘心沉淪。哪怕每天只進步一點點,也不能打發時間,或者被時間打發。要以對自己人生負責的態度度過二十幾歲時的每一天!

二十幾歲的我們,千萬不能這樣說:不是我不追求進步,也不是不想出人頭地,但是像我們這樣,一沒有家庭背景,二沒有社會關系,三沒有資金,四沒有頭腦膽識,五……幾乎所有成功成名的條件都不具備,可以說想什么都是妄想,有一份這樣的工作,一個月能賺個幾千元,其實自己挺滿足的。

我們還得繼續問自己幾個問題:

1. 假如現在的老板明天不干了,別的老板還會給自己現在這樣的工資和待遇嗎?

2. 假如30歲時我們的收入還是這么多,自己這樣的賺錢模式能養家糊口嗎?

3.假如維持現狀,30歲之后我們會不會陷入不停找錢的怪圈,需要一輩子都為想著怎么賺錢而勞累?

作為被動找錢賺的人,公司和老板都是我們的依賴。老板很少考慮失去員工他會怎么樣,而我們必須要考慮失去老板我們將怎么樣。

給老板打工時,我們不要把自己的目光鎖定在自己的辦公桌面上,而是要時刻關注整個行業的發展,想盡一切辦法與外界保持聯系,獲得行業內的最新信息。

在做好本職工作的前提下,多做些準備,多建立一些關系。這對自己以后的發展有好處,也會讓自己在失去老板后不那么被動。

品牌:金石海納
上架時間:2014-01-23 15:57:23
出版社:立信會計出版社
本書數字版權由金石海納提供,并由其授權上海閱文信息技術有限公司制作發行

QQ閱讀手機版

主站蜘蛛池模板: 贞丰县| 无锡市| 讷河市| 阜新市| 汉源县| 宁城县| 云霄县| 南康市| 日照市| 随州市| 贵南县| 灌南县| 连州市| 乌拉特后旗| 广汉市| 梁平县| 大理市| 惠州市| 桂东县| 阿拉善盟| 彰武县| 秦安县| 湖北省| 文成县| 栾城县| 禄丰县| 普兰店市| 淮北市| 进贤县| 哈巴河县| 新化县| 阿拉善右旗| 蒲城县| 孟州市| 玉树县| 海兴县| 栾川县| 凤庆县| 穆棱市| 水富县| 宾川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