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章節
- 第99章 你是否要預知今生的苦難(2)
- 第98章 你是否要預知今生的苦難(1)
- 第97章 “9·11”后世界新聞傳媒的走向(2)
- 第96章 “9·11”后世界新聞傳媒的走向(1)
- 第95章 致北京的年輕人(2)
- 第94章 致北京的年輕人(1)
第1章 前言
清華大學是中國杰出的大學,也是亞洲和世界最重要的大學之一?!白詮姴幌?,厚德載物”乃清華校訓,它激勵著一代又一代清華學子為中華民族的振興和人類的進步奮斗不止。這里人才濟濟、師資雄厚、學習、文化氛圍濃郁,是各種新思潮產生的地方之一。
演講最早起源于古羅馬共和國議會的辯論,是希臘民主政治的產物,演講是歷史的音符、時代的記錄、藝術的絕唱、文化的結晶,在歷史的進程中具有極其重要的作用。它悄悄凝聚著一種力量,醞釀著一種思想,爆發出一種聲音,預示著一個未來,構思著一個神話,召喚著一個時代。
本書精心收錄了部分國家政要、教授學者、商界精英、社會名人在清華的精彩演講。這些演講風格迥異,深入淺出。既有引人深思的深厚學理,又有催人奮進的人生智慧;既有語重心長的諄諄教誨,也有輕松詼諧的頓悟哲理;既有針砭時弊的政治言論,也有科學嚴謹的學術闡述;既有演講者精心準備的美文大餐,也有演講者激情澎湃的即興發揮。政治家的熱忱、科學家的縝密、外交家的睿智……無不顯露出演講者的智慧與才情。
本演講集具有三個特點:第一,嚴謹性。編者查閱了大量的資料與文獻,并經過了精心的篩選。第二,時代性。貼近現實,與時俱進,演講的內容多是新時期的熱點和焦點話題。第三,實用性。演講的內容與我們的學習、工作、生活的方方面面息息相關。
在這個浮躁的時代,沉靜與優雅在某種程序上甚至已經成為了一種稀缺品,現在讓我們一起來聆聽這些哲人雅士智慧的語言,深邃的思想吧!讓智者的思想重塑我們的心靈,打開那久違的燦爛天空!
編 者
2011年2月
清華大學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直屬高等學校,教育部直屬重點大學,名列211工程、985工程,在中國歷次重點大學建設中均被列入重中之重的建設序列,是中國最杰出的高等學府,也是亞洲和世界最重要的大學之一。依據2009年英國《泰晤士報高等教育增刊》的世界大學排名,清華大學總排名為世界第49名,位列中國大陸高校第一名。依據中國管理科學研究院《中國大學評價》的大學排名,清華大學連續13年位列中國大陸高校第一名。2009年中國首份官方權威大學排行、中央教育科學研究所高等研究中心評估,清華大學位居大陸高校第一名;同時,清華大學也是各類大學排行榜中獲得第一最多的大陸高校。
清華大學的前身是清華學堂,始建于1911年,當時是由美國“退還”的部分“庚子賠款”建立的留美預備學校。1912年,清華學堂更名為清華學校。1925年設立大學部,開始招收四年制大學生,并開設國學研究院。1928年更名為“國立清華大學”,擁有文、法、理、工等院系,盛極一時。1929年,留美預備部結束,國學研究院停辦,大學部第一屆本科生畢業。1930年,設立中國第一個綜合性研究院,全面招收各科研究生。1931年,梅貽琦任校長。1932年,增設工學院(由土木、機械、電機三系組成)、法律學系和農業研究所。1933年,設心理、社會、地理三個研究所。1934年,在江西南昌設立航空研究所,在湖南長沙成立無線電研究所。1935年,因不滿日軍于冀東成立偽政權,由清華學生為主要領導的“一二·九”愛國運動爆發。1937年,南遷長沙,與北京大學、南開大學聯合組成長沙臨時大學。1938年,長沙臨時大學遷到昆明,更名西南聯合大學,清華校長梅貽琦任聯大主席。1946年,返回北京清華園復校,有文、法、理、工、農5個學院,26個系。1949年,梅貽琦校長出走美國,1955年,在臺灣新竹復校,創建新竹清華大學。1952年,經院系調整,被迫調出文、法、理、農學院各系以及工學院航空、石油等系,僅保留原工學院建筑、土木、機械、電機四個系。1958年,增設工程物理、工程力學系,恢復化學工程系。1966年,“文化大革命”開始,學校失去正常教學及科研秩序。1977年,“文化大革命”結束后,全國高等教育招生考試恢復。1984年,建立中國國內第一個研究生院,建立經濟管理學院,在已有理學科系基礎上恢復理學院。1985年,建立中國國內第一個繼續教育學院。1988年,在建筑系基礎上建立建筑學院。1993年,在已有人文社會科學類的系所基礎上成立人文社會科學學院。1994年,在已有信息學科系所基礎上建立信息科學技術學院。1996年,在已有機械類學科系所基礎上建立機械工程學院。1999年,恢復建立法學院,建立應用技術學院,原中央工藝美術學院并入,更名為清華大學美術學院。2000年,在已有土木水利類學科基礎上建立土木水利學院,在公共管理系的基礎上建立公共管理學院。2001年,建立醫學院,工業工程專業從精密儀器系分離出來建立工業工程系。2002年,在傳播系基礎上建立新聞與傳播學院。2004年,在工程力學系、宇航技術研究中心等基礎上建立航天航空學院。2006年,原中國協和醫科大學更名為“北京協和醫學院——清華大學醫學部”。2008年,恢復心理學系,成立馬克思主義學院。2009年,成立教育研究院,在生物科學技術系的基礎上成立生命科學學院,成立地球系統科學研究中心和全球變化研究院,并在此基礎上籌劃恢復地學系和地球科學學院,成立出土文獻研究與保護中心,復建清華國學研究院,在數理基礎科學班(丘成桐任數學班首席教授)、姚期智計算機科學班、錢學森力學班等基礎上實施“清華學堂拔尖創新人才培養計劃”,并籌劃增加生命科學班(施一公任首席教授)、化學班等進入該計劃。
清華大學現有本科生14 285名,碩士生14 090名,博士生近6 994名。有來自46個國家和地區的在校留學生1 753名。國家重點一級學科22個、國家重點二級學科15個;本科專業62個,清華大學共有一級學科博士學位授權點38個,二級學科博士學位授權點214個;博士后科研流動站34個。自2002—2009年,全國先后三次完成了全部一級學科的評估工作(軍事學科除外)。清華大學共有56次一級學科排名第一,其中2007—2009年第三次評估中,13個一級學科排名第一,名列參評單位榜首。
作為中國大陸綜合實力最強的大學,清華擁有諾貝爾獎得主名譽教授18人,諾貝爾獎獲得者1人,圖靈獎獲得者1人,中國科學院院士38人,中國工程院院士34人,973項目首席科學家28人,長江學者152人。以上數據均居全國高校之首。
對高中畢業生來說,清華是中國大陸競爭最激烈的大學,每年只有中國各省市高考成績最優秀的高中畢業生才有機會被清華錄取。清華大學的本科生畢業后有相當一部分到美國的院校攻讀博士學位,據《高教年鑒》報道,2006年清華位列獲得美國院校博士學位最多的本科生生源院校榜首。
多年來,清華大學培養了無數國內外優秀學子,還接納了來自世界各地的大批留學生和訪問學者,成為名副其實的 “世界”名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