舉報

會員
五萬年中國簡史(全集)
最新章節:
29 紫禁城的黃昏:歷史的必然與偶然
從頭一批智人踏上中華大地到20世紀,可能是時間跨度最長的中國史。史學大家齊聚:復旦大學姚大力、北京師大李山、南京大學武黎嵩、復旦大學錢文忠、復旦大學仇鹿鳴、陜西師大于賡哲、宋史專家吳鉤、明史學會方志遠、中國社科院馬勇!從基因、語言、氣候、地理到政治、軍事、文化、經濟,9位中國史學名家,為你理清中國上下5萬年的來龍去脈。知名財經作家吳曉波、華東師范大學教授許紀霖、復旦大學傅杰鼎力推薦!這是一部時間跨度長達5萬年的中國簡史,展現了中國從頭一批智人踏上中華大地到20世紀的完整歷史。本書匯集復旦、南大、社科院等院校的9位史學大家:蒙元史專家姚大力、先秦文化史專家李山、秦漢史專家武黎嵩、魏晉文化史專家錢文忠、魏晉史專家仇鹿鳴、隋唐史專家于賡哲、宋史專家吳鉤、明史專家方志遠、近代史專家馬勇……他們將各自在歷史領域潛心研究數十年的成果,以專業的史學素養、充滿理性與洞察力的文字呈現給大眾讀者。并以宏大的視野,將中國5萬年的歷史從基因、語言、地理、氣候、政治、經濟、文化等角度進行解讀分析,帶我們透過歷史的表象,看清中國5萬年來的發展歷程!翻開本書,9位史學名家,為你理清中國上下5萬年的來龍去脈。
- 29 紫禁城的黃昏:歷史的必然與偶然 更新時間:2020-04-03 22:51:00
- 28 武昌起義:為什么是新軍
- 27 都是鐵路惹的禍
- 26 國會請愿運動:“民粹”的壓倒性勝利
- 25 后慈禧時代:袁世凱得罪了誰
- 24 光緒之死可能與慈禧無關
- 23 廢除科舉,“范進”們怎么辦
- 22 倒逼著清政府決心改革的,恰恰是革命黨
- 21 “預備立憲”如何開啟中國新的時代
- 20 改革陷入瓶頸,日俄戰爭帶來新希望
- 19 新政:流亡途中的反省
- 18 戰后“清算”:究竟哪些人錯了
- 17 聯軍的復仇,主要針對誰
- 16 北京“失聯”的同時,南方發生了什么
- 15 公使館“失聯”,北京城里發生了什么
- 14 不到三月遍地紅:華北大亂
- 13 義和團為什么起于山東
- 12 “后維新時代”的權力危機:大阿哥事件
- 11 禮部究竟做錯了什么而遭遇“一鍋端”
- 10 恭親王去世,對光緒帝意味著什么
- 09 甲午驚雷的余波:維新運動崛起
- 08 新媒體:維新“大合唱”的混聲部
- 07 三國干涉還遼
- 06 馬關談判:一場一波三折的談判
- 05 欲迎還拒:日本為何一再拒絕和談
- 04 甲午之戰,中國憋屈在哪兒
- 03 朝鮮如何從堅定的屬國變成危機導火索
- 02 晚清外交危機為什么從越南開始
- 01 “數千年未有之巨變”為何不是鴉片戰爭
- 第八章 晚清:世紀末的大恐慌 (公元1840—1912年)
- 23 明朝滅亡:那天的景山,微風,小雪
- 22 官逼民反:內外交困的大明皇朝
- 21 喋血薩爾滸:改變明朝命運的一戰
- 20 “萬歷援朝”:300多年前的朝鮮戰爭
- 19 東林黨人:擔當和意氣
- 18 西學東漸:大航海時代的浪花
- 17 張居正的財政改革
- 16 “元敬詞宗先生”:戚大將軍的華麗轉型
- 15 “知行合一”的誕生源于明代多元價值觀的形成
- 14 明代消費觀念的轉變:奢侈論
- 13 多元價值觀的形成: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狀元
- 12 公開挑戰:私學VS官學
- 11 有錢才是大爺:新的價值標準興起
- 10 明朝多元化社會的形成
- 09 土木之變:“英主”之夢的破碎
- 08 仁宣時代:從外到內的全面收縮
- 07 朱棣五次北伐的是非成敗
- 06 封閉路上的小插曲:“外向”的明成祖朱棣
- 05 明太祖的文化政策:思想禁錮的政策與實行
- 04 明朝只有一位皇帝:明太祖高皇帝
- 03 打破明王朝寧靜的葡萄牙人
- 02 變來變去的海禁政策
- 01 明代為什么沒能進入大航海時代
- 第七章 明朝:沒能進入的大航海時代 (公元1368—1644年)
- 07 文天祥的寧死不屈,其實與“民族主義”無關
- 06 為官兼為奴:元代官僚體制的變異
- 05 御前撤座的背后:對皇權的束縛松開了
- 04 元朝的第二個沖擊:終結官僚機構對君權的約束
- 03 黑河—騰沖線:地理之外的意義
- 02 沒有元朝開創的新型國家建構模式,就沒有今天中國的遼闊疆域
- 01 元朝等同于蒙古帝國嗎
- 第六章 元朝:中華版圖的重構 (公元1271—1368年)
- 19 宋朝的終局
- 18 宋朝發現冤案之后會怎么辦
- 17 獨一無二的司法程序
- 16 平民可提立法建議,法官須經司法考試
- 15 宋朝的新舊兩黨與現代政治的左右派如出一轍
- 14 宋朝圣旨與明清圣旨有什么不同
- 13 套在皇帝身上的十道繩索
- 12 宋朝的“招拍掛”
- 11 早在宋朝就建立了從發行紙幣到匯款、兌換的完整金融體系
- 10 發達的海外貿易讓宋代的錢幣遠抵東非海岸
- 09 宋朝也有“經濟開發區”
- 08 宋朝人讀什么報紙
- 07 宋代女性的財產權和離婚權
- 06 宋朝人的福利
- 05 宋朝人的公租房
- 04 中國的第一支“專業消防隊”
- 03 宋朝人怎樣逛公園
- 02 宋朝的蹴鞠與相撲
- 01 宋朝:近代化的啟幕
- 第五章 宋朝:現代的“拂曉時辰” (公元960—1279年)
- 22 “近世”的開啟:貴族政治的終結與官僚政治的登場
- 21 長安的沒落:從此不再是“都城”
- 20 犬牙交錯:晚唐政治的混亂局面
- 19 宦官專權:唐玄宗為何如此信任高力士
- 18 陸上絲綢之路是如何衰落的
- 17 藩鎮割據對中國歷史的深遠影響
- 16 安史之亂導致中國“尚武”精神的衰退
- 15 對安史之亂的再反思:華夷之辨
- 14 為什么說安史之亂是唐由盛轉衰的轉折點
- 13 唐代進入中國的基督教為何要模仿佛教
- 12 “昆侖奴”到底是什么人
- 11 隋唐時期引入的外來物種:馬、駱駝、葡萄
- 10 “絲綢之路”——政治、文化意義大于經濟意義
- 09 為什么中國唯一的女皇帝出現在唐代
- 08 唐代才子輩出,武則天居首功
- 07 “邊緣人”李白為什么會成為唐朝文化的象征
- 06 為什么說唐朝是“平庸的盛世”
- 05 安史之亂是均田制崩潰的結果
- 04 雞肋半島:為什么高句麗打不下來
- 03 隋煬帝挖大運河是因為已經預料到經濟重心將南移
- 02 隋唐大一統:“南朝化”還是“北朝出口”
- 01 隋唐:中國歷史上第二次“大一統”
- 第四章 隋唐五代:帝國的盛放與凋殘 (公元581—960年)
- 五萬年中國簡史(下冊)
- 19 曾經強大的草原民族,他們去哪里了
- 18 南北朝時期中國的船就到過波斯灣
- 17 中日奇緣:魏明帝贈給日本女王的百枚銅鏡
- 16 海陸交通的發展推動了東亞“漢字文化圈”的形成
- 15 魏晉南北朝時期的外來宗教——佛教與祅教
- 14 絲綢之路“掮客”——粟特人為何在中原做起了高官
- 13 魏晉南北朝與薩珊波斯的文化交流
- 12 魏晉南北朝與東羅馬的文化交流
- 11 有“胡”自遠方來:魏晉南北朝時期的文化特征
- 10 長歌當哭:士族政治的僵化與衰落
- 09 十六國時期北方長期分裂的背后是民族融合的困境
- 08 “最丑”皇后賈南風與八王之亂
- 07 晉武帝司馬炎:就讓我任性一次
- 06 鄧艾與鐘會的悲劇:西晉政權的結構性矛盾
- 05 司馬懿政變:比輪盤賭還冒險的孤注一擲
- 04 禪讓:曹魏代漢的鬧劇背后是什么
- 03 二重君主制:“伯樂”和“老板”的矛盾
- 02 東漢末年分三國的深層原因是儒家意識形態的瓦解
- 01 傳說中的“黑暗時代”:魏晉南北朝的時代特征
- 第三章 魏晉南北朝:民族與思想大融合 (公元189—589年)
- 24 振大漢之天聲:帝國的遺產與漢民族的誕生
- 23 中國古代歷史為什么走不出循環的死結
- 22 用皇權推動養老問題的大漢王朝
- 21 告別山鬼——為什么美麗的傳說越來越少
- 20 中國古代社會風氣最好的時代——東漢
- 19 “獨尊儒術”是因為儒家壟斷了教育資源
- 18 遠去的戰國——游俠時代的結束
- 17 漢代農民竟然比明清農民更富有
- 16 漢武帝:中國第一個“國企”的創造者
- 15 秦漢時代的工商文明:“千人大工廠”的出現
- 14 衛青霍去?。旱蹏蔫F血青年
- 13 王昭君們:購買和平的代價
- 12 靠文書傳遞維系著的漢帝國
- 11 王莽:葬送西漢的理想主義者
- 10 造反者也是學習者:漢如何重走秦帝國的老路
- 09 “新郎”的來歷和漢代官員選拔
- 08 “李廣難封”背后的漢代社會等級制度
- 07 郡縣制下的官吏考核
- 06 宦官——皇權的寄生者
- 05 “五蠹”與“七科謫”——什么職業會成為秦皇漢武的打擊對象
- 04 儒家關于皇權傳遞的合理想象
- 03 秦朝為什么在最強大的時候崩潰
- 02 中國歷史為什么跳不出改朝換代的怪圈
- 01 大一統帝國是必然出現的嗎
- 第二章 秦漢帝國:中華帝國的框架 (公元前221—189年)
- 22 秦始皇的難題:統一之后呢
- 21 秦王掃六合
- 20 秦國東進:擋不住的虎狼之勢
- 19 戰國大變法:人類群星閃耀時
- 18 戰國五個階段的搏殺史
- 17 鐵器、初稅畝和“國人”權力的失落
- 16 吳越爭霸:歷史重心向東南傾斜
- 15 春秋五霸大事跡
- 14 管仲變法與齊桓公稱霸
- 13 春秋大變局:禮崩樂壞,權力下移
- 12 西周滅亡:一場錯誤婚姻導致的亡國慘劇
- 11 西周的崩潰源于王室內部的經濟危機
- 10 西周——兩千年禮樂文明的源頭
- 09 同姓不婚其實是一種政治策略
- 08 建立在血緣基石上的封建制
- 07 如何對待戰敗者:來自西周的大智慧
- 06 周人的天下觀與天命觀
- 05 殷商:酒文化與人殉習俗
- 04 夏:連接傳說和歷史的時代
- 03 國家起源:神權與君權的合一
- 02 自然氣候催生出的龍鳳符號
- 01 河曲支流上誕生的中華文明
- 第一章 先秦:中華文明的氣質來源 (公元前10000—前221年)
- 09 從東到西:“大中國”形成了
- 08 后來居上:南方的“逆襲”
- 07 胡、漢文化的融合:北方王朝如何進行統治
- 06 避亂江南:你的祖籍是哪里
- 05 由北到南:華夏文明如何覆蓋到南方
- 04 “中國”一詞最早出現時僅指中原一帶
- 03 “長江”的名字來源于東南亞的語言
- 02 你的身體里流著誰的血
- 01 北京猿人不是我們的祖先
- 導言 中國的誕生:第一批智人踏上中華大地 (從5萬年前開始講起)
- 五萬年中國簡史(上冊)
- 編者陣容
- 作者陣容
- 版權信息
- 封面
- 封面
- 版權信息
- 作者陣容
- 編者陣容
- 五萬年中國簡史(上冊)
- 導言 中國的誕生:第一批智人踏上中華大地 (從5萬年前開始講起)
- 01 北京猿人不是我們的祖先
- 02 你的身體里流著誰的血
- 03 “長江”的名字來源于東南亞的語言
- 04 “中國”一詞最早出現時僅指中原一帶
- 05 由北到南:華夏文明如何覆蓋到南方
- 06 避亂江南:你的祖籍是哪里
- 07 胡、漢文化的融合:北方王朝如何進行統治
- 08 后來居上:南方的“逆襲”
- 09 從東到西:“大中國”形成了
- 第一章 先秦:中華文明的氣質來源 (公元前10000—前221年)
- 01 河曲支流上誕生的中華文明
- 02 自然氣候催生出的龍鳳符號
- 03 國家起源:神權與君權的合一
- 04 夏:連接傳說和歷史的時代
- 05 殷商:酒文化與人殉習俗
- 06 周人的天下觀與天命觀
- 07 如何對待戰敗者:來自西周的大智慧
- 08 建立在血緣基石上的封建制
- 09 同姓不婚其實是一種政治策略
- 10 西周——兩千年禮樂文明的源頭
- 11 西周的崩潰源于王室內部的經濟危機
- 12 西周滅亡:一場錯誤婚姻導致的亡國慘劇
- 13 春秋大變局:禮崩樂壞,權力下移
- 14 管仲變法與齊桓公稱霸
- 15 春秋五霸大事跡
- 16 吳越爭霸:歷史重心向東南傾斜
- 17 鐵器、初稅畝和“國人”權力的失落
- 18 戰國五個階段的搏殺史
- 19 戰國大變法:人類群星閃耀時
- 20 秦國東進:擋不住的虎狼之勢
- 21 秦王掃六合
- 22 秦始皇的難題:統一之后呢
- 第二章 秦漢帝國:中華帝國的框架 (公元前221—189年)
- 01 大一統帝國是必然出現的嗎
- 02 中國歷史為什么跳不出改朝換代的怪圈
- 03 秦朝為什么在最強大的時候崩潰
- 04 儒家關于皇權傳遞的合理想象
- 05 “五蠹”與“七科謫”——什么職業會成為秦皇漢武的打擊對象
- 06 宦官——皇權的寄生者
- 07 郡縣制下的官吏考核
- 08 “李廣難封”背后的漢代社會等級制度
- 09 “新郎”的來歷和漢代官員選拔
- 10 造反者也是學習者:漢如何重走秦帝國的老路
- 11 王莽:葬送西漢的理想主義者
- 12 靠文書傳遞維系著的漢帝國
- 13 王昭君們:購買和平的代價
- 14 衛青霍去?。旱蹏蔫F血青年
- 15 秦漢時代的工商文明:“千人大工廠”的出現
- 16 漢武帝:中國第一個“國企”的創造者
- 17 漢代農民竟然比明清農民更富有
- 18 遠去的戰國——游俠時代的結束
- 19 “獨尊儒術”是因為儒家壟斷了教育資源
- 20 中國古代社會風氣最好的時代——東漢
- 21 告別山鬼——為什么美麗的傳說越來越少
- 22 用皇權推動養老問題的大漢王朝
- 23 中國古代歷史為什么走不出循環的死結
- 24 振大漢之天聲:帝國的遺產與漢民族的誕生
- 第三章 魏晉南北朝:民族與思想大融合 (公元189—589年)
- 01 傳說中的“黑暗時代”:魏晉南北朝的時代特征
- 02 東漢末年分三國的深層原因是儒家意識形態的瓦解
- 03 二重君主制:“伯樂”和“老板”的矛盾
- 04 禪讓:曹魏代漢的鬧劇背后是什么
- 05 司馬懿政變:比輪盤賭還冒險的孤注一擲
- 06 鄧艾與鐘會的悲?。何鲿x政權的結構性矛盾
- 07 晉武帝司馬炎:就讓我任性一次
- 08 “最丑”皇后賈南風與八王之亂
- 09 十六國時期北方長期分裂的背后是民族融合的困境
- 10 長歌當哭:士族政治的僵化與衰落
- 11 有“胡”自遠方來:魏晉南北朝時期的文化特征
- 12 魏晉南北朝與東羅馬的文化交流
- 13 魏晉南北朝與薩珊波斯的文化交流
- 14 絲綢之路“掮客”——粟特人為何在中原做起了高官
- 15 魏晉南北朝時期的外來宗教——佛教與祅教
- 16 海陸交通的發展推動了東亞“漢字文化圈”的形成
- 17 中日奇緣:魏明帝贈給日本女王的百枚銅鏡
- 18 南北朝時期中國的船就到過波斯灣
- 19 曾經強大的草原民族,他們去哪里了
- 五萬年中國簡史(下冊)
- 第四章 隋唐五代:帝國的盛放與凋殘 (公元581—960年)
- 01 隋唐:中國歷史上第二次“大一統”
- 02 隋唐大一統:“南朝化”還是“北朝出口”
- 03 隋煬帝挖大運河是因為已經預料到經濟重心將南移
- 04 雞肋半島:為什么高句麗打不下來
- 05 安史之亂是均田制崩潰的結果
- 06 為什么說唐朝是“平庸的盛世”
- 07 “邊緣人”李白為什么會成為唐朝文化的象征
- 08 唐代才子輩出,武則天居首功
- 09 為什么中國唯一的女皇帝出現在唐代
- 10 “絲綢之路”——政治、文化意義大于經濟意義
- 11 隋唐時期引入的外來物種:馬、駱駝、葡萄
- 12 “昆侖奴”到底是什么人
- 13 唐代進入中國的基督教為何要模仿佛教
- 14 為什么說安史之亂是唐由盛轉衰的轉折點
- 15 對安史之亂的再反思:華夷之辨
- 16 安史之亂導致中國“尚武”精神的衰退
- 17 藩鎮割據對中國歷史的深遠影響
- 18 陸上絲綢之路是如何衰落的
- 19 宦官專權:唐玄宗為何如此信任高力士
- 20 犬牙交錯:晚唐政治的混亂局面
- 21 長安的沒落:從此不再是“都城”
- 22 “近世”的開啟:貴族政治的終結與官僚政治的登場
- 第五章 宋朝:現代的“拂曉時辰” (公元960—1279年)
- 01 宋朝:近代化的啟幕
- 02 宋朝的蹴鞠與相撲
- 03 宋朝人怎樣逛公園
- 04 中國的第一支“專業消防隊”
- 05 宋朝人的公租房
- 06 宋朝人的福利
- 07 宋代女性的財產權和離婚權
- 08 宋朝人讀什么報紙
- 09 宋朝也有“經濟開發區”
- 10 發達的海外貿易讓宋代的錢幣遠抵東非海岸
- 11 早在宋朝就建立了從發行紙幣到匯款、兌換的完整金融體系
- 12 宋朝的“招拍掛”
- 13 套在皇帝身上的十道繩索
- 14 宋朝圣旨與明清圣旨有什么不同
- 15 宋朝的新舊兩黨與現代政治的左右派如出一轍
- 16 平民可提立法建議,法官須經司法考試
- 17 獨一無二的司法程序
- 18 宋朝發現冤案之后會怎么辦
- 19 宋朝的終局
- 第六章 元朝:中華版圖的重構 (公元1271—1368年)
- 01 元朝等同于蒙古帝國嗎
- 02 沒有元朝開創的新型國家建構模式,就沒有今天中國的遼闊疆域
- 03 黑河—騰沖線:地理之外的意義
- 04 元朝的第二個沖擊:終結官僚機構對君權的約束
- 05 御前撤座的背后:對皇權的束縛松開了
- 06 為官兼為奴:元代官僚體制的變異
- 07 文天祥的寧死不屈,其實與“民族主義”無關
- 第七章 明朝:沒能進入的大航海時代 (公元1368—1644年)
- 01 明代為什么沒能進入大航海時代
- 02 變來變去的海禁政策
- 03 打破明王朝寧靜的葡萄牙人
- 04 明朝只有一位皇帝:明太祖高皇帝
- 05 明太祖的文化政策:思想禁錮的政策與實行
- 06 封閉路上的小插曲:“外向”的明成祖朱棣
- 07 朱棣五次北伐的是非成敗
- 08 仁宣時代:從外到內的全面收縮
- 09 土木之變:“英主”之夢的破碎
- 10 明朝多元化社會的形成
- 11 有錢才是大爺:新的價值標準興起
- 12 公開挑戰:私學VS官學
- 13 多元價值觀的形成: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狀元
- 14 明代消費觀念的轉變:奢侈論
- 15 “知行合一”的誕生源于明代多元價值觀的形成
- 16 “元敬詞宗先生”:戚大將軍的華麗轉型
- 17 張居正的財政改革
- 18 西學東漸:大航海時代的浪花
- 19 東林黨人:擔當和意氣
- 20 “萬歷援朝”:300多年前的朝鮮戰爭
- 21 喋血薩爾滸:改變明朝命運的一戰
- 22 官逼民反:內外交困的大明皇朝
- 23 明朝滅亡:那天的景山,微風,小雪
- 第八章 晚清:世紀末的大恐慌 (公元1840—1912年)
- 01 “數千年未有之巨變”為何不是鴉片戰爭
- 02 晚清外交危機為什么從越南開始
- 03 朝鮮如何從堅定的屬國變成危機導火索
- 04 甲午之戰,中國憋屈在哪兒
- 05 欲迎還拒:日本為何一再拒絕和談
- 06 馬關談判:一場一波三折的談判
- 07 三國干涉還遼
- 08 新媒體:維新“大合唱”的混聲部
- 09 甲午驚雷的余波:維新運動崛起
- 10 恭親王去世,對光緒帝意味著什么
- 11 禮部究竟做錯了什么而遭遇“一鍋端”
- 12 “后維新時代”的權力危機:大阿哥事件
- 13 義和團為什么起于山東
- 14 不到三月遍地紅:華北大亂
- 15 公使館“失聯”,北京城里發生了什么
- 16 北京“失聯”的同時,南方發生了什么
- 17 聯軍的復仇,主要針對誰
- 18 戰后“清算”:究竟哪些人錯了
- 19 新政:流亡途中的反省
- 20 改革陷入瓶頸,日俄戰爭帶來新希望
- 21 “預備立憲”如何開啟中國新的時代
- 22 倒逼著清政府決心改革的,恰恰是革命黨
- 23 廢除科舉,“范進”們怎么辦
- 24 光緒之死可能與慈禧無關
- 25 后慈禧時代:袁世凱得罪了誰
- 26 國會請愿運動:“民粹”的壓倒性勝利
- 27 都是鐵路惹的禍
- 28 武昌起義:為什么是新軍
- 29 紫禁城的黃昏:歷史的必然與偶然 更新時間:2020-04-03 22: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