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最新章節

書友吧

第1章 我是秦王

建文元年(1399年)一月,千年帝都的西安城外。年僅19歲的秦王朱尚炳一反常態,在襲封秦王的4年來的時間里,他第一次發出一個震動大明的舉動,檢閱王府親軍。

人過一萬便望不到邊,看著臺下密密麻麻,那隸屬于王國親軍的三衛兵馬,朱尚炳感概頗多。

他不是秦王,準確的說,他不是以前的秦王朱尚炳,而是一個英年早逝穿越的未來人。

當他徹底接受自己穿越以后,從系統中獲悉,靖難之戰已經進入倒計時,留給他的時間不足七個月。

靖難之戰的起因和結果,系統里面可以查看的一清二楚,孰是孰非朱尚炳不敢評價。

但是,人都是自私的。為了自己不至于成為名義上的秦王,一個有名無實的光桿司令,朱尚炳都必須參與到靖難之戰中去。

因為無論是朱允炆、朱棣誰勝,大明削藩的政策都將執行到底。

而自己這個大王,也就成為了王爺。

為了不當爺,朱尚炳不得不抓緊時間重整軍備,因為他來了,那么作為一個偉大,并且帶著系統傍身的穿越者,他必須發出自己的誓言,都給我統統住手,誰動我打誰。

“開始吧!”

朱尚炳對身邊一位有著四十歲的鄧姓將軍開口。

這鄧姓將軍名為鄧遷,是他父王朱樉以前的親兵將領,也是他母妃鄧氏的族人,同時,也掌握著秦王府如今的兵權。

對于鄧遷掌握兵權一事,朱尚炳還是很放心的。

因為系統查詢,此人對自己有著100的忠誠度。

“是,大王。”

鄧遷領命后,轉身取來一桿早已準備好的大旗,上書一個秦字。

“演武開始。”

揮動大旗,口中同時大喊。

很快,號角聲便以綿長的音調開始響起。

“嗚嗚嗚……”

號角聲響起,身穿以紅色為主軍服的士卒們,便開始按照傳統的軍陣演武。

“刺,擋,挑,砍,射……”

士卒們根據指揮官的命令,使出同樣的動作,讓高臺上的朱尚炳微微點頭。

幾乎可以說是整齊劃一了,能在大明做到這一點,朱尚炳當然認為很不錯了。

至于士卒們身穿的軍服鮮艷奪目以紅色為主,朱尚炳微微蹙眉。

太過明亮是一種原罪,在戰場上會成為標靶。更不利于偷襲、埋伏等軍事行動的展開。

打開系統,查看大明軍服。

“原來如此。”

經過查看,原來明朝的紅色軍服里面還有一個寓意在。朱元璋恢復漢人統治,為了讓后人銘記,江山是熱血染紅的。

“暫時記下,這必須要改。”

就這樣,朱尚炳和三衛兵馬近兩萬士卒,一個下午兩個時辰都在演武中度過。

這期間,朱尚炳在士卒們中途原地休息的時候,下到高臺走近他手中這支唯一的軍事力量。

“辛苦了,大家都辛苦了。”

朱尚炳的行為,不僅讓他手下9成的士卒,第一次見到了他們所效忠大王的真容,更加感受到年輕的大王平易近人。

然而,朱尚炳的閱兵行為。讓陜西都指揮使司和陜西布政使司,西北兩大最高機構高速運轉起來。

畢竟,登基一年的新皇已經明確了削藩的國策。如今皇室中資歷最老的燕王,三個兒子還被扣留在南京充當人質。

各大藩王現在那個不是老老實實待在王府里低調做人,就怕下一個削藩的行動針對自己。

當然,雖然皇帝是忌憚幾個叔叔,但是,你秦王朱尚炳現在跳出來蹦噠吸引眼球,那就不能怪我們陜西的文武大臣參你一本了。

特別是陜西文官之首的布政使高吟,他正在布政使司為朱尚炳的行為感到興奮。

“私自動用兵力大肆演練,浪費錢糧無數不說,還致使西安人心惶惶……”

特別是在削藩這個舉國關注的特殊時期,你朱尚炳居然還敢當出頭鳥!真是文人之幸,之大幸事。

朱允炆登基后,重用儒家。這位年輕皇帝和他的父親朱標一樣,深受儒家教育從而導致他性格溫順。

他把三位儒家師傅黃子澄、齊泰和方孝孺引為心腹。這三位大儒對朱允炆關于君之為君的概念起了強有力的作用。

其中的黃子澄,是一個很受人尊敬的儒家學者,他在1385年舉進士第一名。朱元璋時期他便擔任過很多官職,如今被朱允炆任命為翰林學士,并參與國家政事。

齊泰與黃子澄是同年進士,是一位對經書學有大成的學者,特別精于禮和兵法。

他在洪武帝彌留之際受顧命,以護衛皇太孫和嗣君,被新皇帝任命為兵部尚書,參與國政。

方孝孺是為聲名卓著的學者,以文章和政治思想聞名,未中過舉,在他40歲后才開始進入仕宦生涯。

朱允炆即位以后被召為翰林侍講。

這三位儒家學者以各種不同方式影響皇帝。黃子澄和齊泰變成了皇帝的心腹,用儒家的修齊治平理論教育他。他們負責研究一些新政策并付諸實施,目的在改組帝國的行政和加強皇帝的權威。

不可否認,這三個人都勇敢、正直和滿懷著理想。但是,他們都是書呆子,缺乏實踐,也沒有領導才能。他們對于問題的分析往往限于紙上談兵,不切實際,是典型的趙括。

朱允炆的削藩政策,多半就是出自三人之手。

畢竟在朱元璋分封諸王時,就有大臣建議過。

藩王勢力過重,數代之后恐尾大不掉,到那時再削奪諸藩,怕會釀成漢代七國之亂,西晉八王之亂的悲劇。提醒朱元璋節其都邑之制,減其衛兵,限其疆土。

但是,朱元璋不但聽不進勸告,反而將其下獄囚死。

后來,還有不少正直勇敢不怕死的大臣,再次勸誡朱元璋限制藩王的勢力。當時,大臣們以朱元璋次子朱樉,在西北囂張跋扈擁兵數十萬為由。朱元璋細細考量過后,依然不為所動。

不僅不限制藩王,朱元璋還恐權臣篡權,規定藩王有移文中央索取奸臣和舉兵清君側的權利,他在(皇明祖訓)中提起:“朝無正臣,內有奸逆,必舉兵誅討,以清君側。”

后來的靖難之戰,燕王朱棣便是以此為理由,指齊泰、黃子澄為奸臣,須加誅討,并稱自己的舉動為“靖難”,即靖禍難之意。

版權:起點中文網

QQ閱讀手機版

主站蜘蛛池模板: 遵义县| 织金县| 利川市| 东乡县| 桓仁| 清水河县| 连州市| 红桥区| 苏尼特左旗| 孟津县| 桂林市| 小金县| 西昌市| 普洱| 临汾市| 秦皇岛市| 白山市| 肃南| 廊坊市| 松阳县| 交城县| 德保县| 宁国市| 大名县| 比如县| 仁化县| 蚌埠市| 安龙县| 梅河口市| 琼中| 南乐县| 长寿区| 石家庄市| 海林市| 柘荣县| 玛纳斯县| 华阴市| 台州市| 富川| 临海市| 莱芜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