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尚炳前腳邁上嵩山的蜿蜒道路不久,從北平南下的朱棣一行隊伍也跟著到了。
望著嵩山上猶如巨龍盤山的旌旗,朱棣不由對旁邊的姚廣孝感嘆。
“本王那侄子,還真是與二哥一樣,果真應了那句有其父必有其子啊。”
姚廣孝笑笑,他自然聽明白了朱棣是在說朱尚炳的高調。
“秦王畢竟是秦王,而嵩山又地處秦王封地內。”
朱棣搖搖頭,說道:“走吧!咱們也正好借著東風上山。”
“諾。”
朱棣想借朱尚炳的儀仗排場上山,卻是他想多了。
所謂夢想是美麗的,現實是殘酷的。
當朱棣的親兵衛隊亮出燕王親臨嵩山的公文時,負責朱尚炳嵩山安全的洛陽指揮使王杰王大人,視而不見。
“燕王!”
“對不住了,大王有令,從現在起嵩山只可下不許上。”
朱棣聽了親兵千戶的匯報,沒有言語,只是邁著四平八穩的腳步向著嵩山而上。
“大王有令,強闖嵩山著,殺無赦。”
“后退。”
守衛嵩山的士卒可不管朱棣是燕王,他們接到的軍令是不許一人上山。
軍令如山。
“后退。”
當見到朱棣還在逼近,一群兵丁再次朝著朱棣大喝。
同時,一位百戶竟然下令道:“弓弩準備。”
“本王看誰敢!”
朱棣霸氣十足的開口,腳步依然不停。
“大王且慢。”
朱棣不怕,但姚廣孝不得不考慮,這是不是朱尚炳故意為之。
其目的,就是想讓朱棣強闖軍令,被這群丘八射殺之。
“先生何意?本王征戰無數,會怕一句威脅之言。”
姚廣孝口宣阿彌陀佛,說道:“大王,秀才遇到兵,有理說不清。”
朱棣一聽頓時明了。
“讓你們指揮使來見本王。”
是啊!
想他朱棣乃是大明鎮守一方的燕王,與普通兵卒計較,豈不有失身份。
“對不住,指揮使大人陪同大王上山了。”
百戶的回答,讓朱棣怒火中燒。
很明顯,這是故意為之,就是要讓他難堪。
怒氣沖天,卻沒有將朱棣的頭腦沖昏,反而讓朱棣清楚認識到艱難困苦。
他對姚廣孝苦笑道:“先生,一座嵩山就讓本王進退兩難,天下如此之大,本王真能手握乾坤嗎?”
姚廣孝怎么能接受朱棣的灰心喪氣,他對朱棣道:“大王,有志者事竟成。”
“這些兵卒,都是受了軍令,他們無過也。”
說完這些話,姚廣孝便讓朱棣給他證明封王的金冊。
接過朱棣的金冊,姚廣孝高舉金冊便上前兩步與百戶隔空喊話。
“大王不予爾等計較,速去通知你家大王,燕王拜會。”
封王的金冊如同百姓的身份文蝶一樣,是證明封王身份的文書。
百戶雖然沒有見過,但他早知道,不遠處那位不怒自威的中年男子便是燕王。
知道歸知道,可是他接到的命令正是要攔截。
但是現在,燕王亮出了金冊,百戶便無力阻攔。
畢竟金冊,是皇室的專用,皇室的威嚴是神圣不可侵犯的。
“諾。”
百戶朝著姚廣孝舉起的金冊半跪答應一聲,接著道:“請貴客稍等片刻,卑職立刻派人通報大王。”
半山腰上,朱尚炳看著了好半天下面燕王的旗幟,這才對魏公公道:“無趣,接著上山吧!”
“諾!”
燕王的行蹤,自然逃不過朱尚炳的重點關注。
在接到消息,朱棣即將答到嵩山后,朱尚炳便安排了攔路虎這樣一處戲。
誰知道,原本認為會給朱棣一個下馬威的情況,竟然被一樣金光閃閃的事物,亮瞎了朱尚炳的雙眼。
嵩山少林
原本還在繼續的江湖恩怨,今日被大明兩大親王的到來打斷。
在少林方丈的帶領下,無論是江湖正派,還是匯聚在少林的江湖游俠,邪魔歪道皆是恭敬的站立在少林牌坊兩旁恭迎即將到來的秦王和燕王。
普天之下莫非皇土,率土之濱莫非王臣。
這句話,無論古今,無論對任何人都是刻入骨子里的存在。
當然,總有著一些桀驁之人,以及反對王朝統治者的存在。
但是,有句話怎么說的,人在屋檐下不得不低頭,或者說,好漢不吃眼前虧。
大王,始終是大王。
而且大明的大王,都是擁有兵權牧守一方的巨無霸。
任你如何厲害,如何桀驁不馴,面對這種人物,要么大喊著王侯將相寧有種乎的造反,要么規規矩矩的隨波逐流。
就像現在,無論是正派首領的少林,還是被譽為邪道的下三流之輩,皆是老老實實,不敢發出一點雜音。
而且,在秦王出現在眾人目光中后,還得服服帖帖的跪地叩拜,口呼大王千歲。
“本王討擾了。”
“免禮。”
看著跪了一地的江湖豪杰,朱尚炳微笑著賠禮。
“阿彌陀佛,貧僧代表少林恭迎大王。”
“阿彌陀佛,大王千歲。”
隨著少林方丈話音一落,方丈后面的少林僧眾隨即向朱尚炳行禮。
朱尚炳先生點點頭,接著以嘲諷的口吻說道:“少林能雄霸江湖,果真有著獨特的一面。”
少林僧眾不明白朱尚炳這句莫名其妙的話。
不僅僧人不明白,所有人都不明白朱尚炳是什么意思。
是稱贊?
不對。
這也是所有人心中所想。
如果是稱贊,秦王也不會以嘲諷的口氣說話。
不是稱贊,那就是不滿了。
不由的,所有人看向少林僧眾的目光滿是同情。
得罪這位能喊出誰動打誰口號的秦王,少林頭大也。
當然,對少林抱有同情者有之,幸災樂禍者也有之。
只是,他們疑惑,少林這個雖是江湖,也是方外的門派,如何會得罪秦王。
要知道,你少林可就在人家的地盤上。
難道少林就沒有聽說過,當初秦王甚至講出,陜西布政使司都是違章建筑呼!
一個搞不好,秦王一個命令下達,即便你是屹立千年不倒的少林,也會被強制拆遷。
少林方丈雖然聽不明白朱尚炳話中的意思,但他明白,這必定是朱尚炳對少林阻攔秦王府太監要在少林逞威風一事。
聯想到朱尚炳莫名其妙跑來少林,方丈不由在心中苦笑。
“看來堅持己見,墨守成規終于在今日要付出代價了。”
少林之所以阻攔秦王府的太監,自然是在少林眼中,來者皆是客。
即便是生死仇敵,一旦上了少林,少林都會護住任何人周全。